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王学泰先生是国内研究游民问题的权威,在游民、江湖乃至秘密会社的研究上,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初版于1999年,当时还健在的李慎之先生为之作长序“发现另一个中国”,许以极高的评价。后来吴思的“潜规则”研究出来时,论者将“游民文化”与“潜规则”、“士文化”(余英时)并称为中国当代三大人文发现,可见其书的功力和学术价值。最近由同心出版社新推出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据作者介绍,所谓增修,其实是重写,光是增写的内容就有20万字。书里颇多振聋发聩的论断:游民往往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是造反者但不是革命者;城市畸形繁荣中的下层市民很容易被抛入游民的队伍;水浒传以来的“好汉”话语体系本质上仍是强盗逻辑;天地会的荒唐的会社仪式;戏曲不是生活,生活却更像戏;游民眼里,帝王将相的历史成了一部部乱世出英雄的草莽传奇。...
幽灵船 海军和陆军不一样同样是出来完成任务,陆军要严肃的多,海军不一样,不管怎么说对于陆军怎么也算个“贵族”,不光是武器上是这样(一两百个兵就玩的是上几千万的家伙,陆军可就差的远了。),就是士兵也是一样,陆军出来要带背包和干粮,海军不管这些(自然有管后勤的管好了),站好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陆军做什么都是管的死死的,海军就是完成军事任务只要不是一级警报都是分班的,没办法啊!军舰在海上可是24小时不停的跑,不分班怎么行!海上是很枯燥的,其他不说就天天对着看不到边的水(海水)和几个熟的不能再熟悉的面孔有多少话都说完了,所以只要不是上下级没事情大家都是乱开玩笑乱打击的,要是你生气了“开不起玩笑”的话,那可好了!全舰的水兵(不包括当官的,无论怎么说要讲究点形象嘛)都没事找事的逗你,你越生气大家就越有乐趣(亲身体会啊!)。...
鲍昆序沙飞的名字我知道的并不早,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的沙飞,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名字。 经过了80年代初期的艺术迷狂阶段,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摄影青年很快就陷入困惑。对摄影的本体认识不断地引起我们怀疑当时关于摄影的社会功能的理解。许多人意识到如果只把摄影框定在艺术范畴,并拼命将其附会于绘画图像学阐释的话,摄影似乎真是一门提不起来的伪艺术了。从有限的渠道看到的西方摄影,反而都是强调瞬间感的以人文态度为主要诉求的,现在称为纪实摄影而当时称为“新闻摄影”的照片。于是,我们慢慢知道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卡帕、尤金?史密斯、多萝西娅?兰芝等等名字。不过这些洋名字生僻难记,所以张冠李戴难免发生。我有一段时间就总是将卡帕《西班牙共和军士兵之死》的照片安在布列松头上。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张被子弹击中的士兵动作照片开始深深地影响我的摄影观念。每次看它时都彷佛被子...
楔子更新时间2008-3-25 16:08:00 字数:1392 天灰蒙蒙的,透彻着变质牛乳般的灰白色,白花花的水珠儿洋洋洒洒从天而降随着阴寒的柔风带着曼妙的舞姿铺天盖地地渗透到大地的每一角落。大气因此变得湿冷,空气因此变得厚重。夹着水气的空气亲入人的身子里让人感到又黏又绵又冷,使人十分不痛快。 就在这谁也不愿出门的时节,明王府后门却有人为出远门而忙乱着。 明王府后门不比正门,正门冠冕堂皇面对的是皇都繁荣的石铺大道,光景甚佳;后门则窄小灰暗且通的只有一条容两辆马车并排而行的黄泥小道。遇上梅雨天气,这本来崎岖不平的黄泥小道星罗棋布地布满各种颜色深浅不一的水洼,路边一株挂着残枝的紫荆树在风雨中独自摇曳,给人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冷清不堪之感。...
《始皇再生》第一章 千古一帝的终结西风萧瑟,落日余晖,人影被越拉越长。沙丘,黄沙滚滚,无数旌旗在风中摇曳着,旌旗上的铜铃在风中狩狩作响。无数带甲之士驻留沙丘,将沙丘行宫包围起来,并且将沙丘行宫里里外外全部仔细搜查了一遍,在确认安全之后这才开始对沙丘行宫进行驻防。大秦的士卒在风中坚挺着强壮的身躯,眼睛直视着前方,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官道的尽头,一队甲胄森严的大秦悍卒手持着长戈正向着沙丘行宫缓慢的前进着,而在这队大秦悍卒的后面则是一支豪华的车队。奢华的敞篷盖马车,上面纹有九龙纹饰,马车的整体构筑是珍贵的沉香木所制,而且马车的长宽绝对不是一般的震撼,从远处看来这就是一座小型的宫殿在移动着。...
《黑色天使的号角》第一章 宝月楼里的枪声“妈妈!您就替我辞了吧!我今个儿身子真的不舒服!”陈曼瑶点燃一支烟,徐徐的吐了一口,人斜在床上,眼眉上挑,翻了个眼珠子,睨了一眼,“这才陪司先生回来,这身子骨都累的麻!妈妈!您就行行好,可怜可怜我!”“曼瑶,不是妈妈不肯体谅你,妈妈也舍不得你哟!”老鸨子吴艳萍扭动着腰肢,满脸堆笑,眼睛里看到满天的金光闪闪,到处是钞票飞舞——她搂了陈曼瑶一把,亲亲热热的说,“今晚上是孙团长的场子,你能不去?”“哪个孙团长?”陈曼瑶不在乎的说,舒了个懒腰,把左腿翘了起来,白嫩嫩的肤色展露出来,极是诱人遐思,“又不是孙主席!要是孙主席请我——不,也不用他请我,只要他肯,我自己就送上门去了!妈妈!您就别听那个孙武瞎说八道的!什么孙主席的堂弟!鬼才知道几杆子打得到这门亲戚呢!”...
【chenjiayang】整理1945年正义的清算:强击柏林 [美]卡尔·巴姆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3个方面军、共计250万人向纳粹政权的巢穴——柏林发起猛烈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场战役正式打响。这是整个战争期间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的一次城市攻坚战,其惨烈程度远远超过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强击柏林》是困兽犹斗的法西斯德国最后一搏的详尽历史记录,向读者生动展现了一座被炮火、疯狂和绝望彻底摧毁了的城市。4月30日,在苏联红军越来越逼近的脚步声中,罪孽深重的阿道夫·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饮弹自尽。与这位战争狂人一同化为历史灰烬的还有他一手炮制的“第三帝国”。经过12年4个月零8天之后,这个曾给全人类带来沉重灾难的“千年帝国”终于在凄凉的暮色中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