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华清尘 >

第26章

华清尘-第26章

小说: 华清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这么僵持半晌,雍容见李隆基的愧歉尚不及怒意,更是气懑,高力士与青芜此时也都赶了过来,雍容羞愤交加,直奔殿外而去。高力士见此情景,忙让一众宫婢回避,又向青芜使使眼色,青芜会意,带着那名□下去了。李隆基神色阴鸷地盯着殿外,高力士知此时劝陛下是无用,叹口气向殿外去寻雍容。
  秋月业已偏西 ,澄黄似金,龙池上波光仍荡,雍容独立林边,对着月华湖水,忍着泪,几个时辰前,与她同看此情此景的人还是柔情如许,而现在那人恐怕还在殿中恼着她的无理取闹。
  高力士没一刻就寻了过来,远远看着雍容单薄的身影,他摇头上前,唤道:“雍容姑娘。”他不想叫她女史,太过见外,虽然他与她也未曾深交,但是他还是想这么叫她。
  雍容回身过来,低声应着:“高将军……”
  “唉。”高力士先是一叹,“何必闹到这般地步呢?陛下与你曲曲折折,我也是看着过来的。”
  雍容听着只把眉头皱得更深。
  高力士洞察知机,道:“你不依陛下,陛下如此,何尝不是怕伤了你?”
  雍容怔怔地道:“倒成了我的不是?” 难平胸中怒意。
  高力士叹道:“身为帝王,用情如此,已是不易。”
  雍容不语,转身望向波影摇摇的龙池。良久,高力士劝道:“秋凉露重的,回去吧,总不能在这林间待一夜吧。”
  雍容默默点点头,苦笑了笑,气过闹过,还是要回去的,在这宫中,有谁能不顺着他。
  容华殿中,李隆基站在殿中央,阴沉地看着殿门。高力士领着雍容回来,李隆基与雍容对望一眼,侧首移开目光,沉着声道:“力士,移驾长庆殿。”
  雍容闻言,黛眉微拧,高力士则是迟迟不应。李隆基见半晌没有动静,转头盯了一眼高力士,高力士忙道:“是……”
  李隆基摔袖便向大步殿外走去,经过雍容身旁时,微微闭目不去看她。雍容侧首避开他的视线,却在他擦肩而过的时候,伸手牵住他的衣袖。李隆基的衣袖被雍容轻轻牵着,脚下的步子也停了下来。二人就这样谁也不看谁的,牵着袖子站着,高力士见如此,自己便悄悄退下了。
  “朕、从来没对哪个女人有如此耐心。”李隆基沉着声,极力掩饰着喜怒。
  “嗯……”雍容应着,方才满胸怒意却怎么也哭不出来,现在只他这一句,她就是两行清泪。
  “你拒朕千里,难道连个□也在意。”李隆基叹着,“朕再宠你,也还有后宫三千。”
  雍容心中黯然,自己枉顾历史,敢于倾心一爱,而她至多不过是他三千宠爱之一,她忍声道:“也许你我只是不够爱彼此,我不能放下顾忌,你不能舍弃后宫。”手中的衣袖,已被她攥紧,指甲透过衣袖,扎着她的掌心,再不放手,就要伤着自己了,她怅然一叹,松了手中李隆基的衣袖。
  李隆基的衣袖被她松开,手臂一荡,拍在衣袍在,他的心也随之一荡,微微一空,他不去看她,闭目低声道:“朕不会逼你入后宫,今后……也不会留宿容华殿。”说罢,迈步走出容华殿,空留雍容一人在殿中。
  高力士等一众宫婢内侍候在殿外,见陛下一人颓然出来,高力士心中喟叹不已,上前问道:“陛下,还去长庆殿吗?”
  李隆基默然摇首,道:“回寝宫吧。”或许她说的对,自己只是不够爱,只是若对她尚不够爱,那对其他妃嫔呢,自己是否因为习惯了这样莺燕环绕,而从未去想过如何去认真地爱一个人。
  月色依然静好,无论你是佳人相伴还是想单影只,它都那么静好着,从不管你的喜怒。熄了寝殿所有的烛火,雍容抱膝坐在床上,就看着窗棂间月辉流华,月影渐斜,夜越来越凉了,她紧紧环着双臂,却感不到一丝温暖,不争气地想念李隆基的臂弯,她懵然自问,对于一个帝王,是否自己要的太多?

  等闲日日任变迁,转眼事事空劳离

  往后数日,李隆基待雍容如常,依旧温言暖语,就如同那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他确实不再问她何时应允入宫,也不再留宿容华殿,只是偶尔催着雍容将那日所说大唐运势早些呈奏给他。雍容则将未来十数年的大事该隐去的隐去,该删去的删去,又加以润色修饰,汇成一份《开元卜考》呈与李隆基。
  李隆基拿着这份奏呈很是欣悦,向雍容道:“若卿所卜不谬,朕定有厚赏。”说着笑眼温存地看着雍容。雍容也微笑看着他的眼,心想或许这是两人最适宜的距离,再亲一分,易生嫌隙,再疏一分,又都不舍。
  高力士此时来问:“陛下,今儿的晚膳再哪用?”
  李隆基微微沉吟,道:“长庆殿吧。”
  雍容闻言心中咯噔一下,也不去看李隆基,只低首道:“臣告退了。”
  李隆基颔首,道:“嗯,去吧。”
  高力士见雍容已走,才望向李隆基道:“陛下,这……”
  李隆基嘴角微勾,眼中笑意更深,道:“随她吧。起驾去长庆殿。”
  雍容回到容华殿,默然独坐窗前,青芜神思恍惚地围着她转了半天,雍容皱眉问青芜:“今日这是怎么了,坐立不安的?”
  青芜欲说还掩,只摇了摇头。
  雍容侧首看看青芜,道:“说吧,什么事还瞒着我?”
  青芜搅了半天手指,才说:“我听说……程将军后日起程。”
  雍容听了,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愣了半晌,才道:“原来是这事,那明天你代我送他一程吧。”
  青芜为难地道:“可我怎么好出宫呢?”
  雍容漠然道:“去找高将军,再不直接去向陛下说。”
  青芜摇首道:“今天回来就气色不顺的,怎么了?”
  雍容不悦是为了李隆基夜夜留宿长庆殿,虽然武婉仪得宠是早在意料的,可自己还是会郁结在心。青芜推了推雍容,雍容才答:“我只是想着在灵州时我们几人同甘共苦的,怎么会就成了今天这样。”
  青芜闻言也想起灵州的岁月:“那我明日去求求高将军放我出宫一遭。”
  雍容点了点头道:“就是……别让陛下知道了。”说完又发起呆来,想着程非墨这一走,是否就真要终老灵州,因果缘由,到底该怪谁呢,想着摇摇头,起身站在窗边。容华殿建于龙池岛上,地势高于其他殿宇,雍容站在窗前,远远望着长庆殿。
  长庆殿里,武婉仪见李隆基御驾又至,出殿相迎,这几日李隆基天天来长庆殿,让她不免都有些受宠若惊。李隆基扶起武婉仪问道:“今日听闻你身子不适,朕命胡太医来诊治,他怎么说?”
  武婉仪听了李隆基的问话,微笑着不语,她的贴身婢女忙奏道:“启奏陛下,胡太医说娘娘并无病疾,是害喜了。”
  李隆基闻言大喜,扶着武婉仪,向一旁的高力士道:“怎么太医院也无人来报?”
  武婉仪娇声细语:“是臣妾想亲口告诉陛下,就让他们先别禀奏的,再者也怕扰了陛下。”
  李隆基笑着携武婉仪进殿:“还是婉儿懂事。”武婉仪听皇上如此说,娇俏一笑,可在高力士听来,陛下此时心中恐怕正在想着另一个人。
  是夜,武婉仪被李隆基呓语惊醒,李隆基剑眉微锁,薄唇一张一合,分明是在低声呢喃着:“雍容……”武婉仪心中微微一惊,沉思良久,她终于了然,或许长久以来,陛下透过自己想看到的那个人,就是杨雍容。她唇边浮起一丝苦笑,轻轻抚了抚自己的小腹,在宫中,谁都不会成为自己的依靠,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孩子。
  次日,长安城中流华楼,程非墨、崔子衿于此饯别,烟然与常胜皆在,雅间中四人相围而坐,与两月前醉烟居一聚相较,除了独缺雍容之外,每个人的情怀心绪,也都不同昔日了。常胜虽留恋长安繁华,但边疆的金戈铁马更使他向往,他已迫不急的地要整装往灵州了。崔子衿则是颇多怅然,他亲往灵州,为三皇子纳此良材,可奈何程非墨却遭此暗算,被罚永守边关,再则,二人相交相知,此番作别,今生不知可有再见之日,更让他感慨不已。
  程非墨倒还豁达,举起酒盏笑向崔子衿言:“今朝一别,不知何日再聚。”说着饮下一杯酒,转身看向烟然,道,“我私心倒是感谢陛下这道令的,让烟然终于愿随我一道。”
  常胜欣喜不已地道:“以后荒凉边关上就有烟然姐姐这么一个能唱会跳,仙女一般的人了。”
  崔子衿听程非墨如此说,佩服程非墨放达之余,也为他二人终成眷侣而开怀,举杯相敬。
  烟然秋水一样的眼眸看着程非墨,笑道:“从今往后,我只为你唱凯歌。”说着饮了一杯,她与程非墨相许多年,程非墨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娶她,她虽感动,却始终没有答应。不是她不惯边关的辛苦,而是她爱她的歌舞。嫁给他,离开醉烟居,从此相守,听起来是一份安稳美满,可离开了她的歌她的舞,她还是她吗,她不想因为爱而失去自我,于是二人就这么拖了一年又一年。若不是这次程非墨被罚永守边关,不得入京,她也下不了追随他的决心,想着她心中也笑起自己来,这些年究竟为什么那么执着呢,只是她自己却也清楚,如果让她重新选一次,她依旧会选择她的歌舞。
  程非墨郑重地一点头,这就是她的托付终身了呀。
  正当四人言欢之时,青芜推门而入。她一早求了高力士才得以出宫,向程将军府邸问了,才知道他们在流华楼。崔子衿与程非墨见青芜进来,都是微微一愕,看着她。青芜被看得不好意思起来,崔子衿见她这般,问:“青芜姑娘怎么出宫来此?”
  青芜见有人问话,忙道:“女史让我代她向程将军道别。”说着看向程非墨。
  程非墨眼中浮起愧色,向青芜道:“想我程非墨行事从来磊落,唯对杨姑娘深为愧疚,你便代她饮了程某这杯赔罪的酒吧。”说着递与青芜一杯酒,自己又斟满一杯,敬向青芜。
  青芜心中也是感慨不已,饮了酒,劝程非墨道:“那事也不能怪将军,况且女史派我来,她心中或者已原谅了将军也说不定。”
  程非墨默默摇首,道:“我不奢求她能原谅我。”说着从腰间拿出一把小巧的佩刀,递向青芜,道,“若他日她有用得着我程某的地方,我定万死不辞,此刀为证。”
  青芜接过佩刀,道:“我定将话带到,我不便在宫外久留,楼下车马还在等着。”
  程非墨颔首道:“青芜姑娘,谢你能来,让程某能无牵无挂地离开长安。”
  青芜笑着摇摇头,便告辞了。
  自程非墨走后,崔子衿因武婉仪不惯新侍奉的太医,还请李隆基将他又招入朝中,崔子衿又一次为身怀六甲的武婉仪侍奉汤药。一时间,三皇子似又没了什么动静。皇后幽居宫中,东宫这边,倒是太子时常让碧心探望雍容。李隆基忙于政务与科举诸事,闲暇时偶尔去长庆殿坐坐,更多时候是泛舟龙池。深秋时候,湖上秋风瑟瑟,他只坐船在离容华殿不远不近的地方绕上一绕,却从来不上岛。雍容便在岛上看着,看着这忽远忽近的船,与船上忽远忽近的人。
  就在若即若离间,冬天近了。十月,葬太上皇与桥陵。十一月,宰相卢怀慎去世。十二月,定陵失火。一月过了上元节,李隆基便移驾东都洛阳。李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