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起名门-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老太太一叠声的乖乖孙儿把曾博远叫得耳根儿悄悄地红了,又被云老太太搂得瓷实,神色间说不出的别扭。
他很不自在。
曾博远从小缺了生母,王雪娥刻意冷落他,曾老太太不待见他,他几乎是跟着曾念兰长大的,后来跟曾念薇亲近,可也极少有如此亲密的动作。
他是个却母爱的孩子。云老太太温暖的怀抱他有些眷恋,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他也很尴尬。
云墨之、云墨奇不用人扶,两个小子一个接一个蹦下了马车就往云老太太怀里扑。
“祖母祖母。”
他们乱乱地叫唤着,将云老太太的心叫得软成了一滩水。
云老太太笑眯了眼将他们两个也揽了过来,云墨奇很自然地赖在云老太太怀里撒娇。
“祖母,奇哥儿可想您了。祖母又没有想念奇哥儿?”他道。
云老太太笑着摸他脑袋:“想,祖母也很是想念奇哥儿呢。”
云墨奇顿时笑弯了眼睛。
曾博远原本还有些尴尬,他见到两个表哥一派自然地围在云老太太身旁撒娇逗趣,他紧蹦着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安心地享受云老太太的关怀。
云老太太的话题一换转到了曾博远身上。
“祖母可是听说远哥儿被韩先生收为弟子了,瞧瞧你们两个小子羞不羞?从前叫你们好好念书你们不听,这么。人家韩先生瞧不上你们了吧?”云老太太故意板起下脸训两个孙子。
云墨奇一听直点头。
“是啊是啊。”云墨奇满脸的后怕,“幸好那先生没看上我,要不以后的日子可怎么活?”
他对云老太太说:“祖母,你快点救救表弟吧,表弟就要被抓到书院去了。”
他怜悯地望向曾博远:“以后啊,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了!”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小脸满是正经,眼神深沉,露出小大人般的担忧表情。
那头指挥着小厮们搬行李的云武耳尖听到了云墨奇的话。他额头青筋暴跳。他三作两步走过来。提着云墨奇的衣领将他拎起来,大手扬起重重地往他屁、股上打去。
“你个臭小子!平时不好好读书就算了,还在这里胡说八道?岭南书院是什么地方?人家挤破脑袋想进去都没门,远哥儿被韩院长收为弟子那是件大好事。大好事你懂吗!”
云墨奇一下子被父亲拎了起来,他张牙舞爪地乱扑腾。他不能理解为何这怎么就变成了大好事。若是他,他是宁愿蹲一天的马步也不愿读一篇文章,密密麻麻全是之乎者也之乎者也,甚烦!
大人们都不懂他们的世界!
被吊在半空中的云墨奇扭过头来冲曾博远吼:“表弟你莫怕!你先委屈一下呆在书院里,表哥很聪明的,表哥以后是要做大将军的!到时候表哥一定会去将你救出来! ”
云武瞪着自个儿儿子又怒又好笑。
众人哈哈大笑。
云老太太自然知道云老太爷与韩图厚的关系,可她也知道自己这两个孙子并不是读书的料。云墨之虽然比云墨奇好些,可也仅仅是不排斥而已。精读是万万不行的。而且云家世代多为武将,云老太太也没奢望两个孙子能走科举仕途这一条路。
自从云老太爷被削了劝封了个没实权的昌华侯之后,云家就搬回了阳城祖宅。虽然不如从前繁盛,可云家积下的声望仍在,因此云家在阳城还是很吃得开的。云家的幺女云娇更是嫁给了阳城太守刘彦荣。
云家祖宅占地极大。布局恢弘大方错落有致。云老太太给姐弟三人都安排了独立的院落。
几人安心地在云家住了下来。
云武陪着老父亲将妻儿和几个外甥送回了阳城后就回了京城,他如今在吏部做事,这次是告假跑的这一趟。
得知几个外甥过来,云娇回了好一趟娘家。每次都大包小包地给三个外甥带了不少东西。
曾念薇对这个小姨颇有好感。
云家外孙被岭南书院韩图厚韩院长亲自看中的消息不胫而走,阳城自也传得沸沸扬扬的。不少人家纷纷给云家下了帖子,各种宴会名目层出不穷。
云家在阳城这么多年一直很低调,自从曾博远等人来走动的人家一下子便多了不少,来访的人家无一例外地都带着自家的小哥儿、小姐儿们。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云老太爷仍是挑了几家重要的人家接见了,其余一概拒之。
可往往越是如此,各家都憋了一股劲儿,非得想要见见这位传说中的小神童。事情就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事实便脱离了原样,曾博远更是被传得神乎者也。
这股风潮直到传来韩图厚在京中又收了好几个学生才渐渐平息下来。世人都看明白了,韩图厚韩院长这次出山是招弟子而来。各家纷纷起了心思。一时之间从各地往京城跑的马车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曾家自也起过这心思。
杜氏自从知道曾博远被韩图厚收为了学生之后便坐不住了,天天往曾老太太跟前凑。曾老太太耐不住她磨,加上她也打心眼儿里疼爱几个孙子,曾老太太便在曾老太爷跟前提了提。
曾博远是韩图厚收的第一个学生,曾启贤是曾博远的父亲,韩图厚多多少少也会多给他几分面子。
曾启贤有些惊愕。
他不明白曾老太爷曾老太太是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的,可他也没拒绝。他带着二房的曾博安、曾博宗,还有三房的曾博然出了门往韩图厚落脚的许家别院去了。
许家别院早早地排起了车龙,曾家的马车堵在其中等着通报进见。
跟着来的杜氏一看这车水马龙便皱起了眉头。
“怎么这么多人?”她道。
她叫来了一个管事:“去。跟门子说我们可是远哥儿的家人,让他们安排我们先进去。这么个等法得天黑了也轮不到我们呀。”
管事为难地望了一眼曾启贤,见后者沉默着不说话,他硬着头皮过去找门子。
门子还没听他将话说完就不耐烦地挥手。
“去去去,曾博远是谁?没听说过!”
他朝着长长的车龙一指:“看到没,人家简家的马车都排着队等呢?你算老几?后边排队去!”说完就将管事轰走了。
管事涨着一张老脸回来回话。
杜氏一听还想辩驳什么,她身旁的曾博安拉住了她,杜氏向来疼爱儿子,她张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下去。
曾启贤自始至终未曾发一言。
曾家排了好几天的队才见到了韩图厚。一行人在花厅里坐了不到一刻钟便被送了出来。
结果显而易见:曾博安、曾博宗、曾博然都没被选上。两个小的还好,曾博安自从回来之后就很消沉。
杜氏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杜氏很是不忿。她始终觉得自己两个儿子哪个不比曾博远那个小兔崽子强?凭什么那小兔崽子被选中了她两个儿子被刷了下来。
她觉得这件事曾启贤不够上心。他是那小兔崽子的父亲。若是他肯多说几句好话,说不定那韩图厚一高兴就将她两个儿子都收下了呢。
李氏对这件事也很上心。
毕竟是岭南书院啊,就是跟进去做一个书童,怎么都比在曾家的族学里强。
妯娌俩心照不宣。只要得了空就往和乐院凑。
曾家里唯一对这件事无动于衷的就只有王雪娥了。
一对儿女,曾念芳是个姑娘,曾博宇痴傻不已,就算她对这次机会再动心,她也没有合适的人塞进去。
不过,虽然她没有,可二房三房有啊,只要能膈应那三个小兔崽子,谁能去谁不能去。她完全无所谓。
就算不能正式成为岭南书院的学子,可以书童的身份进去,以后若是得了里头的先生青眼再正式收下,这何尝不是条路子?岭南书院五年收一次学生,这若是错过了那可就得再等五年了。
她买通了一个小丫鬟。将这些话传了出去。
果然,杜氏与李氏便动了心思。
王雪娥得知之后面皮上扯出一个笑意,之后低敛眉目,素手轻捻,一下一下地敲着手中的木鱼。
荣青堂里已经完全变了个样,从前的奢华富丽早已扫之一空,如今偌大的厅堂里空荡荡的,唯有高高矗立的一座菩萨。
王雪娥一身灰衣,蓄发修行,长伴青灯。
曾念薇得知王雪娥蓄发修行的消息她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蓄发修行?
真是可笑!
若真是愿意悔过,那便真正到道庵里修行去啊。蓄发修行算个什么东西?等着随时还俗?
ps:
感谢xhq 19710818的粉红票票!(^o^)~~~‘
、第090章 青灯
自从云老太爷到曾家闹了一场,将曾老太爷气得一病不起,将王乾渊收拾得灰溜溜地跑回了王家之后,王雪娥就一直荣青堂里称病不出。
曾启贤是真的恼了,放话出来要直接拿着休书去官府盖印了王雪娥才露面。
她想清楚了,梁氏一事无论她认不认,众人都认定这件事是她做的。所以与其死咬着不认还不如知错能改。不过她也没有笨得将此事完全揽了下来,她只是忏悔受人蛊惑,一时心思动摇被梁氏趁人之危。
她姿势放得极低。
素颜未妆,一身素衣,她带着两个儿女跪在曾启贤面前痛哭忏悔。
曾念芳这段时间因为王雪娥的事在曾家的地位一落千丈,明里暗里受了不少气。她虽小,可也看明白了,若是母亲被休,她的好日子可就真的到头了。她心里既委屈又惊慌,见母亲在一旁低低地抽泣她哇的一声也哭了起来。
她哭得极伤心。
曾博宇被王雪娥抱在怀里正揪着她的衣角玩,下一瞬见母亲与姐姐都哭了起来,他一高兴也跟着哭了起来。
边哭边笑,他觉得好玩极了。
他玩心大起。
前一秒还说得好好的,下一秒就哭成了一团,曾启贤顿时头就大了,他皱着眉头不说话。
王雪娥见到曾博宇又哭又笑,似乎把这当成了什么好玩的事,她心里恼火,借着衣袍的遮掩狠狠地在曾博宇腰间拧了一把。
曾博宇吃痛,声音倏地拔高。
这下,他是真哭了。
曾启贤头更疼了,他霍地站起来想要甩袖而去。
王雪娥眼明手快地拉着他的袍脚,曾念芳也极有眼色地一把扑过去抱着他的一条腿,曾博宇不甘落后,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也缠了上去。
“老爷,妾身是真的知错了。妾身不应受他人蛊惑从而动了不该动的心思。”王雪娥双眼伤心欲绝。“老爷,您也要体谅体谅妾身啊,若不是,若不是宇哥儿变成了如今这幅模样,妾身也不会让那等下作的人迷了心神。。。。。。”
曾启贤听她提起曾博宇心里一软,可转瞬更加生气:“你的意思是宇哥儿变成了如今的模样你就可以动这歪心思想要把我两个儿子都卖掉?”
他痛心疾首:“且不说远哥儿,宇哥儿可是你的亲生骨肉啊,你身为一个母亲,如何能起这等念头?下人蛊惑?你若心思纯正,又怎会被下人蛊惑!”
“妾身。妾身。。。。。。”
王雪娥呼吸一窒。说不出辩驳的话。
“老爷。妾身知错了,真的知错了。老爷就再给妾身一个机会让妾身好好弥补两个哥儿吧!”
“老爷,难道老爷就忍心看着几个哥儿姐儿们再次没有了母亲吗?”
王雪娥心一狠,抛出杀手锏。
曾启贤先娶云氏。育有三个儿女;后娶她,又有了曾念芳与曾博宇。前头两个正室都留下了儿女不说,还有一个痴傻了,加上曾家不过是个三流的名门,若是真的把她休了,怎会还有高门愿意将女儿再嫁于他?可若是那等不正经的女子又或是不入流的小户,且不说曾启贤,就连曾老太爷那头也不会同意。
她想了很久,始终觉得曾启贤只是太生气了才提出和离一事。只要她把姿势放低了。再做出忏悔,曾启贤看在几个孩子不能没母亲的份上也会松口。
只是她低估了曾启贤的怒气。
曾启贤闻言回过头来,他脸上的怒气渐渐地压了下去,脸色平静又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