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东汉社会面貌(1)春秋战国之后,历史车轮隆隆驶进东汉末年,我国又进入了一个大动荡、大破坏、大分裂的历史时期。 东汉王朝是一个由豪强大地主建立起来的政权。其开国皇帝刘秀,本人就是南阳的大豪强。追随刘秀的开国“功臣”们,不少也都出身于豪强地主家庭。刘秀开国后,大封功臣365人,加上外戚45人,这些人与刘姓宗室王族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以南阳豪强为基干的豪强集团。这个集团中有不少家族享有世袭特权,往往一门数侯,累世尊显。如邓禹家族先后有21人被封侯,二人称公,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余担任侍中、将、大夫、郎、谒者等一般官职的,更是多不胜数。这个集团几乎垄断了东汉王朝的所有重要官职,甚至集团中男女的嫁娶也大体上不超出这个范围。此外,还有部分富商大贾和地主,凭藉资财交通官府和王侯,逐渐成为地方豪强。...
() 一 大学录取通知书送来的时候,青chūn正在玉米地里忙不迭的掰棒子。正是农历八月的季节,秋老虎施虐疯狂。大地像一个蒸笼,到处呼呼的吐着热气。人站在玉米地里,如站在洗浴中心的桑拿室,汗珠子像趵突泉的泉水一样往外涌,然后顺着肉皮往下淌,曲曲弯弯,密密麻麻不断线的流。玉米叶子如牙齿稀落的木锯,很温柔的在人的身上剌一下,又剌一下,在胳膊上脸上剌出一道道白sè的或红sè的痕迹,汗水流到祲血的皮肤上,洒了盐似的,火辣辣的疼。青chūn吃过早饭到了玉米地,一身汗水通透,衣服裤子湿漉漉的,能拧出水来。一亩多的玉米棒子快要掰完了,堆在路边,黄灿灿的一堆。他倒掉篮子里的玉米棒,折回头进地继续干活。叶子哗哗啦啦的响,声音很大,两边是邻居们在高一声低一声的说话,青chūn只顾低头干活儿,没心思和人闲聊。只从高考结束回家,每天做贼似的躲着邻居和亲朋好友。他最怕的是邻居们问他考...
() “这里是哪里?怎么这么黑?”李大川看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正在思考之际一阵微风吹过,轻轻刮过李大川那锃亮的脑袋。“还有风?对了只要顺着风找到风眼便可以离开这里了!”李大川灵机一动的想到,“啧啧,到底是个天才,哈哈。”李大川摸了摸滑溜溜的脑袋笑道。“真是的,我明明记得刚才还在祠堂里睡觉的啊,真实的,不就偷看妹妹洗澡吗,又没有什么大不了,再说了小的时候又不是没有看过,长大了怎么就不让看了呢。”不知廉耻的李大川摸着脑袋想到妹妹那光滑的后背不禁沾沾自喜的自语道。突然一股莫名的愤怒涌上了李大川的心间,不过瞬间那股愤怒竟然又变成哀伤,强忍着心间那股酸楚,李大川猛地抬起眼睛望去,“是谁,给我出来!”“你为什么不反抗?”“你是谁!”李大川猛地转着身子环顾四周吼道。“你为什么不愤怒?”“你到底是谁!”一种内心被窥探的感觉紧紧的弥漫在李大川的心间。“你为何失去了...
隆裕:南北对峙中的帝国女人(1)这是一位“处世无奇但率真”的帝国女人。她敢于冒着骂名、冒着屈辱地宣告亡国,以此了断了南北对峙。这对她来说,不仅仅是勇气,还是一种深怀母性之光的宽容。 1912年的焦点人物 1912年,是中国改朝换代,实行总统制的新纪年。 这一年年初,是历史上处于最为尴尬的年月:既是民国(元年),又是清朝(宣统三年)。 谁来打破这“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尴尬年月? 隆裕。 隆裕是当时的焦点人物。一个举国瞩望的人物。 隆裕太后(1868-1914),清末民初,光绪帝后。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清芬,小名喜子、喜哥,桂祥的长女,慈禧太后侄女。1889年(德宗光绪十五年)慈禧强制立为光绪帝皇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随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一同逃往西安。1902年初回北京。1908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去。立醇亲王载沣的3岁幼儿溥仪为皇帝,改年号为“宣统”,尊隆裕为...
第一节休假回来的鸿飞一脸轻松,倒不是因为短短的假期叫他过得有多滋润,事实却恰恰相反。说来也挺奇怪的,好不容易盼了一个休假的机会,难道不正是放松的好时机吗?有道是:“天天睡到九点半,给个排长也不干。”更何况是在训练艰苦闻名的B大队!但人的身体就是这么贱,你一下叫他放松下来还真不容易。就是休假,鸿飞每天也和在部队一样早早地起来,轻声轻步地打开房门开始自己的早课。可他不论怎么跑似乎都不能有效地消耗掉肌肉中不断升腾的活力。更要命的是,这段休假叫他觉得自己似乎生活在无休止的纷乱之中,熙熙攘攘的人群,杂乱夺目的广告牌都叫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尤其到了晚上,过往汽车刺目的灯光,发动机的马达声,甚至外面路人回家时所发出粗重的呼吸声,这些都有可能把他从安眠中惊醒。当确定并不危险后,他总会笑着对自己默念一句:“这就是从实战出发的应机反映。你现在是在家里,不是在训练的营房中。”然后又...
她出生的那一年,恰逢宸妃病逝,那一日又逢松山大战大捷,皇阿玛大喜为她赐名建宁封为和硕公主。 额娘也由一个无名庶妃无意中成为宠妃。 只是皇阿玛驾崩后,额娘就不再回来,她成了庄妃的养女…… 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天的事,在梦中的时候特别的清晰,甚至每个人的神色她都能看见,但是醒来建宁就什么都忘记了…… 不过也不能怪建宁,因为那个时候她才三岁多。 她依稀记得,那是皇阿玛驾崩后的第三天,也可能是第四天,她刚醒来,揉揉眼睛,看到几日没有亲近的额娘,一下子扑到她怀里,奶声奶气的道:“额娘,建宁想额娘。”额娘从皇阿玛装殓入棺就一直在灵堂守夜。 她的额娘是奇垒氏,拥有极其冷漠却又美丽的容貌,听说这容貌让额娘成为自己部落的救星,一命换了上万人的性命。 额娘眼中这才露出些温和,道:“额娘也想建宁。”说着慢慢的摸着她的后背,问道:“建宁,还记得那晚你出去找虎斑的时候...
立志当兵 “会不会打台湾?” 在外地工作28年,终于落定浙江省的办公室后,杭州的熟人见面时总是将这样的问题丢给我。他们是把我当作战争问题专家,但我实在似被诘问的学生讷讷难以启齿。 “打不打得过台湾?台湾先发制人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又常常似一声突如其来的炸雷,令我发聋振聩! 从我有记忆之始,“解放台湾”,“统一全中国”这样的口号已经成为支撑我们精神生命一支最重要的血脉。 我是炮打金门的第二年出生的。母亲说,那一年很热,天气很热,我出生在大暑天,她身上长满了热疮;大陆社会的情绪也很热,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搞得热火朝天。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热点中的热点,从新中国成立到1985年的大裁军,抗美援朝、炮打金门、中印边境战争、抗美援越、三支两军、珍宝岛事件、对越自卫还击战,始终是中国媒体的焦点,老百姓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是每一个热血青年最想加入的热门行列...
总序(钱乘旦)钱乘旦 世界历史在今天的中国占据什么位置?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中国属于世界,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中国要了解世界,也应该了解世界的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更显得重要。世界历史对中国人来说,是他们了解和理解世界的一扇窗,也是他们走向世界的一个指路牌。然而在现实中,世界历史并没有起这样的作用,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还不够,对世界历史的了解更加贫乏,这已经影响到改革开放、影响到中国发挥世界性的作用了。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多,但不重视历史,尤其是不重视世界史,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在许多方面取得进步,但在重视历史这一点上,却是退步了。中国本来有极好的历史传统,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文化,历史在中国话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这几十年里,历史却突然受到冷落,被很多人淡忘了,其中世界...
书籍介绍: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过去3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30年来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30年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