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起名门-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众人一番寒暄。
曾启言长途跋涉,路途疲累,大家说了一会就各自回了院子。
隔天,三老爷曾启均也回来了。大房二房三房的人几乎都回齐了,曾府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二老爷曾启言素来爱热闹,在他的倡议下,三房的人很快凑在了一起办了场晚宴。
晚宴在大房的文青院举行。文青院两间广阔的花厅里丫鬟婆子有条不絮地来去穿梭。
因是家宴,众人相对也随意。曾启贤与王雪娥坐上首,左侧是二老爷曾启言与杜氏夫妇,三老爷曾启均与李氏夫妇落于右侧。而下,一帮孩子们随意地挑了位置坐下。
曾念薇左边紧挨的三夫人李氏,而右边则坐了远哥儿。曾念芳和曾博宇则是与二房三房的少爷姑娘玩到了一块儿,叽叽喳喳的,很是热闹。
难得聚首,久别重逢的三兄弟很快就天南地北地说开了,王雪娥与杜氏虽暗里过不去,可明面上的功夫却丝毫挑不出破绽,两人相谈甚欢。
而三夫人李氏生得一副好相貌,既有江南女子的秀美,却不失侯府夫人的端庄大气,加上她性子温婉,又向来低调,曾家上下对她颇有好感。
她向来话少,此时也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曾念薇是不想说话,而远哥儿到了人多的地方就有些放不开。一席人看下来,就数李氏与曾念薇姐弟最是安静。
等上了菜,喧闹渐渐地停歇下来。
食不言寝不语,众人很快用完膳。
丫鬟婆子们上来撤菜肴盘碟,众人则是移步到花厅的另一旁说话。
曾念薇和远哥儿在一旁低声说了会话,远哥儿就有些犯迷糊了。他年龄还小,身子又偏弱,今天又应付了一天,也该困了。
曾念薇一看那边,曾启贤与两个弟弟正说得兴起,根本没留意到这边,而王雪娥与杜氏不知在说些什么,众人都还没有要散的意思。以曾博宇为首的几位小少爷兴致更是高昂,正凑了一堆高声地谈论什么。
她有些为难。
李氏看了看自己的大女儿,三姑娘曾念秀了然。曾念秀起身过去与其弟曾博然不知说了什么,就见他眼眸一亮,然后红扑扑的小脸瞬间垮了下来,换成了睡眼朦胧。
于是曾念秀带着呵欠连连的弟弟先请告辞。
曾博然精彩的变脸让曾念薇哭笑不得,她明白李氏的好意,她感激地向李氏道了谢,然后领着远哥儿跟着也告退了。
出了花厅,一行人回了青禾院。
长安带了远哥儿回房,曾念薇也回了厢房。
进了屋,绿意才低声说道:“刚才宴会时,司竹曾中途离席。他去见了海星。”
曾念薇接过香草递过来的帕子擦了脸,随意嗯了一声。司竹与海星是亲兄妹,兄妹俩之间见个面说说话,并不能说明什么。
“方才,青松回来了。”绿意道。
这个曾念薇知道,席间青松露过一面,然后又出去了。今晚在父亲跟前伺候的是司竹。
“青松回来跟大老爷说了什么之后,就找了几个府里的老人,然后又匆匆忙忙地出去了。”绿意又道。
“哦?”曾念薇微微挑眉,来了兴趣:“他找了谁?”
“好几个人。”绿意继续道:“婢子留意过了,都是在老太爷或老太太身边伺候过的老人。”
曾念薇闻言若有所思。
“绿意,你做得很好。”她道。
“婢子不敢当。这是婢子应当做的。”绿意忙道。
“我说好,那自是好。你不必谦虚。”曾念薇道。
她说的是实话,香草香橙能力虽然也很好,不过论人脉而言,她们两个远远比不上绿意。绿意是曾府的家生子,在曾府摸爬滚打多年,无论是各种微妙的关系还是在府里的人缘,都远胜其他人。这也是她重用绿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半响,曾念薇道:“这几个人有何相似之处吗?又或者说,他们可曾共同经历过什么大事?”
绿意想了想,道:“这个婢子不知道,他们都是上上辈的人,当时发生过什么事也很难打听到。”
“不过,婢子曾听婢子的祖母隐晦地提过,当年似乎发生过一件了不得的事儿,曾老太太为此与曾老太爷大闹了一场,只是后来不知怎的事情就被捂了下来,没传开。”
“打听不出来什么事儿吗?”曾念薇问。
“当时这件事只有几个近身伺候的人知道。”
绿意顿了顿,才又道:“婢子的祖母当时只是个二等丫鬟,并不知晓太多细节。只是事后,和乐院打卖出去好些丫鬟婆子。”
曾念薇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青松这一趟出去,多半是去查曾念兰被栽赃的事情。他回来了想必是查到了什么,然后,他找了曾府的老人。曾念薇一直觉得姐姐曾念兰的事情是王雪娥做的手脚,若是按照这个思路,青松查到的事情多半是跟王雪娥有关,可他为什么去找了曾府了老人呢?王雪娥是后来进的门,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与曾府的老人扯不上关系。
难道她想错了,这件事不是王雪娥的手笔?
而按照绿意的说法,当年曾老太爷和曾老太太之间曾经发生过大事,可跟那次的布偶事件,会有什么关系呢?
当初姐姐身边的一众婆子丫鬟,除了海棠与于嬷嬷,那个不小心摔倒从而发现了布偶的那个小丫鬟,直接就打了出去,其余的人要么以各种理由卖出去了,要么就是被嫁到了曾家的各处院子,她就是想查也找不到人了。
曾念薇百思不得其解。
“想办法探探青松找那些人都问了什么?”曾念薇吩咐道:“要小心,不要引起别人注意。”
绿意应是,躬身出去了。
又隔了几天,曾家二老仍是没回来。回京的路都被大雪阻断了,曾家二老被困途中。
这下,曾府上下都急了。曾启贤带着二老爷曾启言和三老爷曾启均找了过去。
------
作者君弱弱地求个收藏和推荐~~
、第031章 不欢
对于曾家二老一再延迟回程,曾念薇并不意外。
上一世也有一年突来暴雪,城里城外一片银装素裹,路上更是冰雪堆积。通往京城的好几条路都封住了,大批人马被困城外,承国公许家就在其中。不过有许家和其他世家的护卫队开路,积雪很快便被清扫干净了。
而有趣的事情在后面,曾家二老也不知怎么跟许家搭上的话,两家的马车一快儿入的城,许家的人在曾府做了短暂的停留。
曾府得了消息上下欢腾,各房各院的姑娘们无论大小,无不花枝招展地涌了过去。可惜的是,许家的那位世子爷早早就走了,根本没进曾府。来的只是许家的一个管家,也只是到了门前,礼节性地打招呼罢了。
那时的曾念薇少女情怀,也还没认识萧逸,和其他人一样,也费尽心思地想入许家那位世子爷的眼,结果人家连脸都没露,空欢喜了一场。
不过,那好像是她十岁多的事儿了。可如今她六岁,即使年后也将将七岁,这样一看,这件事倒是提前了。这一世由于她的重生,很多事都有了变化。如此一想,那么远哥儿和父亲的事也会有变数。
曾念薇不得不加快了动作。
绿意费了好些功夫,才打听到青松与几位老人的谈话里,多多少少都提到了一个叫素绢的女子。
“素绢?”曾念薇念道:“是谁?”
“婢子的祖母说,素绢是当年曾老太太身边伺候的一个丫鬟,不过在那一次曾老太太大怒之后,被打卖了出去。”
曾老太太身边被打卖出去的丫鬟,与布偶事件会有什么联系?
曾念薇一直以为这件事必定是王雪娥的手笔,王雪娥通过海星一家与司竹接头,而司竹则和海棠联手,栽赃姐姐曾念兰。
因此她把司竹和海棠的关系告诉了父亲,可从父亲调查的方向来看,与她的推测完全不靠边儿,如今还冒了个素绢出来。
素绢,打卖。。。。。。
难道是寻仇?曾念薇灵光一闪:被打卖出去的素绢,或许喊冤或是不忿,因此对曾老太太怀恨在心,所以她的子孙后来报复?这么说,海棠就很有可能是素绢的后人,依照辈分来看,海棠极有可能是素绢的孙女。
可是这样一分析,素绢要寻仇的不应该是曾老太太吗?可那布偶上却是曾老太爷的生辰八字。
能让一个女子毁了一生,又如此憎恨。。。。。。
曾念薇心中一跳,难道曾老太爷当年看上了素绢,曾老太太知道后大怒,然后把素绢打卖了出去。
先不说曾家族规男子非三十无子而不得纳妾,因此这件事是曾老太爷理亏在先。而曾家虽说是名门,可早已是个空壳子,如今最大的仰仗,莫不过于妻族的庇佑,光是曾老太太身后的杜家,就够曾老太爷打落牙齿和血吞。所以,曾老太爷的默认,最终酿造了素绢的悲剧。
这么一想,整件事的脉络,便都清晰了。
“找人去查查,当年素绢被卖到哪里了,有没有留下子孙。”曾念薇吩咐:“另外,让许婆子查一下,当年海棠是经谁的手进的府,重点查查荣青堂那边的人。”
曾念薇沉吟片刻,又道:“不必亲自出手,跟着青松的的步迹寻下去就行,必要的时候,添一把火。”
事情若如她所想,那如今只需查清海棠的身世和背后的推手。对于幕后推手,曾念薇直觉就是王雪娥,所以顺着这条线查,或许会少走些弯路。
绿意闻言抬头看了曾念薇一眼,只见她一身蓝粉苏绣半臂宽袄裙在榻上铺开,身形纤细腰肢笔直,像一枝亭亭玉立的梅,淡然素净。
绿意心中一动,她很快垂下眼眸,施礼退下。
隔日曾家二老便入了城,王雪娥领着三房的人齐齐侯在中门,等待二老回来。
“来了来了。”
众人一阵骚动。
“是许家!”
有人惊呼。
许家?不是二老回来了?
众人的目光落在远处的车队上。走在前面的是几个骑着高头大马、身形威猛的护卫,其后是好几辆国公府定制的马车。仔细一看,马车上的徽记,正是承国公许家的马车。
曾家众人先是一愣,而后一喜。
大家都知道,许家权势滔天,许家世子爷更是生得俊美无双又聪明绝伦,重要的是,这位世子爷今天九岁,尚未婚配。
王雪娥朝曾念芳招手,低声耳语几句,又替她理好衣鬓,把她带在身边。杜氏也不落后,带着唯一的女儿挤到了前方,就连李氏也动了心。
众人原本是等在中门之内,此时一家子都涌到了门口的街道上,也亏得天冷,街上没有几个人,否则这定安侯府一家子的女眷,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不知会沦为何种笑谈。
曾念薇带着远哥儿,站在台基上看着双眼放光的一众人。
曾家的马车出现在许家之后,缓缓而来。
许家先行的护卫队见一群女眷涌在前方,为首的护卫皱起了眉头。
车队渐渐驶近,停在了定安侯府前。
众人期盼的许家世子爷并没有出现,出来的是许家一个管事模样的男子。
他躬身施礼,向曾家二老道:“侯爷、侯夫人,两位既然到家,那我们便放心了。”
他目不斜视,道:“因有女眷在场,世子爷为了避嫌,就不下来和二位道别了。就此别过,各位珍重。”
曾老太爷浸泡官场多年,一下就听出了许家管事话里的歪歪末末,他暗下瞪了瞪女眷那边,面上有些挂不住,道:“本侯与夫人许久未归,府里上下甚是挂念,这次困于途中多时,府上忧心更甚。这不,听得本侯归来的消息,都喜得迎了出来。”
这是解释为何一众女眷堵在街上的缘故?
许家管事笑,附声:“侯爷子女恭敬孝顺,实乃大福。”
曾老太爷哈哈笑了。
又是一番寒暄。
自始至终,许家出面的就只那个管事。
许家车队很快复启往前驶去。
待管事一上马车,曾老太爷的脸就垮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