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牙痕记 >

第167章

牙痕记-第167章

小说: 牙痕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所有男人都没有想到夏雪的酒量会那么大,只要有人找她喝酒,她便笑吟吟地点一下头,端起酒碗向对方碰过去。整个是来者不拒,一会儿功夫,便让几个男人喝傻了眼。
“夏姑娘,真是好酒量。”元好问觉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意,好象多年来一直再寻找这么一个红颜知己能够把酒相向,眼下,真的遇到了,他的内心却象打翻了五味瓶。
“我看得出,夏姑娘是有心思的。”按陈不怀好意地冲夏雪笑了笑,“是不是觉得你的国家就要被我大汗所灭,心情郁闷,才想借酒浇愁?没有什么的,大汗神威,所向披靡,以后,成为他的子民,还不是一样的自在生活。如果夏姑娘喜欢喝酒,我们大家都是朋友了,有朝一日,咱们可以在大汗的金帐内痛饮的。”
“是的,国破家亡,是难得有好心情的。”元好问很想劝慰一下夏雪,但一时间又找不出什么合适的话语。
“按陈老兄,你的言外之意是和大汗有些姻亲的。”少庄主已经有些醉意,他直截了当地说,“我总觉得好象在那见过你的。”
“不会的。”按陈笑了笑,“咱们几个是初次见面。”
“你去过落凤坡吗?”少庄主直言不讳地说,“我的庄园可是被一个钦命大侠给放火烧了的。”
“钦命大侠?”按陈嘿嘿笑了笑,“是皇上亲命的人,是吧。咱们只是做些小生意的人,哪能谈得上皇上之命呢。来,咱们喝酒吧。眼下,这仗打得,生意都冷落了。宋地和夏国还在,怕只怕大金国危如悬卵了。”
“是的,眼下,大金国真的是岌岌可危了。”元好问觉得有些头晕,端起酒碗递到唇边时,又把酒碗放了下来。当初,卫绍王被杀,胡沙虎弑君,宣宗从极端狭隘的自私立场出发,对此人不但不惩治,反而加以袒护,结果是鼓励了其他野心家铤而走险。宣宗即位不久,蒙古大军进逼京西重地紫荆关,距燕京只有200里的生死存亡之际,金军内部又发生了变乱。胡沙虎的部将术虎高琪因为战败惧罪被杀,先发制人率领军包围胡沙虎的官邸,闯入卧室内将其杀死。然后退到应天门待罪。由于高琪手握重兵,宣宗不敢加罪于他,而是将那些当初跟随胡沙虎弑逆之人一起杀掉,从而结束了这场危机。胡沙虎本来罪不容诛,宣宗不能明其罪而诛之,于是又有术虎高琪的擅杀事件,这实际上是胡沙虎弑卫绍王事件的继续。对此,宣宗也无可奈何,只得糊里糊涂地赦免了高琪,这表明他已无力控制局面,只是由胡沙虎的傀儡又变成了术虎高琪的傀儡而已。蒙古军队自章宗末年大规模入境滋扰,到宣宗即位初期,金已丧失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蒙古人已破中原90余郡。宣宗惧怕蒙古,君臣上下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与蒙古讲和上,将领们也都畏缩不敢出战,当时大臣张行信对宣宗说,自从崇庆以来,皆是因为和议耽误了大事,如果我们时时肯和蒙古一战,能够挫败蒙古人的锋芒,那么即使和议也是能够长久的。那时金朝的军官,再也不是当年英勇善战的猛安谋克了,张行信的期盼是完全脱离实际的。金宣宗畏敌如虎,竟又希望凭空出现奇迹,在蒙古军兵临城下时,他在东华门设招贤所,内外士庶言事能迎合其旨意者,即依次授官。于是,一些无知无识者,都竞相到这一机构胡言乱语,荒诞不经的作法也让金朝统治者却深信不疑,大金国真的是穷途末路了。议和之后,成吉思汗由承晖护送,退出居庸关。那时,虽然成吉思汗从中都郊外撤走,但山东、河北多数州县仍在蒙古军队的占领之下,河东许多州县经战争破坏,已残破不堪。那时的中都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内乏粮饷,外无救援。金宣宗于是诏告天下,放弃中都,南迁汴京,以躲避蒙古大军的打击。宣宗南迁后让皇太子留守,并命右丞相兼都元帅承晖留守中都。6月间,在宣宗尚未到达南京之时,驻守中都以南的军发生了哗变,投降蒙古。蒙古军再次南下,并在郭仲元红袄军的配合下,对中都加紧围攻。金宣宗匆忙把太子守忠也接到了开封。是年5月,中都陷落。南迁之后,金朝君臣上下醉生梦死,只求苟安。每当蒙古大军压境之时,君臣惟有相对而泣,在大殿之上长吁短叹;而当蒙古军退兵之后,则又开始饮酒作乐。宰相们研讨时政,无非是做做样子,凡是遇到要害的问题,就宣布下次再议,每次均如法炮制。他们就是这样因循苟且,直至国家灭亡。宣宗也并不比他的大臣们更关心金王朝的命运和前途,关心的只是如何继续过他奢华的生活。他曾经让人偷偷给他做一件大红半身绣衣,并且告诫说,千万不要让敢于直言的监察御史陈规知道。当绣衣做成并给他送去时,他又问陈规是否知道此事,来人连忙解释说,凡是宫中大小事,他一概不敢向外传播,何况皇帝又亲自叮嘱过。宣宗听罢,算是松了一口气,说如要让陈规知道了,必然会因为奢华规谏我,我实在是害怕他的话啊。已经到了危亡的关头,这位君主还在为一件绣衣煞费苦心,昏庸之极,可见一斑。宣宗迁怒于术虎高琪,借故杀了他,以泄其忿。然而金朝已病入育盲,并没有回光返照的迹象,金王朝灭亡已是指日可待了。得宠的贵妃庞氏之子完颜守纯和后来被立为皇后的王氏之养子太子守绪争夺王位。宣宗病故。他临终的前一天晚上,近臣都已经出宫了,只有一位年老的前朝资明夫人郑氏陪伴着这位行将就木的皇帝。宣宗知道郑氏可靠,便将后事托付给她,让她速召皇太子主后事,言罢气绝身亡。郑氏果然不负重托,沉着机智地应付了前来看望宣宗的庞贵妃,完颜守绪才得以顺利继位。完颜守绪继位后,因成吉思汗尚未结束西北的战事,无暇顾此,金朝又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金室在汴京才得以支撑至今。
“金王朝的末日即将来临了。”按陈紧紧地盯着元好问说,“日后,你们这些人如果愿意归顺成吉思汗,在下是可以给你们美言几句的。”
“你到底是何人?”少庄主很想清醒一下自己,但觉得有些头脑昏沉,总想睡去。
“你刚才都说过了,还要问吗?”按陈纵声大笑到,“是的,我就是你所说的钦命大侠。”
“你果真是钦命大侠?”少庄主羞怒地想站起来,但觉得双腿发软,努力几下都是坐在原位不动。他知道,按他的酒量,是不会喝成这个样子的。想到这里,少庄主心中暗急,他知道酒里有素。“如此说来,我的庄园也是你焚烧的。”
“嗯。”按陈微笑着说,“我是成吉思汗箭的使者,在宋地搜集情报。我还是现在大金国完颜守绪老爹爹时封过的钦命大侠,可以在大金国随意往来。对于不愿意归顺大汗的人,我是心中有数的。你师从特儿享,暗地里与宋将勾结,密谋纠集各路江湖豪杰抗击蒙古大军。如果不把你的庄园烧了,你那里的粮仓足够十万大军吃上月余。到时候,真是后患无穷了。现在,你们几个算是自投罗网了。当然,如果愿意归顺大汗的话,咱们还是朋友。”
“如果不归顺呢?”夏雪笑吟吟地,“我早看出你不怀好意的,这几位兄弟都对你以诚相待,你却使出如此卑鄙手段,真是太阴险了。”
“只要能成功,怎么干都可以。”阿合马淫笑着走向夏雪,“你们几个都被我家主人算计了吧。”
第一0四章
       “阿合马,把解药拿来,哪个愿意归顺大汗,就给哪个解药。”按陈笑逐颜开地说,“你们几个只有一柱香的工夫了,去留随意,如果愿意归顺成吉思汗的,就给他解药。”
“是的。”阿合马点一下头。
“看来咱们几个今日是凶多吉少了。”元好问叹息一声,“没有想到会因酒误事,以后,一定要把酒戒了。”
“我还没有喝尽兴呢。”夏雪笑灿灿地望着阿合马说,“去问一下你们主子,还有什么样的好酒,尽管拿来。”
“你难道说知道我们的解药?”按陈有些吃惊,“刚才我正奇怪呢,别人都已经有了醉意,你却越喝越清醒。不会是吃了我们的解药吧。”
“不用的。”夏雪端起桌子上的酒碗一饮而尽,“我的功力还是能排去这点小小的药性,你不知道子午中冲功吗。”
“你是雪山派弟子?”按陈望着夏雪有些不知所措,“看来是遇到高人了。”
“雪山派弟子也未必都能百毒不侵。”夏雪看一眼少庄主说,“如果不是师祖把我带到山上输我内功,恐怕今日真的又要坏了雪山派的名声。师兄,你还行吧。现在,咱们联起手来,打出这个院落。”
“只是觉得头昏。”少庄主说话时已经显得有气无力。
“就算你能抗得住药力,就怕也打不出这个院落。”按陈打一声口哨,忽拉一声,院落内一下出现黑压压人群。夏雪望过去,见他们都是持刀拿剑的武士,便纵身跃到门外。
“师兄,少等片刻。”夏雪说着抽剑杀向院子。
屋子内的独眼人和少庄主还有元好问都眼看着夏雪在院落内撕杀着,一个个想去帮忙,却总是挪不动脚步。
元好问感叹着时乖命蹇,他知道大金国兴起之初可以与大宋政权分庭抗争,并且是屡占上风,那时,大金国凭籍的是他们极具战争力的军政组织。猛安谋克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在励精图治的帝王指挥下可以所向披靡。然而,当他们功成名就建立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帝王专制的传统农耕政权之后,随着原来的政权组织形式的急剧变化,制度的缺陷便日渐凸显出来了,首先表现在其原来自身制度上的先天不足和不适应性。金朝的猛安谋克军的战斗力持续下降,即使统治者施以丰厚的兵饷也无法遏止。在处理作为统治者阶层即少数民族的女真族,与作为被统治者阶级即主体民族的汉民族的关系问题上,没有能够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金朝在控制了江淮及大散关以北的广阔的汉族传统聚居区之后,为统治中原,将百万以上的女真人徙置于黄河下游人口稠密地方,是以牺牲汉人利益的办法去救济女真人的。然而,此举既没有解决农耕经济形式下女真人日益贫困的问题,反而导致汉人刻骨的痛恨。他们不仅抢占汉族最富庶的耕地,为了增加日益增大的生活和军事开支,又不断加重汉族的赋役。在金控制江淮以北之时,河患泛滥成灾,连年不断。更为不幸的是,黄河似乎也与女真人作对似的,自从金室南迁后,黄河竟然改道,不再北流,而是流向东南。河患的范围非常广泛。河患进一步加剧了统治阶层与汉民族的矛盾,各地反抗的怒火从未停息。金朝以马上得天下,在治理天下时,却遇到内外矛盾。金朝对外一直受到北宋、南宋、西夏、蒙古和高丽等政权的牵制,稍有闪失,就会被颠覆在内。在安置女真族和处理汉族关系问题上,产生了新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内部血腥的权利斗争又在腐蚀着政权的大厦,面对着强劲的蒙古大军是注定要灭亡的了。章宗时期虽然号称极盛,但是诸多问题已经显现,盛极而衰已露出了苗头。章孝太子聪明过人,极好读书,他想要效法北魏的孝文帝,改变金人的夷狄风俗,施行中原的礼乐。然而天不随愿,章孝太子还没有继承大位就早逝了。章宗完颜聪慧好学,有其父的风采,他喜好文学,崇尚儒雅,因此一时名士层出不穷,执政的大臣大多都有文采、学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