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天降之任 >

第104章

天降之任-第104章

小说: 天降之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义明显气短了一截,旁边的魏云平静地问:“你信任官家吗?”
这回董平愣了,董义又马上嚣张了:“对呀,我只是不信你信任官家!”
董平悄声问道:“你信官家会赢?那边有十四万元军!”
董义立刻回答:“赢不赢的我不管,但我信官家,肯定不会让我们送死!”
董平没说话,袁牧之嘿嘿笑了,说道:“你真得装一阵沙子,就跟我当初一样。这些弩是李官人做的,非常厉害,可不能给不信任官家的人。”
上面赵宇的声音:“七号位,中间地段。”袁牧之说:“是我的地段。”马上跑了过去,一弩射出,那边就是一声叫唤。听赵宇不出声了,他马上又跑回来,兴奋地说:“真是好弩啊!我今天第一次用,太准了,还这么轻,一扳就开,射出手都不震……”
董平皱眉说:“这么远,也射不死人,顶多把人吓回去。”
魏云说:“官家只是不想那些人近前,现在干吗用好东西?只那么几个人,浪费了箭矢。”
想到在海上,自己手下上千人,最多时十几条船都听自己的号令,可在这里,这种小孩子也跟自己斗嘴了。董平压下口气,魏云接着说:“董家哥哥去睡觉吧,明天会有交战的。”
董平郁闷地转身,走了几步,董义追上来,抓住了董平的袖子,让董平想起这个弟弟小的时候怎么反复耍赖,自己怎么为他收拾了无数麻烦,可现在他怎么到了自己前面去了?董义耳语般说:“哥哥,千万别干什么聪明事儿。我是不会逃跑的,弟弟也不会,官家是我哥哥。”说完一笑,跑回去了。
想到自己曾说过从来没有进入过不能脱身的险境,董平心中难免会涌起以往的主见:如果事情紧急,就带了董义逃出去。这个与他一母所生的捣蛋小弟,虽然是家里最不成器的,但却是他最挂心的人。小弟从小字都写不好,更别说读书写文了。文不成就去习武,结果除了腰腿灵活,也没学到什么武艺。天天惹祸,却是格外嘴甜,哥哥姐姐到处叫。家中亲的堂的,有十六个兄长,所以他又叫董十七。自己常年在海外,怕他无聊,给他买了酒楼经营,结果他结识了福州众多的纨绔子弟,也因此认识了这个新帝。当初他返航归来,知道这个小弟竟然说服了家中长辈与那个新帝出征,不由大为光火。大爷爷让他看了那块石头,他在海外见过钻石,但那块石头的成色、透明度和打磨出的截面数,都属他根本没见过的上上品。可大爷爷就凭了这块石头,认定了那个新帝非同凡响,这让他怎么也无法心服。
大爷爷反复说,当初新帝微服而来,在临安陷落之前就定下了粮食,出手如此大方,竟是选择了董义这样一般人都看不上的人,可知他的眼力。董义从来没有被委以重任过,一下子得了这么大的责任,一心惦记着要给做好。后来听说登基的就是定他粮食的人,还要出征抗元,董义在家大哭大闹,要死要活地一定跟着去,大爷爷实在拦不住。大爷爷告诉董平,人心最难得,不管那个新帝得了其他人心与否,他得了董义的心是肯定的了。那天,董平听说董义又来信了,马上去见大爷爷,大爷爷面露笑容,董平看了信也松了口气:幼弟看来没有危险。大爷爷说,这信上董义给递了话,说新帝乃非常人,让吾家不要听信他人传言,要选择跟随新帝。
福州那么多大家,而旗帜鲜明地追随新帝的只有董家。这次再出家兵,也是理所当然。董平马上表示他要来见新帝和保护董义,大爷爷只稍加考虑地就同意了。袁牧之还为此不平,其实董平心中毫无耿介:幼弟本来就与自己相差甚远,他在险处,自己当然要出手相救,难道要让比幼弟还弱的人去吗?
到了这里,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糟糕,这么劣势的地点,这么悬殊的兵力,那个官家虽然神态自若,面貌雅俊,可怎么说出话来疯疯癫癫的?最可怕的是,自己的小弟,周围的人都认为理所当然,对他倾心信任,连逃都不想逃,难道这个人有什么法术不成?
董平回到竹楼,躺在床上,自己纠结:董义不想走,自己如果强迫他,小弟的脾气自己是知道的,虽然平时什么都不在乎,可现在一在乎了,日后为此死了都有可能。可自己难道就看着他死去……夜深人静,有个疑点渐渐分明:这个营地里竟然有一眼水井!虽然是一口很浅的井,只用毛竹砌了井壁,但是却在这个四下无人的野地里,明显是新近才打出来的。虽然闽地多水,可也不是随便打一下就能是口井的。是先选了决战之地才打了井?还是先有了井才定了这里为决战之地?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个人可是不一般的好运。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人的心机实在可怖。掘了井等着对方,这是什么架势?
(他自然不能知道后世最宝贵的是水源,地球上出现了大旱阶段后,所有的水源分布都被仔细地勘探出来,记录在案。这个地域是日后水源丰富的所在,将挤满从其他干旱地区移过来的居民。不要说飞船有简易的透视仪器,就是没有,李越他们随便让机器人钻那么十来个洞,也能找出井眼来。)
想到这一点,董平心定了些,听见董义他们回来了,他才真的迷糊起来。
次日凌晨,陆秀夫朦胧里听见竹楼的楼梯吱呀作响,知道赵宇下来了,忙起身。赵宇一脸疲倦的样子对他勉强一笑,就出去了。竹楼里只有几个睡觉的人了,陆秀夫一惊,他竟然晚起了,忙出来,见营地上两个和尚在周围走动,那个孙小官人正在灶边点火,看来准备做饭。陆秀夫在营地上走了几步,又见叶铭端着弩,半坐在一个木箱子上,吹笛子的方笙,在低声吹着,可手指飞快地来回跳动。他看到陆秀夫,忙起身行礼,说道:“侍郎早。”说来,陆秀夫曾是礼部侍郎,正是这个乐工的最大老板。
陆秀夫点头,看他的笛子,方笙忙说:“昨夜要听官家指令,不能吹。但是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大家知道,这笛子是要天天吹的。”真够敬业的,十几万大军就要到了,你有三日不吹,大概也没人知道了……可陆秀夫是为人长者,自然不会说这些话。就转身去看赵宇。
赵宇走到一处大包前,大大地伸了个懒腰,然后动手打开一个近一人高的巨大包裹。慧成过去帮忙,等把包在外面的布打开了,里面的东西慢慢散落,全是竹器部件。赵宇开始动手组装,众人过去都知道李越是个能工巧匠,但谁知道赵宇也能干这种事情?赵宇一副懒洋洋地样子,同时组装八架床弩,大家围过来看着,越来越心惊。每当那边慧达喊着有探马,才有人匆忙地过去射一箭,然后急忙回来接着看。
等到赵宇啪地一声把最后一个部件扣入嵌槽,大家才醒过神来,不由纷纷赞叹:这些床弩的样子非常漂亮,但无论那些线条如何流畅美丽,也无法掩饰那层层机关中所透露出的凛冽杀意。赵宇把大概的要领讲了一下,对叶铭说:“你让大家熟悉一下,我去吃早饭,然后讲怎么上弩箭。”向正忙于煮饭的孙小官人走去了。
袁牧之首先过去抚摸床弩,感叹道:“这么好的做工啊,这架是我的了。”他这话一说,旁边的魏云马上下手,指着另一架说:“这是我的。”匆匆跑过来的小知道扑到一架边,看都没看说:“我的我的。”……见大家要哄抢,叶铭冷然道:“都别急,看看,这是八架,除去僧侣道士,官家和李官人,吾等都该有一架。”
方笙听了,慢慢地挑着,嘴里说:“要和我的笛子颜色相配才好。”他指着小知道的那架:“这个给我吧,这根竹子的颜色和我的笛子色很近。”小知道左右看看,撒手,抓了另一架,回头对揉着眼睛走过来的陆敏喊:“小官人,快来呀,晚了就没有好颜色了!”
他这么一喊,原来还在屋里的董义和董平都出来了。董义一脸没睡醒的样子挤过来,气得大叫道:“你们怎么不叫我呢?这算是好朋友吗?”
魏云说道:“让你多睡会儿,而且我也给你拿了。”
董义马上笑了:“弟弟就是好!”
不多时,除了陆秀夫和董平在一边背着手看着,每个人都定了自己的床弩,小知道还跑回去拿了笔墨,大家轮着给自己的弩上写名字,看见董义笨手笨脚地往竹弩架子上写字,董平几乎要上前,可强忍下来了:他自己连弩都没有,怎么能这个时候出头呢?
小知道大声说:“诶,这里多了一架!”
叶铭刚要说话,陆秀夫咳了一声,也要开口,董平说道:“那自然是官家留给我的了。”然后从董义手里自然地拿过了笔,潇洒地在床弩上写了个平字。这些弩一出来,他就知道他夜里的疑虑有了答案:官家肯定是先选了水井。现在又有这些预先就做好的强弩,完全说明了这是场有周详预谋的决战。他的小弟是对的:这个官家非同寻常。可叹他聪明一世,竟在这么重要的一环上,被表象迷惑,输给了傻乎乎的幼弟,让董义抢了先。他现在可不能含糊,给人留下一个他不信任官家的印象。如果他幼弟这几个萝卜头都看出来了,那官家不更看得清楚?他得赶快扭转局面,表现出些与官家共同作战的热情。
董义还在那里皱眉算:“不对呀……”
叶铭叹:“那是孙小官人的。”
董平恍然道:“竟然是这样,真真抱歉呀。可是我已经写了我的名字……那只好烦劳官家再装一副吧。”
董义指着董平说:“你……你……”
小知道小声说:“你赖皮。”董平装没听见。
叶铭看看那边,孙小官人正给赵宇殷勤地捧上粥碗,说道:“大家熟悉一下床弩吧。”他自己也快忍不住了,弯身动手扳动机关,查看机弩的动作。旁边大家也在你一句我一嘴地说着:“你看,五个扳手啊!”“就是,五条弩弦!”“你知道,这些箭槽,一排十个呢!”“这一弩就是五十箭哪!”……
一会儿,赵宇走过来,后面跟着孙小官人。赵宇示意大家都坐下,陆秀夫还持意站着,可旁边陆敏使劲拉他,他叹气,无奈地坐了下来。
赵宇有些惊讶地看董平也蹲在一架床弩边,董平一脸稳重,没有表情。孙小官人走过来说:“早饭好了,大家忙完可以去吃……咦?这么多床弩,官家方才就在忙这些?你们都有?我的呢?”众人都看向董平,董平起身,对孙小官人施礼,说道:“我是董义之兄……”
孙小官人摆手道:“吾等昨日见过,这架弩……”
董平微笑着说:“吾为诸君带来了火腿腊肉和干菜果脯,都还在行囊中不及打开,那边那个蓝色的包裹就是,有劳孙小官人了。”
孙小官人马上回头看,才要走,又迟疑地回头:“难道这弩不该是……”
董平又笑着说:“吾弟董义曾言要与孙小官人同开酒楼,吾航行海上,带回诸多稀奇之物,比如珊瑚,大如酒坛的海螺,可放于君之酒楼,以招揽食客。”
孙小官人一喜,说道:“如此甚好,只是……”
董平指着弩上自己的名字,说道:“此是我的‘平’字,日后与孙小官人往来时,可方便书信。”
孙小官人停顿,转身对赵宇说:“官家,请给我再装一架可好?”孙小官人现在当然不知道这一让步,日后他会多后悔!
赵宇按了下一边的太阳穴,对大家说道:“下一次的新式武器,是不是应该要孙小官人先挑?”
袁牧之惊道:“竟然还有更新的?!”
叶铭断然道:“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