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随身种田 >

第2章

随身种田-第2章

小说: 随身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前院中央,两颗巨大的桂花树遮天蔽日,给院子带来了阵阵清凉,若是到了九月桂花开的季节,整座小山上都将会沉浸在一片浓郁的芳香中。
    房子的右边,两株葡萄藤沿着架子攀缘而上,结成了一片足有三分地大小的绿荫,绿叶掩映之中,一串串青色的葡萄隐约可见,让人望而生津。
    院子的左边,开辟了一个菜园,里面种满了西红柿、黄瓜、茄子、丝瓜等等常见的蔬菜,典型的农家菜园子。
    院子的一角,一个老式的手压水井和几块巨大的青石板挨在一起,那是刘家平时洗菜洗衣服的地方。
    这就是刘睿从小到大生长的地方,或许,将来他还要在这里结婚生子,住上一辈子。
    “爸,我不是不让你干那么多吗?”看到父亲又坐在椅子上编织竹椅,刘睿又是心疼又是嗔怪。
    “没事的,你老爸还没有那么不中用!”虽然双腿粉碎性骨折,但是刘家宏并没有意志消沉,声音依旧洪亮!
    叹口气,刘睿没有再说什么,毕竟父亲能找到点事情做也是好事,免得整天闷着,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上梁村靠着小青山,这附近有一片方圆数公里的巨大竹林,村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是学会了向竹林索要经济利益。上梁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着编织竹制品的传统,编织出的竹椅、竹篮、簸箕等等在青山县城很受欢迎,也算是山民们改善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
    刘家宏受伤之后,不良于行,但是他又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人,刘睿就进山去给他砍回竹子,剖成竹篾,让他坐在椅子上动手编织。
    “大哥你回来了!刚才下梁村的黎二叔来人通知,说晚上要五十斤的米酒。”刘睿刚把自行车在墙根架好,一个女孩子就从堂屋跑了出来,叽叽喳喳地说道:“刚才刘智又跑出去钓鱼了,没有在家里看书!”
    小丫头梳着两根小辫子,穿着七分裤和纯白的T恤衫,两只大眼睛洋溢出灵动的气息。
    她是刘智的双胞胎妹妹刘彤彤,只比刘智小一刻钟,因此很是不忿自己要叫刘智哥哥。
    “小叛徒!”正在把水桶放在水井边的刘智在低声嘟囔道。
    “小丫头,要叫二哥!”刘睿伸手揉揉彤彤的脑袋,说道:“你们俩回书房看书去,下个星期都要开学了,不能再吊儿郎当的。”
    小丫头冲着刘智做出一个鬼脸,转身蹬蹬蹬地跑进了堂屋,刘智原本还想呆在院子里,被刘睿一瞪,就再也不敢多呆了。
    刘睿掏站在堂屋外瞧了瞧墙壁上的老式挂钟,已经四点过,一会还要出去送货,自己先把刘智钓的黑鱼收拾了。
    从水桶里抓起黑鱼一看,还挺大的,起码有两斤多,也算是难得的珍品了。
    黑鱼是乌鳢的俗称,是一种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的肉食性鱼类,因为肌肉率高,又无肌间细刺,老少咸宜,是一种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黑鱼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品,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珍品。
    黑鱼身上的鳞片上有一层粘滑的液体,要是一般人,还真的不太容易抓住,但是作为在小桐江边长大的孩子,刘睿收拾乌鳢自然是不在话下。
    不过,当刘睿掏出黑鱼肚子的物事时,却发现了里面有一粒圆圆的硬物,倒是让他觉得很奇怪。
    听说有的人杀牛宰狗可以获得牛黄狗宝,难不成自己今天能从乌鳢的身上发现点特别的东西?
    走神的刘睿一不留心,让黑鱼从手上挣扎而出,鱼鳍上的尖刺猛地扎在他右手的食指上,鲜血直冒。
    “真是晦气!”刘睿在心里暗骂道。
    强忍十指连心的剧痛,刘睿把黑鱼收拾干净,并且把那颗罪魁祸首的圆珠子给洗了出来。
    珠子和玻璃珠一般大小,有点像是大理石材质,上面雕刻着花虫鸟兽,造型古朴,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刘睿拿着珠子在阳光底下瞧了瞧,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感觉到冰冰凉,挺舒服的。
    看到珠子上有一个凹陷的小孔,刘睿念头一转,就跑进屋里,找出一根红丝线把珠子串起来挂在脖子上。
    刘睿没有发现的是,自己刚才流出来的鲜血,在沾到珠子上面之后,竟然悄无声息地融了进去。
    杀完鱼的刘睿听得院子后面的几头猪在嗷嗷乱叫,想想时间也差不多了,就开始给它们配好饲料,喂猪!
    刘家常年酿酒,刨去成本,要说收益最大的一个方面,恐怕就是养猪了。
    发酵好的酒酿,经过水蒸气的长时间蒸馏之后,酒精被分离出来,,这种酿酒之后剩余的残渣酒糟只能用来当做家畜饲料。酒糟之中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又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催肥的作用,用酒糟喂猪,不仅出栏快,而且瘦肉率较高。刘家酒坊每年都可以出栏二三十头两百斤左右的肉猪,成为刘家每年稳定的一个收入项目。
    也正是因为有了酒坊和这个小小的养猪场,刘家的生活才过得有滋有味。
    在刘睿的记忆之中,小时候因为家里养了猪,过年的时候都能杀年猪,屋檐底下那一串串的风肠和腊肉总是一道道令人羡慕的风景。只不过这几年,随着几兄妹在学校的开销越来越大,家里杀年猪的频率明显降低,最近一次杀年猪,还是四年前。
    现在猪舍里面有六头一百多斤的肉猪,估计还有一个多月就能出栏了。在家里债务压力很重的情况下,这批即将出栏的肉猪,寄托了刘家众人的诸多希望,刘睿可不敢轻易让它们饿着。
    看着半大的肉猪在猪舍里抢食,哼哼唧唧的,刘睿心里头很是高兴。六头猪,起码能有一千二百斤,按照最近每市斤三块钱的价格,就能够有三千多块,多少能够还上一点债务。
    前几天刚卖了三千块钱的稻谷,再加上这批肉猪,还有后山果园中正在挂果的荔枝,这个夏天家里少说能还上一万块钱。
    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刘睿觉得父母并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个烂摊子,这个家当得还不是那么上火!
    PS:感谢大家的支持,半天时间就冲到了签约作者新书榜前一百名,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感谢‘ぷ弑╰∴愛※’打赏200起点币,新城卫打赏100起点币,在新书第一天就有人打赏,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小仨很感动,也会更加努力!
【003章】 温馨晚餐
    在家里休息了一会,刘睿又装了一桶米酒,绑在自行车上,送往下梁村。
    上梁村和下梁村是两个挨在一起的自然村,每个村子的人口相近,约莫两千左右。因为一个在青翠山余脉的山梁上,一个在山下而得名。大抵上,在山里的村落取名规律基本相近,不是按地形就是按其中聚居的姓氏命名。
    刘家酒坊已经开业数十年,附近的村民有什么红白喜事或者聚餐之类的,都习惯让刘家送货上门。
    在农村,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啤酒和瓶装米酒相对来说太过昂贵,人们大多喝的是土酿米酒,戏称为‘土茅台’。‘土茅台’大多都是利用大米或者玉米为原料,用中草药制成的酒曲酿造而成,醇香可口,香气四溢。刘家酒坊每天可以卖出百来斤米酒,刨除成本,微薄的利润在农村也算得上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收入。
    若不是有酒坊支撑着,刘家哪里能供得起三个小孩在县城上学?
    从下梁村送货回来,太阳已经被高高的青翠山遮挡住了,阵阵阴凉让刘睿感觉舒服了许多。
    走进院子,刘睿就闻到一股股浓郁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听见彤彤在叽叽喳喳的声音。
    桂花树下的石桌上,已经摆上了几个热气腾腾的菜肴,彤彤一边从厨房里取出碗筷凳子,一边在和刘智拌嘴。
    刘家宏坐在宽大的竹椅上,笑吟吟地看着正在吵闹的一对小儿女,灿烂的笑容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宛若一朵盛开的菊花。
    张桂芝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装满丝瓜瘦肉汤的瓷盆从厨房走出,对彤彤说道:“别闹了,没看见大哥回来了吗?去,给大哥打水洗脸洗手,准备吃饭!”
    张桂花虽然才四十,但是长期的操劳让她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看上去像是五十出头的人。
    彤彤转头一看推着车子走进院子的刘睿,吐了吐舌头,跑到水井边压水,只见一道亮晶晶的水线从管子中流出,在水盆中溅起晶莹的水花。
    “哥,先洗个脸!”小丫头乖巧地取过刘睿的毛巾递给他,娇声说道。
    彤彤自然是知道大哥为了这个家,为了她和刘智,付出了许多,对他非常尊敬。
    怜爱地揉揉小丫头的脑袋,刘睿微笑着洗脸洗手,冰凉的井水洗去他一天的燥热,神清气爽。
    大理石圆桌直径足有五尺,上面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诱人的香气。
    这个石桌刘睿听父亲讲,从爷爷的爷爷辈传下来,已经有百来年的历史了。这个大理石桌子石质细腻,雕工上乘,更为难得的是,桌面上天然黑色的石纹构成了一幅树下赏月的水墨画,可谓是难得的珍品。
    当初,茶马古道就从刘家旁边经过,借助着那些往来不绝的客商和马帮,刘家酒坊创造了不小的辉煌,在解放前就盖起了五间青砖大瓦房。只不过和青云镇绝大多数的人家一样,在商路没落之后,刘家酒坊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
    这张饭桌,承载了刘家三兄妹太多的美好回忆,刘睿小时候天气热的季节,没少在这上面睡午觉。
    桌面上,清蒸黑鱼、红烧兔子肉、西红柿炒蛋、清炒空心菜、凉拌茄子还有丝瓜瘦肉汤,五菜一汤,有荤有素,搭配合理。
    这样的规格,要是在城里的饭馆,没有一百块钱根本就拿不下,但是在农村,其实花不了什么钱的。
    黑鱼是刘智钓的,兔子是昨天刘睿的小舅张振祖送过来的,蔬菜都是在自家的菜园里摘的,除了猪肉是张桂芝花了十块钱在集市上买回来以外。
    在农村就是这点好,可以不用花大钱,就能吃上新鲜健康的绿色食品,只要不懒惰,总不会饿死。
    看到一家子都已经到齐了,刘家宏拿起筷条,点点头说道:“开动!”
    两个小家伙早就等着这一刻了,拿起筷条就向满桌子的美味发起了攻击。
    “老妈做的菜真好吃,比学校里好吃一百倍!”小丫头嘴里塞满了食物,还不忘在赞叹。
    “小丫头,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巴?”张桂芝笑吟吟地给小丫头夹了一块兔子肉,说道:“下个星期回学校,就没有机会吃了。”
    一听到要开学,小丫头原本兴高采烈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皱着小眉头,拼命地对付眼前那盘兔子肉。
    刘家只是普通农家,没有森严的规矩,那种食不言寝不语的严肃场面自然是看不到的,取而代之的是欢声笑语。
    往往在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就会讨论第二天应该计划的农活,作出相应的安排。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得受穷。
    在农村,那些家境比较好的家庭都是计划相当到位,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各种安排,第二天一早起来就不会有犹豫,办事效率高。
    “老大,田里面杂草多了,明早酿完酒之后,你去看看。”刘睿才接手家里的农活几个月,很多东西都还需要母亲张桂芝提醒。
    “嗯,我知道了!”刘睿点点头说道:“妈,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