第一章我的家世(1)我的家世,我生长的环境和我所处的正在急剧变化中的时代,都是我的个性、思想,以及一切行为活动的摇篮。 我的原籍,安徽巢县竹柯村。对于故乡,我知道的虽然很多,但并不具体。我现在所记述的原籍的家世情况,都是小时候从我父亲口里听来,零碎蓄积起来的。 我的父亲本来是个泥瓦匠,名字叫做有茂,一八四五年生于巢县竹柯村;早年家里奇穷,不得已同他的兄弟分居度日。伯父同三叔当裁缝糊口;四叔做一个佃农,替地主耕种着土地;父亲曾一度当过雇工,但后来不久即投身行伍。 祖父的一生,每天都在穷困中挣扎着,晚年生活益发穷困得可怜。一次,祖父病了,家里一文不名,买药的钱也无从筹措。父亲无计可施,于是跑到巢湖去摸鱼,卖得了钱,再买药回家给祖父吃。去摸鱼的时候,往往怀里揣着一袋“锅巴”,预备饿了好掏出来吃;若遇到家里连“锅巴”也没有,空着肚子在外头待一天,是经常的事。...
卷首语许多民族都有独特的智慧,许多民族都有曾经的辉煌,他们也都会有自己引以为荣的黄金时代。因此,当他们打开国门,放眼天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不会因精彩纷呈而眼花缭乱,不会因变化万千而张皇失措,也不会因日新月异而妄自菲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根,有自己源远流长和不可替代的文化,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我们民族也不例外。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 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注〕此三者,教之大伦也。皆无此三者,民斯为下矣。〔疏〕“学,行之,上也”者,荀子儒效云:“学至于行之而至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言之,次也”者,左传襄公篇云:“其次有立言。”孔颖达正义云:“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记。传称‘史逸有言’,论语称‘周任有言’,及此‘臧文仲既没,其言存,立于世’,皆其身既没,其言尚存。老、庄、荀、孟、管、晏、杨、墨、孙、吴之徒制作子书,屈原、宋玉、贾谊、扬雄、马迁、班固以后撰集史传及制作文章,使后世学习,皆是立言者也。”“教人,又其次也”者,中庸云:“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云:“以善先人者谓之教。”然则教人未有不本言行者。此别诸言行而云教,谓彼时经师以教授诸经为业者也。论衡书解云:“著作者为文儒,说经者为世儒。”立言即著作之儒,教人即说经之儒。教人者,己无所作,...
第一章 惊变第一卷 国破山河依然在 第一章 惊变 “影月国的继承者们!你们一定要记住!一定要娶一个叫云非雪的女人的子孙!否则我不会让你们的皇位坐地安稳——” “啊!”我当即惊醒。梦中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和宛如枯竭的老树的声音依旧徘徊在我的眼前和我的耳边,先皇啊先皇,为何你要下如此诅咒? 心抨抨抨地跳着,就像有无数面大鼓在身边敲响,无论是耳膜还是胸口,都被震得胀痛。 赵灵,影月国五十二代凤皇(不是错别字,凤中之皇),她在死前,立下了这条宛如诅咒的遗嘱,当时我只有六岁,跟着母亲站在她的床榻边,那时她年近九十,已经不再是影月国的凤皇,我看着她声嘶力竭,看着她那枯干的身体,于是,我被吓哭了,这就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赵灵这位五十二代国主。...
王树声小传(1)王树声,原名宏信,乳名国萌,1905年5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区项家冲,家有兄弟姊妹10人,他排行第五。 王树声的祖父是个清末科举场上的失意者,在家乡靠教私塾兼行医度日。他的两个儿子,是治家过日子的能手,仗着一身好力气,加上勤劳节俭,所以,到中年时,家境殷实,生活富足,并有雇工,还放了一点债,算得上是地主人家。王树声6岁那年,王家一分为二,他的父亲分得一半家产。可是,在王树声10岁左右时,其父母先后被病魔夺去生命。年过花甲的祖母,挑起支撑全家、抚育一群幼小孙儿的重担,艰难度日。 在父母病故前,王树声和兄弟们同在乡塾读书。父母去世后,家境日衰,老祖母让王树声的兄弟退学,独留下他一人继续就读。聪颖的王树声埋首书卷,攻读不懈,终于在1923年考入麻城县高等小学堂,并以优秀的成绩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麻城高小进步老师王幼安对少年王树声影响很大,王老师在国...
书名: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作者:马伯庸,汗青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出版时间:201211ISBN:9787203071693所属分类:图书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明史权威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毛佩琦作序,《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鼎力推荐!全新考据中、朝、日三国七年战争史的史学专著,历时四年,采集百万字日韩珍贵史料而来的精粹首度披露!当年明月、毛佩琦鼎力推荐,国内第一部讲述中、朝、日三国的战争史内容推荐发生于明朝万历二十年的壬辰战争,是中国史上汉人皇朝最后一次扬兵域外,大明的名将、铁骑,与日本战国时期的强兵悍将,争锋于朝鲜战场。这是一场被人为忽视及歪曲了的、掩盖了足足四百年真相的国际战争,也是一场因日本企图角逐亚洲霸主地位而爆发的大战,一场彻底影响了亚洲此后三百年政治和战略格局的真正大战。...
伊朗战争简介:李卓樾经过伊朗战争洗礼,之后回将枪口对准自己最不想面对的对手心里活动十分复杂。当美军兵临城下,就在千钧一发的时 刻,让我们体味国家意识。关键字: 美国 伊朗 战争军迷在那不遥远的地方 埋着你的梦想更新时间 20120402 16:47:04字数 1836他们不是军人,却刻意的把自己打扮成军人;他们不是特工,却在风款的收集着世界各种军事装备的资料;他们不是军事家,却不断的关注着全球的战局。对此,他们并非空穴来风的一时冲动,而是长期以来的一直追求。 作为军迷,对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军事装备的了解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对我们身边的人的了解。那些经典的军事装备对他们来说是耳熟能详的,每单在军事博物馆,队长开放日和军事装备展会上时,总能看到军迷滔滔不绝的身影。他们是一群特殊的战士。...
再现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壮阔人生:戚继光 作者:张笑天戚继光 第一章(1)一浓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嘉兴城笼罩在一片朦胧的夜幕中,护城河边堆满鹿砦,吊桥高高吊在半空,城门紧闭,城墙上灯盏环列,柝声此起彼伏,模糊的灯光下,可见戍守城垣的明军官兵走动的身影。城外尽是哇哩哇啦的日语,围困嘉兴的倭寇叫嚣之声可闻,他们燃起无数篝火,已形成包围态势,守城明军正严阵以待。突然,南城门吊桥放下,城门开启的瞬间,冲出一骑快马,一个红战袍、白盔白甲的青年壮士躬身马背上,飞驰出城。倭寇发觉,挥舞长把倭刀嗷嗷叫着向壮士围攻。城上明军射出密集的箭雨,掩护壮士突围。倏然间他已冲入倭阵,面对蚁拥蜂攒般围上来的倭寇挥刀左杀右砍,硬是杀开一条血路。倭寇箭矢如雨,壮士举双剑拨落的箭矢,铮然有声,纷纷落于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