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 序 赵迪是南开大学金融学系2004届的毕业生。在校期间,赵迪组织他的同学们办杂志、搞社团,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生。现在,看到他在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领域钻研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很为他高兴。同时,我也希望,赵迪今后能够在关注金融业前沿动态的同时继续深造,夯实专业基础,以期在金融领域做出更大的成绩。 是为序。 范 小 云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 南开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1月基金经理 致谢(1) 中国的基金行业诞生时间较短,但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年轻的基金经理们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展示着他们横溢的才华。但和任何的新兴行业相同,基金行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经理还受到了本土私募基金经理、海外对冲基金经理等不同投资主体的挑战。这种精英之间的博弈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关注。相信,拙作所讲述的故事不管...
目录林序 值得喝彩的人生下半场………………………………林振国 译者序 看见不平凡的旨意…………………………………………林淑真 前言 总统,总牧师? 第一章 当尽本分 第二章 勇敢的战士 第三章 浪荡岁月 第四章 人与芥菜种子 第五章 信仰使我得自由 第六章 建造信心的殿 第七章 耻辱的一天 第八章 不被定型的小布什 后 记 服侍现今的世代 林序:值得喝采的人生下半场 他的见证真实感人,很能激励你我的心灵。 在美国历史上,他是以极浅的政治资历赢得选举的一位总统。虽然在国内经济与国际事务的施政上,迄今尚未获得大多数美国民众的肯定和认同,但他恐怕是近代美国总统中相当勇于表达个人信仰的一位。他曾在竞选中毫不掩饰个人的呼召与信仰,就任总统后,也勇于在公共场合祈祷,并公开谈论信心、使命与美国的基督信仰遗产等话题。...
序 准备好改变你的生活(1)我第一次见到绪方小夜子(Sayoko Ogata)的时候,她穿的就好像一个要去野外旅行的时髦东京女白领:登山靴、折边袜子、卡其布的短裤、衬衣以及一个太阳帽。而我们当时正身处位于日本冲绳的一个拥有313,000人口的高科技城市——那霸。我跟她开玩笑说我觉得她已经准备好去探险了。她并没有脸红,反而愉快的咯咯笑着在我面前晃了晃手指,“我会找回来的,丹先生。”她责备道。不过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太阳帽。 那是2000年春天,当时,小夜子是东京的一个年轻的,大有前途的经理。她的公司邀请我到日本去探寻人类长寿的秘密。这可是一个能够激发广大读者大量想象的话题。在那之前的十余年间,我一直在主持一个叫做“探索”的交互式系列教育节目。在该节目中,一组科学家通过网络相互联系,调查一些地球上最大的谜团我们想借此激发那些每天在网上关注我们的消息的成千上万的学生们的想象力...
稻盛和夫推荐序稻盛和夫推荐序 从1959年创业开始,我从事企业经营工作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在此期间我赤手空拳,白手起家,先后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企业集团,并使这两者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这两家企业集团的合并销售额达到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 285亿元),利润达到5 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7亿元)。如此惊人的业绩,只在社长室和会议室开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给公司带来如此业绩的,恰恰是我在“现场”培育出来的、独有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管理体系。 我的经营哲学,也称“京瓷哲学”,它以“何为正确的做人准则”这一原理原则为基础,囊括了企业经营的要诀、经营者与干部以及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人生的活法等内容,是一套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思想。...
第1章 揭开经济指标的面纱(1)在芝加哥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CBOT),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公债债券和国库券正在这里交易,就业增长强劲的新闻引起了一片混乱。债券交易者曾深信就业市场必将恶化,并把数百万美元的赌注押在了这一预期上。这些交易者已经抢在政府发布就业统计之前为客户买了债券,希望借此迅速赚取一大笔钱。他们的考虑是:如果就业人数减少,就会把消费支出拉下来,经济增长就会放慢,通货膨胀压力就会减轻,公债价格就会上涨,利率就会下降,因此就能保证这些交易者轻松获利。 策略无懈可击,但是押错了赌注。企业不仅没有解雇工人,反而扩大了劳动队伍。经济发展没有放慢,反而表现出引人注目的强劲势头,那些希望为顾客快捞一把的债券交易者现在却要输钱了。由于就业的人多了,家庭收入增长,这将导致人们支出更大,借贷更多。今天的经济强劲增长引起了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忧,从而会导致利率上升...
《旁观者》****************《旁观者》:怀恩师*************** 我一直在寻找真正的老师。我不遗余力地在探访他们的身影,观察他们教学的方式,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我一听说谁是“大师级”的老师,就设法溜进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旁听、观看。若是不得其门而入,也设法问学生,看这位老师是怎么教的,他成功的地方在哪儿。---新版序(彼得·德鲁克)---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发觉:人真是形形色色,无奇不有。因此,我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墨守成规的也好,传统的也罢,甚至是极其无聊的人,若谈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东西,或是兴趣所在,无不散发出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每个人自此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有一个人最初给我的印象似乎呆板无聊,满嘴废话,让人呵欠连连。这人是新英格兰小镇的银行家。可是,突然间他话锋一转,谈到扣子的演变史,细说这个小东西的发明、形状、材质、功能和用途等,却叫我大开眼界。在谈...
前言及卡耐基生平前 言 / INTRODUCTION 1912年,纽约125大街,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为基督教青年会(YMCA)开办了他的第一个公共演讲训练班。 在那个年代,当众演讲一直被看做是一门高高在上的艺术,而不是一种社交技能。所以那个时候口才训练的目的多半是造就一些能够舌灿莲花的所谓的雄辩家或演讲超人。 但是作为大多数的职场人士来说,他们所渴望的不过是能够在自己的社交圈里自如而轻松地表达自己罢了。卡耐基的“有效说话”的培训课之所以会取得迅速成功,正是因为它结合了多数人的这种最真实的需要。而不是像那些培养演讲超人的课程那样,让人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如何机械地说话、怎么发声,以及修辞和刻板的手势之类的东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