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莲谋 >

第51章

莲谋-第51章

小说: 莲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她道明原委,坦言无钱可还,求重立欠据。宽限他半年再还。她念及他信守承诺,亲向刘敖求了个情,许他五年内还。不收一个利钱。

    “他一向感念七娘,无以为报,此番正巧了他身在辽东,偶遇了杜兄,杜兄得知他接后要带了商队往金城郡出关,便修了家书一封,请他带来,设法交予七娘。”说着康三郎自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与穆清。

    她腾地自凳上站起,心砰砰直跳,接过书信,犹如捧着烧红的炭条,只觉得手心都要燃起来。因是家书,她不便在此拆读,匆忙辞过众人,快步回屋,快得阿柳要小跑着才能跟上。康三郎在身后笑着故意高声叹气,“我可是白跑这一趟的么,连声谢都省免了。”

    “穆清吾妻,城东一别,虽身在辽东,犹念卿之安危。幸怀远俱安,英华亦安。朝中异变将生,杨玄感起反旗,果如卿所料,取李密下策,将欲围攻洛阳城。上已授唐国公弘化留守,知关右诸军事,五月间引兵向西至弘化郡,因窦夫人病逝,李公与大郎暂留怀化治丧仪,遣吾与二郎先行,沿途荡流寇,收散兵,十余日可至。相聚近在咫尺,望勿念。”

    她捧着书信反复来回看了几遍,心中喜不自胜,手指头轻轻抚在他的字迹上,忽能感受到窦夫人缘何日日临摹她丈夫的笔迹,原来这一个一个的字,也似有温度有情愫的,足可以抚慰人心。他说城东一别,那开拔那日她在城楼上的殷殷相望,他确是见着了。再遥想那一日的情形,不免又惹起她的唏嘘,就这么喜一阵伤一阵的,隔了好久,方才想起信上还有另两件事。

    她再度展开书信,将信中内容又细念上两遍,烂熟于胸。随后揣着书信往后厨去,后厨的红泥风炉上正熬煮着她的药,炉火正旺,她从怀中取出书信,折了几折,深吸一口气,狠下心肠将它投入火中。

    “七娘!”阿柳从后头赶来,阻拦不及,薄薄的书信已燃成一团灰烬,落入风炉中。“你如何舍得……”

    “信中所提的事,桩桩件件皆关系着多人性命,怎可留存。”她笑着拍了拍阿柳的手背,“不过十余日,便可见着了,还比不得纸上片言只字么?”

    依着熟记的书信内容,她自思忖了一番,窦夫人殁了,难怪在龙泉郡灭杀了李建成的四名近侍后,一路并未再见有人追截,原他分身无暇,窦夫人终是以最后一口气,托举了二郎一把,如今她既已不在了,兄弟间扯破脸面的那日,怕是就在眼前了。

    窦夫人丧仪一过,只怕是未过,李建成便要再度秘联薛举,如此算着时日,倒令人生了急迫。可穆清却愈发的安定,待彼时杜如晦在她身边,她便可躲个懒,不必太过艰辛,也再无所畏惧。

    随后的两日,她过得甚是惬意,甚至留意到后院的墙角,有一株盛开的桃花,先头几日,每日走过后院数次,皆不得见,现看来,这株灼灼的桃花竟似平空冒出来的一般,正开得烂漫。不由想起了东都宅内的那一塘莲花,临走托付了贺遂管事,也不知那花匠有无尽心侍弄。

    医士来看过一回,探过她的脉,笑着拱手贺她,“娘子大安了,小阿郎健壮,已然无碍。换过一剂药,再吃几日,便不必再寻医问药。”

    穆清眉眼间无不带着笑意,起身谢过医士,那医士忙虚扶道:“这可不敢当,到底是娘子自身福泽深厚。”

    各人俱欢喜,厚重打赏过医士,有家仆来恭敬地送出大门。她心满意足地在胡床上坐着,忍不住伸手抚摸仍平坦的小腹,想象着杜如晦得知他们有了孩儿后,该是如何欣喜,他会说些什么,会有怎样笑,她一连想了十来样,总觉不像是他一贯做派,自己却因这些想象痴笑了许久。

    再说那医士,被送出庾宅,怀揣着厚赏,亦是满心欢喜地往自家走。走到一半,忽念想起上坊的腊牛肉来,左右看看,已错过了往上坊去的路口,他懒怠折返,便择了一条少有人行走的小道,准备走个捷径去上坊。

    才刚在小道上走了五六步,只觉两边肩头一沉,双脚却轻飘飘地离了地,还没来得及喊一嗓子,便被人哐地一下扔进一辆黑咕隆咚的马车内。(未完待续……)



第七十一章 剥床及肤(一)

    黑暗中,医士只觉得有一冰凉坚硬的物件,抵在他的脖颈之间,他很容易便猜到那是甚么,于是他不敢动弹半分。

    “罗医士可是自庾长史宅中来?”一个沉闷的声音缓缓地问到。

    医士不敢点头,从嗓子眼中挤出一个“是”来。

    脖子上寒冷的物件略松开了些,那个声音亦缓和了几许,“这便对了,我问你几句话,你如实答了,便放你归家。庾长史宅中,谁人有恙?”

    “并……并无人抱恙,只一位娘子有了身孕,不甚稳当。”

    “哪位娘子?庾长史的夫人么?如何不稳当,细说来。”

    那罗医士沉吟了片刻,那硬冷尖锐之物便又贴上脖颈,他急忙道:“是位面生的娘子,仿佛,众人皆唤她‘七娘’,据说是骑了马,小腹隐痛了三两日,初时这胎确有些险象,不过好在那位娘子年轻,身底子好,吃过几剂药,如今已无恙。”

    黑暗中他壮着胆子朝声音传处定睛瞧了瞧,那声音冷哼道:“仔细瞧坏了眼珠子。”

    医士惊得一缩脖子,低下头去,再不敢随便动弹。那人仍是沉声吩咐:“今日不过请罗医士略坐坐,归家后莫胡言乱语,可听明白了?”

    “明白了,明白了……”他连连点头,突然遭人一推击,忙连滚带爬地下了车,马车帘幔复又掀开了一条缝,一只钱袋子自那里面扔将出来,正落在他身边。“拿着,管住口舌。”说着那马车便顺着小道自去了。

    罗医士抖着手捡起钱袋子,打开来看,只见一块椭圆的金饼正躺在里头。他又喜又怕,将钱袋子扎好了藏于胸口,四下望望并无人经过,一时也不记得腊牛肉。低头快步回自家宅子去。

    马车在街面上绕了个圈,停在了校尉府的西角门边。车中人急匆匆地从闪进角门,穿过偏院,径直进了一间厅堂,俯身在端坐着的盛装娘子耳边低语了几句。

    顾二娘的两条小山眉瞬时立起又拧在一处,挥手遣走他,沉吟了片刻,略带难色地向对面之人道:“皆是我思虑不周,也是个好事的,前几日正遇杜公的逃妾。原想着要将她拿了送还予杜公。哪成想,她竟私自配了人家,眼下又……又怀了身孕。”

    她面前的那位杜公,听到“逃妾”二字,先是稍一疑,随后脸上显出了兴致,他所见的妇人,凡容貌艳绝的大多胸中无物,这位却是上佳之品。貌美狡慧心狠。若说西北薛家是狼穴,那么恐惟有这只美艳的狡狐才入得。他心中讪笑两声,谁说姻缘不是天注定的。

    “如此,杜淹先谢过二娘费心了。”他抬手一揖。“那私逃之人原本也再留不得,只是容她在外,有损了声名,也坏了规矩不是。正拿她不着。可是要劳动二娘一番了。杜淹该如何回报?在下春秋两季的生丝,除却宫中所供的绸锦,几近半数皆售于了二娘。今岁再加两成,何如?”

    她笑得极是明艳,欠身回道:“举手之劳,怎敢讨要回报。况且连年兵荒马乱的,我要那些娇贵物作甚。倒是……”

    杜淹呵呵笑起来,“与二娘交易往来,一向爽快,眼下如何扭捏起来?要甚么,只管讲来听。”

    顾二娘放低了声音道:“粗布,越多越好。”

    杜淹心下了然,那么许多的粗布,只怕是制兵服所用。他的粗布原悉数售予王世充,只这豺豹胡人精算得很,这一项上从讨不到好,不若变着法子卖予薛家,总不致亏空了。这般一盘算,他倒爽快应下了,又想了想恐不能万全,便嘱咐,“切记不敢教旁人知晓此事,若是教朝中言官记下了,后患无穷。”

    她衡量过许久,薛家暗自屯兵,当然是不愿朝中注意。杜淹贪利,又不敢开罪于王世充,卖粗布自然也是暗底下的事,两方皆守口如瓶,故这桩买卖,最是令人安心的。

    数月前,她遣人往杜淹处,买通了他的随从,许了他诸多好处,原是为了粗布,好探听了他的心思,谁知竟扯出了穆清,那随从将穆清归于吴郡后,险些成了杜淹妾室一事,细禀予了二娘。恰逢穆清到了金城,初闻她携了精兵,也不知个中深浅,尚不敢妄动,现推测着那队精兵与穆清无甚干系,她便放下心来做这一场顺水人情。

    “杜公尽可放心。”顾二娘笑盈盈地起身,亲自与他添茶,近他身边时,低声说:“那逃妾,还请杜公耐心候几日,待将她腹中的孽子一并料理了,再交予杜公。”

    这两日穆清正怡然自乐,丝毫不知刀俎已为她摆放好。那日在点校场遭受的惊吓,也渐平复。在罗医士新换过的方子的调养下,每日晨起时的那阵干呕,也缓了不少。庾立宅中的厨娘善治江南小烹,食材难觅,每日依然变着样地烹煮。

    即便中原已纷乱成麻,金城郡的往来商贾仍是极多,街市上不时有驼队或马队横穿,各种音调怪异的汉话。康三郎熟悉此地,陪着她逛过几户相熟的店肆,她进到一家铺陈着各色玉器的店肆,店中所陈的器物造形颇为新鲜。

    “金城是西行的重镇,早几年,到了现下的阳春时节,人马往来如梭,各色货品交易热络,自有一番奇景,今岁是远远不如往年了。”康三郎掀起眼皮看了看正把玩玉器的穆清,叹道,“再有薛家那位顾二娘,想要出关便强扣抽成,恶煞一般,人人惧怕。薛家把持着这西北商道,是富可敌国了,可金城关再无往昔荣光。”

    “正是呢。”店主忍不住咂咂嘴,“可不是萧瑟了,以往满街市的人,店铺轩昂,货殖往来不断,每日有人奏着都塔尔,拨弄琵琶,敲击羯鼓,好不热闹,好几年不见了。”

    穆清以微笑回应了,选定了一只跪地骆驼状的玉镇纸买下,通体雪白油润的和田玉,细糯得跟醒发好的面团似的,她想着要将它摆放在杜如晦的书案上,定是极衬的。

    “七娘,你我相熟,有句话,我便直说了。”出了店肆,康三郎忽肃然压低声音说,他一向豪放粗糙,却从未见他这般正经,“我知那李家二郎必是真龙,既杜兄一路匡扶着他,若果真有朝一日握定了天下,可否请杜兄,劝导着尽力重建这金城关的互市?”

    穆清只当他想要扩大营生,毕竟是一介商贾,底子里极是重利,倒也无可厚非。岂料他轻叹了一声道:“我粟特族人大多行商,士农工商,本已是末等,不敢多求,皆指望着这些生意了。”

    康三郎极认真地看着她,直至她笑着点头,商贾重利,犹知大义。况且以商利国,融贯沟通的道理,阿爹一向主张,她与杜如晦一同受教,自是懂得。(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剥床及肤(二)

    等了三日,到了第四日上,驿馆的高都统造访庾宅,带来了两张校尉府的帖子,正是邀他与贺遂兆过府一叙。

    去时,贺遂兆尚一脸嬉笑,直说她料算得准。待午后回来,便耷着眉眼,一望便知是不顺遂的。

    薛公不比李处则,在金城郡经营数十年,老于谋算,小心谨慎,料想也不会立时就应了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