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 >

第3章

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第3章

小说: 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粲看见黛玉眼中闪着泪光,以为自己这样散漫的做派招她不喜欢了,立时丢了手中吃了一半的海棠,引了黛玉从正院的西小门出去,跨过这道门眼前霍然一亮,一大片波光粼粼的湖水映入眼帘,黛玉立时觉得刚刚那股子抑郁的滋味散了大半。

这便是林府的花园子了,这里的水面甚是开阔,中间垒土为山积石为坝做了个湖心岛,岛上建有高台,下面是一大片金黄的菊花,黛玉瞧着喜欢,林粲便引她经过一座白石拱桥,慢步走上湖心岛。岛上的高台比湖面高出甚多,想必是秋日里登高望远之用,到也合了这个季节。黛玉这会子兴志甚高,也不惧那些数不清的台阶,只扶了紫鹃雪雁的手登上高台,与林粲一起登高望远。

“看着这一大片湖水,心胸都开阔了。”

“妹妹即喜欢这里,便是天天来也使得的,我已经叫林载安家的把这园子里的下人都换成了丫头婆子,妹妹只管带着丫头们过来玩,不必担心有人冲撞的。”

黛玉听了自然高兴,只是这一大片的园子,若只自己一人游玩难免有些空旷了,于是又想起了贾府的姐妹们,“我听说很多闺阁女孩儿家都有下贴子互请的风雅事,不知咱们府里兴不兴这个。”

林粲说:“这个季节已然是晚了,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妹妹便请上几百位的姑娘奶奶的来府里赏花饮酒,咱们这园子也是容得下的。”

黛玉一笑,又向四处望去,却见远处有一座奇型怪状的楼宇,十字形屋脊,三层的重檐,多角交错,黄色琉璃瓦顶和鎏金宝顶在阳光下闪烁生光,衬着蓝天白云,越发显得庄重美观。黛玉便问哥哥那是个什么所在,林粲说:“那是皇宫的角楼。”

“皇宫!?咱们家竟与皇宫离得这样近!”

林粲说:“也不算太近,中间还隔着端静公主府和忠顺亲王府,但也不算远,皇上闲下来的时候,一溜达便到了咱们家了。”

黛玉觉着自已的哥哥哪样都好,就是时不时的便爱开些玩笑,于是也不理他,只瞧着这角楼新奇,

林粲说:“这角楼还有个传说呢,据说前明的永乐皇帝朱棣特意要求管工大臣要在北京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还指明了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这可把大臣给难住了,”

黛玉听得有些入神,林粲又说:“恰巧这大臣的儿子拿着一只蝈蝈笼子玩耍,那大臣把蝈蝈笼子拿来一瞧,却发现这重重叠叠、编织精巧的蝈蝈笼子,不多不少,恰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于是这角楼就盖起来了。”

黛玉笑道:“照这个说法,那角楼里的人岂不成了蝈蝈!”

这句话说得林粲心胸大畅,又与黛玉说了许多这角楼的趣事,这时林粲身边的大丫环绣巧来回话,说是沐公子叫人送信来了,有要紧的事叫大爷去一趟钱庄里边,林粲嘟囔了一句:“这人真不禁念叨!”便吩咐林载安家的陪着黛玉逛园子,自去钱庄里了。


 4皇上

第四章皇上

林家的钱庄铺面就在京城最繁华的大栅栏胡同,紧挨着闻名全国的同仁堂老药铺,钱庄的后院里起了一座二层的小楼,只做林粲自己的书房之用,平日里到是非常的清静。砚台为林粲打开正屋的大门,便退了下去,林粲瞧着在画案边挥毫泼墨的人,心里却想着黛玉所说蝈蝈笼子的事,不禁乐出了声。

“没规矩!见了朕也不行礼也不请安,却站在一旁傻笑,难不成朕脸上开了花,引得林大老板喜上眉梢了。”

林粲应付差事般的打千,才弯下腰去,就被皇上扶住了,“起来吧,跪久了又说朕特意的摆架子,你这人最是胡搅蛮缠的,朕可是怕了你的。”

林粲想为自己辩解一番,才张口,唇上就按了一根手指,“不许争辩,朕今日心烦得很,没兴志与你斗嘴,你就陪着朕写写字,给朕解个闷儿吧。”说着便拉着林粲回到画案旁,又拿起笔写了正大光明几个字,

林粲想起黛玉对两个匾额的品评,于是又得意了,笑嘻嘻的说道:“皇上的字是越发长进了,再练上一二十年就赶上草民了。哎哟~”

皇上掐完之后又揉了一把,才收回自己的手,“你个贫嘴的猴儿,三天不打便要上房揭瓦了。朕的字哪里不好了,是朱先生偏疼你,才总夸你的字好。”

林粲揉着腰委屈得什么是的,“不服气就下功夫练去,做什么下手这么重,疼着呢,必定是掐紫了。”

皇上说:“就你邪乎,让我瞧瞧,哪紫了。”

林粲却不让,“得了得了,让你瞧见了,说不定又借机掐一把呢,我还是回去擦点红花油吧。”

皇上问:“你打算让谁擦油啊?”

林粲说:“这话听着怎这么别扭呢,你有话就说啊,别总拐弯抹角的,我可不是朝堂上的一品大元,猜不着您的天子心事。”

“你个没心没肺的风流种,朕是问你,你那一院子的戏子娈宠都打发干净了没有,别私藏了什么,污了林家姑娘的眼睛。”

林粲说:“我那院子里如今干净得连只蚂蚁都没有了,皇上您派了戴权戴大总管亲自去监理的,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皇帝说:“干净了就好,朕让你过继给林如海,一是抬举你的身份,二是照顾林如海的遗孤,林如海这些年为朕办事一直是忠心耿耿的,江南盐运诺大的摊子压在他一人的身上,生生把他给累死了。他是朕的肱骨之臣,朕自然不会亏待他的女儿,你好生的待那林家的女儿,待将来给她选个好婆家,也全了朕与林如海君臣的情份。”

林粲对林如海确有几分敬重的,“江南盐运是天下最肥的差事,林公在这个位子上干了十多年,家财却只有七、八万两而已,可见林公是极清廉的了。”皇帝知他说的乃是实情,世人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林如海能做到这个份上已是难得了。

当今皇上的作派不比太上皇,太上皇当政的时候是眼里不揉沙子的,对旁人要求严,对自已要求更严,每日里殚精竭虑批折子批到半夜方才歇下,也正是因为如此,登基才13年便掏空了身子,如今在宫里边静养,把皇位禅让给了当今的皇帝。皇帝登基半年有余,发现这把龙椅只是看着好看,坐起来并不舒服。今天把林粲叫来一是好久不见他有些想念,二是找他来专门报怨的。

皇帝说:“若天下臣工都如林如海这般,朕何愁天下不治……”

林粲撇嘴:“全累死了还治什么呀!”

皇帝挑着腰里软和的地方掐了一把,又说:“别打岔,朕在和你说正经事呢,朕虽然贵为天子却有太多不如意的事,远的不说只说这个朝堂上,天天的如一潭死水,大臣们只会磕头请安,一个说正经事的人都没有,我稍一问讯什么,他们便跪下请罪,口口声声说臣罪该万死,让朕拿他们没办法。”

林粲明白皇帝的报负,他青年登基常以唐宗宋祖为楷模,最是想开疆拓土一展鸿图的年纪,可是上有太上皇压着,下有那起子人老成精的官油子,皇帝想做些个成绩出来还真难。不过,林粲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自幼在商场上打混,坏主意多着呢。

林粲说:“皇上既然瞧他们不顺眼就拈个错处收拾他们呗。”

皇帝叹气:“朕是大青朝的皇帝,不是那戏文里的皇帝,要治大臣的罪须得有凭有证、明正言顺的才行,不能像戏文里那样喊一句拖出去斩了便了事。”

林粲说:“要凭证还不容易,御史们不就是专干这种没事找事的勾当的吗?”

皇帝说:“不提他们还好,一提这起子人朕就心里堵得慌,一群尸位素餐的无耻之徒,白拿着朝廷的俸禄,只会奏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朕的朝堂都快变成妇人家们吵架抖嘴的地方了。”

林粲一笑,露出一个酒涡,立时把皇帝的眼睛给粘住了,

林粲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起子可恨之人也有些可怜之处,御史言官们都是六品,一年的俸禄只有12两白银,再加上冰敬炭敬的撑死不超过20两银子,京里的挑费又高,这些银子勉强够一家人吃饭的,如果不得罪人,兴许还有人偶尔送点孝敬,让家里的日子松快松快。那些个好挑事儿的御史,自然没人孝敬,日子就过得更惨了。”

皇帝一叹:“又说到养廉银子上了,朕知道这个主意极好,只是牵连太广,不是一二年能做成的。”

林粲说:“不须要大费周折,京里一共也不过20多个御史,皇上只须赏他们一些来钱的路子,让他们衣食无忧,这些个御史们本来就都是刺儿头,只要吃饱穿暖了,自然就会跳出来找事了。”

皇帝听着到有几分道理,林粲又说:“草民前些日子在城外头收了几个小庄子,每个庄子不过十几二十亩的田地,百十两银子的价格,皇上不如拿去赏给那些御史,这些庄子在咱们手里自然不算什么,可是到了御史手上就算份家业了,每个庄子一年能有十多两的进项,御史们有了这些进项就不必眼巴巴的等着旁人来孝敬,也不必害怕得罪人了。”

喜得皇帝连声说好,还说林粲不愧是自己的栋梁之材,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抚着林粲脸上的酒涡,“人家的酒涡都长一对,偏你只长一只,可见是个没规矩的,刚刚露出来,我还没看够,这会子却又不见了,你再笑一个,让朕看清楚些。”

林粲扬着脸任他摸,说出的话却极欠抽:“过期不候,下回请早吧您呐!”

“混帐东西!”皇帝笑骂着,又与林粲说起林家姑娘的事情。林粲把对黛玉的安排细细的说了,皇帝又问起贾府里的事:“贾家是林姑娘的外祖家,你们回了京怎么没去贾府里拜访?”

林粲说:“这不是刚回来吗,府里又进了新人,一切还都乱着呢,等收拾好了,自然要去拜访的。”

皇帝说:“我听说,昨个儿你们一回来就有贾府的人来接林姑娘去贾府住,却被你给挡回去了,这却是为何,难道贾府还能辱没了林姑娘不成?”

林粲小心翼翼的问:“皇上觉着贾家如何?”

皇帝一挑眉不答反问:“你觉得如何?”

林粲知道皇帝不待见贾家这样的老亲贵,但皇帝不明说,林粲也就跟着装糊涂,于是只拿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搪塞。林粲说:“我觉得这贾府里不像是什么规矩人家。”

“这话怎讲?”

“贾家有个衔玉而生的凤凰蛋,这人皇上知道吧?”

皇帝点头,林粲继续说:“这凤凰蛋已经十几岁了,却还在内帏私混,贾家自己女孩不避嫌疑也就罢了,但林妹妹与他是姑表兄妹,也这般不顾嫌疑的吃住在一处,就让人看着不像了。”

“有这等事,想来是那贾代善的媳妇有些溺爱了,你拘着林姑娘些也好,她是功臣之后,若被贾家带累坏了名声,朕的脸上也无光的。”

林粲当然应了,又与皇上说起他们兄妹两个在扬州买小瓷器的糗事,逗得皇帝大笑不止,笑过之后又向林粲讨要土仪。林粲推说,自已是奉了皇命去扬州办差的,如今差事办妥了回来复命,合该是皇帝发些赏钱才对,怎么反过来向自己要土仪。

皇帝一笑:“朕知道你一向是个胡搅蛮缠的,早给你备下了。”说着便拿出一颗葡萄珠大小的珍珠递给林粲。

林粲最喜欢珍珠,但凡看得上眼的,都要弄回家去的。见了这么大的一颗哪有不爱的!立时就拿过来便把玩一番,发现这珠子已经开了孔,说道:“还是宫里的工匠手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