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书难托-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到萧氏,白语元的表情终于生动了一些,唇边浮上浅浅的笑意,“我省得。倒是你,大将军的伤势既然已经好了大半,你自己也要多注意些,总觉得你照比去京城前清瘦了许多,上次落水重伤时就落下了病根,莫嫌夏妈妈唠叨,你可切莫仗着年轻就掉以轻心”
连自己当时受伤落下了病根都知道,看来这个二哥的幕后工作做得相当到位。在属于白三姑娘的记忆里,白语元少年老成,从小就行事稳重,性子有些冷,往来虽不密切,但私下里白语元还是很照顾她的,但自从白大爷过世后,白语元同大房的往来就渐渐少了,尤其是大太太也过世后,两人基本上也就只维持着见面时的点头之交,为此,她对白语元还是有些微词和失望的。如今想来,定然是大太太对白大爷的意外之死起了疑心,故而对白语元有了特殊的交代,让他隐在背后照拂三姑娘而已。
如今真相大白,白语元想要关心照顾这个妹妹,自然也不必再掖着藏着了。
可能是这个原因的缘故,白素锦发现白语元在自己面前越来越放得开,当然也越来越唠叨了
可是听着不但不觉得心烦,还有些心暖。
白素锦:遭了,自己也和大将军一样开启了抖m体质吗?
事实证明,白语元的担忧是具有前瞻性的。
果然,半个月后,同恒丰粮行和丰泰粮行签订采买契约的地主和农户开始出现了解约的情况,同时,未解约的地主和农户也纷纷提出要重订契约,提高采买价钱。
白素锦接到消息赶到丰泰粮行的时候,一大批农户正挤在粮行后院的天井里,而堂屋里,几位地主和农户代表正在和江海江大掌柜谈判。
说是谈判,实际上是妄想抬价、解约的一方步步紧逼,而江大掌柜且齿铜牙就一个回复:涨价,没门。解约,随便。
“江大掌柜,我还是劝你和东家知会一声,咱们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但这么些人加在一起,牵扯到的田地也不是小数目,你一个掌柜就能越过东家自己做决定不成?!”
江大掌柜稳坐如石,听到这话,眼皮慢慢抬起来看过去,刚要开口,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道清亮的女声:“既然我敢将丰泰交予江大掌柜打理,他自然就做得了主,这就不劳郑庄主费心了。”
被白素锦点名的郑庄主当即就羞愧得红了一张老脸,恨恨地在心里哼了一声。
见东家到了,江大掌柜立马起身将她迎进堂内坐上首座,堂内其他人也都纷纷起身同白素锦问礼。
白素锦寒暄了一番,示意江大掌柜坐在了旁边的副座。
“夫人,我们今番也不是无理取闹,只是双花糯是咱们临西特产的上等糯米,咱们这些人手里的田大多数种的都是双花糯,如今市面上双花糯的行情想必您也是知道的,若是再按之前的契约办,这差价可就大了,咱们都是靠田吃饭的,着实吃不下这个亏,这才无奈之下来同江大掌柜商讨商讨”
出头说话的仍然是那个郑庄主,看来他就是公选的代言人了。
白素锦平静淡然的目光打量了他一番,弯了弯唇角,浅浅一笑,“是吗?看来是我耳拙,没听出商讨的意思,还以为是威胁呢。既然是商讨,各家出个代表便是,瞧瞧这一堂屋、一天井的人,知道的是商讨契约的事,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来拆房子呢。”
郑庄主登时老脸一红,额头沁出一层薄汗,“夫人见谅,事关一家子的生计,所以大家伙儿都焦心着,就跟着来了。”
白素锦不置可否,依旧是淡淡的眼神扫了一圈后落到江大掌柜身上,“一切就交给江大掌柜处理了。”
江海会意一笑,跟白素锦问过礼后当即命人将准备好的桌案和账册都搬了出来,直接一字排开有序地摆到了天井里,每张桌案前后都坐着两名伙计,一个翻对账册、对销契约,一个负责收解约金。
江大掌柜岿然站在天井正中间,沉声宣布:“价钱严格按照契约规定,不增不减,不满意的,当场就可办理解约。”
白素锦看着这情景,忽然觉得好眼熟,再一想,嗬,这不就是当初庄子里的织造坊织工闹解约时情景的再版吗!
这番情景,不仅在丰泰粮行的后院,在恒丰粮行的后院也同样上演着。
解约苗头出现后的第一时间,白素锦和白语元还有两家粮行的大掌柜碰过头,慎重商量后做出了今日这样的决定。
事出异常,极可能是一个陷阱。
拼得粮行里没有双花糯卖,也不冒这个险。
双倍违约金入账,转手白素锦就扔给万通商行到西疆外族地区去采买棉种了,白语元自然也跟着入了伙儿。
很快,白语元派去黔西的人带回了消息,原来黔西十八酒坊正在斗法,结成了三派,德兴隆酒坊与天成酒坊是一个阵线上的,同时实力也是目前来看最强的。三派从垄霸酒曲开始争斗,目前正在争抢糯米,德兴隆和天成这般大动作地高价囤购双花糯,就是为了独家酿造双花老窖,并且要用双花老窖去争夺贡酒名额。
一旦黔西的这场酒坊大争斗落下帷幕,无论德兴隆和天成最后是输是赢,双花糯的高价都只能是昙花一现,相比败落,若是德兴隆和天成最后斗垮其他酒坊成为赢家,可以想象,已经被他们垄断购买的双花糯更是要落得个被他们任意鱼肉的下场。
贪一时便宜吃大亏,说的便是如此。
第105章 艰难
然而,形势比白素锦的预估还要严峻,不仅仅是恒丰和丰泰,整个临西的粮行都受到了解约冲击,短短数天时间,双花糯的稻种价钱就涨了近一倍,但却丝毫不影响临西各大地主和农户们种植双花糯的热情。
大历虽然推行贱商令多年,但在律法上却并没有完善的商业规范条例,商业活动和商业竞争基本处于轻束缚的自由状态,这种环境在促进商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容易因为趋利性而造成人为的灾难以及资源浪费。
垄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白素锦再清楚不过,可这会儿你出面阻止,一来没有律法依仗,二来利益驱使下没人会听你的“危言耸听”。
可别人听不听得进去是一回事,自己说不说又是另外一回事。为此,白素锦和白语元广发帖子,将临西有头有脸的庄园和粮行东家都请到了白家,将黔西几大酒坊在临西抢购双花糯将会造成的预计后果郑重说明了一番。如预料的那般,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苏、秦、汪三家为首的大庄园立场坚定地大面积种植双花糯,以致于跟从者甚多。
“但求无愧于心吧。”人走茶凉,白语元的情绪有些低落,白素锦宽慰他道。
白语元微微摇了摇头,“他们都是些颇有家底的大户,吃些亏总还能有回旋之地,我担心的是那些农户们。若真如你猜测的那般,到时候怕是要乱啊”
商人逐利,但也取材有道。白语元是白大爷一手教导出来的,奉行的是克称克信,心怀仁义。虽然算不得心怀大义,但同样不能看着寻常百姓因为*而陷入困苦的境地。
他还有一层私心:妹夫周慕寒乃一省总督,若是临西府出了乱子,到时候麻烦的还是自家人。
白语元的心思,白素锦自然清楚,如今他已是白家家主,手握白家所有资源,有他相助,白素锦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不然面对这场潜在的危机,她恐怕早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两人在书房中商量了许久才罢休,白素锦到后院看过萧氏后回了府,前脚刚进暖阁,清秋就禀告说许大管事和诸位掌柜的们都到了。白素锦热茶也没顾得上喝一口,就又奔着前厅去了。
一阵忙活下来,天色已见黑,白素锦让林大总管招待他们在前院用过饭后再回去,自己回了内院。
周慕寒还没有回来,自从伤势恢复到没有大碍可以自由行动后,他就几乎长在了衙门里,几乎天天贪着黑才能回来。
白素锦喝了碗汤之后小憩了一会儿,起身没多久周慕寒正好回来,两个人一起用了晚饭,然后在书房里处理各自的事情。
西侧间的两间房被打通,做成了一个大的书房,以屏风隔开,屏风内侧是几组精致的书柜,里面装着的是重要的文档和账册,屏风外侧就是两人平时处理事务的地方,面对面放着两套宽大的实木桌椅,背后是书架和博古架,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瓷器、玉器等小摆件和几盆绿色盆景点缀,简单雅致,南窗下摆着个近一米高的雕纹香炉,燃着太后娘娘赏赐的贡香香饼,有凝神醒脑的作用。
“这是郭焱今日呈上来的,听说他和几位信得过的官仓老官员们商讨了许久,你看看如何?”周慕寒将郭焱的折子递给白素锦。
西军军粮案后,郭焱和这几位老主事就联合上了封折子,折子中进谏重新设置省级仓建,专辟军储仓,特设督饷侍郎一职。而清吏司仓科则统管一省各级官仓。周慕寒看过折子之后命人加急送往京城,就在数日前,仓建革新一事在朝堂之上廷议通过,就以川省为试验,郭焱破格擢升为仓场侍郎,几位老主事补任入各级官仓之中,一同辅佐周慕寒完成这次仓建革新。
革新之初就碰上双花糯的事,郭焱一行很是重视,几个人反复研究商讨后才初步得出了预防应对的法子。
白素锦所担忧的情景是:临西府种植双花糯的田地激增,从而双花糯产量增大,相应所包含的种植成本也大幅度提高,而销路垄断在盛兴隆酒坊和天成酒坊的手里。届时无论两家竞争贡酒成功与否,一旦刻意压低双花糯的价钱,那么农户们将面临着被人盘剥的危机。
站在旁观的视角,白素锦是希望他们吃一次亏的。吃一堑长一智,人大多如此,非得自己撞一回南墙才知道疼。
可良心作用,又不能真的旁观。尤其是周慕寒和郭焱这样的一方官吏,当有人利用市场的消极作用谋取私利的时候,作为为政者,他们是必须加以预防和善后的。
而作为为政者的家属,白素锦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看过郭焱他们的折子,最后兵分三路,以双花糯产量激增、销路垄断为症结所在,一方面,周慕寒上奏皇上,并联系内务府,争取将双花糯定为贡米,同时郭焱拟从其他府仓中调过来几批中下等稻米充实临西府仓,以备不时之需。
另一方面,白素锦和白语元利用自己的门路尽量稳住更多的田庄和农户,为此,白素锦再次祭出大招,将锦缎的工艺通过商会展示出来,除了商会内的成员可以享受优先优惠购买,其他织造坊也可以获得,不同的是,这次的买资不是粮草,而是田地耕种契约。
是种植双花糯?还是种植往年的作物换取锦缎工艺?对拥有一定田地的织造坊东家们来说并没那么难以抉择。
而白语元这边,除了得到几位关系甚好的庄园主的支持,岳父萧员外更是亲自来了一趟临西,一来表示对白素锦赠送棉种的谢意,二来也是给他们送来了一颗定心丸,萧老爷子表示,今春会将手里的田地半数种植中下等品种的稻谷,而且,若有需要,也会帮忙从山陕两地调度稻米过来。
有了萧老爷子的鼎力相助,再加上钱塘许家的助力,白素锦和白语元总算是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