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电力强国 >

第429章

超级电力强国-第429章

小说: 超级电力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家,父母已经做好了饭,张逸夫也交出了自己两千多块的薪水,从前不交是因为三五百自己都不够花,现在无所谓了,蹦着迪都花不完。(未完待续。。)


612 全面开花

  宁澜见这么多钱整个人都不好了,连问了三遍“光这个月的?”
  她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中,往常邻里亲戚聊天,偶尔就会比一比孩子的收入,撑面子,可现在她怎么比啊!那边有孩子挣500块,觉得自己简直举世无敌了,这边他来一个我家逸夫上个月两千多,大家还能不能做朋友了!
  张国栋见了这钱倒挺高兴,跟宁澜说,儿子给了你就收着,干干净净的,上过个人所得税的,都是劳动所得,没得挑。
  吃饭的时候,张逸夫又随口问了问局里的情况,老张话说农网改造终于结束了,来支援的干部都光荣归岗,就有一个叫王硕的,华北局过来的,不知道为什么倒腾一圈过后,就留在蓟京局东郊分局了,也不知道是招谁惹谁了,华北局新局长不是东北来的么,跟他有仇?
  张逸夫笑而不答,想着王硕携妻带子来的蓟京,本来还想做人留一线,没想到华北局的新领导给了这样的处理,也罢,房子也有了,爱人工作也解决了,你还想怎样。
  饭后,宁澜熟练地沏了壶茶,放在茶几上,电话旁,她太清楚儿子作息了,这天晚上该是褒电话粥的时间。
  其实这种事不该有这样的计划性的,只是张逸夫和夏雪都是理科生思维,工作又忙,难免这个有心情打个电话,那个没空,等那个有空了,这个已经累脱了。于是他们定在每周四晚煲电话粥,再忙再累,这个时间得挤出一个小时。
  这俩人神奇得让宁澜又发笑又发憷。张逸夫掐着表,几乎在新闻联播音乐开始的那一刻,拨通那边的电话,电话中等线的声音响都没响,对面的人就接起了,宁澜就奇怪,这俩人至于么!要是一个忘了这茬。晚十几分钟,还不得打起来?
  三溪工程公司比北漠早一些成立,夏雪的进步也远超张逸夫的预料。成为了工程建设部的副主任,张逸夫本以为她当个助理就顶天儿了,现在看来上级领导还是相当重视她的,也不知道老夏有没有做工作。张逸夫反正之后没问过。
  这个部门也是现阶段公司中最大的部门。光副主任就有5个,夏雪负责的是跟电机电网有关的部分,真正大坝建设还是交给了水利专业的人。现阶段距离电机建设还远,她的工作一方面是跟电力部沟通电网建设,另外就是负责招标中电机的部分,是真的不闲不忙。
  自从上次跟双眼皮的事闹过后,公司的人对夏雪也都是毕恭毕敬,产生了一种距离感。对于夏雪来说这种距离感是好的,她巴不得有这种距离感。这反而能让工作更顺利。
  尽管张逸夫再三跟她说不要脱离群众,但她好像压根儿就不是个群众,实在没法打进群众内部。
  实际上他们的电话粥,只有1/3不到是关于工作的,剩下的时间都在聊电影或者书籍,鬼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忙人有这么多时间关心这个,张逸夫也是不得不喜欢上的看书,因为除了看书他实在找不到什么娱乐了,跟电视娱乐不同的是,书这东西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反而愈久愈香,没了后来书籍的那股浮躁与尘嚣的味道,闲时拿几本中篇小说喝着茶淡淡读着,倒也渐渐形成了兴趣。
  偶尔周末,夏雪会回京去岳云鹤那边对付一下,张逸夫也一起去,与岳云鹤的对话始终止步于学术上,谁也没往时势上靠。搞定导师之后,**的二人都会回老张家苟且一下,张逸夫父母每到夏雪回京的日子,也会自觉地去看望看望老人,特别说明是要在老人家过夜的,晚上不会回来。
  自从张逸夫当了一把手一来,好像再没人敢跟他抬杠,一切顺利得他自己都不相信。
  对他个人而言最值得庆贺的顺利无疑是恒电的微机保护。
  本来无论是他还是陈延睿常江,对试运行都不敢太过乐观,产品在实际运行当中的情况难料,风里来雨里去,难免不该动作的时候误动了,或者该动作的时候拒动了。然而在华东局小范围的试运行中,产品的稳定性完全超过了传统继保,完善的算法从运行至今半年几乎没有任何改动,这几乎相当于1。0版本就是无bug的完美版本。整个过程中,反而是产品的工业设计和外壳逐步完善,从南陵挖来的材料学专家不负众望,小心地保护好了芯片与主板。
  六月中旬,经历过几次实际线路故障的考验后,在华东的试运行已经可以宣布圆满结束,通常一两年的试运行在这边半年就够了,实在不用再试了。成果汇报给电机工程学会,继保专委会再次开会进行评审和鉴定,这次是正式的完美评估,把结果送到了部里。
  部里对于这个产品也早已**难耐,在秦勇与黄正辉的业务范畴内一路顺风,七月初就下文给各局通报情况,鼓励大力推广。
  更**的,无疑是吴玲玲了,华北局领导更迭局势混乱,她负责的岌岌可危的继保专业已经**太久了,她第一个响应了部里精神,并且书写文件希望华北局首先采用,这次的文件通过速度必然与巴干时期大相径庭,一路火箭签字,恨不得当天就叫恒电的人来谈。
  七月中旬,微机线路保护的第一笔买卖敲定。
  80台继保装置以将近二十万元的单价引入华北电网。
  向晓菲这次是真傻了,前前后后几乎也投了这么多钱就去,一单就能捞回?
  关键是这玩意儿生产起来没省煤器那么麻烦,体积相当于省煤器的几百分之一,80台,只要材料设备到位了,软硬件组装调试完毕出厂也比省煤器生产周期短得多。
  她也开始尝到了利用高科技赚钱的甜头,省煤器玩儿了命的也就那样了,那技术早就保不住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搞,表示这玩意儿是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跟你们恒电的专利没关系,利润自然也就越来越薄。
  而微机保护赚钱的速度,向晓菲根本不敢去算。
  几年的积累与努力,终于在这一年,开始全面开花。(未完待续。。)


613 庆功

  一场小规模的庆功宴理所应当地举行,张逸夫与向晓菲宴请从华东归来不久的陈延睿与常江二人,这二位功绩斐然,可谓是微机保护上马的最大功臣。
  陈常二人也都是学院出身,其实在他们眼里,搞研究发明应该是一个熬人且漫长的过程,用十年磨一剑来说都不为过。但这个项目,他们反而觉得还没怎么吃苦,微机保护就出来了,就成功了,张逸夫早就铺好了路,他们只是走过去而已。
  站在学术立场上,这其实并不值得开心,因为关键技术难点的攻克好像并非出自自己的想法,但对这二位而言,却正需要这些,陈延睿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有限的时间内恐难有作为,最后能做成一些事,也算聊以慰藉,常江则对学术的兴趣有限,更希望功成名就,恒电给了他这个机会。
  在张逸夫看不到的地方,国内的学术圈子,继保圈子,这二位已经是绝对的明星级人物。只因微机保护这东西的价值实在太大,外行不会觉得有什么,内行却足够清楚这东西的意义和利润,发电厂、变电站有大量传统保护装置亟待更新换代,从华北局一出手就更换40条线路(线路两端各一台)的保护就可以看出需求有多么**。只要装置做得好,就是一本万利,20万一台这是什么概念?即便是2。0版的文天明也需要小二十年的功夫才能攒出来,而其成本。已经被恒电控制在三万以里,卖的就是装置,就是产权。
  不得不说。国内微机保护兴起之初,暴利得确实无法想象,尤其是在独一份的情况下,定价只要比进口产品低一些就足够了。未来的十几二十年中,虽然通货膨胀很严重,文天明的工资还会涨几倍甚至几十倍,微机保护却因技术普及而逐渐降价。最终稳定在10万元上下。
  张逸夫的概念一向是政策》技术》市场,现在三者俱有,正是积累资本的最佳时机。万不可因为一个产品的成功小富即安。
  桌前,张逸夫举起小酒杯道:“最近肯定没少喝,我就不灌酒了,随便喝一点。”
  几人举杯饮尽。露出了既疲惫又欣慰的微笑。
  “总算做成了一些事。”陈延睿放下酒杯感怀道。“刚出学校的时候,我的心情还是赌一赌,没想到成功来得这么快。”
  “陈总,我可是怀着必胜之心出来的。”常江又给自己斟了一杯大笑道,“不过研发速度确实连我自己都吃惊,让日本人、美国人看到了,肯定得气死。张总你是不知道,本来那两边的人都盯着我国的微机保护市场呢。就是咱们这边出了新政策,凡是国产能干的事。不采用进口。咱们紧跟号召,抢在更新换代的时刻出了产品,天公也作美啊!”
  张逸夫笑了笑,天公作美不假,可关键还是事在人为,没自己义无反顾地往上面投资源,这机会最后不还是别人的。
  他默默望向向晓菲举杯,辛苦了。
  向晓菲也默默举杯。
  两年多来的磨练,让向晓菲身上褪去了浮躁的气息,换成了淡淡的优雅,或者说她已经不是单纯的边境投机商人了,她不得不扮演一个企业家。
  老陈还没被胜利冲昏头脑,捕捉到了这个细节,插话道:“逸夫,向总在整个过程中都鼎力支持,跟华东和华北,重要的事也都是她去谈的,没有她,我们几个搞理工的,也搞不成这么多事,来来,我敬向总一杯。”
  “陈总太客气了。”向晓菲歉然举杯道,“我的工作其实谁都能做,你们的工作才是只有你们能做。”
  “不见得,术业有专攻。”陈延睿对一切都明白得很,谈生意根本就不是谁都能做的事,外加恒电始终手脚干净,把握好尺度才是最难的。
  几人再度碰杯,闲聊几句后,谈起了后面的发展。
  “我先插一句,电机工程学会那边的消息。”常江抹了抹嘴,身为继保专委会的重要人物,俨然已经进入了核心团体,“之前晋西冰灾,暴露出了融冰技术落后的问题,电力部上个月下文,投重资,委托电科院进行融冰技术研发,电科院现在正在寻求研发伙伴,不限于机关和研究院,民营企业甚至外企也可以参与,只要你有研发能力,有技术实力。”
  “融冰……”陈延睿托腮道,“不太懂,但说的应该就是直流融冰吧,国外有一些,移动融冰设备接在线路两端,利用直流电流发热来融冰。”
  “反正凭借咱恒电现在的水平,名声,我联络一下,应该是可以参与的。”常江一副混成大哥的样子,“这个项目,产品出来后的订单是有保障的,政策补贴也有保障,毕竟这个产品太专业,太窄,始终没怎么研发,这次就是电力部出钱让你搞,搞出来电力部再买,很好的机会。”
  几人这会儿都望向张逸夫,看看他的态度。
  “别看我,晓菲定吧。”张逸夫笑着摆了摆手,将信任的目光投向向晓菲。
  陈常二人都琢磨着张逸夫的意思,之前的项目自始至终向晓菲只是负责执行,真正的重要决策都是张逸夫定的,这次是几个意思?要增加向晓菲的影响力么?
  向晓菲自己也有些手足无措:“这个我不懂……”
  “没关系,就从经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