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田园地主婆-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谁说没人送?梁愈驹置办了这宅子把我养在这里,十天半月都不来瞧一回!我都寂寞死了,那些新老恩客时常过来串个门,给我解解闷,送我几件首饰也不为过,这梳妆盒里的,都是我攒下的,谁敢来抢!”方氏叫嚣道。
“啥?”谭氏倒吸一口凉气,锦曦惊愕,这么说,梁愈驹把方氏养在这里,从良后的方氏也没闲着,住在这宅子里给梁愈驹头上种了一棵又一棵绿油油的树了!
“不要脸的娼 妇!”谭氏气的嘴角直哆嗦,指着一旁跃跃欲试还想扑过去抢夺那梳妆盒的杨氏怒道:“老二家的,甭抢了,那梳妆盒里的脏东西,都让她带走,别弄脏了咱老梁家的地儿!”
杨氏虽然一脸不甘,但一面畏惧方氏手里的簪子,一面忌惮谭氏,只得作罢。
方氏趁此机会冷哼一声,一扭头,抱着那梳妆盒子脚底生风的跑出了内院。
锦曦他们追着走出外面院子大门的时候,年哥儿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双手紧紧抱着方氏的腿,哭着让她带他一道走。
“年哥儿莫哭,你暂且跟着那帮人住段时日,娘年纪还不大,等娘去寻个有权有势的人家嫁了,就去接你!”方氏如此对年哥儿道。
“娘,我不要,我要跟娘一块……”
“傻儿子,娘带着你这么个拖油瓶,可嫁不到好人家呢!快松手吧,娘要走了!”
“年哥儿,你快些松手吧,嫁人要趁早,别挡着你娘的好去处!”杨氏尖声道。
“你倒是想嫁,可没人要啊,谁让你没那本钱呢!”方氏狠狠回击,朝杨氏停了停傲人的胸部,杨氏起了个倒仰。
年哥儿还在哭,方氏开始不耐烦了;狠狠心一把推开年哥儿,撒腿就走,年哥儿哇的一声哭开,从后面追上去抱住方氏的腿,方氏头也不回,弯身把年哥儿的手指一根根掰开,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哭哭啼啼的年哥儿被老梁头和谭氏带回了客栈,客栈是梁礼辉给找的。订了两间屋子,老梁头谭氏和年哥儿共处一间,梁愈洲和梁礼胜住隔壁一间。
梁愈林和杨氏缠着老梁头和谭氏追问这宅子的处置安排,因为昨夜没合眼,今个又闹腾了一上昼,老梁头和谭氏这会子困乏的都站不稳身子。梁愈忠便提议先送他们回客栈歇息去,再做打算,除了梁愈林夫妇,其他人都和乐意这个建议。
梁愈林两口子心急如焚,也巴巴丢下坐月子的梁锦兰,屁颠着跟着老梁头他们去了客栈。
那边,梁愈忠送老梁头一行去了客栈,这边,锦曦看着那洞开的方宅大门,还有宅子里面几个缩头缩脑的仆人,扭头跟阿财阿福几个吩咐了几句,阿财点点头,和阿福进了宅子,锦曦则与孙玉宝和孙大虎几个回了铺子。
晌午饭的时候梁愈忠回来了,锦曦询问起客栈那边的情况来,梁愈忠带回的消息是,老梁头和谭氏商议着要把那宅子给卖了,屋里的家具摆设,一应配套出售,已经让梁愈林和梁愈洲去县城牙行找了牙侩。
因为方氏是净身离开的,老梁头提议下昼带着梁礼胜去一趟那宅子里,收拾下那宅子,并把那些几个仆人的去留给处置下。并让梁愈忠去帮忙弄俩辆马车来,有些被褥碗筷之类,不便捆绑售卖的物件,便送回金鸡山村去再做打算。
“爹,年哥儿……这会子怎样了?”锦曦问道。
梁愈忠皱紧了眉头,叹口气道:“大人作孽,受罪的是孩子啊!闹腾了好久,饭也不吃,水也不喝的,就嚷嚷着要娘,我回来那会子,怕是折腾累了,睡着了。”
锦曦点点头,没说话,虽是至亲的爷奶叔父们,可毕竟不是打小一块处大的,感情生分也是情理之中。不过,跟着那样的从良了还不检点的娘,锦曦也不觉着会对年哥儿的成长带来啥益处。
第二百二十九章 嫡亲的孙女
因为那宅子的事情,耽误了千里香的开业日子。重新整顿后的千里香铺子,将于明日重新挂牌开张。为了造势,梁愈忠去跟北街的巡街差役那疏通,在铺子门口的斜对面,那棵大银杏树下,搭建了一方可容纳四五反而人手的,小巧的木制戏台子。
孙玉宝特地去请来了皮影戏的班子,打算在开业这头三日的夜里,连演三场。这一消息,只消在小北门市集里一放出风声来,很快便会散播望海县城的大街小巷。
因为是旧铺子重新开张,便没有给文鼎他们发散请帖,不过因为装修整顿的事情他们都已获悉,铺子里大家伙商议,为了周全起见,还是在这条街的一家酒楼预先订了一间包厢房。
但=翌日,当新铺子在炮仗的轰鸣中,正式开张的时候,锦曦意外的发现,竟然来了好多恭贺的。
文鼎带着福伯过来了,送来了贺礼,梁礼辉也来了,还带来了那个有过两回照面的县衙差役领班李胜。梁愈忠和孙玉宝他们大感意外,也是惊喜不已,领着这些道贺的客人,去了事先预定的那家酒楼吃茶。
这边,大银杏树下的戏台子边,围了好多瞧热闹的半大孩子们,斜对面的千里香铺子这块,孙玉霞和孙玉宝在铺子里面忙着给路过瞧新鲜的顾客介绍铺子里的新行情。
改装后的铺子里,进门的左手边,挨着墙壁是一长排半米高的长长案桌,案桌上面凿着十几个大窟窿,每个大窟窿里面架着一只铁锅。锅里是各色菜肴,案桌下面,摆着两只能自由滑动的大铁炉子。炉子里有火,用来移动着给上面那些大铁锅随时加热用的,于是,这些铁锅里的菜,都是热气腾腾。
长案桌的一端,大蒸锅的蒸格上面,整齐码放着几大摞青色的竹筒,饭菜的香味从竹筒身破开的小洞眼里渗透出来,混合着山间青竹特有的芬芳,很能勾动人的食欲。边上还有大小各异的木桶盖浇饭。
右边。也是靠着墙壁,摆着四五张长桌,配着高凳。可供顾客落座吃饭。
“十五文钱,一荤两素。二十文钱,两荤两素,三十文钱三荤三素,管吃管饱!”孙玉霞就站在左边的长案桌后面卖力吆喝。“竹筒饭,好吃又养生,木桶饭,饭多菜多量大实惠,煲仔饭,铁板饭。配送浓香的大骨头汤啊!”
因为此时距离晌午饭点还有个把时辰,铺子里面大多是看新鲜的。相反,铺子外面的棚子下面。孙大虎站在烤架后面,就着烤架里滋滋的炭火,翻转着手里一串串缤纷的食物,阿福在一旁打下手。在他们身后的案架上,一串串用长竹签串好的食物摆放有序。
肉片薄薄。小鱼翘翘,年糕瓷白。蔬菜鲜艳,还有各种造型,颜色,口味皆不同的丸子。翻转烤熟后,再撒上几种麻辣的香料,或者沾上一点甜花生酱和芝麻酱,浓郁的香味飘散在空气里,不一会儿,被吸引过来的食客,便把这烧烤架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而且一问价钱,素菜一律三文钱每串,烤肉也才五文钱每串,烤鸡腿和烤鱼,最贵也不过十文,五只包子的价钱。于是,围观的路人,好多都纷纷点了自己相中的食物,递给孙大虎烧烤。
“大小姐,老太爷他们过来了。”阿财从前面路口挤进这边,跟站在铺子外面打量一切的锦曦低声道。
锦曦微微诧异,梁愈忠正在酒楼里招呼文鼎他们,锦曦忙地带着阿财迎去了前面。
路的那边,老梁头正背着手朝这边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的人群这稳步走来,谭氏跟在他身侧,手里拉着怯生生的年哥儿。在他们身后,还跟着梁愈林,梁愈洲和粱礼胜,梁愈洲手里端着一挂炮仗,粱礼胜手里则拎着一摞礼品。几人兴冲冲朝这边而来,梁愈林似乎在边走边跟老梁头他们介绍什么,老梁头不时点点头。
“爷,奶!”锦曦小跑着迎上去,跟他们一一打过招呼,把他们往铺子里面领,一边又把今日的招待安排给说了一遍,谭氏面色平和的朝锦曦点点头,年哥儿目光落在那边的戏台子上,黑溜溜的眼睛充满好奇。
“年哥儿,夜里和奶一道过来看皮影戏啊,我给你留着好位置呢!”锦曦抓了把喜糖放到年哥儿的手里,微笑道。
年哥儿眨了眨眼,目中露出一丝向往,却看了眼谭氏。
谭氏脸上露出一丝松和的笑意,没吭声,看样子像是默许了。
孙玉霞和孙玉宝都过来跟老梁头他们招呼过,又重新忙活去了,老梁头带着大家伙在铺子里转了一圈,摸摸这个,瞧瞧那个,满意的点点头。从腰间拔出旱烟竿子,道:“你们今个开业,正巧我们都在县城,自然要过来瞧瞧。咱开吃食的铺子啊,还真别小瞧了这座椅碗筷的装扮摆设,得一眼就有那亲和感,让食客打从门口过,就想着进来享受一回!”
“有句话叫,钟馗开店,鬼都不上门,就是爹说的这个意思吧?”梁愈林自打进了这重新装扮后的铺子,又瞧见外面水泄不通的食客,心底就直翻酸水,凑过来道。
“老二,你不会说吉利话就闭嘴,你三弟这铺子今日开张,啥钟馗不钟馗的!”谭氏出声低喝梁愈林。
梁愈林扯了扯嘴角,闭着嘴巴不吭声了。
“嗯,这铺子瞧着就还不错,位置好!喏,曦丫头,那里是一挂炮仗,这会子食客多,回头等夜里那边戏台开场那会子再燃放,添添喜气!你二哥手里那些东西,是爷奶恭贺你们的,都得收下!”老梁头招过锦曦,道,谭氏在一旁点了下头。
锦曦这回真是惊诧了,以前镇上两间铺子开张,又抑或是新屋动土,上梁,老梁头他们都没半点表示啊!这趟还真是日头打从西边出来了啊!
既然是盛情,那锦曦自然就却之不恭了,欢欢喜喜收下了贺礼,后又亲自送老梁头和谭氏他们去了那家酒楼。
这一顿饭,难得的宾主尽欢,当天夜里,第一场皮影戏开演,谭氏果真带着年哥儿过来了,锦曦端了条高凳,在距离戏台子最前面的地方给找了个好位置。
随着炮仗的炸响,在锣鼓喧鸣中,头一场皮影戏开场了,演的是武松打虎。台下站的坐的,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因为事先打点了,加之又有县衙李班头的照拂,北街这带巡街的差役,偶尔会过来维持下秩序,在人群外小站片刻,以防有人故意制造混乱。除此外,阿财阿福几个有身手的,也一直在边上照看着,以防人多踩踏。
谭氏带着年哥儿坐在最前面,舒服的很,左右两边的看客也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妇人,很快便聊到了一处。又见这给相邻街坊们请戏的主顾锦曦姑娘,不时过来给谭氏甜茶倒水,送点心什么的,都羡慕的很。
“那是我孙女,嫡亲的!”趁着锦曦刚刚添完茶水扭身离开的当口,谭氏对左右两侧的老妇如此道,自然又赢得了一番左右两侧老妇们的羡慕和赞叹。
谭氏面色如常的端坐在那,目光追着台上布帘子后投映出的武动画面,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且那笑意从脸上直达眼底。
第一场落幕的时候,梁愈忠送谭氏和年哥儿回那客栈去,年哥儿睡着了,梁愈忠脱下外衣盖在他身上,把他驮在背上,锦曦在一旁提着灯笼照路,阿财保持着几步远的距离在后面跟着。
谭氏边走边跟梁愈忠道:“那宅子交给了牙行去售卖,想要卖个合理的价格,这一时三刻怕是等不到消息。你爹和我合计着,原是打算明日一早就动身回金鸡山去,在这县城客栈多呆一日,就多一日花销,着实不好。”
梁愈忠点点头,道:“爹说的在理,那明儿几时动身?我赶马车过去接你们。”
谭氏摆摆手,道:“当初分家那会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