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

第267章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267章

小说: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显忠笑道:“这是我自创的招术,显忠在西夏生活了十余年,若说无力归宋,那是屁话。”
  罗腾飞点头同意,李显忠只身一人,通往大宋的道路何止千万条,难不成金兵能够一条条的封锁不成?若真有心归宋,十年时间,纵使翻山越岭,只走无人的小径,也能够抵达。可见李显忠在西夏的十余年时间里,不是不能回宋,而是有什么原因不能回。
  李显忠面露深沉,叹道:“当年年幼无知,已为一人之力,可以撑天。只学武艺,而不专兵法战术,最后无力保家护国,累的全家惨死,方才明白,对于大将来说兵法战术的必要。逃至西夏后,见金兵正在入侵西夏,论国力西夏不如我大宋,可是金兵在西夏境内虽然能够取得胜利,但却举步艰难。原因有二:其一、西夏士卒以骑兵为主,属于半游半牧民族,全民皆兵,金国骑兵发挥不出优势。其二、金国不占据地利,西夏兵打不过可以逃,一场大战下来,损失不过数千余。金兵若过分追击就是孤军深入,不追击又无法扩大战果。所以,西夏国力不如金国,但他们凭借骑兵之力,却能够抵御金国的入侵。我们大宋却是不同,大宋缺马,野战吃亏,一旦交战失败,在骑兵的机动力下想逃也逃不了。使得全军溃败,这损失就是十余万,之间的差距不言而喻。”
  李显忠续道:“我思我大宋精于用兵卒的大将,善守的大将数不胜数,唯独擅于用骑的大将不多。所以,我决定留下来,学习兵法骑战之术。只是这用兵讲究实战,不然就是纸上谈兵。我最后,我干脆加入西夏军中,亲身体验。十年下来,我以成为西夏著名战将,并且得到了朝中宿将看中传授铁鹞子的战法。这铁鹞子讲究的就是冲击力,将力量惯于前方,以无与伦比的力量,贯穿敌阵,击溃敌军。根据这个原理,我创出了一些适合铁鹞子作战的招术。那一招,就是其中之一。”
  罗腾飞大悟,心道:“原来是配合铁鹞子使用的招术,难怪大开大合,威力前所未见。”
  等等!
  罗腾飞心中一动,铁鹞子?记得朱奕好像说过!
  对了!罗腾飞回想起来,这是宋、辽时期西夏元昊创建的一支骑兵队伍,类别属重甲骑兵,骑士与马装甲连为一体,均装备厚装甲,全速冲锋时冲击力量极强,用于冲破敌阵。与当时辽国的铁林军并列为当时两大重骑军团。
  “你说你会使用重骑兵,也就是铁鹞子!”罗腾飞惊喜的看着李显忠。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十九章 收大将送兵马
  第十九章 收大将送兵马
  这意外之喜,让罗腾飞欣喜若狂。
  如今他军中兵卒什么种类皆有。唯独缺少最具有冲击力的铁甲重骑。
  铁甲重骑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看似淘汰的兵种。其实不然,对于这点,此刻身经百战的罗腾飞深有体会。
  罗腾飞深通骑兵之道,自从领悟连环突驰之术后,对于骑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若说对于骑兵的认识,对骑兵的了解,罗腾飞以是当世第一。
  铁甲重骑之所以昙花一现,并非铁甲重骑的过错,而是用法不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铁骑兵团莫过于西夏的铁鹞子,辽国的铁林军以及金国的铁浮屠。西夏的铁鹞子有十万余,辽国的铁林军五万,而金国的铁浮屠也在五万之间。
  看似阵容庞大,其实弊端就在于此。
  铁甲重骑的力量无比的强悍,但这股力量是建立在损失骑兵的灵活以及速度上的,也即是说铁甲重骑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但却失去了最为关键的速度、灵活。
  骑兵的速度以及灵活是一支骑兵的制胜关键,一支骑兵队若失去了灵活、速度,那么这支队伍,必被他人所趁。
  世界上没有一个傻瓜将军会跟铁甲重骑正面硬抗,只要避开铁甲重骑的正面攻势。铁甲重骑如若废物。
  故而,铁甲重骑的数量绝对不能多,而且不能单独上战场,必须要有别的骑兵护航配合。
  只有骑兵之间的配合,弥补了彼此之间的不足,才能真正的发挥威力。
  在研究骑兵战术的时候,罗腾飞就觉得自己缺少一支无坚不摧的铁甲重骑。
  以往的战役,每每需要冲垮敌阵的时候,都由他亲自代劳,亲自撕裂敌阵。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作为三军统帅最应该做的不是冲在最前头搏命,而是在后方总揽全局,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但跟他对战的是金骑,金骑的数量、质量都不逊色罗家军的骑兵,王胜虽然勇悍,但做不到罗腾飞那样无视对方的数量,凭借一人之力,撕裂敌阵,催寒敌胆。
  这时,若是有一支铁甲重骑代劳,罗腾飞就会轻松许多,能够空出手来,统筹全局,找出敌方破绽,然后一击命中。
  但在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难题,他们有足够的战马。也有足够的资金,还有足够的人力,唯独缺少一个能够统帅铁甲重骑的统帅。
  《亮剑》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由集体形式出现。任何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的灵魂永在,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
  所以,这统帅铁甲重骑的统帅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首先对方必须骁勇善战,能够冲锋在最前线,其次要有充足的用骑经验,最好要了解铁甲重骑,懂得如何训练铁甲重骑。
  这条件实在太过苛刻。在宋朝懂得用骑的大将都不多,更加别说是懂得使用重骑。
  宁缺毋滥,所以罗腾飞只能暂时压下这个想法,一直在暗自寻觅合适的人选。
  李显忠的出现,让罗腾飞眼中一亮。
  他的才华自不用说,历史上那一个个战绩足以证明一切,他的武艺罗腾飞亲自测过,也无问题,至于对重骑兵的运用,更加没有话说。
  李显忠在西夏就是指挥铁鹞子的大将,若无真才实学,西夏皇帝又怎会让他担任如此要职?
  种种迹象表示,李显忠是当之无愧的最佳人选。
  罗腾飞道:“我有心组建一支铁甲重骑,显忠可愿担任这支铁甲重骑的统制?”
  李显忠笑道:“相公还不知吧!我此次南下并非孤身一人,麾下有三千骑兵都是我的心腹,各个均是在铁鹞子的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对我忠心不二。”
  罗腾飞呆了呆,随即爆发出了一阵震天大笑,道:“想不到,真想不到。这老天太对得起我了,不但让我得到了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而且还附送三千铁甲重骑。人生最大的喜事,莫过于此!痛快,真他娘的痛快,走,我们先去官家那里,然后再去看看显忠带来的铁甲重骑。喝酒不急于一时,事情解决后,我们再喝一个痛快。”
  李显忠麾下的三千铁鹞子。在宋朝的所有军队中独一无二,看中眼红的人定然不少,尤其是张俊这个老贼。这老贼打仗差劲到了极点,可一有好东西却不会轻易放手,罗腾飞怕夜长梦多,到手的鸭子飞了,心底想着尽快落实下来才行。
  此举正和李显忠的意思。
  李显忠也没有异议,点头说好!
  两人策马往临安赶去,来到皇宫,求见赵构。
  没等一刻,赵构就接见了罗腾飞、李显忠。
  赵构今天的心情似乎特别的好,脸上充满了笑意。这大冬天里,可以用春光灿烂来形容,尤其是望向罗腾飞的时候,眼中充满了赞赏之色,笑道:“两位爱卿同时求见,可有事情与朕商议?你们皆是朕的肱骨爱将,若有要求,朕无不答应。”
  搞得罗腾飞完全不知情况,暗自嘀咕:“这个赵构是不是哪根神经错乱呢?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当下,说明来意。
  李显忠道:“臣只擅于用骑,唯有在罗相公麾下,才能更好的为国效力!”
  赵构先是怔了怔。犹豫道:“可是朕已经答应张太尉,将李爱卿调给他,任他差遣了!这君无戏言……”
  赵构有些为难。
  罗腾飞、李显忠相继大惊,还是晚来一步。
  李显忠当即跪倒,拜道:“皇上,罗相公乃是当世英雄,末将在西夏就闻他大名,心中仰慕,只想在他麾下效命。”
  罗腾飞也抱拳作揖道:“皇上,张太尉并未有使用显忠的条件,我们的邻国无论是西夏。还是金国都是以骑兵为主的国家。铁甲重骑有力量而无灵活,想要发挥真正的力量,必须辅佐轻骑兵护航,以保证铁甲重骑能够肆无忌惮的冲锋。张太尉麾下并未有骑兵能够给显忠的铁甲重骑护航,交给他使用并不能真正的发挥铁甲重骑的威力,请皇上三思。”
  赵构深深地看了罗腾飞一眼,竟然点头道:“好吧!为了罗卿!朕只有对不起张太尉了!朕这就拟旨,将李卿调于神武前军,担任军中统制,为我大宋效力!”
  见赵构改口,罗腾飞、李显忠登时欣喜若狂,君无戏言,他们都以为事情没了转机,想不到赵构竟会为了罗腾飞失言。
  赵构对张俊的宠爱那是显而易见的,朝中赵构最信赖的大臣不是王次翁而是张俊。赵构能为了罗腾飞而失信于张俊,这实在出乎罗腾飞的意料之外,心底也觉得奇怪,不仅仅只是为了此事,今日赵构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异常怪异,似乎遇到了天大的喜讯一般,好奇问道:“皇上似乎遇上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赵构“哈哈”笑道:“让罗卿给看出来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金使已经决定三日后议和了,一切事宜皆有王相代理,朕不用亲临。”顿了一顿,又伤感道:“朕不孝,让父皇客死异乡,至今方能迎回大宋安葬。索性母后健在,朕一定要好好一敬人子之礼。”
  罗腾飞这才大悟,原来如此。
  “金使决定议和一切事宜皆有王相代理,朕不用亲临”的意思正是张通古、萧哲已经不再坚持赵构一定要给他们下跪这一条约,让王次翁代替赵构跪在张通古面前接受金国诏书。
  赵构身为皇帝,自有皇帝的尊严,面子,他也不想跪在张通古的面前,成为历史的笑柄,但是他怕金国入骨,虽然不情愿。但正如东方胜说的那样,为何保住皇位,丢脸就丢了。为了求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能够不跪,不丢这个面子,还能达到求和的目的,对于赵构来说确实是天大的喜事。
  造成这个结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罗腾飞!
  张通古、萧哲在宋朝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对谁都是趾高气昂的,包括赵构这个皇帝,但面对罗腾飞却温驯的如同一只小猫咪,在昨日船上罗腾飞指明的告诉了他们,只要干有辱大宋国体的事情,便会将他们剁成肉包子,送给金国皇帝。
  没有一个人怀疑罗腾飞的话,张通古、萧哲更加不敢。
  这次议和对于大宋无益,对于金国反而充满了利益,给了他们休养生息,解决内患的时间。所以,希望议和成功的不仅仅只是赵构,而是金国皇帝完颜亶。
  虽然金国开的条件严苛,但事实上并非没有回旋的余地。
  经过罗腾飞指明以逼迫,张通古、萧哲在第二天便改口了,降低了条件。现在就算是赵构想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