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行动乃第一要务 受编辑所嘱,为“向大师学管理”丛书写一篇序,交代一下编著这套书的缘由。 自2002年以来,我便一直期待着能有机缘编著这套书。最初的原因很简单:那时我正担任一家民营企业的运营总监,对于彼得·德鲁克和杰克·韦尔奇等管理大师的管理理念非常钦佩,并结合实际尝试着实践他们的一些核心理念。 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难题,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给我一点儿切中要害的帮助和支持。并非市面上没有关于彼得·德鲁克和杰克·韦尔奇两位大师的著作,事实恰恰相反,关于他们的书籍几乎随处可见。但是大多只是对大师管理思想的复述,对于行动毫无指导和帮助。那时,我就在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编著一套将两位大师的核心管理理念运用到实践之中的书。...
书名:拐点下的困惑:陶冬预言中国经济的危与机作者:陶冬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陶冬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荣获2011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外资)殊荣。其财经博客访问量高达2000万次,拥有多个财经专栏。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做出过前瞻性预警和分析。曾在美国、日本任职,自1994年起长驻香港地区。1998年加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主管亚洲区经济研究,侧重于对中国经济的研究,同时兼顾亚洲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此前曾任香港地区宝源证券高级经济分析师及中国研究部主管。c米c花c书c库c www.7mihua.com...
前言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犹太人、日本人和中国人。美国经济学家、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托马斯?索威尔博士在其著作《美国种族简史》一书中也提到,犹太人、日本人、中国人和美国人是世界上最能赚钱的人。 中国人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漫长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商业文化,涌现出了很多名商巨贾。计然、白圭、范蠡、沈万三、乔致庸、雷履泰、胡雪岩、张謇、朱葆三、虞洽卿、陈光甫等。他们在商场上深谋远虑,运筹帷幄,最终成了富甲天下的大商人。 明清时期,中国商业达到了顶盛,出现了十大商帮:山西商帮、陕西商帮、徽州商帮、宁波商帮、龙游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福建商帮、广东商帮、山东商帮。其中山西商帮、徽州商帮负有盛名。...
1石油人如果让国家受石油所累、或为此受到损害、或付出巨大外汇,将是石油人的耻辱。 周奎龙 “把这句话装表起来,挂在我的办公室”,周奎龙对秘书王道光说,王秘书看了看这并不好看的字,想说什么,但忍了回去,拿着字出门了。 周奎龙坐在办公桌前,稳稳地坐着,想着刚上任之前,总理、副总理找他谈话的一幕。总理十分亲切说:“我们一派的掌门人太年轻了吗?今年32岁吗?”,自己当时有点紧张,手心出汗了,赶劲回答说:“是的”。其实石油部都已经把结果早都告诉自己,胜出几率最大。如果不是自己这几年干的漂亮,攒出的巨额资本,单凭年轻就能“卡”住自己。是的!为石油部的老干部赚回15亿,把一个亏损3个亿的企业发展成为420亿的特大型企业,成为国内企业界最耀眼的新星,成为经济人士力捧的对象,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眼下国家把石油部给撤掉,改组为几大公司,对于公司领导人选也是权力的较量。如果不是对公司人...
时间是10分钟,有题本,考官念题1.薄一波同志问周恩来总理,对于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位同志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评价,周恩来总理说:“邓小平同志做工作是举重若轻,而刘伯承同志是举轻若重”。请谈谈你对“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这两种工作方法的看法。【解析】 智能型题【此题考核核心】 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答题主线】 分别分析+综合阐述【参考答案】 我对这两句话是这样看待的: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在工作中他强调的是摆正心态,敢于面对困难。学会举重若轻,前提是具备举重的实力。实力与举重的要求相去甚远,心中自然就有很大的压力,无论怎样也学不来举重若轻。而在具备举重的实力后,是否能举起重来,还取决于其心理素质。以平和的心态直面重任,笑对难关,从而临危不乱,在心平气静之中作出惊人之举。否则,即使可以完成的任务、本来可以克服的困难,却因心慌意乱而处置不...
1. 从70年代开始说文/刘 昂 从时光彼端逆流而回,似乎青春期所有旺盛蓬勃的光芒,在匆匆收敛一切旖旎后,吞噬了理想世界里温和沉静的期待。日子在20岁之后,哗啦啦湍湍急流,不着痕迹不动声色,沉着得让人害怕。生活急急拉开大幕,没有彩排没有台词,却永远不可再重演。 无论多么丰富而有张力的内心,无论多么清新而有弹性的梦想,我们最终被工业社会的强势规则和商业社会的磅礴竞争席卷,凝炼成大工业生产线上丧失个性的小螺丝。偶然停歇下来,我们会惊讶——姚明在大洋彼岸纵横驰骋;刘翔仿佛横空出世一飞冲天;韩寒摒弃大学,开着赛车就这样漂来漂去;还有郭敬明不知道是否手用妙笔,反正文字不仅生花更不可思议地生钱。当70年代人次尚未衰老颓败之时,80年代在媒体推波助澜中应运而生。他们凭集体之势,以倾覆和颠倒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众多领域中的不可能在他们这一代变为可能。...
序我虽与朱大鸣先生只有一面之缘,但对他的作品却相当熟识。这不仅是因为朱大鸣在当今中国已是知名的财经评论家与地产评论家,更是因为他通过博客及各大网站发表的多篇文章使人爱看。文章中精湛的理论水平、精准的经济现象分析、清醒的预测与睿智的思辨,每每让人获益匪浅。近来得知他有作品集问世,我便不吝陈词,作小序以示庆贺。望广大读者在阅此小序后,对朱大鸣其人其作有个初步了解。 如今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落下了帷幕。闭幕式的歌声尚萦绕在耳,人们已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深深的忧虑。特别是源自于华尔街的全球金融海啸,让处于忧虑中的中国民众感受到一股扑面寒风。其实关于“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的话题,早在奥运会开赛之前就已被人们谈论。人们相信,筹办八年之久的奥运会能够赋予中国经济一定的拉动力。在这八年里中国有很多经济现象都或多或少地跟奥运相联系。从2007年底开始,全球经济笼罩上了厚厚的阴霾,...
心情的颜色会影响世界的颜色(1)有人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这两种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拥有的心情不同,准确地说,是自己控制心情的能力有所不同。 一个成功者,并不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是多么的一帆风顺,也不是他们的能力有多么的超群,而只是因为这种人善于控制自己的心情,能在狂风暴雨中看到美丽的彩虹,甚至能在一败涂地中看到美好的将来,并时刻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为暂时的失败而沮丧。 相反一个失败者,也并不是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缺少机会,或者是资历浅薄,甚至像某些人说的老天无眼,给自己的保佑不够多,原因仅仅是这种人不会控制自己的心情,任自己的情绪由着面前所发生的事情随意放纵:愤怒时,怒火中烧,殃及池鱼;消沉时,借酒消愁却愁更愁,任自己的萎靡情绪放肆滋长,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给白白浪费了;快乐时,忘乎所以,夜郎自大,四面树敌,...
为顺驰而“交锋” ——代出版前言 2006年11月21日下午,在一间体现主人精明和简练的会客室里,我们见到了陈惠湘。我们此行任务“艰巨”,除了主要与他沟通《登顶之舞》(原名《突破拐点》)一书的修订事宜,说服他对稿件作出调整外,我们还要探讨一下书中关于顺驰的研判。 2006的顺驰集团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新的机遇,何去何从都是世人关注的焦点。顺驰的崛起是耀眼的,令人惊叹的,但它的高速成长“模式”也为它后来的困境埋下了伏笔。时过境迁,我们有理由认为《突破拐点》一书中对顺驰的描述及评价应是它的“过去式”,在图书修订再版之际,作者应该考虑新的事件和新的情况,出于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也应与时俱进,提供最新鲜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