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贵女娇 >

第25章

贵女娇-第25章

小说: 贵女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半日后,邓公公一个人回来。

    “禀太子,云天师云游去了,据说大概要到秋天才回来。”

    “竟然这么巧?”太子的眉头皱成了一块。但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

    “罢了罢了,那就另请吧,京城里相术比较厉害的还有谁?”

    “据说龙相师不错。”

    “那就去请他来吧。”

    “诺。”邓公公又立即领命而去。

    不多时,邓公公便领着龙相师进宫来了。

    龙相师按照邓公公的吩咐换上便装且戴上假胡子,因此宫里的人皆没有看出他的真实身份来。

    龙相师很快便将两人的八字合了出来,结果和云天师说的基本一致。

    楚子灿重赏了他,叫他不要将此事说出去,龙相师郑重应承,随即离开了东宫。

    等龙相师离开之后,楚子灿开始冷静地思考。

    当他冷静下来时,他是睿智的。

    “她可以助我吗?”

    “她不仅可以助你,还可以助许多人,前提是你们的所求之事得正当。”

    楚子灿不断地回忆着自己和龙相师的这段对话,慢慢地,他想明白了,心里也渐渐开朗起来。

    行,他可以不和她结为夫妻,但他一定会竭尽全力拉拢她,让她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助他日后登基和谋定天下的。

    这,可是再正当不过的请求了。

    …………………………

    却说派去三个国家学艺的学员们如今已经在异国他乡安顿了下来,沈喜臻当日交给这些学员的队长的信也是时候拆开来看了。

    因此,三国学员的队长皆选择了在没人处偷偷地将那锦囊打开,看到了一张折叠着很整齐的纸,将纸打开,上面赫然写着一段话:

    一、不得在该国有犯。罪行为,也不得做偷鸡摸狗、与人为恶这种缺乏修养的事。时常到百姓中间去免费为他们做事,创下好名声。

    二、努力学习当地语言,将当地出售的军事类、谋略类、医术类、手工类、种植类等等跟思想和技术有关的书籍翻译出来。

    三、闲暇时间便去熟知该国每一个城市尤其是边境地带的路线,将它们的路线图画下来。

    四、与该国的贤能人士们交朋友,不论出身和地位,并将他们的才能、名字和住址登记下来。

    看完这段话,在球国学艺的学员兼队长柳石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中,慢慢地,他隐约意识到了些什么,他忙将副队长云楚叫来。

    “沈姑娘这番话的用意深不可测也,但我总感觉其背后有大企图,所以我们一定得秘密行事,切莫误了她的计划。”他对云楚说。

    云楚点了点头。

    两人遂秘密地安排着一切事项。

    白天,他们是勤恳学艺的木匠。

    晚上或者节假日,他们便以游览球国的大好河山为由分头向各个地区进发,熟悉当地的路线,并将它们画下来。

    同时,他们又留下几位在语言方面较有天赋的人去私塾学习该国的语言,为日后翻译该国的书籍而做准备。

    ……………………

    这一天,当喜臻给光昭帝弹完了三曲,抱着琴走在出宫的路上时,忽然看见邓公公从一侧的路走出来。

    “沈姑娘,太子请你明日晚上到昭月楼来看戏,望赏脸。”

    喜臻略微一愣,笑着问:“请问是小型的还是大型的?”

    大型的戏会有很多人来看,而小型的则很有可能只有几个人。

    她这么问的用意邓公公其实一清二楚,忙笑着答道:“是大型的,演的是《孟丽君》”

    喜臻微微一笑,淡定地说:“好的,请替我谢谢太子的厚意。”

    “小人遵命,请沈姑娘记得赴约,莫要负了太子的一片心意。”

    “这个自然。”

    邓公公这才满意地告辞而去。

    次日下午,光昭帝由于想到外面去散散心,因此微服出宫去了,留言叫喜臻不必前来弹琴,喜臻便呆在习艺馆里静等黑夜的到来。

    看见喜臻迟迟没有出宫,柳晴娘便问:“沈姑娘还有事要办吗?”

    “嗯。”

    “是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柳晴娘又贴心地问。

    “不必,是等着时辰去看戏。”

    “哦,我明白了,听说太子今天邀请了京城最有名的戏班在昭月楼演《孟丽君》,沈姑娘要去的可是那里?”

    喜臻点了点头。

    柳晴娘望着沈喜臻欲言又止。

    待得太阳落山,邓公公一路小跑着来到习艺馆。

    “沈姑娘,太子让我请你过去用晚膳,晚膳过后戏便开演了。”

    “好的。”喜臻遂起身随他去了昭月楼。

    才踏入昭月楼,喜臻便见楚子灿和文慈太后正坐在二楼的阁楼上,他们也看见了她,远远地便朝她打招呼。

    看见文慈皇后也在,喜臻隐隐有些不自在,文慈皇后这个人她虽然不算很了解,但凭直觉便知自己和她成不了交心的朋友。

    她跟着邓公公上楼,来到太子和皇后的面前,朝他们行礼。

    太子和皇后皆满脸笑容地示意她就座。

    待她就座后,宫女们纷纷端上来饭菜,很快,山珍海味便摆满了一桌。

    “沈姑娘每日往返于皇宫和家里,想必很累吧?今晚不要客气,多吃点哈。”文慈皇后热情地招呼着,喜臻忙点头。

    “由于母后喜欢吃辣的东西,所以大多数菜式都会加入辣椒,不知沈姑娘吃不吃得惯。”太子又体贴地问道。

    “我也爱吃辣,不会吃不惯。”

    “那就好,来,尝尝这种地道的民间腊鸭。”文慈皇后忙夹一块放到她的碗里,她受宠若惊,赶忙致谢。

    由于皇后超乎寻常的热情,喜臻只得不断地道谢,一顿饭下来,喜臻不仅嘴累,连心也累,但她仍然一丝不苟地应付着。 

第035章 第一回合

    感谢北玎玎打赏的平安符!

    这般大方得体、进退有度,使接触她的人都能收获满心的愉快,可见其涵养之高,就连温雅贤淑的花月谣也做不到她这般啊,文慈皇后在心里暗暗地道,对她的好感也油然提升。

    文慈皇后不是不知道,自己和沈喜臻并非同类型的人,但即使明知是这样,也依然无法对她升起厌恶之心,因为她懂得怎么样令人愉快。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文慈皇后发现自己很难拉拢得了她的人心,因为她表现得无懈可击,使人不知该从哪里下手为好。

    小小年纪,就有处理纷繁事变的机谋,又有应付复杂人事的圆熟,这样的女子还真是少见。

    只好一步步来了,文慈皇后对自己说。

    确实,要说服比自己厉害的人为自己办事是不易的,因此她不能急于一时,但是,就从这一刻开始,文慈皇后便萌生了要一步步挟制她的想法。

    文慈皇后多的是控制人的手段,想当年拉扎吉娜不也是因为不堪她的折腾而离开皇宫的吗?眼前这才区区十五岁的女子又何足为惧?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我就不断地给她好处,看她日后敢不为我做事?

    想到这,文慈皇后的嘴角闪过了一丝微笑。

    皇后的心思喜臻心里一清二楚,她不慌不忙,淡定如常。

    这不过又是一个挑战而已,她并不害怕。

    今日的‘看戏’看来是一语双关了。

    她随时准备着。

    饭毕,大戏开始上演。

    《孟丽君》这部戏喜臻在现代时也看过无数个版本,但是在这个朝代看到这个版本时还是忍不住惊叹,因为这个版本加入了新的剧情和台词,使得整个故事更加跌宕起伏,更具感染力。

    在看戏的过程中,太子时不时地和她交流意见。

    “沈姑娘喜欢看戏吗?”

    喜臻点了点头,但其实她说不上很喜欢看戏,她最喜欢还是呆在书房里安静地看书。但她知道这是太子有意与她拉近距离的意图,尽管这意图她不太喜欢,但她对太子的印象不坏,愿意与他成为朋友。

    况且,与他成为朋友对她完成那个任务也有帮助。

    而对于太子来说,他想了解她的内心世界,也希望能跟她的思想有交集,以便能在她的心中获得一定的位置,尽管在尝试这么做的过程中几乎用尽了他的招数但效果依然甚微,但他乐此不疲。

    等戏上演完,已经夜深,剧团的人领了赏之后便离开了皇宫,喜臻也起身跟皇后和太子告辞。

    她已经事先通知阿贵这个点在宫门外等她了。

    “夜已深,沈姑娘还是别回去了,今晚就住在慈元宫吧?”文慈皇后说。

    “也是,为了安全着想,沈姑娘还是住在宫里吧。”太子也附和着说。”

    “不了,我已经通知了车夫这个点在门外等的。”

    “那好办,叫人去让他回去就是了。再者,你明日一大早又得进宫来,何必弄得那么赶呢?云禅,香实,去收拾一下慈元宫左侧厢房的第一间,沈姑娘今晚要入住那里。”文慈皇后高声吩咐道。

    那两位宫女当即领命,正欲退下时却被喜臻叫住了。

    “真的不必麻烦皇后娘娘了,小女子已经走惯了那条路,不会有危险的,况且现在离明日进宫还有好几个时辰,小女子可以安排得来的。”喜臻忙答道。

    慈元宫乃文慈皇后的住所,这一点喜臻是知道的。文慈皇后要将她安置在慈元宫里过夜,其目的再明显不过了。

    “那路白天安全,晚上可就不一定了,何况沈姑娘长得这般美貌,万一落到歹徒的手中,那我和太子岂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心安了?”文慈皇后满脸笑容地对喜臻说,一边叫人掌灯在前头带路。

    强势的人喜臻见过不少,但还没见过谁强势到硬要自己接受其安排的,这让喜臻感觉到的并非是好意,而是蛮横了。

    喜臻知道,自己今日所受他们的所有恩惠,它日都将成为对自己的一种牵制,喜臻并不想受人牵制。

    喜臻定在了原地。

    看见沈喜臻并没有听从自己的安排,文慈皇后的心里很不痛快,她没想到喜臻的个性这么拧,这反倒激起了她的好胜心。

    “你们两个,去扶着沈姑娘走。”文慈皇后对身边的两位宫女说。我就吃定你了,看你有什么辙,文慈皇后在心里冷冷地道。

    两位宫女立即走到喜臻的身边,一左一右紧紧地搀着她的手臂。

    连皇后都不需要人搀扶,她一个才十五岁的女子却要人搀扶,喜臻感到好笑,但她并没有将之展露在脸上。

    她有个特点:情况越紧急时人反而越镇定,她在一眨眼的时间内便想出了应对的法子。

    “两位姐姐辛苦了。”喜臻笑着说,大大方方地让她们扶着自己走。

    太子见她答应了下来,遂放了心,便和邓公公一起告辞而去了。

    文慈皇后走在前面,越想越觉得自己没人扶着很失面子,便说:“哎哟,我这老腰啊,才走几步就犯疼了,真是老大不中用了呢。”

    宫女们听了赶忙走上来搀扶着她。

    才走了不到十步,喜臻忽然想起什么似地说:“启禀皇后,小女子思来想去,有一事觉得还是要向您禀报一下才好。”

    “什么事?”文慈皇后回转身来望着她问,心里不由得咯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