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嫣然江山 >

第75章

嫣然江山-第75章

小说: 嫣然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整室充盈的花果香气中,薄光背垫冰丝凉枕,手捧初用冰镇过的酸梅汤,小口啜饮,兼搭话对面美人。

  司晨收回在殿内各处的视线,道:“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你们三姐妹。”

  “……”一口酸梅汤差一点便这般喷射出去。

  “我司晨从来不是旁人的陪衬,但你们出现的地方,必然夺去所有人的光芒,我最爱的男人,最欣赏的男人,最愿意跟随的男人,他们眼中只看得到你们姐妹。”

  “呃……”

  “听我说完。”司晨玉颜一凛,道。

  “哦。”气势惊人。

  “可是,你们纵然如此,还是没有保住自己的家门,没有保住自己的父亲。那一刻,我又曾对你们生出三分同情。”

  “……”专心喝酸梅汤要紧。

  “但,你们走便走了,居然带走了德亲王的心,明亲王的笑,还有皇上的真。我在旁边看着,看着你们的身影仍出现在天都城的街头巷尾,紫晟宫的缝隙边角。我还在猜想需要多久你们才肯真正消失时,你们竟重返这方世界。为什么?”

  “皇命……”

  “我话还没完。”司晨美眸冷睨,“你们竟然还肯回来?竟然不肯离开?竟然愿与杀父仇人同床共枕?贪恋富贵,醉心权势,原来,薄家人也不过如此,实话说,在薄年拒绝了我助你们出逃计划的那刻,我反而释然:不过尔尔的薄家女儿,哪里值得我多年耿耿于怀?”

  ……

  她双手捧颊,全神贯注,等了片刻后不见下文,嚅嚅问:“结束了?”

  司晨呷茶淡哂:“你还想听?”

  “我以为你还有话未完。毕竟,出嫁前特地找我一趟,只为倾诉多年来的阴影与自卑,有点不合常理。”

  司晨瞳光锐不可当:“我最后的话,你没有听见?”

  她撇嘴:“听见了不代表相信,你的表情语气均没有那般超脱。

  “你……”

  “正当午的酷热天气里,司尚宫既然来了,还是把真正想说的话告诉薄光为好。”

  司晨扬起嫣色的唇角:“我劝你离开宫廷,离开天都城。你的姐姐们已然走了,你还留在这里做什么呢?”

  “哦?”

  “你只须一走,便可省却许多乱事。反之,倘一味沉溺于这一室的舒适奢华内,早晚引火烧身,噬脐莫及。”

  “哦。”

  “我是看过过去的三分情分上诚心规劝。你听,是你的造化;不听,是你的业障。”

  “业障?”

  “告辞。”话已送到,司晨不愿耽搁。

  她追上两步,问:“你嫁去苗寨,可是为了有一日足以强大到为薄光制造业障?”

  司晨目芒回睇,欲笑还休:“你认为呢?”

  “你既有此心,为何不嫁给皇上?”

  对方仍是那张冷艳逼人的面孔:“你觉得呢?”

  “……一路顺风。”

  因为,那是太后的意愿,是政治的需求。骄傲如司晨,要的是男人心底的渴望,而非天子慷慨纳之的从流。

  呜呜,司大哥,你的胞妹今日欺负小光,未来还指不定如何棘手,小光打你一通提前出气可好?

  
 二三章 '本章字数:3160 时间:2013…07…09 15:30:55。0'
  云州匪患,起于当地两家世仇百年的的家族冲突。吃败一方为雪耻辱,勾结当地多年悍匪夜袭宿敌宅邸,不想一发不可收拾,双方各自囤积的私人兵团相继投入,继而被悍匪利用,演变成了一场向天家发难的动乱。

  战事落幕之后,为了肃清余孽,安抚民众,恢复云州吏治,也为了代表皇室参与瓦木大图司的婚礼,明亲王未急于班师回朝。只待万事底定,方踏上回程。

  这场历匪患时数月,如今大获平定,兆惠帝重赏三军,问天阁内大宴各阶将领。明亲王载誉归来,自是多方恭贺,欢宴聚请络绎不绝。对此,他俱以征伐劳顿奉旨休养为由,闭门谢客,一概婉拒。

  明亲王向来不喜交际,厌恶喧噪,如今这般情状,外间早已司空见惯,也属平常。然而,王妃齐悦一心襄助夫君,不愿他招来居功自傲的非议口声,面对上门攀交的各位命妇,言笑得宜,面面俱到,尽得贤妃之名。

  “不瞒各位说,此次来王府前,我心中多少是有几分害怕的。久随老爷长驻地方,话里话外多少染上了几分乡音,回天都后昔日闺中姐妹全以此为乐,害得我整日不敢见人。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明亲王妃如此亲切和蔼,这才是真正的大家气派不是?”

  “我不也是?我嫁了老爷之后,便随他到地方上任,十几年下来,对天都城的繁华景物难免陌生,为此没少受那些京官夫人的奚落。幸好拜见了明亲王妃,不然我还以为天都风气尽是那般凉薄呢。”

  “二位好歹是天都人氏,那些人说几句笑几声也就罢了。我这个生在西北长在域南的人,在天都贵妇的眼里和乡下人无异。到了天都,说是看尽人情冷暖,哪成想遇到了明王妃这般平易近人的,才明白什么叫贵重自持,什么叫天家气度。

  明亲王府的待客轩内,坐着三位封疆大吏的夫人,说是各抒己见,却是众口一词。

  齐悦在旁专心听着,适时自谦两言三语,不时殷殷劝进茶果,从容自如,仪态端庄。

  “王妃,王爷回来了。”齐悦身后的春喜从窗望见前院行来锦袍玉带紫金冠的修长身影,提醒主子。

  齐悦整髻理襟,向各位夫人暂时作别,姿态袅娜地迎向自己俊美无俦的夫君。

  “王爷回来了?您先回房,臣妾稍后为您送碧螺春过去。”

  胥允执向她身后一瞥:“有什么人来了么?”

  “是几位回都述职的大人的夫人。”

  他淡应一声,径直行归寝楼。

  齐悦笑吟吟回到轩内,少不得领受三位夫人对明亲王爷天人之姿的赞叹。这几人也俱是见惯场面的,说了几句无关要紧的闲话后,起身告辞,以不耽搁明王妃善尽人妻之责。

  “王爷,臣妾进来了。”主寝楼书房外,齐王妃叩门获准,接过身后丫鬟的托盘,一人迈入。

  胥允执已撤冠散发,换上一袭素色家居常服,外间暑热正盛,此间无冰无风,主人偏是清凉无汗。

  “那些夫人走了?”他问。

  “是。”齐悦将茶捧落丈夫眼前,宽大的粉紫丝袖滑至肘节,泻出一双脂玉凝就般的皓腕,细腻莹润,硬是将指间的白瓷茶盏比落下风。

  “坐罢。”胥允执举盅呡过一口,示意一旁的雕花圆凳,“外间说你对待各位上门求见的命妇无论品级皆一视同仁,亲切有礼,颇得贤德淑良之名。”

  齐悦颊肤微赧,道:“外面的人说臣妾好话,无非是看在王爷面上的奉承。臣妾不过是在尽一己本分,哪里称得上什么贤德淑良?”

  “身为命妇,的确少不得温婉大气的淑仪,与人为善的气度,本王听说御史台夫人颇得贤名,想必你自幼耳濡目染,从中得益不少。可是,你不是御史台夫人,是亲王之妃,你该明白这中间的区别。”

  齐悦听得怔忡:“臣妾不知,请王爷示下。”

  明亲王指抹额角,叹道:“得亲王爵者,皆是直系宗亲中与皇上血缘最近者。叔伯,兄弟,子嗣,无不是处在与帝位仅差一步的地方。我们这种人,最佳的生存之道,是活在皇家庇荫下与世无争地享受富贵平庸一生,不必英雄盖世,德望出众,更严禁朋党成群,拥趸成众。所以,你与那些命妇的结交须适宜适度,点到即止。”

  齐悦越发困惑,道:“王爷您兼管中书省,还带兵打仗立了大功,这……”

  “皇上信任本王,本王更须避嫌。本王辞谢各方宴请,固然是因为不喜热闹,但一个孤傲索群的亲王,绝对比一个朝野赞颂的亲王来得让皇上省心……唉,倘若是光儿,她一眼便能勘破这中间利害,无须本王费辞。”

  后面这句,纯属有感而发。

  齐悦粉颜遽然一白。倘若不是生来柔顺娇软的性子,这时必定有一句话脱口冲出:她如果这般洞悉政势,明白利害,当年为何连她自己的父亲也没有救下?

  当然,她不能说。

  那个女子从这座王府离去已逾半载,自己作为这王府内惟一的女主人,依旧住在芳歆斋,进不来这座主寝楼。王爷常去薄府不是秘密,对薄光余情未了不是隐讳,她惟有顺从。

  “薄王妃才貌兼备,臣妾自愧不如。臣妾晓得薄王妃如今已是五品尚仪,太后倚重,皇上常识,前程似锦呢。”

  他目色稍深,淡声问:“你是外命妇,她是尚仪,你们应该常有照面,可说过话么?”

  “涟儿满月宴时,是另一位云尚仪经手,臣妾与薄王府少有见面时候。如今云尚仪退职,薄王妃独掌尚仪局大权,今后想必要见得多了。”

  他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你和她常见面罢。宫中各局各司之首多是朝廷命官的庶女,她凭藉奇功高居五品,难免招人侧目,你多与她见面,使他人晓得她在宫外不是没有依靠,多少是个警醒。”

  齐悦嫣然一笑:“臣妾与薄王妃姐妹一场,当然愿意深交,可臣妾担心得是薄王妃未必愿与臣妾来往。”

  “你是一品命妇,她是五品女官,你主动攀谈,她为了礼节也不能驳你的颜面,你反能落得一个宽容大度之名,何乐不为?”

  方才,不还告诫她不需要刻意经营什么贤德名声的么?齐王妃美眸柔情似水,道:“臣妾一切听从王爷吩咐,明日进宫拜见太后之后,便去看望薄王妃。”

  ~

  “光儿,哀家这病已然好了,这苦药还得喝上多久?”

  凤床前,面对太后的愁眉苦脸,持匙喂药的薄光抿嘴坏笑:“谁让太后您不听小光的话?罚您再喝上三日。”

  “你这坏孩子,自从哀家患病来便镇日受你的欺负,宝怜,你也不管的么?”

  宝怜侍立在床头,语意凉凉道:“奴婢最是心虚,如若奴婢那个时候劝住太后,也就不会累太后染疾,奴婢无地自容犹怕不及,不敢多嘴。”

  慎太后咽下一口苦汤,气道:“你看,连你也在欺负哀家。哀家那时不过是看着外间没有日头出去走走,哪想得了热症?”

  薄光弯眸,放出一对酒窝儿俏皮,道:“太后,您喝了这碗药后,光儿去为您去煮百合莲子汤,甜甜凉凉的,最是清热消暑。”

  慎太后叹道:“让哀家烦心的,岂是只有这个病躯?”

  她大眼睛忽忽闪闪,问:“光儿可以为太后分忧解劳么?”

  “哀家的两个兄弟进京贺允执平息匪患之喜,半路上居在遇上了一拨强盗袭击,如果不是他们事先有防备,说不定吃了大亏。”

  “……太后怀疑是魏氏所为?”

  “除了他们,谁还有这个胆子?”

  有喔,薄家老大是也。她持勺再喂一口,道:“其实,光儿一直在收集罪证,但前朝魏氏不倒,后宫的魏氏倒了也无济于事。魏大人之弟兵部郎中魏典的爱女生得颇为貌美,只须找个名目,随时便可进宫为妃,听说那位魏小姐内敛成稳,才情不俗,全不似其姐这般张扬跋扈,只怕是个更难缠的主儿。”

  “是啊,这前朝是根,后宫是叶,后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