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明血 >

第273章

明血-第273章

小说: 明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见到皇帝,潞王扑通一在地上,马上就号啕大哭起来,王福虽然明知潞王只是装模作样,口头上却不得不道:“王叔,你这是怎么呢,你们还不快扶王叔起身。”
    田成和李~人只好过去,一左一右扶住潞王的双手,正要拉潞王起身,潞王用力一甩,将两人的手甩开,喝道:“你们两个阉人给本王滚开,本王向皇上哭诉,仍是皇室家事,你们两个阉人参杂其中,不怕死无葬身之地么。
    ”
    田成和李~两人只能尴尬的缩手,站到一边,任由潞王继续伏地痛哭,王福大为不耐,道:“王叔,到底是何事痛哭,若是不说,朕还有其他事,就不留王叔了。”
    “呜呜,皇上,微臣已经离封地六年,时常想起封地的一草一木,心中甘闷,才特意来到皇上诉说一番。”
    “王叔,你就是你的不是了,朕常常想,各位皇祖的心虽然好,只是限制子孙不得出封地,未免太苛,这才废除了这条禁令,允许藩王可以四处走动,王叔若是想去哪里,自然可以去。”
    王福这么一说,王哭的更凶,他本意是想让皇帝说出让自己回封地的话,那自己自然可以顺势提出将封地还,没想到皇帝就是不说回封地的话,而是让他可以四处走动,虽然也可以回封地,只是与回封地之语却大为一样。
    “好了,王叔哭也哭过
    是无其他事,王叔可以下去了。”
    “禀皇上,微臣有事启奏臣恳请皇上同意微臣回封地居住。”
    “哦,王叔要回封地,朕虽然舍不得王叔离京,不过,朕也不能限制王叔的自由,王叔若愿意回自可以回去。”
    “皇上,微臣封地遭到闯贼之乱,宫室毁损严重,原先的佃户也四散而去,以微臣之力实无力重建,还请皇上能够体恤微臣,着令户部拨款重建宫室。”
    “王叔,这条恕朕不能答应了,户部钱财使用,都是国事,朕若修建宫室,也只能从内库出,这样吧从内库拨付一千银币给王叔,王叔,你可是否可行?”
    一千银币连个殿也修不起,潞王当然不会满意,他连忙道:“微臣听说皇上一向节俭,不敢要皇上内库争子,若是户部不能承担微臣修膳宫室费用,还请皇上允许微臣在原先封地内收取租税,微臣可以慢慢积聚数年,再修建宫室不迟。”
    “王叔朕最已经宣布,凡河、陕西、山西等省三年内赋税全免费年内减半,王叔的封地在河南,正处于免税的范围,王叔会让朕出尔反尔吧。”
    王眨了眼睛,道:“皇上五年后呢,是否能允许微臣向他们收取租税?”
    “五年五年后这些土地已经归他们所有,王叔又如何能向他们收取租税。”
    这一说王顿时又号啕大哭起来:“皇上,没有了封地收入微臣如何过活,还请皇上作主,让微臣一家能够活下来。”
    “王叔,朕看王叔富得很啊,朕听说王叔在几天前一夜间掷出一万银币,捧红了一名秦淮花魁,难怪看不上朕的一千枚银币,王叔比起朕来还富有啊。”
    王顿时一愣,脸上一片愕之色,连忙道:“皇上,绝无此事,这一定是谣言,谣言。”
    “谣言也罢,真相也罢,王叔用的是自己的银子,朕无意追究,好了,没有其他事王叔就告退吧。”
    “是,微臣告退。”王无脸再在宫中停留,只得行礼退去。
    回了宫门,马上许多人向潞王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问道:“怎么样,怎么样,皇上可有答应废除?”
    王摇了摇头,见到众人脸上的失望之色,马上道:“各位宗亲放心,这次不成,下次再来,直到皇上答应为止。”
    这些门外之人都是一些闲散的宗室,多是已经出了五六代,他们见不到皇帝的面,只能委托潞王向皇帝求情,要求皇帝不要废除新增宗室的禄米,潞王也乐得以这些人的代言人自居,增加自己的声望。
    听到王的话,刚刚失望的众人又涌现了希望,看着潞王的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本来吗,潞王是藩王,至少数代内,他不同担心子孙后代会没有俸禄可领,如此奔波,完全是为他们这些出了五服的宗室作想。
    问清楚之后,各个亲散宗室就6续离去,潞王自己也乘轿往家返回,大明以前的藩王都不准离开封地,京城自然也没有藩王府,王逃难过来后原本居于杭州,京城所居之地只是临时购买的一所大院子。眼下京城除了潞王外,还有不少宗室居住,这些宗室买不起房子,只能居住在驿站。
    王的轿子刚在院中落下,有一名中年人迎了下来,这名中年人正是王的谋士夏希言,见到潞王,夏希言连忙道:“王爷,这次见皇上之面如何?”
    “还不是以前那样,皇帝什么也没有答应,本王白白哭了一场。”王脸上有点愤愤然,也难怪他不服气,当初差一点皇帝就是他,至于若他当上了皇帝,能不能挡住满人的进攻又是另一回事了,在他看来,既然王福做的到,他自然也做得到。
    夏希言道:“王爷不妨把与皇上见面的经过说一遍,说老夫参详,参详。”
    “好吧。”王将此行的经过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甚至连那些宗室散人的反应也没有遗漏。
    “非常好,只要皇上以为王爷只是关注这样的小事,自然不会再防备王爷,过几日王爷不妨再进宫哭诉,让皇上烦不甚烦,为了躲避王爷,皇上只有多出宫了。”
    “夏先生,这次到底有没有把握,若是被查了出来,本王的身家性命可说难保了。”王又有一点担心的道。
    “王爷放心,这次保证万无一失,王爷就等着登上九五之尊吧。”
    王脸上闪过一丝红晕,只是嘴里不满的嘟嚷道:“万无一失,万无一失,你告诉过本王多少次万无一失了,哪次还不是以失败收场。”
    夏希言的声音低了下去,王的脸上笑意越来越明显,最终才拍着夏希言的肩膀道:“好,若是本王真能得偿所愿,他日必定不会亏待先生。”
第二十四章解决
    明血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二十四章解决
    …王走后。WWw!王福却失去了外出的兴趣。若是潞王知道自宫的骚扰反倒让皇帝不出宫的话。不知会有什么感想。
    大明宗室这个问题总是要解决。二百多年时间。大明宗室就膨胀到数十万人。虽然如今减少到十多万。大明的财政也好转。负担起来没有问题。只是若再过百年。虽然不至于最初那么夸张。是增加十倍。二十倍还是有可能。那就是数百之数。又会成大明朝廷的一重负担。
    为止。王福才下旨给宗室松绑。允许宗室自由从事各种营生。并废除了新增宗室的米。样做就是要供养宗室的人限定在现在这个范围。不能无限制的增加下去。
    对于这一点。无论如何王福也不让步。不过。了减少宗室的怨恨。或许可以再给他们一些甜头。给现在的宗室增禄米或许是一个办法。宁愿现在朝廷对宗室的支出多一点。形成一个定额。也不能让朝廷对宗室的支出每代增加下去。想通这点后。王福上才重新浮现笑意。对身边的内侍道:“拟旨。”
    “是。”田成连忙展一张空白圣旨。拿起毛凝视着皇帝。
    “朕御宇天下六年来。于宗室向优待宽容。深知宗室生活艰难。不惜改变祖宗法度。允许宗室自谋出路。此皆为宗室所想。然有宗室不思国家艰难。耿耿于朕废除新增宗室禄米之举需知大明立国以来。宗室人口日益繁衍如今已是大明初期百倍。千倍。若不限制国家何以养之?朕非无情人实仍国无力养之。为偿宗室之失。朕决意在现有银上加五成。为定例自此国家每年供养宗室人口人数不变。银亦不变。”
    这道旨意一下。聚在宫外的宗只是议论了几句就马上散去了。皇帝的旨意很简单。国家每年给宗室俸银为定额。则国家负担不起。如果人多了。每人所领必然要少。俸银增加了五成。足够让那些底层的宗室比以前过的宽余许多子孙的利益到底不如己的利益重要。
    最初明太祖给宗室所定禄十分优厚其中亲…年一万石。郡王二千石皇曾孙镇国将军一千石皇玄孙辅国将八百石皇玄孙辅国将军六百石……直到八世孙以下。皆封奉国中尉。每人二百石。皇女封公主年二千石皇孙女郡主八百石。以下依次二石递减世孙女县君二百石六世女以下乡君一百石。
    相比之下。县令的俸银年才四十五两还不如最低的乡君。可见朱元对于自己的子孙照顾到了什么样的的步。只是他从没有想过。宗室的米会到了整个国家都负担不起的的步吧。
    明太祖时。明宗室口才五八人。永乐年间增至一百二十七人。当时宗室对于国家财政说毫无负担。宗室每年可以满额拿到禄米。只是到了嘉靖朝。宗室人口已经过万人。每年宗室禄米就达七八百万石之多。国家一年的税银三成用于宗室。自至之后。宗室的米就再也没有满额拿过。而是一减再减。
    时。宗室人口最盛时过二十万人。若是按明太祖所定的。男最低二百石。女最低一百石全部接最低给付就要达三千万石。事实上过四千万石也有可能。而崇祯朝即使竭力搜刮。一年的赋税收入也没有过三千万石。全部供给宗室也不够。这当然不行。事实上。底层的宗室一年能成已经是不错了。
    事实上。就是眼下弘光朝也不可能按明太祖时所定的禄米放。否则王福也会吃不消。而是将禄米折成俸银。又打了数折之后再。到最低的乡君时。一年有银十五两。奉国中尉;则是三十两。十万宗室。每年银四百余万两。增中五成之后会变成六百余万两。增加二百余万两的开销。对于大明现在的财政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影响。随着以后银两的贬值。财政收入的增加。这份支出所占的财政比例也会越来越小。直到忽略不计的的步。。也算变相废除了这个压在大明身上的肿瘤。
    “先生。怎么办?”看到皇帝这道旨意。潞王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连忙向夏希言问道
    “高明。高明。”夏希言边看边赞到。对于皇帝的决断佩服不已。每年二百万两的银就轻易的让些反对的宗室闭嘴。看似花费巨大。与日益增长的宗室人口相比。简直不值的一提。
    “先生。本王是问你接下来该怎么办。不是问你皇帝的旨意高不高明。”…王不悦的道。
    “王爷。什么怎么办?”夏希言含笑的问道。
    “你……”…王的脸孔红。想作还是忍了下来。道:“眼下那些宗室为了皇帝的一点好处。已经打算再求见皇帝反对先前的那道旨意了。本王岂非无事可做?”
    “王爷。既然皇上作了退让。这自然有王爷的一份功劳。王爷目的难道真想为新增的宗室争取朝廷禄米。现在又何必再做事?若是王爷日后登上九五之尊。宗室应照此处理是。”
    夏希言这一说。…王想了一下才应过来:“对。对。确实如此。只是先生。最近皇上都出宫。本王又没有借口再到宫中去哭闹。如何是好?”
    “王爷不用心急。上非是困于深宫之主。只要耐心等待。总会有机会。
    ”
    …王只好无奈的点了点头:“那就等吧。”
    数天之后。皇宫内。杨林向皇帝递过来一份纸张。道:“皇上。这里是夏小姐的资料。”
    “放下吧。”王福吩咐道。看了份纸张一眼。却没有接过。
    “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