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抗日学生军 >

第104章

抗日学生军-第104章

小说: 抗日学生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沈最来说,并不介意张野将他和“忠义救国军”当做两大势力之间的“维和部队”。做为陪都委员长留在晋省的唯一一支部队,又是令人谈虎色变的军统武装,沈最压根就不担心阎长官敢对自己怎么样!
    年经轻轻就手握重兵、身居高位、功成名就地沈最,目前最渴望的事情,就是战斗!不断地战斗、大规模地战斗。接连不断的胜利给他带来了名望,带来了地位。他渴望着,未来的战斗能够给他带来更大的收获和期望。
    他很清楚自己的战功是怎么来的。
    如果不是紧紧依靠学生军,也许“忠义救国军”早就被鬼子打垮了,根本不可能发展到现有的规模!所以他今后的方针,仍将是紧紧跟随在学生军左右,与之协同作战。他相信张野的能力,只要张野肯帮忙,他未来地前途将一片光明。
    作为张野的结拜兄弟。他的命运早已经跟张野密不可分了。尽管他仍在竭力地保持着“忠义救国军”的独立性和正统性,可是这支戴长官呕心沥血打造的精锐武装,却仍然不可避免地被学生军同化了。
    首先是兵源补充方面。
    “忠义救国军”自从北上进入晋省之后,接连几场大战。人员损失并不小。之后,为了增强部队作战能力,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编。补充进来的兵员,当然几乎全都是晋省本地的青壮,而这些人对于同根同源地学生军具有本能的亲切感。
    其次是部队训练方面。
    “忠义救国军”的部队编制和训练,本来就是戴长官根据张野的《步兵训练操典》制定地,与学生军的整训方式如出一辙!训练科目和考核方法大同小异。士兵们的风格和战术素养也颇为一致。很大程度上。如果不穿军服,几乎难以分辨究竟是学生军的士兵还是“忠义救国军”的士兵。
    第三是渊源方面。
    “忠义救国军”自成军后开拔北上。一开始就是与学生军并肩作战,每战必胜。两军官兵在血与火的战斗中,从陌生到熟识,最后成为生死之交的,不在少数。而“忠义救国军”地中高级将领,几乎都有一种对张野地崇拜信任感。这种崇拜和信任,是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换来地。就连沈最自己,对此也无可奈何!
    因此,学生军一旦有风吹草动,“忠义救国军”必定同仇敌忾!
    而作为热血青年的沈最,也在战斗中脱下了特务的外衣,蜕变成为一名真正的铁血军人。日军的残暴同样刺激着他的心。虽然张野很少劝他,可是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之下,沈最的思维方式也不自觉地向张野转变。
    自中条山返回后,沈最将大多数接收自卫长官的重武器移交给张野,并命令郭浩帮助学生军建立和训练正规的炮兵部队。如今学生军四个师的炮兵团的实力加起来,已经远在“忠义救国军”之上了。
    此外,和沈最畏手畏脚地扩充部队相反的是,学生军在后勤支持足够的前提下,放手发展,不断扩编。短短两三个月,其四个主力师已经接近八万人,与“忠义救国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与“忠义救国军”不同的是,学生军的扩充,有广大的晋东南地区的繁荣经济作为保障!
    很显然,张野除了会打仗之外,建设地方,发展经济同样是一把好手,仅仅几个月时间,就将原来一贫如洗的晋东南根据地整治得政通人和,欣欣向荣。
    三晋大地上,到处竖起了高大的烟囱,利用当地工矿原料建立的炼铁厂、炼焦厂、机械厂四处林立,产品供不应求,除供应学生军之外,还渡河南运,远销内地。
    城市里,山西汾酒和陈醋作为名牌产品,已经形成产业化。原来专为学生军生产军服的布料厂、服装厂,也在满足军品订单之余,大力开发民用产品,除本地自产自销之外,同样销往内地。优良的产品质量和新颖的款式风格,已经成了三晋名牌的口碑和标志。
    除了工业产业外,城内的第三产业同样发达,大小酒店、发廊、运输、娱乐都应运而生,以学生军和“忠义救国军”中低层官兵为主要服务对象,生意异常火爆。
    中条山旁边的黄河渡口上,招标承包的船运业日夜繁忙。一船船琳琅满目的商品运过河去,变成一船船的粮食军火西药再运过来,为学生军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而张野的秘密底牌卧龙山谷内张老先生率人负责的罂粟种植也同样极为成功,在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下,罂粟生长格外迅速,不久便可以开始收获了!
    在渡过了最初拮据的日子之后,因为学生军的强势和外部因素的配合,根据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内部百姓安居乐业,外来难民纷至沓来,基本上达到了张野的预期目的。
    而“忠义救国军”的后勤供给,主要来源于陪都国防部和军统的军费支出。随着部队规模扩大,原本充足的预算变得捉襟见肘,日见紧缺。这也导致了沈最不敢放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张野很快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善解人意地安排李校副定期定额拨款援助,可是究竟不能够和学生军自身相比。沈最虽觉不妥,但是欲罢不能,只能眼睁睁着自己的“忠义救国军”与学生军越走越近。
    有时候,他自嘲地想,照这样发展下去,终有一天,恐怕连他自己,也不可避免地会变成学生军了。
    虽然在当地,学生军的声望远高于“忠义救国军”,可是沈最内心,毕竟还保存着对陪都、对军统、对戴长官的一丝眷恋。

  (。。)

    正文 第五卷 横扫全国 第二十八章 好事多磨
     更新时间:2009…5…7 0:38:40 本章字数:3535

    就在学生军扩编整训基本完成,“忠义救国军”的战备工作也已经就绪。正是厉兵秣马,准备出征之际,张野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患击倒了!
    张野自从上次受伤之后,身体一直不大好。而学生军的战役却一个接着一个,处处都关系重大,轻忽不得。作为主要决策人的张野,也因此废寝忘食,心力交瘁。再加上鬼子在井陉县的残暴行径,更令他忧愤不已。
    之后的山谷阻击战,他又十分担忧特种支队和侦察支队这两支他倾心打造的王牌部队的安危,来回奔波,夜不能寐。
    及至日军撤走,省城光复,为了避免晋绥军同学生军产生内斗,他又急急赶到省城,周旋于阎长官、傅长官和省城的达官贵人之间。其中的凶险之处,丝毫不亚于真刀实枪的战场。
    从省城回来后,他又忙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卧龙山谷的罂粟产业,以及扩军、训练和与“忠义救国军”的协调。一直到各项工作都差不多走上正轨,这才终于松懈下来。
    却不料忙碌惯了的身子,一旦闲下来,反而不适应了,病魔便在这时趁虚而入。
    他先是感觉疲倦、全身无力,肌肉酸软,伴随着低烧咳嗽。初时他还不以为意,不料低烧旋即转化为高烧,全身滚烫,神智迷乱,不能理事。众人这才急了,连忙将整日徜徉在泉阳城内的小吃一条街里。流连忘返地鲍伯医生找来,听他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
    “张军座,旧伤复发了,复发啦!很严重!他的肺受过伤,又过于劳累,着了凉,就感冒了。然后发炎。引起肺部感染。现在要吃药,打针,消炎,静静地休息。要等到退了烧,才会好转!”
    张为国耐着性子听他结结巴巴说完,迫不及待地问:
    “鲍伯医生,军座要不要紧?治这病要多长时间才会好?”
    鲍伯医生摇摇头说:
    “不好说,不好说,如果持续高烧不退。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张为国一听就急了,劈手揪住鲍伯医生的衣领,大骂道:
    “庸医,你胡说什么!军座怎么会有生命危险!”
    李校副和陈思奇忙把他拉开,他被王维一拖着,一路骂骂咧咧出门去了。花洁在旁边急得满脸通红,忍不住嘤嘤地哭了起来。
    鲍伯医生不明白张为国为什么会生气,他说的是实话啊!对于中国人的忌讳,他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他只好耸耸肩。无辜地摊手说:
    “我说地,是实话。张师座,他为什么要生气?”
    陈妙影看到花洁在哭,心里着急,也不管李校副陈思奇不停地向鲍伯医生解释,挤进来插嘴问道:
    “鲍伯医生,你说,军座到底有没有危险?”
    鲍伯医生一摊双手:
    “我是说。如果高烧不退,可能会有危险;如果烧退了,就不会有危险!”
    屋内众人这才松一口气。
    李校副陈思奇心里暗骂这老外说话危言耸听,脸上却堆满笑容地请他开方拿药。动手治病。陈妙影则拉着花洁低声劝解。
    殊不知鲍伯医生是外科医生,擅长外伤手术,对于感冒发烧引起的并发炎症并不里手,加上学生军内也缺少对症的特效药,他一连治了三四天,也不见张野好转,只急得团团乱转。不过陈妙影和花洁按照他的吩咐。每天用酒精给张野涂擦全身。总算控制住了病情,没有恶化。
    眼见李校副、陈思奇、张为国、王维一、沈最等人一筹莫展。陈妙影、花洁精神委糜,鲍伯医生自觉不好意思,吞右吐吐地建议说,最好请卧龙山的张老先生来,用中医的方法试试。
    他一言惊醒梦中人,众人这才发觉,光顾着烧洋和尚的香,竟然忽略了咱自己的老神医!赶紧着人飞马赶回卧龙山去请!尽管李校副隐约听说,张野似乎安排张老先生在做什么神秘事情,可是眼下火烧眉毛,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张老先生对张野倒是格外关心,一听说他患了重病,危在旦夕,也不顾自己年迈体弱,跳上派来的小汽车就赶了过来。果然还是中医地手法精到,几根银针一扎下去,张野的汗就冒了出来。
    花洁和陈妙影见状,大喜过望,也不顾害羞,赶紧给他擦拭汗水。又按张老先生要求,烧了一大桶热气腾腾的开水,里面放入张老先生带来的中草药,煮过稍凉,便将张野扶进桶内浸泡擦洗。直把张野全身皮肤烫得通红。洗过之后,细心擦干,然后裹上簇新被褥,结结实实地睡了一大觉!
    第二天醒来,张野便退了烧,清醒过来。虽然仍旧虚弱,却已恢复了神智。众人齐舒了口气。张老先生捻须微笑,鲍伯医生不以医术不高而惭愧,反而凭着自己推荐有功而洋洋得意!大家心情正好,就连张为国也不去跟他计较了。
    张野好转的消息传出,学生军内欢声雷动,就连“忠义救国军”内,也同样喜气洋洋。泉阳城的百姓,更是张灯结彩,鸣放鞭炮,以示庆贺。
    盖因张野患病日久,虽经李校副等人封锁消息,还是传了出去。张野的病情,早已经成为学生军和泉阳百姓最关心的头等大事。
    张野自醒来之后,病情便日见好转。张老先生一边给他扎针,一边逼着他皱眉喝下一碗碗黑如墨汁的药水,双管齐下,将他整治得服服帖帖。
    不料张野病情才好,花洁又病倒了!
    其实花洁本来身体怯弱,又为张野的病担惊受怕,加上连日照顾病人,劳累过度,支持不住也是情理之中地事。张老先生望闻问切,很快就查明了病因,却皱起眉头,不肯开药。
    他屏退众人,对张野说:
    “小野,你媳妇儿的病,不过是操劳过度,好好放松,休息几天就会没事的。可是有件事情我想还是告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