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周晓芙重生在古代 >

第79章

周晓芙重生在古代-第79章

小说: 周晓芙重生在古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二四章 饺子宴三

    上周在当当上买了瓶欧莱雅的乳液,闻起来酒精味道很重,而且有油质变质的异味,我给客服反应了下,客服联系了卖家,卖家死活不承认,非说让我出具证明……总不能我把味道发过去吧,太坑爹了,今天找了质监局,一旦那边答应如果产品真的变质卖家就答应赔偿以及支付质检费用……不蒸包子争口气……

    =

    公孙家有个专门的宴会厅,设在会客厅的东侧,面积很大,坐十人的桌子足足能摆下二十张而不拥挤。

    今日公孙家只是宴请了周府众女眷和几位公子,加上公孙家的人。一共坐了八桌。

    男客和女客分开坐,中间只是掉了一张竹帘子,隐约的也能看到帘子后面的情形。

    公孙家的女眷和周府的女眷合在一起坐了四桌。

    老夫人这边安排了公孙家这一支的所有的夫人们和周府的三位夫人坐了在一桌。还有几个公孙家其他几房的夫人们也坐了一桌。

    姑娘们也众多,分做了两桌。

    而公孙如玉作为主家的嫡出孙女,负责招待和她平辈的未婚姑娘们,所以就带着府里的几位姑娘和周府的四位姑娘坐在了一桌。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的,周晓夕又和公孙如玉坐在了一起。

    菜也陆陆续续的上来了。

    公孙家不愧是大世家,有自己的底蕴。虽然菜的材质都很普通,但是菜品的光看搭配和色泽就十分的不同,和平时见到的都有些不同,这怕是自己家族祖传的方子吧,据说世家都有些自己独特的菜谱和点心方子,都不会外传。

    周晓芙低着头用眼角轻轻扫着桌面上的菜,至于公孙家的老夫人讲了什么是一句没听进去。

    说了会,周府的何氏代表周府起身热情的回应了下。

    宴席开始了,众人都动起了筷子,而夫人和姑娘们则由着丫鬟夹菜服侍着吃。

    周晓芙则是自己夹菜,没有管别人的眼光,但是还是不敢像在自己院子那样频繁动筷。

    周晓澜像是习惯了似得,动手给周晓芙夹了很多菜,不过周晓澜也是个灵巧的人,看周晓芙之前动筷子,就发现她好吃肉食,所以她夹的都是肉食。

    于是她自己吃着又帮着周晓芙加了些菜,就在众人都停筷的时候,周晓芙也终于吃了个半饱,但是就这,也要比别的姑娘吃的多了两三倍。

    最后丫鬟门端上来了刚出锅的饺子,足有八种味道,不过每种只一小碟,也就是尝尝味道了。

    席间周晓夕则没吃多少,倒是频繁招呼身边公孙家和周府的姐儿们,一副当家主母的做派,自以为自己多大气,孰不知公孙家的几位姐儿心里都鄙夷极了,这当是自己府里呢吧,这么把自己不当外人的,还真觉得自己要嫁进来了似得,就算在议亲了,可是一个未出闺阁的女孩家家,是不是该含蓄点。

    其实要是放在之前,周晓夕绝不会这般作为,可是这次听母亲说,公孙家的嫡长子竟然看上了周晓芙,气的也忘记了分寸,恨不能来个才艺表演表现下自己才好呢。

    所以这次也同意了母亲的提议盛装打扮,还有意的和公孙长顺的嫡亲妹妹拉近关系,要是放在平时她绝不会这么做,可是这次不知怎么就有了危机意识,毕竟能嫁进公孙家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这次有周晓澜在,周晓芙的饭量倒是没人关注,见周晓澜频频夹菜都以为周晓澜和周晓芙两人饭量大。

    吃完饭,老夫人告罪先走了,而公孙家掌家夫人隼氏则提议两家的姑娘可以进行一个小小的绘画配诗活动,然后绘画不落署名,由着公子们评分。而公子们也是如此,绘画之后由女眷们进行评分。

    活动就在暖房举行。

    公孙家的暖房比周府大的多,有三个那么大,而公子少爷们和姑娘们分开在两侧的花房里,几位夫人在坐在中间的花房里饮茶休息。

    活动细则是由两个姑娘或者两位哥儿一组,一个绘画一个配诗,不过诗词和绘画各自评分的,然后再出了一个总分,决定小组谁分最高。

    这就需要两人配合完美了,不然你画你的,我做我的诗词,景和诗不搭配,总分也不会高的。

    这样的才艺比试倒是稀奇,不过周晓芙倒是有些明白了。这次饺子宴说白了就是相亲宴,选得可是公孙家的长孙媳妇,以后就是掌家太太了,才艺是重要,可是人品更是重要。

    如果连个团队精神都没有,还怎么和后宅的婆母小姑子乃至众妯娌和睦相处呢,周晓芙突然觉得这公孙家风到值得一赞的。

    暖房里面到和周府的没什么多大的区别,就是琉璃窗子大了许多,花的种类很多,可能是深秋天气凉的原因,一进暖房一股子热气扑鼻而来。

    而男客们则在姑娘们都进去后才在后面跟着,公孙长顺今日在席面上专门看了下,穿绿色衣衫的只有一位姑娘,不过因为隔着帘子,只能看到身姿,看不清楚长相。

    这会他走的快了些,正好看见一抹绿色的身影进了暖房,后面跟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姑娘。

    公孙长顺嘴角翘起笑了笑,晌午那会自己一定没看错,这爬墙的姑娘怕是就是这位了,从书房出来他专门让小厮打听了下,众姑娘都在观赏院子,而有两位不见了,找了半天竟然就在墙下面的亭子出现了。

    这就对了么,自己没有眼花,就是有人爬墙过去的,这姑娘倒是稀奇的紧。

    自己的妹妹确实挺多的,除了自己的大妹妹性子不太一样,其他都一个模子刻出来似得,都懂规矩,听话,见人行礼,遇到事情不想着解决动不动就掉泪什么的,这样的姑娘他见的多了,着实是不喜欢,像父亲,这么英姿的男子,竟然娶了母亲。

    母亲的长相比起父亲差了很多不说,就连门第也差了些,可是父亲却和母亲过的很默契不说,两人这般年纪了还恩爱异常,让他觉得很是奇怪。

    可能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股子里就不想娶什么大家闺秀,就像一个模子印出来似得,一颦一笑都有绝佳的尺度,绝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就像,牵线木偶一般,让人了无生趣。

    公孙长顺只要一想到自己要和这样一个无趣的女子一起生活,就觉得头大了,还好自己的父母都是开通的人,让他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女子。

    原本祖母看上了周家的第三代的嫡长女周晓夕,因祖母上香时见过一面,说是这个姑娘长的极好不说,接人待物,规矩都是极佳的,所以想让家里相看下。

    自己原本没有心思的,可是碰巧自己的同窗周晓昊来了,邀请自己去周府的花园转转,他知道那里是去看花园啊,这明摆着想让他去见见自己的妹妹。

    去了之后没见到要见的人,竟然听到了一个姑娘说的一句话,让他顿时觉得原来后宅的姑娘也可以这样有才情,并不说他就因为一句话就喜欢上了谁,是觉得自己是不是该了解下,说不定真的就喜欢上了呢。

    于是就有了今日的饺子宴,可是让他意外的是竟然遇见了爬墙的姑娘,当时要不是后面跟着几位弟弟和周府的哥儿,自己恨不得也爬过去看下。 



第一二五章 比赛

    大家是不是不爱我了,推荐票少的可怜……刚通知月末就能上架了,希望大家一定支持下啊。

    

    两两一组很快分好了,原本周晓夕想和周晓澜一组的,因为周晓澜有一手极好的梅花小凯,这样两人一组可以提高成绩不是。

    可是这个并不是自由选择组,而是抽签组成的,不知怎么周晓芙和周晓澜到了一组,真是气死了,怕什么来什么,不过周晓芙她是了解的,这些年的表现的是什么都不会,只会吃而已,虽然上次由嬷嬷教习规矩时表现的不错,但是仅仅是学规矩而已,吟诗作画可不是学上几日就可以的,这样她倒是不怕了。

    周晓芙和周晓澜分到了最后一张桌子上,两人只是坐着喝了会茶,并没有开始动笔。

    而在座的每一位姑娘都着急表现自己,都已经开始作画的作画,想诗词的也开始在宣纸上写写改改了。

    周晓芙两人在这众人中倒显得另类极了。

    公孙如玉看了一眼这两人疑惑起来,难道是两人打算交白卷?还是真的是胸有成竹?

    周晓澜喝了会见差不多了就转头问道:“四妹妹,你画画我配诗词怎么样?”

    周晓芙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样,周晓澜还以为她胸有成竹呢,就张口问道,她刚才想了首诗词出来,所以就张口问道。

    周晓芙一听,故意赖皮的道:“难道不是你画画,然后你自己配诗词,我负责叫好么?”

    “什么,赶紧起身随便画个秋景就行,前几日你不是还去三叔那里献你的大作了么,别人不知道我可是听父亲说了,三叔在绘画上极有造诣的,如果不是你的画得了他的青眼,他能替你出头。”周晓澜和周晓芙相处了几次,说话也随便了起来。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说明她愿意和周晓芙相交,要是旁人,她只会客气。

    周晓芙无奈的,确实是这样子的,父亲替他出头并不是因为她是他的女儿,而是怕她长期吃这种焦糊的饭食没有了绘画的灵感。

    无奈的周晓芙从紫菱那里接过小手包,假意的从空间拿出了一只炭笔。

    周晓澜诧异的看了一眼,就见周晓芙简单的几笔勾勒着什么,只是一开始却看不出来画的是什么,过了一盏茶,线条慢慢的多了起来,原来是个东杭湖水边上的小楼的一角,从楼上垂下了些许柳树条,而水上则是一只窄窄的小舟,有个戴斗笠的人拿着船桨背着身站着,周晓芙信手几笔在空中又加了及撇,周晓澜顿时看出,这是秋雨中泛舟东杭的图。

    不过整个画风甚至奇特,却极吸引人的眼球。

    画经过修饰显得更加逼真起来,而周晓澜的看着周晓芙的眼睛也深邃了起来,这个四妹妹给她的惊喜着实太多了。

    画好了之后,周晓芙神色淡然的道:“二姐姐,这是我和父亲一起研究出来的一种画法,叫做素描。父亲画的比我可好多了,我只是初学而已。”

    周晓澜顿时明白了些,确实,三叔的画技在京都都是颇有些名气的,能创造出这种画法也不会太奇怪,她觉的这种画法定会让周三老爷乃至周府都名气大噪的。

    周晓澜提笔把自己的想好的诗词写在了另外一张上面:“暮色雾茫茫,微风轻轻起,掀起柳枝浪,秋色人似醉。”

    写完后周晓芙看了下觉得缺少点什么,这景色中有船的,又拿起笔填了几句“一蓑一扁舟,一歌一樽酒,一人一江秋。”

    不过又觉得这诗词和周晓澜的不太搭配的样子。

    周晓澜读了一边,觉得意境还是不错的,这种书写诗词的模式自己还是第一次见,两人商量了一番,就把周晓澜的写的写在画的左上角,周晓芙写的写在右中下的位置。这样画的整体也好,诗词也正好能应景。

    不过周晓芙却事先说了下,这诗词到时候她是不认的,就算周晓澜说自己写的,她也不会认下,无奈的周晓澜顿时发现这周晓芙和自己的妹妹有的一拼,都有些小无赖。

    等他们两抬头却见其他人陆陆续续的开始交交画卷了。

    每个画卷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