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富贾-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租来的这个店铺不大,前面的铺面大概只有十五平米,加上他们能摆出来呈现的样品不多,所以不能设计成现代那种饰品店密密麻麻货架的样子,而古代那种一个柜台,后面两个柜子的样式又太没个性,小锦想了想,便设计了自主购物式的货柜。店铺里还摆上了供客人坐下休息用的小桌子、小椅子,桌子、椅子的样子也是小锦自己画的。
然后,小锦就拿着图纸在志远的帮助下找到一位据说不错的徐木匠,让他按照这图纸做。
徐木匠接过这图纸,愣了好一会,再听了小锦的想法,就更加迷糊了。
“能做吗?师傅?”小锦看着这木匠呆愣愣的样子,开始担心自己的构想怕是难以实现。
“能做,但是公子,这价钱就高了,而且你说要什么颜色?淡粉色?这个色我没试过,也买不到。”为了方便,小锦是女扮男装出来的,所以木匠才会称呼她为公子。
“那你这有什么颜色?”小锦问。
“朱砂、黄檗。”徐木匠道。
小锦可不想要大家一样的那种红色家具,想了想,她说道:“我要原色的可以吗?”
“原色?”徐木匠不懂。
“就是木头原来的颜色。”小锦解释。
徐木匠道:“那也成,不刷漆,我给你刷层桐油。”
小锦点头说好。
徐木匠的活果然地道利索,第二天便开工了。
过了十余天,这活就做好了。
而凤槃、小娥那边,一件件成品首饰也出炉了。
二十天后,金兰饰品屋开张了。
前来贺喜的基本都是志远的朋友,还有北城县城镖局来的几位。大刘娘和大刘也来了,当爆竹声过后,一些客人也蜂拥而入,带着好奇看看这有些与众不同的店铺。
其实这店铺装修的并不令人满意,徐木匠的手艺不错,但由于房屋的构造和货柜的样子搭配不协调,看着有些不伦不类,加上这时候没有射灯,首饰摆在货柜上不能给人惊艳的感觉,所以小锦还是觉得有些懊恼。
好在来的人带着就是份猎奇的心,奇怪的装修加上别具一格的首饰,还是有些吸引力的。
当日开张,卖出了六对耳坠子、两条项链、四个戒指、六枝簪子。生意不算好,但是好歹开了张。
“小锦,账记下没?”凤槃问道。
“记下了。”小锦累得够呛,瘫坐在店铺的椅子上将一本账本扔给了凤槃。
凤槃接过一看,问道:“你记得这是什么?”
“记账啊。”小锦有气无力地说道。今个一天生意虽然不好,但是人多,一个个应付,够她受得了。
“这是你记得?这是什么?”凤槃指着戒指下面的“30”问道。小娥也伸长脖子看了看。她知道这是什么,以前也看小锦卖通草花时记过,她说这叫阿拉伯数字。当然,这个凤槃是不知道的。
“三十文啊。”小锦道。
“你不是识字吗?为什么不写三十文?”凤槃好笑道。
“那么多人,我一个人又要当导购员又要当账房先生,我容易么?再写那复杂的繁体字,我来得及吗?以后我们店里记账就用这个,这个没人看得懂,又容易写。”小锦说道。
“是,简单容易写,可我也看不懂啊。”凤槃真心觉得无语了。
“小娥看得懂,让她教你。我累死了,我们回去吧。”看看外面的天色已暗,周边的店铺都开始打烊,小锦只想回去赶紧烧水洗澡,然后睡上一觉。
“今天没卖出去什么,就累成这样了。要是以后生意好了,你还不累瘫了?”凤槃嘲笑道。
小锦嘟着嘴道:“生意是不怎样,但人多啊,你和姐都去招呼志远、大刘他们了,我一个人应付那么些个客人,一直说个不停,连喝茶的功夫都没,嗓子眼都冒烟了。”
“呵呵,哥,小锦是累坏了,今个卖出去这些可都是她的功劳,对了,小锦,你不是说还接了两笔大的订单吗?给哥瞧瞧。”小娥提醒道。
“对,对,差点忘了,给,哥,这是客人要求订做的首饰。就是那花中蝶三件套和五瓣花的项链、耳坠。”小锦指了指货柜上的样品。
“客人为什么不直接买去呢?”小娥问。订做一般是指这里没有的款式,或者要更多的套数,既然摆在这有,客人何必要订做呢?
小锦托着腮帮子,闭着眼睛说道:“花中蝶的客人说是大婚用,不想要白色的珍珠,要我们给换成红色的宝石。至于五瓣花的客人,她说要银的,不要金的。”
说着说着,小锦似乎就睡着了。
小娥爱怜地轻轻推了推小锦,说道:“别在这睡,我们回去吧。”
凤槃过去扶起半睡半醒的小锦,三人准备关上店门打烊。
第203章 大客户
ps:
这是今日的更,前面还有昨天的更,请亲们别看漏了。谢谢小丑跳跳、子伽2个、百里逐月赠送的平安符。另,文中提到的一些首饰灵感来源,格子会陆续上传图片呈现,就在公众章节的作品相关里,有兴趣的亲可以去看看。
“等等,等等。”正当凤盘搬动门板,准备关上店门时,忽然一个老人提着灯笼,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大爷,您有什么事吗?”小娥问道。
“掌柜的,今个我在你们铺子看中一枝簪子,可是我身上钱没带够,这不,刚凑了钱,急赶着过来。”老人家说着,掏出了一吊钱。
有些犯迷糊的小锦一听生意来了,立马精神了,将耷拉在小娥肩膀上的头立了起来,问道:“大爷,您看中的是哪支簪子?”
大爷说道:“就是簪头带了朵梅花,然后挂了一颗珠子的那支。”
“您说得是梅花银簪吗?您跟我进来,我这就给您包起来。”小锦招呼着大爷进去。
看着小锦从半睡眠状态一下子生龙活虎起来,小娥忍不住笑着摇摇头。这丫头,一听到有生意就来劲。
凤盘卸下一块门板,让这位老人进了店铺,再点上蜡烛,让店里变得明亮起来。
“大爷,是这支吗?”小锦取过大爷说得梅花银簪,给大爷看。
老人颤抖着手接过,说道:“是,是。就是这支。”
小锦看着老人家的样子,好奇问道:“大爷,您其实不用晚上赶着来,您可以明天再来买。即便我们这卖了,您还可以订做。”
老人低着头,看着簪子道:“我怕来不及,我家闺女明个就要嫁人了。我走了大半天。想给她买点啥做嫁妆。说来惭愧,家里穷,孩子娘早几年就没了,我就这一个闺女,可惜等她嫁人了我都拿不出什么称手的东西给她。今个,我想一定要给她买点啥。可是都没看到合适的,有些看着喜欢,却又买不起。后来在你们铺子,我看到这只簪子。正好我闺女的名字里有个梅字。而且价钱还算适中。我便打定主意要买下,但是我带的钱不够,我便回家去凑钱。这才晚了,幸好你们还没走。”
老人的话让小锦沉默了。她看了看老人的样子,虽然穿得整齐,但看得出家境很一般,衣服的颜色都已经洗白了。
“给,掌柜的,这是一吊钱。”老人将钱给了小锦。
小锦接过,这根簪子其实卖一两三钱,也就是一千三百文,一吊钱只有一千文,还差了三百文。
但是,她没吭声,她不记得老人问过她这支簪子的价钱,她估计老人之所以会以为这支簪子是一千文钱,是因为他看别人买走的另一支簪子是一千文的缘故。卖出去的簪子造型和这支差不多,但比这支细,所以价钱便宜了三百文。不过,她想大爷并没看出这点来。
“大爷,我给您装好,您闺女一定喜欢。”小锦看了看小娥、凤盘,见他们没有反对的意思,便取过一只细长的木盒,将簪子装了进去。
老人高兴地接过,连声说着谢谢,转身离开。
“亏了三百文。”老人一走,凤盘抱着双臂,盯着小锦,等着她解释。
小锦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刚刚怎么不说?”
凤盘盯着她一会,然后说道:“回去吧。”
小锦侧脸看着他,问道:“你不怪我了?”
凤盘道:“心善是好事。”
小娥走过来拉着小锦道:“小锦,你这样做,满足了那大爷的心愿,我们觉得你做得对。”
小锦歪着脑袋,似笑非笑地问道:“你们?”
小娥眨眨眼,说道:“是啊,我和大哥。”
小锦低下头,抿唇一笑,不做解释,只是说道:“唉,可是我好心疼那三百文钱呀。”
小娥笑着推了她一把。
过了三天,订货的买家来取货了。
第一个来的是要那银色五瓣花的客人,当小锦取出凤盘精心打造的银色五瓣花时,正逢阳光普照,在阳光下,那条项链晶晶发亮,异常漂亮。
“哇,好美。”一位刚刚进门来的美女看到后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小锦扭头一看,是一位穿着漂白绸元色双襟小褂,外加一件苏蓝小背心的清秀女子,她身边站着一位年岁大些的老妈妈和一位看着只有十三四岁的小丫鬟。
从装扮和阵容上看,是个大家闺秀。
“这位小姐,请这边看,您看中了什么,随时叫我。”小锦客气地招呼,她最喜欢招呼这些大家闺秀了,有钱,又好哄。
这边,订做五瓣花的客人付了钱,那边,小锦凑上前去问道:“小姐,有看中的吗?要么,您坐坐,我给您沏杯好茶,再慢慢挑?”小锦和小娥为了方便,一直都做了男装打扮,所以当她客气地询问这位小姐有什么需求时,小锦看到这位小姐明显的脸红了红。
这些大家闺秀可真有意思。小锦知道这些个小姐都害羞,看着她们不好意思地样子,她玩心顿起,便想调戏调戏她们。
“这位小姐,不知如何称呼?”小锦问。
“你这掌柜,真是不知礼数,我家小姐的名讳可能随便告诉你们。”小姐身边的老妈妈代替了小姐回答。
小锦扁扁嘴,心中腹诽,你以为我喜欢知道呀,还不是看你们家小姐长得不错?
“我姓沈。”小锦扁嘴的动作没逃过小姐的眼,她觉得小锦有趣极了,忍不住答了她的话。
“小姐。”老妈妈惊呼道,似乎觉得小姐把姓氏随意告诉别人是天大的事。
“无妨,我觉得掌柜没有恶意。”沈小姐微笑说道。
老妈妈不再吭声。看见小锦正瞅着她得意的笑,忍不住瞪了她一眼。
小锦不理她,继续恭维沈小姐道:“沈小姐面若桃红,婀娜多姿。小店的一帘风絮小姐戴了一定更显风姿。”
“哦,是哪一款?”沈小姐果然感兴趣,要小锦取过来看。
小锦取过一支在货柜上端的簪子,呈给沈小姐过目。
这只簪子用料简单。只是银簪配上一颗大珠子,下面又挂了十几颗小珠子,这只簪子原来只叫多珠银簪,小锦见了沈小姐走路的样子,灵光一闪,随口给取了个别致的名字叫“一帘风絮”,反倒显得这只簪子上了档次。
“簪子不错,小红,给我戴上看看。”沈小姐催促身边的小丫鬟道。
名叫小红的小丫鬟赶紧给小姐戴上。小锦则恰到好处地取过镜子。给沈小姐照着看效果。
“周妈妈。好看吗?”沈小姐问。
“小姐戴什么都好看,就是这簪子配不上小姐。”周妈妈显然看不上这样一根不上档次的普通银簪子,用的珍珠也只是市面上称斤卖的劣质珍珠。
沈小姐不以为意道:“我觉得很好。”
“嗯。嗯,簪子确实普通了些。但是戴在小姐发髻上,那是摇曳生姿,帘随风动。”小锦说着奉承话,直说得沈小姐脸儿又泛了红。
“那就包起来吧,不,那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