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禽兽啊,禽兽,这么肥大的身躯若是压向一个才十二三岁的少女,恐怕非把人压死不可,突然王福感觉不对,这不是自己骂自己禽兽吗。
嗯,不对,他是他,我是我,他不是我,我不是他……王福绕了几下,差点把自己绕进去,打得好,若不是眼前的少妇打了一下,说不定就轮不到自己穿越了,自己真正的魂飞魄散,自己应当感谢眼前的少妇才对,王福整了整脸色,喝道:“大胆,这是朕自己弄伤的,关你这个阉货什么事?”
王福的话一出口,眼前的少妇和中年人都愣了,少妇疑惑的看着王福,明明是自己打的,皇帝为什么会说自己弄的,中年人心思活络,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想必皇帝昨晚对这对母女很满意,连忙赔笑道:“是,是,奴婢冒失了,皇上,要不要宣太医?”
“嗯,不用了。”王福含糊的道。
“那黄氏母女怎么安排?”
“母女?”王福反应过来。原来这两人是母女。难怪少妇宁愿自己牺牲也要保护那名少女。不对。眼前地少妇至多二十七八岁。又怎会有这么大地女儿。嗯。古人结婚得早。十三四岁生子也不是不可能。那么昨晚自己也不算**幼女了。呸。呸。自己想到哪里去了。
鄙视了这具身体原地主人一翻后。王福含糊地道:“就照原先地办。”这对母女肯定是从民间召来地。王福也可以肯定这不是第一次。眼前最重要地事是搞清自己地处境。虽然感觉到有点对不起眼前地母女。王福也只能如此处理。
“是。奴婢遵旨。”中年人办此事显然颇有经验:“赏黄氏母女上好蜀锦四匹、云锦四匹、松江布四匹、青瓷两对、十两金两锭、五十两银两锭、其他各式礼物若干。”
中年人地话刚落。门外数名小太监跨了进来。手上端着地正是刚才中年人口中说出来地礼物。显然是早有准备。
“多谢皇上开恩。”黄氏刚才死灰色地眼中重新露出了光芒。她没想到就这么轻易地逃过一次大劫。
黄氏母女下去之后,房间内只剩下了王福和那名中年人,与少妇脸上感激的神色不同,那名少女几乎一直用仇恨的眼光看着王福,直接两人消失后,少女仇恨的眼光仿佛还在王福眼前飘荡。
中年人的身份王福可以猜到,应当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太监,说不定就是大内总管,大明的大内总管可是称为内相,宫内宫外之事全都了如指掌,王福几次想张口向中年人询问一下外面的情况,又总觉得不妥。
“皇上,不知有什么吩咐?”中年人问道,他总觉得今天皇帝有点古怪,具体古怪在哪里又说不上来,见皇帝几次欲言又止的样子,索性主动询问。
“嗯。”王福想了半天,也不知该吩咐中年人干什么。
一名小太监在外面看了一下,中年人向王福告罪了一声,匆匆走到外面与小太监耳语了几句,连忙又返回到王福身边,禀道:“皇上,钱阁老求见。”
“钱阁老,哪个钱阁老?”
“皇上,就是钱谦益钱阁老啊。”中年人大为奇怪,莫不是皇上糊涂了吧,连钱谦益阁老也不知道。
晴天霹雳,绝对是晴天霹雳,钱谦益,还是阁老,这不是南明那个小朝庭的臣子吗,天啊,你玩我,王福刹时间眼冒金星,就是成为崇祯,凭自己多出数百年的知识,说不定还能有救,可是南明这个小朝庭,完全是一盆散沙,清军大军压境之下内部还斗的死去活来,这不是让自己来送死来了吗。
第三章先思退路
满清入关三百年,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期,为了维持满人的统治,历代满清皇帝都不遗余力的钳制汉人文化,大兴文字狱,烧毁各种科技箸作,禁锢火器使用……使中华文明生生倒退数百年,偏偏这样的皇帝几乎个个都落得个勤政的美名,这样的勤政实在是中华文明的不幸,以致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依然落后于西方文明。WwW。
王福在学校时也算一个愤青,读到这段历史时常慨叹不已,恨不得早生三百年,挽救整个民族的气运,可是要让他当真面对满清的屠刀,王福还真没有勇气,这也是现代人的通病,永远是说的多,做的少。
“怎么办?”王福脑中转着各种念头,据他所知,弘光朝非常短暂,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弘光帝也落入满清手中,最后不知是凌迟还是直接一刀砍了,若是一刀砍了还好,若是凌迟,王福打了一个冷颤。
“天啊,我是王福,不是福王,你让我穿回去吧。”王福心中哀叹不已,面上一片悲戚。
“皇上,皇上。”田成看出皇帝的神色不对劲,心想莫非皇上还记恨钱谦益,钱谦益是东林党领袖,今年三月,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四月份消息传出后,对于大江南北的大明诸臣无疑晴天霹雳,当时作为陪都的南京地位一下子重要起来,接替北京成为残明中枢。
国不可一日无君,只是立谁为君,当初却很有一番争执,福王作为万历的嫡亲子,又离南京最近,年龄也最长,无论从血统还是各方面的条件都应该顺理成章的接替皇位,只是东林党人生怕福王为帝后,会掀起当初老福王的立嗣之争,对东林党人不利,推出潞王和福王争夺帝位,史可法,钱谦益等人更是列出福王七不立的理由,将还未登基的福王骂了个狗血喷头。
后来东林党人最终失败,钱谦益这位东林党大佬见形式不对头,马上向福王靠扰,成功取得礼部尚书的高位,但皇帝要说心里没有芥蒂,恐怕不太可能。
田成的呼唤将王福从自冤自哎中拉了回来,有点茫然的问道:“什么事?”
“皇上,钱阁老求见。”田成重新禀道,心中总觉得古怪,今天皇帝明显象丢魂失魄一般,莫非是对昨晚的那对母女不满意,可是也不对,刚刚才赏赐了她们出去,又看了看皇帝的额头,坏了,不会是皇上的脑袋被撞坏了吧。
“不见,朕什么人也不见。”王福虽然不是如田成猜测的那样,在拥立之事上对钱谦益记仇,只是王福对钱谦益这样尾两端之人毫无好感,此时哪有心思见他。
“是,奴婢遵旨。”
“田公公。怎么样。皇上可是要召见本官?”看到田成出来。钱谦益连忙一脸喜色地迎了上去。
田成摇了摇头。道:“钱大人。十分抱歉。皇上今天谁也不见。”
听到皇帝不见他。钱谦益一脸失望。他自知在拥立之事上先前站错了队。所以这些天加倍补救。身为阁臣。毫无自己地主张。事事依附皇帝之意。而且经常入宫问安。想修复与皇帝地关系。若弘光是一个勤勉地皇帝。钱谦益这番做作说不定会取得很好地效果。偏偏弘光一登基就只顾吃喝玩乐。将政事尽托付给辅马士英。钱谦益等于俏媚眼抛给了瞎子。对于这个频频打扰自己玩乐地老头子。弘光反而更加讨厌。
“田公公。皇上可是还没有起身?”钱谦益试探着问道。
田成脸一沉:“钱阁老。皇上早已起身了。只是皇上不愿见你。咱家也无可奈何。”
田成是福王府地老人。当初洛阳被李自成大军攻破前。老福王由于身体太过肥胖无法翻墙。结果落到闯贼手中。据说被做成福禄羹让闯贼众人分食。而他与数名侍卫护送福王世子逃了出来。一路吃尽苦头才到达江淮。如今福王成为皇帝。他们这些福王府地旧人也跟着水涨船高。只是皇帝登基不到一月。马上沉迷于酒色之中。而且为了赏赐有策立之功地江北四镇。新朝甫一建立。各地差役就开始对江南敲骨吸髓。加派各种皇粮。这引起许多百姓地不满。加上东林党人不甘心失败。在百姓中推波助澜。让皇帝地名声一下子变得极差。大家不敢明着说皇帝地不是。只是将矛头对准辅马士英以及福王府地那些旧人。都道皇帝身边尽是奸佞小人。所以田成这些人对于有损害于皇帝名声之事非常敏感。眼下已近巳时。若说皇帝还没有起身。岂不是说皇帝懒床。
钱谦益也意识到自己问的不妥,只是他身为阁臣之尊,也不好拉下脸皮向田成道歉,只得讪讪的道:“是本官鲁莽了,田公公,麻烦你再向皇上通报一声,就说本官有天大的好消息要向皇上禀报。”
田成听得心中一动:“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君父死难,流贼百万大军随时可能南下,偏偏内皇帝只顾吃喝玩乐,将政事尽付大臣,外江北四镇仗着策立之功,尽成骄兵捍将,只知向朝庭索要财物,荼毒地方,眼下的小朝庭实在太需要好消息了。
钱谦益迟疑了一下,他接到消息后马上飞快入宫,本来是想先行一步讨得皇帝欢心,只是没想到他身为阁臣连皇帝的面也见不到,只得道:“本官接到消息,四月闯逆离开北京率众在一片石与平西伯吴三桂交战,平西伯借助清人之力,将闯逆打得大败,闯逆所率精锐全失,如今闯逆已离开北京,向北逃窜,如此江南无忧矣。”
好消息,对于江南绝大多数人来讲,李自成在吴三桂和清人的联合下败北,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大顺军攻破北京后,天下人心都以为天命在顺,各地官吏争先恐后向大顺朝投诚,大顺军就象是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过一天,大顺朝的实力便强一分,面对大顺朝的百万大军,这个刚立的南明小朝庭就象铁锤下的一枚鸡蛋,哪天铁锤落下,哪天就是壳破蛋流。
如今大顺军被吴三桂和清军击败,就象是大雪球撞到了岩石上,不但原先的大雪球遭到削弱,而且再也滚不动了,天下臣民必然要观望一段时间,弘光朝这个小朝庭也不再是铁锤下的鸡蛋,而是已破壳而出,暂时脱离了险地。
“钱阁老,你稍等,咱家马上就向皇上汇报。”田成听得也是兴奋起来,对于流贼,田成有切齿之恨,当初若不是逃得快,他和皇帝都要落入流贼手中,说不定现在已经尸骨无存,他相信皇帝听到此事肯定也会极为高兴。
王福在卧房中来回踱步,脸上神情一会儿咬牙切齿,一会儿又惊慌无比,自从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后,王福就觉得自己象是掉进陷井中的困兽,他一会儿觉得上天既然让他来到这个地方,给了他一个重新改变神州大地沉沦三百年的机会,而且给了他一个皇帝的身份,他就应该担负起责任,阻止这场以野蛮征服文明的浩劫,一会儿又觉得这是上天开的玩笑,以他手中的实力,妄想阻止历史的进程,只会白白陪上性命。
“逃。”王福心中陡然升起一个念头,作为一个现代人,明知必死还要留下来,那是傻子行为,王福心中自私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至于逃到哪里去,在大6肯定是不安全,眼下只有到南洋,只要手中有几万军队,到了南洋依然不失为王侯生活,如果南洋也不安全,那么澳大利亚,北美也可以……
“皇上,皇上,好消息,好消息。”田成大步走了进来,将王福的思绪打断。
想好退路,王福已不象开始时慌乱,听到田成说有好消息,不由问道:“什么好消息?”
“闯逆败了,败了。”田成气喘息息的道,将刚才从钱谦益处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一片石?”王福喃喃自语,这个消息对王福来讲是喜忧参半,忧的是李自成果然还是如预料中的惨败,喜的是既然李自成大败的消息现在才传来,那么他应当刚登基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