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痕记-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五章
王社在墟城师专升格为学院之前分到了一套房子,按资排辈,王社是馆员,和讲师职称平级。
乔迁之喜,王社的一些朋友来祝贺。他没有想到文正会突然光临。
“我正在想着如何去看你呢。”王社笑灿灿的,“怎么,现在还好吧。”
“翟大成退休了,他女儿现在是科研所的所长,晓涵自从上次去了合肥之后,就一直处于恍惚状态,有时会胡言乱语,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文正叹息一声,“毕竟有些事不是常人能理解的。我这一次来,就是送她来疗养院的。”
“你的意思是晓涵现在精神不是很好,是这个意思吗?”王社有些吃惊,他不明白那么一个绝世惊艳的女孩子会在精神上出现问题。
“有些话,我是一直想对你说的,总觉得你不会相信,所以也就没有说。”文正紧紧地盯着王社的眼睛,“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有一天也许会象晓涵一样不被常人理解的,甚至会被人说成精神有问题。”
“不会吧,陈陇,你我同学多年,战友多年,你一直是很正常的。”
“那只是表象。”
“表象?”
“嗯。”
“真是有些不明白了。”
“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真实的未必都是你看到的。”
“陈陇,是不是晓涵做出了什么令你接受不了的事情,你受了刺激?”
“没有。”文正站起来,他叹息一声说,“好了,我也只是送晓涵路过墟城,你也知道,军令如山,我要走了。”
“回部队?”
“是,现在假期到了。”
“我刚分的新房子,准备留你喝两杯呢。”王社把文正送到门外,送下楼,又送出了学校。
“我要回部队了。”
“晓涵在哪里?我去看她。”
“好吧,有时间你就去吧。”文正把晓涵疗养院的地址写给王社,转身走了。
望着文正远去的背影,王社点燃一去烟,久久地伫立在寒风中。他知道晓涵和文正一直是没有什么名份的,有时常常想,是什么给暖昧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又是哪些人矢志不渝的将暖昧进行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荒芜了爱情的沙漠,还是对真爱的无从追觅演变成了对爱情的游戏。其实说白了,暖昧只是一种谎言,一种假象,一种自我的麻痹和欺骗。爱一个人有时不需要黑白分明,但那份爱毕竟伴随着一种责任,意味着付出。一些人游走于现实与虚拟之间,情感里布满了暖昧的气息,到最后被伤的体无完肤,心痕累累。他觉得要爱就明明白白的爱,就轰轰烈烈的爱,就正大光明的爱,爱的磊落,痛快,如果只是一场虚无飘渺的风花雪月,与人与己,又有何益。世人所追求的爱,是心心相印的默契,是两小无猜的情怀,是同甘共苦的相伴,是偕手白头的幸福。他想要的爱是幽山中的一株惠兰,素洁无邪含苞待放。从没奢望金碧辉煌,只希望一棵芳心被珍爱,只要生活充满阳光。一切恍如梦中,醒来才发现在爱的世界里情依然孤独,生命从来未放弃对爱的渴望。真正的家只有坚强地去经历各种风风雨雨才会由稚嫩走向成熟,每时每刻都在拼搏。他也曾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缝隙,然后茁壮地成长,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尝试激情,然后在波澜中返归宁静。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八章
在接选派组织考察的日子里,王社尽量让自己保持放松的心境。他在寂静中聆听寒风吟咏的歌声,渐渐地感到心绪宁静起来。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细的波纹,倚暖了石阑的青苔,青苔凉透了他的心坎。他想起徐志摩的独白,只是一瞬间,觉得自己真的是在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他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他沉默,他就这样被感动了。
感情原来就这样浓缩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一切的浪漫或辛酸或艰难或惆怅或幸福,都远远胜于自己对生活的刻意的追求,平淡无华,也许那就是生活的全部。他忽然觉得自己的感情是缥缈云雾间的舞蹈,是深山里清澈小溪的吟唱,是的,他是要远行找寻生命的真谛。王社流连在月光下的万丈银波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他的脚温柔地在青石路上轻吻月亮的呼吸,回首翘望那撒满小路上的鳞光,却依然不曾记得家在何方,他知道自己迷茫的是精神的家园。
回归乡野,是自己少小的梦想。故乡,故园,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河岸边有着茂密的芦苇,画眉在岸边的树上悦耳的鸣啾。在故园,黑桑树傲然地挺拔着身躯。乡间俚唱和孩童嬉戏。那就是他一直追求的梦里人生。他知道生活原本可以很简单,自己却被物质所累,过多地去追寻那肥皂泡绚丽的东西。他觉得自己也许并不想奢求什么,只想做个好儿子好丈夫和好父亲,好好的孝敬父母一起到老,在落日黄昏时,牵着老父老母的手一起去看看夕阳的余辉,也许自己真正想要的就是这么简单吧。有时候常常在一个人的时候害怕,害怕的毫无道理,或许是拥有了太多的东西拥有了太久,拥有的突然一天变成了虚无,那才是最可怕的。大家都在赶路,世人都是在路上,在拥挤的人群里被踩了一脚的人暴跳如雷,踩人的就该理解,说声对不起,因为脚是别人的,痛也是别人的。在自己吃肉的时候千万不要耻笑别人吃咸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做得到却很难。小路很寂静,所有的一切都在清水微澜中安静的进行着,王社在想象中忘了所有的责任和束缚,不休不止的潇洒与放纵着的情思,在朦胧而又坚定的恍惚中产生了一种假象:走出校园走出图书馆,外面的世界美丽一派通明,那里分明就是自己一直苦苦追寻的世外桃源。图书馆,让他觉得自己在与外界隔绝的氛围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里暧昧不清,思想的酝酿是在执迷不悟而恍惚的心境下沉淀的。恍惚间,他只想将自己从某种特定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远离城市,远离那些只隶属城市的化妆舞会,远离那些自负僵死空洞及昏睡的状态。去乡村干一些实事,不一定是逃避,因在图书馆那个全新的生活界面里,他是如此的渴望单纯。他觉得自己实在忍不下一些人的道貌岸然和和矫揉造作,他将单纯的意象概括为简单而纯粹。他以为自己这些年来一直是在脚踏实地生活,简单的爱,纯粹的心情,还能在爱的约定俗成之外享受一种犯规的乐趣。他可以大俗大雅,也可以至情至性,但他无法容忍自己虚伪地生活着。去乡下,那里有临别秋波的夕阳,那里有依依的花雨,他并不奢望漠漠众生用鄙视的心情去仰望自己的飞扬,他只想在恣意的欢乐中以飘逸的宁静俯视着那些对他冷嘲热讽的世人。王社觉得自己非常很清楚,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比自己在困彀里飞翔更加抑压和残酷了。他不想再象过去那样变的浮燥不安,甚至有些恍惚,他不想让自己从枷锁解脱出来的地方如再变得象一把枷锁,还添了些许锯齿。他很刻意的去翻检许多有关悟道的古籍,想翻检出一把开启疑惑的钥匙,祈求能圆释一些确实属于自己却无法解说的欺骗。尽管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带着微笑坐在菩提树下的老僧,但他知道在安详掩饰下的是怎么样的一种疼痛。陈陇明白自己的思想依旧活泼,对于理想或许更加执着,或许会在继续风雨中踯躅前行,然而,他已没有了参照点。每当遇着忧伤或迷惘的袭击时,他都会祈祷自己能在悲哀的恍惚中让自己真实起来。
寒风中带着一点透心的凉爽,王社想,当阳光充满他的视野,夜色褪去浓浓的黑,该升起的升起,该沉睡的睡去。一切都是合情合理,他只有心安理得的沿着自己的轨迹走,现在自己已经没有了青春潋滟,一种带着酸酸甜甜感觉的苦痛在他的内心的搅和着,他只想尽快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王社觉得人总之是太复杂,又太简单。仅仅是一个梦想,就会付出所有的痴心,他不想错过自己这一次来自内心深处的悸动,回首往事,他知道自己的每一次的错过都是一次天崩地陷似的经历,但也只是灵魂的激荡,不管多苦多痛,痛在心而不是肉。他常常有类似的梦境,走在路上,干渴地四处寻找,却总是在最初的那滴水入喉的刹那醒来。梦与现实总是分得很清晰,却没有什么力量有力回天。生命是与个体的悲剧性不可分割的,生命又简单到可以只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偏偏这样的时间流程里集合了所有的偶然与矛盾,集合了种种阴差阳错,集合了所有的遗憾与无奈。正因为如此,任何人都无法真正理会他人的感受,任何人都只会看到他人的精彩而无法体会到内心的悲哀。但每一个人又都在梦想着有一种心灵的沟通,并与之相随相伴。如果说是岁月催人老,不如说是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心底被洞穿后漫长的愈合过程中学到的怯弱,让人一天天地老态。尽管梦想依然闪亮,但他能做的只有期待。期待也许是最好的一种结果,期待雨过天晴,期待奇迹出现,期待一切能够重新安排,他只有用希望维系着现在和将来。
新年过后,初春的大地积聚了一冬的力气蠢蠢欲动,新生的万物蓄势待发。一个希望之春不近不远的招摇明丽之手。
固守是一种缄默,从小喜欢写作的陈陇依然拼命的书写着,在等待自己选派报名被批复的日子里,他靠写作抒发着单调的郁闷。王社在种种激情和沉默之后,望着夜空中的那一轮明月,它一直静静的等待在那里,象是听着自己悠长悠长的诉说。不知是什么时候,他已经把夜空中的明月当作共度一生的人。王社想象着拨去自缚的茧,那时自己一定是云烟般轻盈,流水般永不回头。他想,生命的真就在于空灵时刻灵魂的来去自如吧。一条小路在田野中弯弯曲曲地伸向山脚,小路的尽头稀稀落落有几户人家。一个清幽的小池塘旁是青砖青瓦的小屋,远远望去屋前是宽阔的田野,屋后是高高的山峦,近眼欣赏屋子的周围是果树、花草,鸡鸭成群,牛羊满圈。陈陇不止一次地这样设想着他就要面临的田野情趣,他分明感到那正是自己羡慕向往的地方。小路边的小草已经开始枯黄了,田野里成熟的庄稼沉沉地弯下了腰,在微风里轻摆,呼吸一下这满含泥土的气息,这样的日子也许很清苦,但一定是自得自乐。他还想象着去蒙古大草原,在那里拥有一个蒙古包,最好有一片牧场,还有一群羊。当然,少不了的要有一匹马。和一个女人在那里,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看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接下来的日子,和那个女人生一大群孩子。时光流逝,和那个女人一块慢慢变老,一块呆坐在帐篷前,看着红红的夕阳渐渐沉下山去。那个女人是谁呢。想到这儿的时候,王社不想再想下去了。
王社接到自己被选派到农村就职的通知后,他隐隐的感觉到了遥远的青春苦涩,心中一抖,竟然想要流泪。临去报到前的几天里,图书馆和和学校里的人一直在为王社饯行。
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王社有些兴奋,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就要把过去装上车,运往无尽的虚无,明天,自己就要面对空旷的未来,他想那颗为梦想跳动的心脏,一定会依旧坚强吧。是的,他觉得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