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徐滇庆,196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1981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1984年进入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系,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从1990年到1994年任教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经济系,现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应聘担任北京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云南大学客座教授。沈阳市政府经济顾问,加中金融学会顾问。曾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顾问。《中国经济评论》和《技术经济和数量经济》等经济学杂志编辑。在1994年到1995年期间担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学术委员。2000年任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2003年获孙冶方经济学奖。著有《政府与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国际贸易、税制与经济改革策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世界格局与中国经济发展策略》(经济科学出版社)、《政府在经济发展...
“偏激的事实” 理性的提醒——《上了生活方式的当》挑战现代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 改革开放20年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各种现代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开始体会到现代生活方式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近日,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上了生活方式的当》指出了生活方式病给我们造成了种种显形或隐性的伤害——书中一连串的“吃不得!”“用不得!”“穿不得!”“喝不得!”“买不得!”让读者觉得痛快又痛心。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了传染疾病,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在美国,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估计占所有医疗费用的70%。现代人所患的疾病中,多数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以上与生活方式有关。我们国家的情况也不乐观,随着生活方式的西化,我们越来越像美国了。...
前言想要更高的报酬吗?你当然会想,有谁不想呢?为什么有些人就能获得比其他人更多、更频繁的加薪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知道如何去做。不是他们比我们幸运,也不是他们有比较仁慈的上司。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并且掌握了获得加薪的两个关键要素: 自身具备加薪的条件。 知道如何提出加薪要求。 你知道有3/4的人从未要求过加薪吗?因此,他们从未得到加薪也就不足为奇了。只需作出请求加薪的决定,你就是在向得到加薪迈进。 一旦你找出了通向你向往的利益和老板应得的利益的途径,你就可以把它应用到更多地方。也许是晋升,也许是公车使用权,也许是享受更长的休假——这些都不成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这里为你提供的一些技巧,这些技巧通过证明你的确对公司有价值来帮助公司更好地激励你。...
本书特色实用性 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力资源著作里,杰夫?斯玛特和兰迪?斯特里特提供了简便、实用、高效的方法,解决了《经济学人》杂志声称的“当今商界唯一重要的问题——招聘失败!” 书中介绍的A 级招聘法,重点讲述人人都能执行的基本要点,可以让你的招聘成功率达到90% 。 权威性 杰夫?斯玛特是斯玛特顾问公司的董事长和CEO 。该公司创建于1995 年,专门为CEO 和投资人提供管理评估。斯玛特公司的客户有著名的私募股权投资人、世界500 强CEO 和商界亿万富翁等。公司因帮助客户聘到合适英才被《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和《财富》等权威媒体重点报道,部分招聘案例被哈佛商学院援引为教学案例。...
中文版序言(1)《每个人的经济学》中文版即将面世,我感到非常荣幸。 在当今大多西方国家中,经济学是以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思维方式教授的。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它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目的是解释资本主义并将其合理化。新古典经济学被一种高度抽象公理般的逻辑统治着:经济学家们从几个理想化却不现实的假设出发,然后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欺骗性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新古典理论家们声称给予赢利性企业和投资者最大自由的无管制自由市场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最佳组织形式。依照这种世界观,市场是有效率,能自我调整,并且能实现福利最大化的。这种运作可能会非常精确且令人高兴。但是,它和资本主义现实世界几乎没关系。它描述的特征都是不现实的,更不用说其价值判断了——因为开始的假设(包括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完全个人理性等)就没有反映现实世界。因此,且不说试图让它更好地运转(通过对人类生活质量...
《茅盾传》作者:钟桂松 茅盾,1896年7月4日诞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一个姓沈的家庭里。取名德鸿,字雁冰,小名燕昌。“茅盾”是他写作《蚀》三部曲时用的笔名,也是他120多个笔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有国际知名度的笔名。 一颗种子降落在地上的时候,因土地肥瘦的缘故,往往影响以后的生长和果实的成熟。所幸的是,茅盾降生在一个有文化底蕴、物产丰富、较早具有开放意识的地方。这个地方,人杰地灵!茅盾自己也颇自豪:“我的故乡向来是一个鱼米之乡。”第一章地灵人杰 茅盾,1896年7月4日诞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一个姓沈的家庭里。取名德鸿,字雁冰,小名燕昌。“茅盾”是他写作《蚀》三部曲时用的笔名,也是他120多个笔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有国际知名度的笔名。...
┃ m.. ┃┃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 ┃┃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英雄的故事》作者:黑人僧古欧罗巴大陆的战争史诗,整个故事由圣石为线索贯穿始终!人物性格刻画十分完整,世上没有真正的正义与邪恶存在。所有的抉择都是在利益与道德两这之间的权衡!看完后想到拉姆萨和迪利塔两位旷世英雄的不同人生遭遇和最终结果让人感叹世间博大和个人的渺小,任何事物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起到微妙的作用,极力想战胜命运却又无奈只能屈服于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实在是个好故事,在读高中的时候看的翻译版。现在得到完全版!推荐崇尚自由、追求真理、胸怀大志的热血男儿详阅!此作在不久毕将搬上影幕,值得期待!!...
《张文祥刺马案》前言晚清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五花八门的事层出不尽。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预示着清朝统治行将覆灭。在同治九年,又发生了两江总督、封疆大吏马心仪被刺的要案,真是朝野震惊,举国倾注。事情发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马心仪校场阅兵完毕,返回督署的路上,为刺客张文祥所杀。刺客并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张文祥!”让那班怕死的卫士捉拿。这个案子发生后,清廷十分惊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内幕亵闻,于脸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盖矛盾,粉饰门面。慈禧太后为了维系她摇摇欲坠的统治,亲自出面处理此案。把正在天津处理教案的大员曾国藩,调来审理这个案件。又在曾国藩出发前夕,召见了他,面授机宜,说“马心仪办事很好”,为此案定了调子。这还不放心,一周之内,又连连派出大员参与审案。刑部尚书郑敦谨,也奉旨与曾国藩同审。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终于为张文祥定了一个“漏网发逆...
新中国建立时,那时候我们叫农民是“农民伯伯”,叫工人是“工人叔叔”。到后来,辈分降低了一点,农民成了“农民老大哥”,工人成了“工人兄弟”。到今天,再降低一个档次,提起农民,我们就联想到城市里那些蜂拥入城的农民工;提到工人,则想到“下岗”这些字眼。 我不否认,现在谁有钱谁就是爷,而囊中羞涩的农民,他们只配成为社会的配角。但是,他们有生存的权利,有受到尊重的权利,他们的子女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我的老家在西安郊区农村,那块贫困闭塞的小地方现在还生活着我的许多族人。我的堂弟给我算了一笔账,他说他一年到头种地下来,刨去用机械翻地、籽种、化肥、浇水费用,收割费用,农业税等等,秋后算账,反而赔了。农民算账,往往还不算自己付出劳动力,如果再加上这个,那赔得当更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