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田园地主婆 >

第391章

重生田园地主婆-第391章

小说: 重生田园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桌上的妇人们面面相觑,金氏终于后知后觉的听明白了,也看明白了,晓得三儿子不要这个家了!

她哇的一嗓子哭了起来,起身跌跌撞撞朝着还躺在地上。满口鲜血还直喘气的梁礼智扑过去。梁礼智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直勾勾望着头顶屋梁上蜘蛛拉的蛛网,还有上面被套牢的飞虫,任凭金氏怎么摇晃哭诉,他都不给于半点反应。

“有啥话好好说,心平气和的说,他是你弟弟,你把他打出内伤了咋办啊?”桃枝在那里着急的数落粱礼胜的冲动。

妇人们都围了过来,有的从旁劝金氏,有的从中调和。有的则是检查梁礼智的伤咋样,屋子里乱成一团。

老三老四难得头一回在这样的家族席面上入座,瞧见这样的场面,两人都哇的一声跟着哭了起来。

“曦儿,把孩子抱去我屋里呆会!”桃枝急声道。

锦曦和锦柔一人搂着一个,赶紧抱到堂屋隔壁。桃枝的屋子里,轻声哄劝了一会儿才好不容易稳住。过了一会儿,外面堂屋的混乱好似被镇住了,锦曦锦柔这才抱着老三老四出了屋子。

老梁头僵直着身子坐在那里,脸上老泪俱下。

梁礼智被梁愈忠和梁愈洲从后面押着,倔强的跪在老梁头面前。粱礼胜抱头蹲在一旁的角落里,桃枝在边上轻声劝着。

崔喜雀和孙氏则担心的站在一旁,梁礼青涨红着眼睛,握拳站在一旁,一副自我恼怒的样子。

屋子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中,谁都没有吭声,只有老三老四在天真无邪的转动着脑袋,黑葡萄一般的眼睛,骨碌碌的转着。

锦曦哄好了老三老四,想起先前梁礼智对梁愈忠和孙氏好言相劝,他还予的恶意讥讽,锦曦的怒火还在燃烧。

“三哥,你口口声声要摆脱大伯的阴影,可我咋看这弟兄四人里面,还就你这行为,这品性,还真是得到了大伯的真传呢!”

锦曦清声道,看梁礼智的目光,充满了鄙夷和不屑。

梁礼智猛地扭头,一道毒目射向锦曦。

“若是你今日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你稀罕那姑娘,为报答师傅对你的栽培之恩,想放低身段入赘陈家,与那女子一道好好经营家业,侍奉师傅。作为你的妹妹,我或许会为你竖起一根大拇指。”


“贱丫头,你凭啥对我指手画脚?”梁礼智气道,因为打落了两颗牙,一张嘴就痛,说话还漏风,他恼恨的闭了嘴,用仇恨的目光死命瞪着锦曦。

如果眼神有实质的话,锦曦应该已被梁礼智的目光,给戳成了一只筛子。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回孙家沟

 欢庆热闹的一场家庭聚会,以如此方式不欢而散。原本打算在家里过完正月初六再回县城的梁礼智,当日下昼就徒步回了县城,老梁家上下除了金氏抹泪送到了村口,其他人一概愤怒不理。

正月初三,梁愈忠一家天还没亮就起床洗漱准备,把还在睡梦中的老三老四裹在小被褥里,抱着上了马车。

马车车厢里,董妈早就给铺了温暖柔软的垫子,热腾腾的手捂子,还备着老三老四吃的零嘴和随时添减的衣衫。

后面,梁愈忠和阿财驾着一辆牛车,牛车上面装载着此趟回孙家沟拜年的礼品。孙老太和孙老爹两家,自然是占了大头。另外,还给孙家沟其他几户交情好的人家备着礼品。因为这几年来租赁了孙家沟后山的茶园,少不得又给孙家沟的里正及村里几位有威望有辈分的老者家,备下过年的贺礼。

孙氏和锦柔两人已经抱着老三老四坐进了马车里,外面,锦曦出发前,还在后面的牛车旁,将车上的礼品份量再次清点核对一番,确定一切无误了,这才快步去了前面的马车,扶着蔡庆阳的手臂麻利的钻进了车厢。

落下厚实保温的车厢布帘,蔡庆阳挥动手里马鞭,马车四平八稳的上了道。

孙氏怀抱着还在熟睡的老三,坐在温暖如春的车厢里,目光透过车厢两侧观景的小耳窗,望着外面寒风中,冷冻却还要出行拜年的路人,不由感叹了几声。

锦曦一上车捂暖了手。便从锦柔怀里接过睡得香喷喷的老四,抱在怀里。

“你和柔儿如老三老四这么大那会子,正月出行拜年,是我和你们爹,最焦心最头痛的一件事儿。”孙氏望着车窗外面不时闪过的路人。感慨道。

“正月里走亲访友,往好里说,是亲戚间走动走动联络感情。往不好的说,也是在完成一桩桩的任务。以前咱们还跟你二妈的娘家,走动过两年,后来两边都觉着走不下去,就渐渐的停了。”孙氏感叹道,想到没分家前,老梁家人有时还要去村西头的老杨家拜年,孙氏家的一双闺女在老杨家。哪一回大正月的过去不是受人白眼和不待见?

锦曦抿嘴一笑,孙氏看得很通透。亲戚如朋友,贵在精而不是多。

作为天性纯真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去类似于嘎婆那样的实在亲戚家做客。是真心的欢迎和稀罕。而不是等你走后,人在背后咬着牙收拾屋子,口里骂着某某人家的孩子缺教养,乱动东西。

梁锦兰的嘎婆家老杨家有钱,又是势利的人家,自然眼中瞧不起那时候的梁愈忠和孙氏两口子,既如此,又怎么会善待他们的一双闺女呢?

“好在,咱有自己的嘎婆家,至少有一门真亲戚走动!”孙氏接着道。

“孩子们最盼的就是过年。咱们那会子家里就一辆牛车,你奶稀罕那牛,家里的亲戚不多,都是些亲不亲,疏不疏的。当时就数孙家沟路最远最难行,可却也是你们一年到头,最巴望去的地儿。”孙氏苦笑着追忆道。

“奶铁定是舍不得把牛车借给咱回孙家沟拜年的,我还记得有一年,是爹把我架在肩上翻山越岭去的嘎婆家。”锦柔撇嘴道。

孙氏苦笑着点头,道:“那会子咱家四口人就徒步爬山回孙家沟,我拿东西,柔儿小一些,一路上都是你们爹把你架肩上。曦儿要长几岁,咱大多是背一程再哄着走一程。可怜的小腿儿,走到你嘎婆家,就哭着喊酸,回回都把你们嘎婆心疼的直掉泪!”

这些事情,此刻的锦曦虽然并未亲身经历过,但是,身体里属于宿主的那部分记忆,一直都未曾抹去。如今经孙氏这么一提,尘封的记忆带着当时的情绪席卷而来,锦曦抿着嘴笑了笑,鼻子有点酸酸涩涩。

“我记得有一年正月初二下雨,爹娘没法子带动我们去孙家沟,就把我和姐姐放在家里。姐姐后来被二妈喊去灶房帮忙做事,奶来西厢房,瞧见我还在那里抹泪,当时就打了我一巴掌,说我大过年的掉泪惹晦气,那顿晌午饭也没给我吃呢!”梳着包包头,戴着粉色绒花的锦柔,郁闷的托着腮,仍旧愤愤不平道。

锦曦笑着伸出手摸了下锦柔的头,道:“奶是啥性格,咱又不是不晓得!哎,别说以前咱小,如今大了,这正月里回孙家沟拜年,还不照样是最巴望的一件事儿么?不怕你们笑话,我好长时日没回孙家沟,还真惦记着呢!”

“我也是!”锦柔举手。

“我也是……”突然,锦曦怀里的老四发出一声奶声奶气的声音,也效仿锦柔,想要举起小胖手。可惜被褥裹住了,小胖手挣扎了好一会儿都没能举出来。

车厢里的孙氏和锦曦锦柔姐妹,都被老四这语言和举动给弄笑了,笑声传到后面紧随着的牛车上,梁愈忠黝黑硬朗的国字脸上,也是忍不住露出轻松愉悦的笑容。

动身的早,路上也没有耽误,不止如此,好心的梁愈忠,还沿途捎带了一程几个经历着从前他们遭遇的小夫妻和孩子,小夫妻也是又驮又牵的,能得梁愈忠一段捎带,对这边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是在他们,却无疑是雪中送炭。

动身的早,不到两个时辰,一家人就到了孙家沟,相对于村里那些夜里喝多了酒或是睡得晚的人,这会子才刚刚起身。

进了村子,跟迎面遇到了孙家沟的村人热情的寒暄而过,径直来到孙老太家门口。

半人高的泥土院墙,连着一扇木门,门大开着,上面贴着大红的门神。

孙老太正在院子里喂鸡,听到院子外面车马的响动。欣喜的放下手里的小筛子,蹬蹬着迎出了院子门口。正好瞧见锦曦锦柔姐妹笑盈盈站在马车旁,蔡庆阳将老三老四一个接一个的抱下马车。最后才是孙氏从车厢里躬身出来,扶着锦曦的手稳稳下了车。

孙老太此时左右手都已经牵住了老三老四,看着眼前的闺女外孙女外孙子。一个个穿戴一新。女孩儿们神采飞扬,男孩儿们虎头虎脑,闺女面色红润,头上还难得的在发髻间插了银簪子。孙老太笑眯了眼,连连点头将大家伙往院子里招呼。

梁愈忠等人过来跟孙老太打过招呼,便忙着去卸牛车上的货了,这边,孙老太牵着老三老四进了院子,后面跟着孙氏娘三。

院子里收拾的很干整,挨着墙壁一侧。堆着几捆用稻草捆好的红色松毛,一只黄白相间的大花猫趴在柴堆上,眯着眼睛晒日头。

正屋的门楣,以及迎面的一排窗户上,红色的剪纸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锦曦走近几步眯起眼细看。发现这些远远望过去似乎没有什么差别的剪纸。其实每一张上面的花案都是不同的。

有喜鹊登枝,有花开并蒂,有金童钓鱼。那童子脸上的笑容,以及头上顶上类似于茶壶盖似的头发冠等细节,都剪得很到位且逼真,一路看下来,让人叹为观止!

“院子里日头好,我早上起来就让玉宝把桌子给搬到院子里,昨日玉霞和大虎他们过来拜年,就是在院子里晒日头喝茶。”那边。孙老太将家里最好的吃食一股脑儿的拿出来摆在桌上。

老三老四踩在凳子上,撅着小屁股半趴在桌上,四只小胖手在桌上的一堆零嘴里面翻检。孙老太和孙氏两人各站在他们俩身后,虚扶着,一边还不耽误聊天说话。

“曦儿娘,曦儿爹是这几日忙年的么?瞧着都瘦了几圈,好在这精神头看着还不错!”喝茶的时候,孙老太忍不住问孙氏。

孙氏轻叹口气,还没来得急张口,锦柔便将年前梁愈忠闹得那场大病的事情,给说了。

孙老太大吃了一惊,又是心疼女婿遭罪,又是心疼闺女操心,又是心疼孩子们奔波,红着眼眶嗔孙氏道:“你咋地也不捎个口信来,就那样瞒得紧紧的,我们要是晓得了,怎么着也要让玉宝和大虎他们过去帮着照料啊,你这孩子,不懂事啊……”

孙氏苦笑了下,过了年都三十有一的人了,在老娘的口里还是‘孩子……’心里暖呼呼的,鼻头却酸酸的。

梁愈忠他们还在那边有条不紊的卸货,孙老太这边拉着孙氏,细细询问起当时的情景。孙氏捡了一些说了,道:“都过去了,如今都好齐全了,这大过年的,咱不说这些了。”

孙老太叹口气,道:“吃柴米油盐的,生病痛是常事,我不忌讳那些。玉真啊,那边还有两只芦花鸡,是我这趟回来,村里胖婶和春花送的,回头你们家去,记得给带上,给曦儿爹熬老母鸡汤好好补补元气!”

孙氏笑着应了,锦曦观赏完了所有的剪纸窗花,转过身来笑着询问起孙玉宝的去向。

“你们进门前小半个时辰出去了,该是去了你姨家,一会子就该回来了。”孙老太道。

锦曦点点头,撇下院子里笑着说话和吃东西的她们,径直进了屋子。

相比较老梁家后院那西厢房,孙家沟的这座农家小院,以及一草一木每一件摆设,都更能牵动锦曦的情绪。

因为,她真正的发迹,是从这里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