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灭南宋“王气”即民族精神为目的。镇南塔的建成,便是这一历时八年、精心策划的巨大阴谋的最终完成。
李越眼前的皇城还未毁于劫难,可也飘散着一种零落悲凉的气息:建筑多有火焚的痕迹,珠宝书籍等早被掠走,运往北方。一进城门,就能看到被践踏的草木和破败的窗户,到处是马粪和垃圾。
看着赵宇没有表情的面容,陆秀夫说道:“官家可让军士们先打扫出一处宫殿,官家可歇息。”
叶铭走过来说:“我会派兵进守,大军则会在凤凰山上扎营,环卫皇城。
赵宇叹道:“既然蒙元能在此驻马,难道我宋将领不能在此休息?让大军入住皇城,不要多加毁坏就是了。”
陆秀夫皱眉道:“此为皇宫,如此,是否不妥……”
赵宇叹息道,“陆公,也许我说了君也不信:若是没有这些军士,如此皇城可能被付之一炬,淹没于尘埃,令后世无所追寻。”
陆秀夫一愣,终于又说:“秀王正带着后宫人等前来,到时……”
赵宇说:“将原来后宫的所在分出来,给那些太监居住。宫女全部放回民间。陆公,请带我起草一文,说吾朝遭此大难,乃上天警示,现今吾将一改祖制,从今后,再无太监,请说一下把人弄成太监这其中不符人伦之处。也不再设后宫,可有皇后,如为子嗣考虑,最多可娶一两个妾室。皇帝要如平常百姓家一般生活……”这个时代连平民百姓都有妾室,猛地要求一夫一妻,大概不会被大众接受。而且,这些道德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没有经济来源,女性只能依附男性为生,那么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就要多养些人。
陆秀夫大惊道:“官家!此时江山不稳,贸改祖制,恐让人生恐疑之心。”内戚宦官都是权力的组成部分,这个官家一下就砍去了两大块,这得引起多少人的反对!
文天祥在一边也犹豫道:“官家,后宫宦官之立,已千年有余,若说上天因此而警示我朝,似有牵强。”
赵宇不再争辩,只对三个人说:“文公,陆公,今晚与我共饮一杯可好?”
陆秀夫和文天祥对视,官家这又是要哪一出?但都点头道:“官家相邀,自然是好。”
赵宇一笑,示意李越与他同行,两个人一同走开,只董义带着几个人远远地跟着。
赵宇默默不语,李越知道赵宇想废后宫和宦官被否,心里不畅快,就说:“慢慢来,烈女怕缠郎。你多说几次,也许就行了。我从来不把别人说的‘不’字当成最后的决定。”
赵宇侧目看李越:“你这是什么比喻?放陆敏那里倒是可以。别以为别人都像你这样……”
李越自豪地挺胸:“我怎么了?我觉得这次陆敏肯定是心里有我了。”
赵宇噢了一声:“他说他不会成婚了吗?”
李越肩膀一懈:“没有,这还用说吗?”
赵宇深吸了一口气,说:“其实有时我真的挺佩服你的……”
李越惊喜地问:“真的?什么地方?”
赵宇尽量平静地说:“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明知是个大坑,还往里跳;明明没路了,可偏接着走;前面是黄河了,却还是不死心……”
李越不快地说:“你怎么总打击我?有这么灰暗吗?他真的喜欢我了,看着我走的。再说,黄河有什么可死心的?游过去不就行了?”
赵宇眨眼:“我们真没有共同语言,能不能分手?”
李越搭了赵宇的肩膀灿烂地笑:“我知道你想打击我,然后又跟我要飞船。你还是省省这个力气吧。我跟你说个我小时候的事儿,我有一次想往我家的墙上画圆圈——看,我现在知道我早就有艺术细胞了,我妈不让,你知道我闹了多长时间吗?”
赵宇冷淡地说:“我没兴趣。”
李越笑嘻嘻地接着说:“我闹了整整一个月,直到她在一千多次拒绝后终于气疯了,自己拿着笔在墙上画了一个大圈儿,然后我就说我不想画了,把她气得差点吃药……其实我现在挺后悔的……”
赵宇哼一声:“把你妈气着了?”
李越说:“我不应该觉得我画的圆圈大概没她的那么大就放弃了,如果我当时真的往墙上画了,也许就成了少年绘画天才的壁画呢。”
赵宇似乎思索着说:“固持己见的人是不是都因为对自己持有深刻的误会?”
李越不上当,拍赵宇的肩说:“只是想告诉你,你有功夫还是想想怎么去说服文天祥陆秀夫他们任你为所欲为,别捉摸我的飞船了。”
赵宇慢慢地说:“我现在正在想是不是该说服他们的这个任务交给你……”
李越一下子把手放下,说道:“我正想出去找陆敏,今天进城时没见过他。哦,你还记得我们刚出山时遇见的文老先生吗?他也家住临安,还给过你地址,你后来给了孙小官人,我也准备去看看他。话说,他还真帮上了忙呢。”
说是出去,但李越没有走成,被赵宇要求留下来参加晚宴。到了晚上,赵宇让孙小官人在一间空荡的大殿里摆了张圆桌子,请文天祥和陆秀夫一起吃晚饭,李越陪坐。
临安毕竟是南宋最大的城市,即使他们才进了城,晚饭又是如此仓促,但菜肴已经很丰美。赵宇一看二十多个菜,立刻让人撤下去了十二个,说给大家分享。孙小官人听了忙进来,急着说:“官家,就八个菜,每个人才两个……”
赵宇挥手:“够吃不就成了?我们在野外也还没有吃到每个人两个菜。”
孙小官人面现苦色:“官家,这是在皇宫,官家如果只吃两个菜,传出去,让人们笑话……”
赵宇一笑:“让他们笑话呗,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文天祥和陆秀夫也觉不妥,过去皇宫中皇帝常常“膳百品”、“半夜传餐,即须千数”——(吃上百个菜,半夜传餐,动不动就要上千种),官家只要两个菜,这也太小气了!真让外人知道了,大宋的脸面就别要了。
陆秀夫说道:“官家,虽是战时尚需节俭,但礼不可废,《周礼天官膳夫》记‘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品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见到赵宇茫然的眼神,陆秀夫解释道:“这话的意思是,天子的饭食用六谷,用六种牲畜,饮用六种饮料,佐羞有一百二十品。珍羞有八种,酱醋品有一百二十瓮。天子每日三餐,所用鼎具和盛肉盛菜用的俎具各十二个。进餐时要伴乐,以劝天子多食。官家,天子之餐不可与庶人相同,同则礼乱,让人无所适从。”
来了!李越在一边看热闹,赵宇微笑着对陆秀夫说:“既然如此,那这顿饭就由陆公来请了!孙小官人,告诉大家,现在是陆公在请吾等吃饭,不是天子之宴!没那么多讲究了,记住要说清楚这些,以合礼仪。”陆秀夫刚要说多些菜,赵宇马上说:“不用多加菜了,我们正在讲清廉,陆公以身作则,正要为人做出榜样。”他压低声对陆秀夫说:“陆公,有关纠正官场不良之风,陆公一定要负起责任。”
陆秀夫已经见过赵宇多次耍赖,但这么赖到自己头上还是第一次,不禁苦笑,孙小官人只好摇头走了。文天祥暗自疑惑:这个官家真是古怪,不要说在这个位子上,就是作为常人,也显得与世格格不入。
酒过三巡,赵宇略带了醉意说:“李官人打探到,蒲寿庚的船队已经在北上的途中,我觉得这必是元军下了重赏招降泉州蒲寿庚,希望他的船队北上,在长江与元军水师前后夹击我军的水师,联合北岸的元军兵力合力消灭我渡江之军。蒲寿庚的船队至少有千只,且多有经验的水手,对元军来说,此举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能永绝后患。大概三四日间,就会有消息来。”
陆秀夫和文天祥脸上都露出震惊的神情,看向李越,李越尴尬着点头微笑。
文天祥皱眉道:“官家留在江西的十几万宋军,可以马上调来助战。”
赵宇摇头说:“如果蒲寿庚真的降元,就让他们南下泉州,剿灭蒲寿庚。此人身家至少半数得之于我宋,却忘恩负义,落井下石,当严惩不殆。”
文天祥仔细看赵宇:这人没醉吧?自己都保不住了,还去严惩叛徒?
陆秀夫担忧地说:“若真如此,不知陈宜中和两王会是如何?”
赵宇沉思了下,说道:“也许没有进泉州,也许被蒲寿庚扣住了。不管如何,我军都要去往泉州。”
文天祥问道:“那么这长江一战,我军胜算又是如何?”
赵宇摆了下手说:“张世杰近日该到了,他来了,就让他选条大船,装饰成龙舟给我用,我与十万军兵上船,往扬州那边去……”李越知道历史上张世杰曾带领着三十万军民离开福州,他的船队运送十万兵力不在话下。
文天祥急忙说道:“官家如此太过冒险,不如……坐镇临安,让吾等前往海上,与元军等一搏。”当初元军逼近临安,他就曾与张世杰向谢太后要求,与元军放手一战,可谢太后不敢。现在这个官家倒是敢了,自己却不想让他这么干了。
赵宇摇摇头,带了丝不好意思的语气对文天祥说:“文公,你该知道我,是个不通文墨之人,众臣马上就会聚集临安,我正想好好委托文公一件事。”
文天祥忧虑着赵宇凶多吉少的水战前景,忙问道:“官家所托何事?”
、第 98 章
赵宇叹息道:“陆公知道我的看法,我朝官制累赘冗繁,平时不利管理,滋生贪污腐化,战时无法应急,导致不能全局抗元。我朝现在还在危难之中,不能盲目沿袭旧制。我想请文公着手官制的改变,朝廷现在只设六部三司,其首组成‘内阁’,内阁直接与我商讨事宜,而不久就有长江一战,接着要备战北伐,在我与元军对战期间,内阁要全权掌握政事。我请文公章内阁之首,陆公与谢公都该在内阁中。我知文公曾倡导‘从众谋’,在内阁中,肯定会聆听多数人的意见。而其他大臣,可先集于一院,姑且称为‘国务院’吧,议论诸等策略要事,并将决意呈给内阁,由内阁做最后决断。如此,可符合文公所说的‘集众思’?至于文公所说‘通言路’,我想日后可建立一民众代表之会,请各地代表传达对朝廷的建议和不满,但那要待战乱过去,文公要耐心等待。”
餐桌上一片静悄悄的。李越连头都不敢抬:这些重要的概念,内阁国务院民议会,赵宇竟然借着文天祥的言论就这么平平淡淡地给介绍出来了,还说的仿佛是为了让文天祥满意才如此安排一般。这是脱离以人治国通向以法治国的第一步,如果文天祥和陆秀夫发现了问题,下面可怎么办?
文天祥是再次被震惊:他与赵宇毫无接触,官家方才自己还说不通文墨,怎么可能了解自己过去在朝廷的政见?官家为何如此信任自己?若真让自己进行官制改革,就是让自己挑选官员,削减部门,这是实打实的权力,而如果真的建立了这个内阁,自己又掌了首席,简直就是大权独揽。若自己推辞,赵宇的确要去与元军对战,不能料理政事不说,如果出事,那么国家又会陷于混乱。过去丞相专权的事常发生,史弥远贾似道都是大权在握的丞相,若自己接受了下来,必定马上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而赵宇放权的同时,要求了官制改革,这难道是他放权的条件吗?虽然赵宇建议的架构,直接就是六部和三司使,的确比过去的机制简单,也符合自己的理想,只是日后的各种事务的分类又要从头开始……
陆秀夫也又一次被赵宇打了个措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