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心灵之道】讲稿(全文更新,完)视频片头语一:俗话说: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那么如果人生有了缺憾之事,如果我们遭遇不得意之时,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呢?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有什么启示呢?请收看于丹教授《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视频片头语二: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但于丹教授认为,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真的能够开解现代人的心结吗?请收看于丹《论语》心得之二:《心灵之道》。...
《闲情偶寄》序声色者,才人之寄旅;文章者,造物之工师。我思古人,如子胥吹萧,正平挝鼓,叔夜弹琴,季长弄笛,王维为“琵琶弟子”,和凝称“曲子相公”,以至京兆画眉,幼舆折齿,子建傅粉,相如挂冠,子京之半臂忍寒,熙载之衲衣乞食,此皆绝世才人,落魄无聊,有所托而逃焉。犹之行百里者,车殆马烦,寄宿旅舍已尔,其视宜春院里画鼓三千,梓泽园中金钗十二,雅俗之别,奚翅径庭哉哉然是物也,虽自然之妙丽,借文章而始传。前人如《琴》、《笛》、《洞箫》诸赋,固已分寸刂节度,穷极幼眇;乃至《巫山》陈兰若之芳,《洛浦》写瑶碧之饰,东家之子比其赤白,上宫之女状其艳光,数行之内,若拂馨香,尺幅之中,如亲巧笑,岂非笔精墨妙,为选声之金管,练色之宝镜乎?抑有进焉,江淹有云:“蓝朱成彩,错杂之变无穷;宫商为音,靡曼之态不极。”蛾眉岂同貌而俱动于魄?芳草宁共气而皆悦于魂?故相其体裁,既家妍而户媚;考其程式...
《婚恋物语》谈恋爱关于谈恋爱,一位年轻朋友抬杠曰:“不说话不但照样可以恋爱,而且还爱得更深哩。哑巴不是照样恋爱,不是照样可以结婚乎?甚至既哑巴又盲聋的朋友,同样恋爱不误,你难道说他们都是畜生,只会性交,而没有爱的情操乎?”非也非也,柏杨先生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哑巴朋友和盲聋朋友,当然有爱情,他们的心灵并没是哑巴,也没有盲聋也。不过,问题是,抚摸可以表示爱,但不能代替言语。互相凝视也可以表示爱,同样也不能代替言语。爱情是个很复杂的,不能全靠“含情脉脉”和“会心的微笑”。你阁下上班时打一个电话回家,对骄妻曰:“我爱你!”她真能高兴得多给你煎个荷包蛋。而一个臭男人正在办公室心魂不定,女朋友打电话来曰:“天凉了一点呀,你现在要多加一件衣裳才好呀。”他恐怕马上就唱起歌来。哑聋男女,便无法传递这种心声矣。...
** 第一章 万生园超市的老板葛占水正搂着妓女睡在皇冠娱乐城的包间里。 天色熹微,他起床悄悄地穿上衣服,进卫生间洗脸时,不经意碰响了淋浴罩中的收音机开关,刺耳的噪音在空气中颤动起来。他赶紧摁掉开关,瞥见卧室那团被门缝挤压成薄片的粉红色肉体,静静地,像一片光斑泻在床上,这才放下心来。床上的妓女是他昨天在花园路橱窗前遇到的。他没问她的名字,她也一样。两人的目光,像牲口贩子在袖口里的手语,一番捏拿后,她溜进了他的宝马车里。他喜欢跟这种野鸡媾合,她们大都实在没了嚼食,才偶尔卖一次,身子干净不说,人也羞涩乖巧。不像那些职业妓女,胡乱叫一通,便摊着手掌讨钱。虽然都是卖身子挣钱,但两者差异很大。他时常将前者比作浇了大粪的蔬菜,虽然表面不那么光亮,但吃起来有味。...
可爱的洪水猛兽(韩寒最新杂文集)作者:韩寒第一部分这一代人(1)前天参加了《萌芽》十周年的活动,谈到了一个问题,是非常老套的一代人的问题。我想说,事实上,不存在一代人和另外一代人,如果非要说有,那我们就说说这一代人。从我看到的情况来说,这一代人其实也是相当传统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因为很多人嫁给了岁数,嫁给了住房,而不是嫁给了爱人。一到25岁,人人自危。但从这点可以说明,其实这批人和以前人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外界给了这些人很多的负面评价,这是不公平的,比如所谓的自我、不关心政治。自我其实是件好事情,而且很多表象上性格是由计划生育导致的。因为独生子女而带来的问题,我想这账似乎不能算在无辜的被生下来的人身上。...
穹顶之下(实体书精校)作者:[美]斯蒂芬·金译者:刘韦廷《上册》 引文页引文页 你在寻找谁 他叫什么名字 你或许能在足球比赛上 找到他的踪影 这是个小镇 你懂我的意思吧 这是个小镇,孩子 我们全是同一队的 ——詹姆斯·麦克穆提 詹姆斯·麦克穆提(James McMurtry,1962-),美国知名民谣歌手。地图地图 飞机与土拨鼠1 两千英尺的高空中,克劳蒂特·桑德斯正在上飞行课。切斯特磨坊镇在晨光中散发着光芒,就像刚落成的城镇一般。车辆沿着主街移动,在阳光反射下闪闪发亮。刚果教堂的尖顶看来足以刺穿明净无瑕的天空。太阳仿佛是在与那架塞涅卡 V 型飞机沿着普雷斯提溪相互竞速,两者的移动轨迹,同样与切过城镇的溪流形成对角线。...
作者:孟非.自序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除此之外,就是现在这本关于我自己的书了,也是第一本关于我自己的书。或许,有人会觉得《非诚勿扰》非常精彩,它的主持人也应该有同样精彩的人生。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误会。大多数采访过我的媒体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惊讶地发现,生活中的我竟然如此乏味—既没有高尚的情操,也没有高雅的情趣,更没有高深的思想,甚至说不出一点儿高级的俏皮话。他们普遍认为,生活中的我和电视里的那个人基本上还算表里如一,但相比之下少了很多趣味。记得有一个女记者采访我,半个多小时后实在忍不住了,绝望地对我说:“就你说的这些东西,怎么写得出一篇稿子来啊?”当时弄得我相当紧张和羞愧,恨不得把心掏给她,好让她写出一篇稍微像样点儿的东西拿回去交给她的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