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保安-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周围的人都不自觉的避开他们,减少接触,免得将来受到牵连。往日里一些争相讨好和巴结他们的人。也变得疏远和冷待。
另外以张道一副局长为首的实干一派人马,则有一种扬眉吐气、盼得云开见明月的畅快感觉。
没有了黎轩宇的孤立和打压,他们真正的感受到了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轻松的心态。而且周围的人对他们的态度也变化了。
大家都知道局长黎轩宇这一次肯定是凶多吉少,而根据某些流传的小道消息,黎轩宇这次之所以会倒台,跟省厅督导组的江中之行有大关系,而张道一似乎也跟省厅督导组的人联系过——换言之。张道一背后可能已经有了省厅一层领导的支持,力量不可小觑,所以张道一这种实干派前途远大。
于是平时一些墙头草类型的人的态度立刻转变起来,对张道一这种局领导越发恭敬,而且对小陈等几个紧跟着他的年轻人也开始套起近乎来。
但是作为张道一本人却并没有因此表现得兴奋和激动,尽管内心不乏喜悦,他的表现却一如既往,甚至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迅雷一号行动中去。
倒是小陈几人振奋不已,在私下里对张道一道:
“张局,现在好了。黎轩宇下台了,正气回来了!”
张道一微笑道:“这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如果不是你当时主动的跟省厅督导组的人取得联系,可能不会有这个结果。”
小陈倒是很有自知之明,有点惭愧的道:“张局。我那是赌博,那次没有听你的话偷偷干了,还好您没怪我。其实我后来很后悔,怕黎轩宇接下来的报复会连累到您,还好,赌对了!”
张道一感叹的道:“真没想到这次的省厅督导组这么动真格,这么高效率。小陈,我还是那句话,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做的事情都要对得起这身警服。无论什么时候,邪始终不胜正!”
小陈重重的点了点头,又道:“张局,没有了这个大保护伞,接下去我们的迅雷一号行动就真的能够推进了!”
这倒是事实,因为江中区的涉黑势力大多跟娱乐业有关,而娱乐业的老板很多都是跟黎轩宇关系匪浅。之前迅雷一号行动之所以很难推进,就是因为处处受到黎轩宇的牵制甚至打压。
现在黎轩宇倒下了,没有了他的保护,迅雷一号行动才能名副其实的开展。
张道一脸上露出笑容,道:“对,这才是真正让我高兴的地方!没有了这把伞,我们接下去的行动就好做多了!”
小陈又道:“张局,那您有没有可能……”
张道一平静的道:“我不清楚。小陈,你还年轻。其实像这种分局一把手的任命,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没那么简单和容易的。有希望,便会失望。明白吗?”
小陈道:“可是上次王市长不是……?”
上次他也在茶馆里见到了王前进,以他的聪明,自然猜出了张道一已经和王市长搭上线了。
张道一对他猜到这些并不惊讶,也没有怪他当面说出来,语气依旧平静道:“在他的层面,同样会有压力。就像我要想自己定下面一个派出所的所长——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的。”
见小陈脸上露出失望之色,张道一又道:“小陈,别觉得太悲观。等你也经历多了,就明白官场上的东西不是想当然的,制约的因素太多,突发情况更多。这次能够将黎轩宇依法处理,我已经很满足了。另外又得到省厅朱科和王市长他们的支持,可以说是非常圆满。至于说当官,在你面前我也坦白的说,——当然想。不过我看的比较开,有是最好,没有的话,只要能给我一个好的环境,让我踏踏实实的干些实事,我也满意了。”
停顿了一下,他又道:“就像你说的,迅雷一号行动可以好好的大干一场了!从另外方面来说,省厅朱科他们所做的这一切,也是为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必须干好,才能不辜负省厅朱科他们的一片期望!”
小陈听完,重重的点点头,道:“张局,反正我还是像过去一样,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干!”
这个事件发生后,江安市市政府办公大楼内不少人听到了9楼那副市长孙福明的办公室传来了一阵瓷器的破碎声。醒目点的工作人员,那两天都不敢去找他签字和办事,凡是找过他的,基本都被无故的呵斥过。
当天,在大家看不到的大门紧闭的办公室内,孙福明拨通了一个区号开头归属地是江南市的长途电话,语气恭敬的道:“余省长,我是孙福明,有个事情跟您汇报一下……”
第一百五十二章 合纵连横
有人说,江南省虽好,但多是外人主政。
这句话道出了江南省官场的一种现象。所谓的外人,只是相对于本地人而言。确实,从江南省历来领导来看,无论是省级还是市级,都已外省人居多。
有人以此认为本地人的弱势,也有人认为这是江南省开放和开明的一种象征,当然,还有人认为,这只能说明江南省的政治战略地位的重要。
不过若因此以为江南省没有产生过本土的领导,那就错了。
江南省的本土领导,虽然不算多,但也不算少,比如余家。
有人说,官不过三代。但这话显然不适合余家。
余家的老人曾经是建国前的老红军,建国后在各种运动中又颇有收益,使原本平凡的家族日益兴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余家的人就开始活跃在江南省的政坛上。然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还无法进入权力的最核心,但从省政府到市政府到区政府,余家都有人身居要职,可谓开枝散叶,很有一定的影响力。
特别是到了余小波这一代,余家已经到了鼎盛时期。
余小波聪明勤奋,依靠家族的照拂和自身努力,从区办公室的科员开始入仕,发展到市委办公厅的副主任,最后一步步走到江南省的副省长的位置。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发展的轨迹类似奇迹,对于余家人来说,也算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巅峰。
当然,对于还不到50岁的余小波来说,他没有把这个位置当成是自己仕途的终点。他的内心依然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入阁江南省的权力核心,尽管这个目标很难。但他坚信以自己的资质和能力,还是有希望的。
因为副省长这种位置,看上去很美,其实有时很空虚——相比某个部门的一把手,手中的权力还是不够直接。所以退而求其次。他也希望能够兼任某个权力部门的一把手。
对于分管公安的他而言,公安厅长是他颇为心动的一个目标。
要知道,公安和财政两条线,从某种角度来看几乎是权力中最核心和最有力的两方面。在不少地方,公安的一把手往往还是常委的身份。虽然江南省的公安厅长已经在若干年前也不再由常委兼任,但毕竟还是几大厅单位职务中炙手可热的一个职位。
早在上一任公安厅长要退下之前。余小波就已经为这个职位而努力了。按照他的想法,自己先当两年公安厅长,然后以此为跳板,在55岁之前冲击下常委的位置,还是希望不小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干一届常委然后退休,也算是圆了余家这么多年来的一个仕途梦。
为此。他使出浑身解数,上下活动,包括跟比较熟悉的现任省宣传部长吴逸夫等走得更近,对已经退休的一些省领导看望和拜访的次数更多,甚至通过某些间接关系,跟中央的个别领导示好。
按照常理,公安厅长是必须由他兼任的。分管公安的副省长不是公安厅长。那还说得过去吗?那以后还怎么管公安这条线?
而且纵观省内,有资格调任公安厅长的那几个市委书记,要么任期未满,要么资历还不够,跟他相比实在没有什么竞争力。
所以他信心渐满,静等着一纸任命下来,让自己坐上公安厅长的座位。
但天有不测风云,官场有突发事件。
就在他盼星星盼月亮无限期待之极,竟然盼来了公安厅长要从中央空降的消息!
这不亚于晴天霹雳,将他雷得面目全非。
怎么会这样?!论资历。自己最老,论关系,自己的活动也够多了。怎么竟然还是拿不下公安厅长这个位置?!
他跑去问宣传部长吴逸夫,对方同样无可奈何,只道:“直接从中央下来的。我也没办法。”
眼见木已成舟,他只能饮恨接受这个事实。
不过从此,他对新的公安厅长算是恨上了。
就像一块快到口的肥肉被人硬生生的从眼前拿走,对方拿走的可不光是美味,还关系到自己的体力,关系到能否跑到梦寐以求的下一个站点!
所以在他眼中,失去的不止是一个职位,而且是一次机会,一次命运的转折点!
对新公安厅长他虽然不想关注,但潜意识里却暗自留心。
朱正文的履历他已经了然于胸。
先从基层干过,跟他一样做到了市委书记的位置,然后又调到公安部任政治部副主任,然后再下放来当江南省公安厅厅长。
这个仕途轨迹,以余小波看来,前半段平平无奇,后面的则大放异彩。要知道一个普通地市的市委书记要突然到公安部政治部任副主任,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中央必须有人支持,而且是很给力的支持才行。而且从副主任的位置又突然空降为一个重要省份的公安厅长,那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简单的说,朱正文遇到了贵人,有重要领导在后面当靠山!
不过哪个领导没靠山?哪个大领导没大靠山?余小波虽然吃惊,虽然顾忌,但还不至于害怕。
但也用理智和谨慎克制了内心的愤怒,他先观察,了解清楚状况再出手。
后来终于等到了江安事件,等到了迅雷一号,然后,他才开始试探着出手了。
因为到目前为止,朱正文并没有展露出让他顾虑的地方。
几个省领导里面,也没有谁具体的倾向于他。
反倒是常委之一的宣传部长是比较倾向自己这边的。所以两相权衡,他觉得把握很大。
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自从朱正文开始推动迅雷一号行动之后,很多原本观望的人开始暗自结合到一起。因为大家都嗅到了他不同寻常的目的,——借迅雷行动来建立自己的势力。
这对于固有的政治势力和受益者来说是大忌,就像原本一个大锅的饭菜由几个人来分食,现在有人想强行将某些人的位置挤占,必然导致多人的共同反抗。
所以原先某些他没有联系和来往的人,悄悄的跟他传递了某些友好的信息,并且透露了某些共同的目的。
这其中也包括原来没有接触过的一些地市领导,孙福明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余小波并不大想跟这种纯粹靠拍马屁、钻营人际爬上来的人有多少联系的,但这次在有着共同的“敌人”的前提下,他还是接受了这种临时的橄榄枝,联手“抗敌”。
所谓“合纵”、“连横”,读过战国历史的他深明这种道理。尽管朱正文到目前为止还不足以对他们产生大的威胁,但未雨绸缪,联手把对方打压下去不失为一个上策。
所以他心动了,又一次找到了吴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