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 序言1988年,我开始在斯坦福大学执教。当时,我特意去拜访已经退休的教授约翰·嘉德纳,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作为前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长,共同事业组织(mon Cause)的创始人,以及经典教材《自我更新》(self-renewal)一书的作者,嘉德纳给了我一个非常有震撼性的回答,并且就此改变了我的人生。 ——在我看来,吉姆,你花了太多的时间来考虑让别人对自己感兴趣,但是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来培养自己对什么课题的兴趣呢?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社会事业方面的专家,像嘉德纳的话所暗示的那样,我其实是个学生。不过我把自己培养成了充满热情的学生。这让我认识到,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卓越的商业企业上是不够的。有了卓越的公司,我们固然可以拥有一个繁荣的社会,但不见的是个卓越的社会。对于一个追求卓越的国家来说,经济的成长和实力的增强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
序:雷曼垮台与雷峰塔的倒掉雷曼终于垮台了。2008年9月15日清晨,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机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申请破产。尽管在此前的周末,美国金融当局马不停蹄地与多家银行和投资者进行了商讨,但最终还是决定不出面阻止雷曼破产。在雷曼历史被终结的次日,美国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说道:“我从不认为,在解决雷曼的问题时,将纳税人资金置于危险之中是恰当之举。” 美国雷曼的垮台不禁让我想起了在中国与他同病相怜的苦难兄弟——雷锋塔的悲惨命运。在鲁迅先生最著名的杂文集《坟》中这样记载着雷峰塔的苦难历程:“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在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
引子——跨入外企1大学校园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新生们终于可以步入梦寐以求的“象牙塔”,而饥渴的师兄们则希望能在接待新生的时候认识漂亮的师妹。 但是对于玄彬来说,2003年的秋季似乎有点压抑,甚至迷茫。 玄彬,接近一米八的个子,高大却不威猛,一副斯文的半黑边眼镜下是一张斯文帅气的脸,言行举止间散发着一股书香气息(或者说书呆子味)。虽然经常自嘲“别人有的是背景,我有的却只是背影”,但玄彬从不自悲和气馁。他希望凭借自己的拼搏,在广州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玄彬比他的同学提早一个多星期返回了校园。因为感受到了找工作的压力。这种压力慢慢让他觉得压抑。估且不管过去的三年是充实还是虚度,玄彬提醒自己现在起必须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认真起来。...
附:【】!青箱杂记 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序朝散郎知汉阳军吴处厚撰元佑二年春正月甲寅日谨序.[一]青箱杂记卷一雷德骧,长安人,太祖时,久居谏诤之任,有直名.与赵普有隙,时普以勋旧作相,宠遇方渥,骧间请对,言普专权,容堂吏纳赂.由是忤旨,贬商州司户.岁余,其子有邻挝登闻鼓诉冤,鞫得其实,堂吏李可度除名,余党皆杖脊黥配远州,出普知河阳,召德骧复旧官,擢有邻守校书郎.后普复入相,德骧恳乞致仕.太宗勉之曰:「朕终保卿必不为普所挤.」有邻性亦刚鲠,有父风,太宗尝面谕有邻:「朕欲用汝父为相何如?」有邻对曰:「臣父有才略而无度量,非宰相器.」乃止.有邻弟有终亦有才[一],平蜀寇,最有功,为宣徽使,薨.德骧、有终父子二人常并命为江南淮南两路转运使[二],当世荣之.王禹偁赠诗二首,其一曰:「江南江北接王畿,漕运帆樯去似飞.父子有才同富国,君王无事免宵衣.屏除奸吏魂应丧,养活疲民肉渐肥.还有文...
景序幕在教堂附属医院的一间特别客厅内--冬天的一个下午。第一幕十年前,一个夏天,郁热的早晨。--周公馆的客厅内(即序幕的客厅,景与前大致相同。)第二幕景同前--当天的下午。第三幕在鲁家,一个小套间--当天夜晚十时许。第四幕周家的客厅(与第一幕同)--当天半夜两点钟。尾声又回到十年后,一个冬天的下午--景同序幕。(由第一幕至第四幕为时仅一天。)★★人物★★姑奶奶甲(教堂尼姑)姑奶奶乙姊姊--十五岁弟弟--十二岁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周萍--其前妻生子,年二十八。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鲁侍萍--其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鲁大海--侍萍前夫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周宅仆人等:仆人甲,仆人乙……老仆。...
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播放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这在近年是非常罕见的。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中的大屠杀》(又译作《南京大屠杀》)一书的作者,继《喜福会》作者谭恩美之后第二位进入美国畅销书榜的华裔作家,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张纯如的突然辞世,不仅在北美大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也让万里之外的国人感到不同寻常的震撼。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个媒体都在醒目位置刊出了她的照片和生平。就在这位女作家自杀的消息刊出后短短几小时,各大网站就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帖子,并且是一片崇敬、叹息之声。人们为什么...
船王卢作孚引子 毛泽东在回顾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时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我国的实业界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其中就有他——一代船王卢作孚。毛泽东惋惜地说:“如果卢作孚先生还在,他所要担负的责任总比民生公司要大得多啊!” 卢作孚这个名字对年轻的一代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今天,许多人只知道有位船王叫包玉刚,殊不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的四个关键实业人物之一的船王卢作孚,和他所缔造的民生公司曾何等显要。 卢作孚先生出生在清朝末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悲哀的时期,也是最黑暗、最动荡、最复杂的时期,国内外各种矛盾异常尖锐。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强取豪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屈膝求和,导致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许多重要城市和港口被一个个辟为“通商口岸”,大片大片的“租界”在国土上林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