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运河传作者:夏坚勇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ISBN:9787539969305所属分类:图书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编辑推荐地理与历史的紧密相连 历史与人性的缠绕不休 。格局宏大,文辞畅美,阅读与收藏的散文精品。在这系列的散文作品里,读者可以通过感性的文字,跟随作者以另一种眼光重读历史,阅读在苍茫历史中的一个个鲜活而丰富的人,了解个体创造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又深刻体味到历史的无可奈何和人生命运的难以言喻。内容推荐《大运河传》是一部恢弘的史诗与传奇,写中华民族悲壮而雄丽的文明史。二千四百多年的战争与和平,阴谋与爱情,宫闱秘事与大野风云,政治家的铁腕与民众的苦难,在大运河的涛声中被一一诉说。作者在时间篇和空间篇两条并行的行文路线中,通过一条河,阐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和心灵史。...
【愫愫、】整理啊!——作者一早春的天空分外美丽。那淡蓝色的无限开阔的空间,全给灿烂明亮的日光占有了。鸟雀们拚命向云天钻飞,去迎接从遥远的地方随同大雁一同来临的春天。它的气息往往裹在溶雪的气息里。它第一个脚步,是踏在寒气犹存的人间和大地上的。然而它以宇宙间浑然充沛的生命的元气,使冰封的大河嘎嘎碎裂,使冻结的土壤松解复苏,使僵缩的万物舒展、变柔、生机勃发,使每一颗美好的心都充满幻想和希望。春天,不仅带来希冀、新生、美、向上的力、大自然的繁忙、五彩缤纷的新天地,还要与亲切真诚的吐露、劳动者手上的厚茧、描绘未来的图纸、为真理而斗争的硝烟、柔情的眼波、迷人的夜曲,编织成甜蜜、幸福、诗意、闪闪发光的生活。...
《封口》 作者:潦寒我写作,因为我寂寞(自序)许多事经不起思考,比如写作。写作不是垒墙,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增砖添瓦,而是沙滩建楼,一切都需要重头再来。我发出这样的感慨之后,拼命的去读天文学方面的书籍。读霍金的《时间简史》,读F.霍伊尔与J.纳里卡著的《物理天文学学前沿》,读基普.S.索恩的《黑洞与时间弯曲》……这些著作彻底让我了解了世界的无限性,同时也了解了人的渺小与微不足道。夜不能寐时,我又想到这个问题,土星的环卫空间就可以容纳上亿颗地球,可见地球在宇宙空间之小,而我睡的这张床在这个地球上,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宇宙空间的大小。这使我想起了前几年熟读的《金刚经》中所讲“东方虚空,不可思量……”“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佛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在二千多年前就知道了这个世界的无限性与生命如过眼烟云,并用非常浅显的比喻告诉世人,...
作者:王跃文.【内容简介】小说着重刻画了清代名相陈廷敬曾这个历史人物,陈廷敬原名陈敬,二十一岁中进士,因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皇帝给他赐名廷 敬,从此声名鹊起士林。他从晋身官场之日起,就同后来权倾天下的明珠、索额图恩怨难断,又遭遇徐乾学、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争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他入仕五十三年,历任康熙帝师,工、吏、户、刑四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最后老死相位。康熙朝名臣辈出,那时候的官场关系复杂,几乎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为何唯陈廷敬为官善始善终?带着这样的疑问,作者王跃文查阅了大量史料,终成《大清相国》。究其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句话: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
前 言变法通议自序(1896年8月9日)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起,流质炎炎,热熔冰迁,累变而成地球;海草螺蛤,大木大鸟,飞鱼飞鼍,袋鼠脊兽,彼生此灭,更代迭变,而成世界;紫血红血,流注体内,呼炭吸养,刻刻相续,一日千变,而成生人。藉曰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贡助之法变为租庸调,租庸调变为两税,两税变为一条鞭;并乘之法变为府兵,府兵变为彍骑,彍骑变为禁军;学校升造之法变为荐辟,荐辟变为九品中正,九品变为科目。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公理有固然,非夫人之为也。为不变之说者,动曰“守古守古”,庸讵知自太古、上古、中古、近古以至今日,固已不知万百千变。今日所目为古法而守之者,其于古人之意,相去岂可以道里计哉?今夫自然之变,天之道也;或变则善,或变则敝。有人道焉,则智者之所审也。语曰:“学者上达,不学...
论诗志摩:今晨匆匆草了一封信,已付邮了。午餐时把《诗刊》细读,觉得前信所说"《诗刊》作者心灵生活太不丰富"一语还太笼统。现在再申说几句。我以为诗底欣赏可以分作几个阶段。一首好的待最低限度要令我们感到作者底匠心,令我们惊佩他底艺术手腕。再上去便要令我们感到这首诗有存在底必要,是有需要而作的,无论是外界底压迫或激发,或是内心生活底成熟与充溢,换句话说,就是令我们感到它底生命。再上去便是令我们感到它底生命而忘记了--我们可以说埋没了--作者底匠心。如果拿花作比,第一种可以说是纸花;第二种是瓶花,是从作者心灵底树上折下来的;第三种却是一株元气浑全的生花,所谓"出水芙蓉",我们只看见它底枝叶在风中招展,它底颜色在太阳中辉耀,而看不出栽者底心机与手迹。这是艺术底最高境界,也是一切第-流的诗所必达的,无论它长如屈子底《离骚》,欧阳修底《秋声赋》,但丁底《神曲》,曹雪芹底《红楼梦》,哥德...
我对我儿子最早的惩罚是提高自己的声音,那时他还不满两岁,当他意识到我不是在说话,而是在喊叫时,他就明白自己处于不利的位置了,于是睁大了惊恐的眼睛,仔细观察着我进一步的行为。当他过了两岁以后,我的喊叫渐渐失去了作用,他最多只是吓一跳,随即就若无其事了。我开始增加惩罚的筹码,将他抱进了卫生间,狭小的空间使他害怕,他会在卫生间里“哇哇”大哭,然后就是不断地认错。这样的惩罚没有持续多久,他就习惯卫生间的环境了,他不再哭叫,而是在里面唱起了歌,他卖力地向我传达这样的信号——我在这里很快乐。接下去我只能将他抱到了屋外,当门一下子被关上后,他发现自己面对的空间不是太小,而是太大时,他重新唤醒了自己的惊恐,他的反应就像是刚进卫生间时那样,嚎陶大哭。可是随着抱他到屋外次数的增加,他的哭声也消失了,他学会了如何让自己安安静静地坐在楼梯上,这样反而让我惊恐不安。他的无声无息使我不...
序言:【画外音】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君子和小人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与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界定?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画外音】“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民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