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青春如草 >

第23章

青春如草-第23章

小说: 青春如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虎固执地继续骂,我不骂心里不爽!

  楼下有人在叫刘健,老虎到阳台上看了一眼,兴奋地跑回来踢贱客的屁股,贱人,你马子叫你!

  我不明白老虎为什么在贱客的马子来叫贱客的时候忽然变得这么兴奋,这种兴奋远远超出他马子来叫他的时候的程度。

  贱客咕噜一声睡眼惺忪地醒过来,等他弄清老虎为什么踢他屁股的时候,原本兴师问罪的表情马上变得萎靡不振,兄弟,你跟她说我不在。

  奇怪,女朋友召唤竟然逃避,我又不能理解了,天地良心,如果现在秋桐在楼下叫我,我会直接从阳台上跳下去。这倒不是我连命都不顾,而是我们住在二楼,阳台下又是一块松软的草皮,山鸡长住宿舍的时候就经常从阳台上跳下去赶时间,只不过他赶时间不是去和女朋友约会,而是上班快迟到了。

  老虎说,就说这句话?

  贱客掩不住睡意又倒下,说,就说这句话!

  老虎狞笑着跑到阳台上冲楼下喊,贱客叫我跟你说一句话,那句话是──你跟她说我不在!

  我猛然省悟到老虎为什么那么兴奋了,他装楞卖傻地向贱客的女朋友出卖了贱客,狠狠报了被他出老千的一箭之仇。老虎泡到女朋友后,好像开始开窍了。

  贱客听到老虎如是对他女朋友大喊大叫,像被人踩了尾巴一样跳了起来,把枕头当石头砸向老虎,我操你奶奶的!

  楼下又有人在叫着什么,是个女孩子的声音,我到阳台上看了一眼,回头对老虎喊,老虎,你马子在叫你。

  老虎将信将疑探头探脑地到阳台上看了一眼,忽然面如土色,对我说,兄弟,你跟她说我不在。忽然一个激凌,想到这是贱客跟他讲的原话,惊弓之鸟似地回头补充说,就说老虎不在!

  我想今天真是撞鬼,平日里都是看门狗似的守株待兔般蹲守在女生楼门口,现在女朋友反过来找他们,竟然如见鬼魅避之不及。

  我冲楼下的女孩子说,雷福不在!

  从阳台回来,我坐在山鸡的床上,旁边有条脏得看不出本色的牛仔裤,散发着一股流浪猫一样的气味,我提起来扔向那一头,一只干瘪到只剩一层皮的钱包掉到地上,这只钱包让我若有所思,或许这是他们避她们不及的原因吧。

  噢,钱包里的恋爱,或者应该说,钱包里的男女。

背靠背的春节84
84

  傍晚,我在张灯结彩的生活区里晃荡。

  路边的电话亭像个仁慈的长者,接纳一个个传送千里的问候与祝福,幸福就像水一样在那条电话线上流淌,蜜一样流进两端的耳朵、心房。

  一张新卡,一个女孩还排队等候的电话亭。

  我倦靠在电话亭的玻璃墙上,号码已经按到只剩下最后一个2,我的手指还在犹豫地颤抖着,按是不按。按下,听电话的是谁,爸爸,还是妈妈,还是每年初三就来看我的姥姥?不按,那一端有没有人都不知道,是谁都不知道。

  节后的人们喜欢这样打招呼,打电话回家了吗?

  我该怎么回答?

  打什么电话回家,我当初是老爸骂滚出来的,他早就没我这个儿子了,我一辈子也不打回去。他妈的这种是人话吗?

  怎么会不打呢,除夕就打了,打了半个小时呢,花了我N多大洋,但是值得,听到家人的声音,就像在一起过年一样!我也想这样回答,但是我有必要这样说谎来打肿脸充胖子吗?

  我需要打吗?我需要打吗?

  我闭着眼睛按下了2。

  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起,喂,姥姥的声音,混浊地沧老,柔弱地慈祥,像一阵催开百花的春风,从我的耳边送达心窝。

  喂,你是哪个?

  我只想听听她的声音,我不敢吭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种近在咫尺的呼吸却远隔千里的声音。

  淑芳,你来接一下电话,我听着没有声音,是我耳背还是电话坏了?今天我老是眼皮儿跳,感觉小阳要来电话,是小阳的话,你得让我跟他说句话。

  妈妈的脚步声和声音一起传来,喂,哪个?

  我的泪如决堤的洪水在那一声喂之后泛滥成灾。

  妈妈焦急的声音,小阳,是你吗,小阳,你说话呀!小阳小阳,听到妈妈的声音了吗?你说话呀,你怎么不说话?

  妈妈哭泣的声音,小阳,我知道是你,我听到你的呼吸声了,小阳,你说话呀,妈妈求你了,你说说话呀!

  妈妈歇斯底里的声音,苏清志,你个天杀的,小阳电话都不敢打回家!……

  我砰地挂了电话;一阵窒息般的伤痛在我心底漫延开来,我无力地瘫倒在电话亭里,放声大哭,哭得稀里哗啦。

  那个排队等着打电话的女孩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

  看什么看,没见过人哭啊!我顾不了那么多,我就是想哭,痛快地哭。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七个路灯85
85

  还没起床就听到老虎*的声音。他的声音很特别,像老虎要吃人的声音,之所以判定是*的声音,是因为他把被子抱得死死的,像电影里面男人抱女人一样,屁股还在撅。

  大冬天呢,不盖被子改抱被子,佩服!

  明知道秋桐不在网上,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去了网吧,等待有时候也是一种满足,寂寞的满足,因为等待会产生寂寞,寂寞会产生思念,而思念会把你的心塞得紧紧的,至少不会让你空虚。

  QQ好友里只有一个人在线,那个人是挣扎。

  我很奇怪她竟然在线,噫,你竟然在?

  她说,我为什么不能在?

  我说,春节耶!

  她说,春节就不能在线吗?你也在啊。

  我说,我是无家可归,你应该去走亲戚呀。

  她说,走亲戚很有趣吗?那是一种超级无聊地事情。今天你拎一堆礼品来,蹭我一顿饭走,改天我拎一堆东西去,蹭你一顿饭再回来,很无聊,不是吗?

  我说,按经济学的观点,一来一去得消耗不少礼品,至少也是拉动了内需,为国民经济做出了贡献。

  她说,你牛B。

  我说,你更牛B,竟然可以不用走亲戚!

  她说,我是找借口要复习功课,才取得的特赦。我爸妈回乡下老家了,要过两天才回来。

  我说,结果你用复习功课的特赦用来上网聊天!

  她说,停停停,我没有聊天,是你找我聊天,总不能让我没礼貌到不搭理你吧。那你又得骂我,牛B嘛呀,还不理我,小样儿,看我把你打入冷宫,于是再叭叽一声把我给删出好友圈。那可够冤的,要知道,我就你一个QQ好友!

  打死我都不相信,她只有我一个QQ好友,这年头,聊上两句的基本上都被加为QQ好友,还有的加为好友后从来就没有聊过的。

  她说,你不信吗?

  我说,不信!

  她发了一张图片过来,是一张电脑截屏图片,那是挣扎的QQ菜单,好友栏里赫然只有一个头像,那就是我,陌生人里面倒是挂了不少。

  我说,这么荣幸,Why?

  她说,没有Why,缘份吧,因为你的昵称,还有你的个性签名,都蛮有意思的。

  这跟我加她为好友是同一种理由。

  我的QQ昵称是“苏东坡的书僮”。

  我的个性签名是:上帝把所有人都骗了,因为地狱才是最美的!而佛知道这个真相,所以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她说,因为我最喜欢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我忽然想起张弛,她也是很喜欢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其实很多人都喜欢这词,很多人喜欢的是它的豪情万丈,大江东去的气魄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势。

  但张弛喜欢的是那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喜欢得莫名其妙晕头转向的那种,她说,男人娶妻之后才叫男人,才会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风度,才会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成就。她说,你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不觉得小乔靠在周瑜的身傍,大破赤壁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吗?

  我说,女孩子应该喜欢李清照,怎么会喜欢苏大胡子?

  她说,我就是喜欢,没有理由!

  就跟“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一样没有道理地让你哑口无言。

  她说,问你一个问题。

  我说,什么问题?

  她说,你见过网友吗?

  我说,你准备去见网友吗?

  她嗯了一下。

  我得意地说,露馅了吧,才说只有我一个QQ好友,现在就冒出来一个好友到可以见面的程度耶!

  她说,你扯这么多干嘛?我只是问你有没有见过网友? 

  我说,没有!

  她说,我也没有,那就好。

  我说,为什么是那就好?

  她说,因为我想见的网友是你呀!

  我的下巴叭叽一声掉到键盘上。

第十七个路灯86
86

  网络是一个恐龙充斥的地方,每只雄恐龙都可以取一个刘德华的名字,而每条雌恐龙当然也没有人去干涉她自称貂禅+西施。

  忘记前辈疲子菜在《第N次亲密接吻》中是怎么例用函数及取微积分来证明的了,反正结论就是著名的“疲子菜定律”,也叫“网络无美女定律”。十次网友见面,至少会产生二十条恐龙,因为见面的双方都是恐龙。

  但苏东坡的书僮可以轻易地推翻疲子菜的定律,因为他见的第一个网友挣扎就是一个真正的美女,而苏东坡的书僮显然也不是一个恐龙级的人物。

  但他见到这个美女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推翻疲子菜定律及第一次见网友就走狗屎运见到美女网友的兴奋。

  我还清晰地记得秋桐临走时的交待:不许找别的女孩子玩哦。

  我没有任何背叛秋桐的意思,我只是太无聊,何况见一个网友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实在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有必要上升到是否背叛女友的高度来思考吗?

  十个人有十一个人都会说,没有必要,多出来的那个人是其中有人强调了一次,所以我赴约。

  她说,我在江兴大桥的第十七个路灯下等你。

  我说,为什么是第十七个路灯?

  她说,十七是我的幸运数字。

  我说,十七是很普通的一个数字啊,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她说,见面你就知道。

  这就像一个儿时在郊外发现一个可以打开的破庙,不去一探究竟就一直无法安稳睡觉一样吸引我向江兴大桥第十七个路灯出发。

  江兴大桥在一马平川的吴江是一个最容易到达的致高点,夏天的晚上河风清冽,是市民纳凉消暑的好去处,但冬天就是避之不及的风口了。

  我从扶梯走上引桥,冷风就从颈子直灌到背脊,有一种背脊抽凉的感觉,我拉起背靠背的帽子遮风,正在犹豫挣扎所说的第十七个路灯是左边还是右边时,眼前的第一根灯柱上赫然一个大大的*数字1,笔迹非常清晰,透出一种刚刚发生的新鲜,就像刚出笼的小笼包,对不起,我喜欢吃小笼包,所以就有这样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应该有点奇怪,让人不怎么能接收。

  我很容易地联想到我高一的第一篇作文让语文老师当作另类来点评,其中有一个比喻尤其遭到全班四十人的哄堂大笑。

  “青春在不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