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红妆素裹,倾城女知县 >

第68章

红妆素裹,倾城女知县-第68章

小说: 红妆素裹,倾城女知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明县的何小东啊!”何小东?她想来想去,终于恍然大悟:“小东!你怎么在这里?你家父母可好?”

    小东是县衙门后街上何伯的儿子,那年何伯被林大户诬陷几乎被斩,后来是她查明了救了何伯出来,还顺便查了林大户的贿赂罪,让他蹲了大牢。

    “很好很好!母亲常念叨大人呢!大哥去年也娶亲了。”何小东见她认出自己,高兴得什么似的,站起来就想拉她的手,却被小麟及时用手挡住了。他虽然悻悻地缩回了手,可还是笑着看她。

    尽管她对小东没啥印象,可她也很高兴在这里遇见熟人。正想说话,却听到那边有人喊:“您就是倾国知县,苏大人?!”

    只见一个彪形大汉从那边跑了来,细细辨认着她的样子。

    他看了好一会儿,觉茗却有点恼了:“喂!你看够了没有啊?”这都什么人,一个劲儿地看,那皇上也是的,居然就在旁边一声不吭!

    那大汉忽然一拍大腿,着实吓了觉茗一跳:“您肯定就是!”说着,他朝那边挥手喊道:“老五!老八!老十二!这真是苏大人呢!快滚过来!”

    “真的是苏大人?!”他这一招呼,果然又跑过来好几个大汉,除了相貌年龄不同以外,个个都是身形彪壮,脸上却挂着融融笑意看向她。

    她着实疑惑了:“你们?”这什么日子,怎么一进门就那么多人认出自己?

    那大汉猛地一喝:“小的是张大啊!那年咱们在西南燎郡,因为您斩了张谦,他一死,霸占百姓的东西就全部都归还了。连他霸占咱们的田地都归还了!那些个地契还是您亲手交给咱们的呢!”

    他生怕苏清雨忘记,连忙比划着说:“这是陈八啊!您记得不?他爹当年就因为这事儿活活气死的!他当时拿着那地契回去他爹坟头前哭了三天啊!”

    然后他用那粗壮的手指再指指旁边俩人:“喏,这是李五。当时他也哭,不过他那是高兴,嘿嘿!那是廖十二。他娘直到现在还天天在家替您烧高香呢!”

    这几个大汉一听张大这么说,顿时眼圈都红了。

    陈八哭得厉害,噗通一下就跪在苏清雨面前,泣不成声说:“若没有大人做主,那地契只怕到死也拿不回来!小的只恨早没有去找大人,让小的爹死得那么惨!”说着,还“通通通”地在地上磕了好多个头。

    苏清雨忙上前要扶他起来,可陈八不管怎么都不肯。不仅他不肯,连张大他们也跪下了,只朝她一个劲儿地磕头。

    苏清雨无奈说:“你们都是本分老实人,遇上这些自然需要人帮的。我也只是尽了一点绵力。你快起来,这样我倒不好意思了。”

    可是,居然又有好几个人上来朝她说着曾经被她救的事。

    一时间,本来意气飞扬的军营中竟充满了如此暖意,连带着人们的眼中,都染了红。

    苏清雨心中有些惭愧。对于自己而言,这些不过是公务中的事。可对于他们而言,却是人生中最重大的事情之一。

    她上前一一扶起那些哭着叩头的人,说:“苏清雨何德何能,受各位大哥如此大礼?!其实于我而言,不过是做了最本分的事。蒙你们不弃苏清雨女子之身,在这里先多谢各位了!”说着,她端正行了一礼。

    何小东大惊,说:“您的礼我们怎么能受?当日听说您被投入天牢,我娘足足哭了三天,说好人没好报!后来听到您被救了,我们这才放心了!天下不管是男是女,只要爱民如子,就是好官!”

    陈八气愤地一拍大腿:“如果连苏大人这样的清官都不算好人,那天下还有好人吗?你们说是吗?”

    他的话,竟出乎意料地引起了在场很多人的欢呼。

    正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一直笑着旁观的梁逍忽然上前,在所有人的注视中,紧紧牵着她的手,朗声说道:“倾国知县,爱民如子!倾国皇后,母仪天下!有了倾国皇后,此仗,必胜!”

    他的话,顿时引起所有人山呼:“倾国皇后,此仗必胜!”

    在这样的欢呼声中,他笑着迎向她清可见底的目光,轻声问她:“朕的皇后,可喜欢这样的名号?!”

VIP016:女子有才才是德

    于是,她便日日都在军中办公。

    但宁焕之倒一再想劝说她回去养好身子再说。

    那日不知道怎的,为了这个问题,二人自认识以来第一次起了争执。

    据觉茗后来说,当时两人越来越响的争吵声传出营帐,来往将士听了无不逃之夭夭。谁都没有想过,和颜悦色的左相吵起架来会比应将军更厉害,更没想到以清冷端方闻名于世的未来皇后居然也会生气。

    当二人吵累了想找在场的梁逍评理时,却见那人在躺椅上睡得连衣襟都拉开了。

    于是第二天,便传出了未来皇后与左相不和的消息。

    听到这消息是吃中饭时。

    梁逍不喜欢吃饭冷清,她却嫌梁逍太聒噪,所以宁焕之就天天被请去一起吃饭。

    听了觉茗絮絮叨叨说着这事,她终于忍不住,一拍筷子,看向宁焕之说:“你看,我说吧?这影响多不好!”

    宁焕之淡定笑道:“不慌!待查到是谁,先把嘴缝起来,再罚他洗一年茅房!”

    这话听得觉茗一阵恶寒,没想到沉稳温和的宁大人要是生气起来,比那让人敬畏的宣王爷还可怕。难怪他一直与皇上这么投契。

    苏清雨不知道觉茗的想法,皱了眉说:“即使罚了,他们还是会说的啊!”

    一直没有说话的梁逍此时却幸灾乐祸了,笑着说:“难道还专门为这事阅兵不成?他可不是皇后,总不能让朕帮着解释吧?”

    看他居然这个态度,她急了:“焕之一向稳重有加,将士们也是极尊重他的。不能因为这点子小事就影响了他在军中的威望啊!”

    直到这时,觉茗才明白原来姑娘是担心这些话影响了宁大人。

    宁焕之思考片刻,说:“只要你乖乖回小院子去,那不就等于解释了?!”

    她登时撇过脸去,肯定地说:“绝对不可能!你不要借题发挥!”

    宁焕之叹了口气说:“皇上您看,微臣一直为别人着想,可现在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

    她听了,那日的火又都冒了上来:“我还不是皇后呢!而且,你说谁是狗?!”

    宁焕之端起侍儿捧来的碧螺春,悠悠地轻抿一口,说:“谁认了,谁就是。”

    苏清雨一时语塞,只得狠狠瞪了宁焕之依然笑意融融的脸两眼,继续扒饭。

    扒了两口饭,她还是不甘心,愤愤地对他说道:“若是我能让他们从此不再乱说,那你也不可以再提要我回小院子的事!”她来这里方知道他们每日究竟有多忙,若还要自己在那里不事生产地饱食终日,她真的做不来。

    宁焕之也愤愤道:“好啊,那我等着!”

    梁逍想摸她的发,她却恼他不帮自己,横了他一眼,吓得他忙缩回了手。

    既然二人的赌约定了,那此事就暂且不提。

    但其实在军营中,不止宁焕之一个人想她离开。

    宁焕之想她离开军营,是为了她的病,这点她可以释然。但是她知道,其他人却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想她走的。

    虽然她是倾国知县,所有人也都认同她曾经的功绩。可在男人的世界中,女子还是免不了被歧视,甚至还有人嘀咕女子入了军营会带来厄运之类的话。

    这话说得多了,就传入了军营的每个角落,除了受过她恩惠的那些人以外,其他人都不免带了点情绪来看她。

    发生这样的事,不说觉茗那大大咧咧的性子,就连一向沉得住气的香儿也忍不住发了两回牢骚,她却一一喝止了。

    其实苏清雨也很清楚,在男尊的社会中,无论有多大的才干,只要身为女子,那统统可以忽略。她很记得五公会审时,陈勤汶说的那句话:“女子便是女子,才学更高也只应该相夫教子,这方是女子的本分。”

    若要在这军营中立足,就先要让所有人心服口服,这才是真正堵住悠悠众口的方法。至于和焕之的赌,她从来没有认真上过心,横竖她是不打算走的。

    可是,她既没有卓越的军事才干,也没有飞檐走壁的本领。战场不比公堂,难道她还能拿惊堂木当暗器不成?若要从头学武功,就算她的身子能熬得住,但恐怕三国之战都打完了,她还未练完基本功呢!

    她倒是觉得不如趁这机会,把从没有接触过的兵书认真研究一下,这样才更能帮上他们。

    于是,她交代小麟将梁逍的兵书搬过来跟在身边,只要一有空就翻翻。

    不管其他人说什么,但是梁逍从没管过。

    相反地,他每日丢给她无数需要处理的朝廷公文,他自己倒利用这些时间来和莫然通信研究对策。除了严格要求她定时吃药饮食和休息以外,从这个方面来说,他倒更像把她当成真的下属来看待多一些。

    这天,几匹快马飞驰到军营前。为首那匹马上的人并没有翻身下来,只是高高坐在马上,对守营的说:“我等有急事要速报皇上,请速开营门!”

    这天刚好是梁逍做陵王时的一个侍卫,如今早已升作副将,名叫翁经。

    翁经见到为首的一身二品官服,态度虽然平易,可那身高贵之气油然而生。他跟了梁逍数年,见过不少达官贵人,虽没有见过此人,可也心知这人来历必定不简单。当下立刻唤来小兵,大开营门。

    那几匹马便立刻飞快地朝营内奔去。看着那高高扬起的尘土中隐约可见的身影,翁经心里忽然一动。

    大营内,苏清雨正安静坐在一角看着刚送过来的奏折。

    刚来时,她就让人做了一个五格木架,凡看过的奏折便按照轻、中、急、加急的类别来排放,另有一格则是专放必须由梁逍自己批阅的奏折的。

    看着手中的奏折,她开始不太经意,后来却越来越感到这份奏折有问题。

    梁逍也正坐在一旁看那些必须要他自己亲自批阅的奏折。

    他习惯性地瞥了苏清雨一眼,却看到她紧皱着眉头,问道:“你看什么了?”

    苏清雨把手中的奏折递给他,淡淡说:“你看看。”

    梁逍早已习惯她这样的称呼,并不以为意。他更关心的是什么东西让她这样。接了一看,奏折是新任户部尚书,睿国公莫飞递上来的。

    今年俞国一共历经了三次大天灾,加上征战连连,能参军的劳动力都跑去参军了。如今接近秋收,可是连东南三省一带都估计会减产,以至于这年的税收无法保证。莫飞无计可施,只好上折子请求解决的方法。

    若连东南三省都这样,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宁焕之刚掀帘进来,就看见梁逍皱着眉头捧了一本奏折。他不明所以,便问:“皇上,怎么啦?”

    梁逍只是将奏折递给了宁焕之,脸上却淡淡地没有说话。

    宁焕之看完,与那两人对视了一下,叹口气道:“此事也算是意料之中了。”

    苏清雨抬头看看他,再看看没做声的梁逍,忽然说:“减税如何?”

    话音刚落,却听到宁焕之不认同地说:“新帝登基时,就已经减了两成的税。如今正是军需极重、国库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