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画的大师们致敬(1) 中国艺术又讲究融会贯通,流注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所以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大多数画家书画并擅。中国艺术固重功力,更求意境,徒有技巧而无深意,即落“匠气”。 中国画和传统西洋画的主要分别,还不在透视、描绘笔法、构图等等的技巧,而在于对绘画的基本构想。传统西洋画求逼真的形似,绘画本身是目的,画一幅画或者是为王公贵女保存肖像,或者应教堂的需要以引起人们的宗教情绪,又或是描绘战役的详情,以供国王和将军的陶醉。画中或偶有民情风俗,往往也是为了替封建领主显示属下子民的生活。中国画却是手段,目的在抒写画家本人的感情、思想和美学上的意境。中国大画家笔下的山水不必似真山真水,却要抒写画家的胸襟情怀。皇帝内廷供奉的画家应命而作,图画便成为目的,旨在迎合皇帝的癖好,除非皇帝的胸襟甚宽,鉴赏力甚高,而画家的技巧又极高明,否则不可能有佳作产生,正如承...
红与黑——1949,中国江湖的末日《看历史》6月刊 1786年,也即乾隆五十一年,因为*台湾林文爽起义,地方官员从捕获者的供状中第一次听说了一个叫做“天地会”的地下组织。 此时,距离雍正朝正式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人头税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丁随地走”的土地税政策。此政策在相当程度上遏制了贫富分化和土地兼并的趋势,天下承平日久,百姓人给家足,自满清开国以来,时时困扰当政者的满汉民族矛盾也日渐消弭,这正是中华帝国最鼎盛的时期。 但正是在这看似繁花似锦的盛世中,却隐藏着统治者未曾觉察的大危机——那就是帝国的人口不停地呈几何式增长。在康熙朝后期,人口不过一亿,而今却猛增到了三亿。随着土地开发日益达到极限,越来越多的劳动人口溢出而游走在帝国广袤的土地上,从西南山林到西北荒漠,从中南的市镇到东南的海岛……数以千万计不受官府控制,没有宗族...
毕业7年祭百无聊赖时,忽得想起又是七月了,掐指一算,今天距离2002年7月13日已有7个年头差一天。7月13日,之所以会想起这个一年365天中极其普通的一天,只因它是我大专毕业的日子,也可以说从这天起我就彻底地告别了校园。 回首7年前的今天,我正“委身”于京城一家只有六七人的小公司,而没有选择“专升本”。那个时候,我对一门心思、不问世事地躲在校园里读书心生极大的厌倦,只想着要早日脱离“苦海”,虽然我明白从这个“苦海”里跳出来,注定要进入另一个漫无边迹的、更大的“洋”。 走出校门的不仅是躯体,更是心灵。当第一份工作只进行了22天(包括双休日),一时神经的我把老板炒鱿鱼时,自我感觉良好;之后,循着兴趣找工作时而屡屡失算时,又有些神伤,于是想起了学校里的好。可是,走回头路显然不现实。...
前言 走向市场并不容易1997年秋季的某一天,我坐在北京一间办公室里,挖空心思要为即将出版的一本新书,起一个抢眼的书名。 这是继《闲话中国人》之后,第二本打算走市场的书。策划出版事宜的,是我的学生和朋友野夫,他同时也是作家和书商(现在已经只写作了)。既然走市场,书名就不能不讲究。但是,我们两人差不多想了整整一天,什么招都使过,也没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最后只好这样。看来,走向市场,并不容易。 那么,为什么要走向市场呢? 这就牵涉到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有学术,我们又为什么要做学问?如果是为了谋生,完全可以有别的选择。比如我想要有财富,就应该去经商;想要有权势,就应该去从政。哪怕去打工,虽然收入不多,却可以活得轻松一些,不像做学问这么费神。如果说是为了社会,那么抱歉,学问这玩意,似乎并不像学问家自己讲的那样重要和有用。请诸位想想,大学里学过的那些学...
1.引子这里的三连是*时的编制,隶属军分区独立营。独立营有三个连队,一连是宣传队和球队,二连警卫分区机关,三连在邻县一个叫西格庄的地方执行任务,负责看守一个小型军火库,兼种分区农场的上百亩农田。说起来三连的兵很有特点,除了力气足,眉眼身架一概潦草,全连列队大家马虎成了气候。兄弟连队出了次品,也一一打发到这里,类似一个收容站。时间久了,三连人渐渐悟到了好处,凑到这里做人,合着伙埋汰,横竖显不出好赖。不过原本也确实别扭过的。这里战士十有*来自农村,穿上军装,塞进军用卡车,心想这回可算换个天地了,下了车才知道来的不像是正经地方,早知还要干农活儿,何不死在家里?直到发了武器,才多少明白些:一手拿镐,一手拿枪。...
出版前言(1)萌生向滕矢初先生组稿的想法是源于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作为大奖赛综合素质考核的评委,滕矢初先生儒雅的风度、广博的学识、稳健的谈吐和善解人意的亲和力,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尊重和喜爱。他从第八届到第十一届,连续几届对歌手的点评,已成为广大电视观众关注青年歌手大奖赛的一个亮点,以致最近这一届大奖赛,人们没有看到滕矢初先生出场,不免有所失落。媒体和网上常常出现关于滕先生的报道,他本人也接到大量信函和电话,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关注他,期待着与他交流。滕先生说:“内容集中在失恋、自杀、赌博、孩子教育等方面,俗话说有病乱投医,都投到我这儿来了。”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的人们向他咨询有关教育、学习、情感、事业等各方面的问题,真诚而热切地希望得到他的指导和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