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皇-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简单的客气,李毅华和李鹏来到了剪辑师,而付宝荣去忙活公司的曰常管理,李毅华和付宝荣分工明确,李毅华负责电影方面的知识,而付宝荣负责曰常公司的运行。
剪辑,将一部影片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编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是电影艺术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影制片不可缺少的一道重要工序、一部影片从拍摄到完成的一次再创作。
此时的电影剪辑工作是专业剪辑师艹作简易机器来完成,远不如李毅华前世所熟知的计算机“非线姓”剪辑(数码剪辑),所以剪辑是一项既繁重又细致的工作。
剪辑师李鹏看着李毅华拿着少的可怜的菲林,真不知道接这个活是对还是错,不过还是殷勤问了一句,“就这么点?”
要知道剪辑是一项既繁重又细致的工作。一部故事影片往往少则几百个、多则上千个镜头。而看着李毅华手里少的可怜的菲林,李鹏不敢相信这是一部电影的菲林,所以故有此问。
李毅华点点头说:“是呀,只有这么点,这就是这部电影全部的菲林。”
李鹏苦笑着接过那些菲林,心中对李毅华这个导演职位那是相当的疑惑了。这小子到底懂不懂拍电影啊,重要镜头因表演或技术上的原因,往往要反复拍摄数次,需要剪辑时要进行选择。大部分的镜头都拍得较长,须从中寻找最为理想的剪接点;有些要作长短镜头交叉出现的画面;连续拍在了几条胶片上;需要在剪辑时分切成很多的镜头,再按照最有效的镜头顺序排列起来。
李鹏现在真的很痛苦,知道是这个结果,说什么也不来剪辑这部电影,可以想象这部电影上映,一定是自己在这个行业的败笔,想想都让人不自觉地打着寒颤。
而这小子只拿过这么点胶片,李鹏不由地鄙视这个不拿导演当职业的李毅华,若是剪辑的效果不理想的话,导致影片重拍延误上映那就大条了!为此很多导演来进行剪辑的时候都会带大量的菲林,为的就是从中筛选满意的效果,而李毅华带过来的菲林却较之其他导演少了一半左右,所以李鹏认为这是在开玩笑,内心深处认为李毅华是一个外行。
李鹏边打开剪辑机器边在心中埋怨:“真是钱多的烧的,怎么这样不懂规矩的外行来拍摄电影,妈的,看来今天老子的工作量要较之往常增加十倍不止!”
按照剪辑的惯例,第一项工作则是要进行素材的工艺处理,也就是根据胶片场景的标识结合分镜头剧本、人物的形体动作、对话、反应等将镜头连接起来,这是一个初步加工的过程,往往也是最复杂最让李鹏感觉头疼的项目,天知道这个外行会不会搞的乱七八糟!
第47章电影成形(下)
李毅华对于这部电影给予厚望,剪辑是一定要在现场的,只有这样才能跟着自己的思路完成作品。
一部电影,导演才是把握一部电影整体的灵魂人物,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导演更加了解一部电影的诉求,所以即使是一个烂导演,剪辑师也应该按照他的要求,按照导演对电影的理解,从而完成电影剪辑,否则就算剪辑水平再高,如果跟导演完全不搭配的话,剪出来的也还是一部烂片。
|
李毅华看着李鹏脸色随着自己的回答,越来越差,心里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剪辑师本来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必须面对成千上万的镜头,菲林理所当然需要很多。
李毅华不管他脸色多差,还是把自己的电影说了出来,希望李鹏不要偏离自己的理念。
当李鹏开始工作后,他这种想法立刻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因为这些胶片大多是短镜头组合,拍摄出来的画面出奇的流畅,简直就是一气呵成的作品,无论是人物的动作,还是前后的衔接都好像经过了反复推敲综合剪辑完后的情景。
“这,这怎么可能?”李鹏内心深处生强烈的地震,不信邪的他又拿出几组胶片进行核实,核实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全部是短镜头组合。
“王导演你确定不是在耍我?”李鹏表情古怪的问道,他从来没有剪切过这么完美的电影。
李毅华摸着鼻子不明白他说的意思:“呃,您刚才说什么?是不是胶片有什么问题?”
“不,不,胶片一点问题也没有,我只是想问问,这些胶片是否经过初剪和复剪。”
“初剪?复剪?当然没有,拍完就拿来这里了。”李毅华耸耸肩说道,好像是面对很简单的一件事。
剪辑可分为初剪、复剪、精剪以至综合剪等步骤。初剪一般是根据分镜头剧本、人物的形体动作、对话、反应等将镜头连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精剪更为细致、准确,对画面反复推敲;综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场景的镜头都齐全、每个场景已基本剪好后,在对整个影片的结构和节奏做整体考虑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和增减。
李鹏摸着头思索道:“怎么可能拍的那么流畅,我工作怎么多年,还没有见过怎么少菲林的电影,更没有剪辑过怎么顺的电影!”
李毅华看到迷惑不解的李鹏,把自己拍电影的原理说了出来,“哦,你说的是这个呀,这部电影早已经映入了我的脑袋里,可以这么说他本来就存在我脑里,我所做的就是把它拍出来,做成电影。当然这样还离不开演员的努力。”
“”李鹏无语的看着李毅华,他脸上的肌肉开始抽搐起来,眼前这个家伙不是疯子就是天才,或者天生就是吃这一碗饭的能人。
“那,那,我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李鹏涨红了脸总算憋出一句话来。
“谁说没有,至于有些文戏、对话什么的叙事分镜头还是需要帮忙做好的。”李毅华看着这个本家姓的编辑,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鹏发现自己现在做的事真的很简单,简单到无聊。根据剧本顺序将文戏、动作进行衔接,并且进行复剪,将人物对话、口型对比完善,再加上台词录音就行了。
拍摄的流畅,让李鹏剪辑的速度简直到达了神速,一部电影仅仅用了一个小时都完成了,这是在以前不敢相信的。
喜剧片最重要的是台词,它可以让一部电影变现不同的喜剧感。电影完成剪辑以后,开始了配音。
”不行了,不行了,我肚子疼。”吴孟达拉开门,捂着肚子从配音间里走了出来,拍着李毅华道,“你到底是什么人啊,怎么能想出那么鬼马的台词,我配完一段就想笑,配完一段就想笑,配个音让我ng那么多次,还让不让人活了,哈哈,太好笑了!”
李毅华不以为然,后世什么笑话没有见过,已经有相当的免疫,“低成本喜剧电影,要想以小搏大,喜剧台词是必不可少的,要不然一上映肯定会遭到大家集体吐槽,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吴孟达点了点头,笑着看了李毅华一眼,说道:“华仔,我现在有种感觉,我们这部电影肯定会大卖,一流的电影,一流的台词,不轰动才怪。”
李毅华一直认为一味追求大制作,是不可取的,不去追求什么场景、特效之类的东西,制作费很多都花在电影本身的草根文化内涵上面了,让电影从心里打动观众。
最近几天李毅华可以说忙得轮轴转,几乎是在录音间、剪辑室度过的,连妹妹打电话叫回家吃饭,都没有回去,可以说,李毅华为了属于他的第一部电影,付出了所有。
好不容易逮到了李毅华,付宝荣拉着李毅华不放手,“付大哥,你干什么,让被人看到还以为我们有什么似的。”
“华仔,你是不知道付大哥有多忙,不过对电影的事,我真是一窍不通,你还不过问一下。”付宝荣对着李毅华抱怨,对于他这个甩手掌柜很不满。
“说吧,都是什么事,让我的付大哥难住了。”李毅华喝了一口茶道。
“华仔,电影差不多完成了,但院线方面还有宣传都是一筹莫展,公司现在的钱可是都只出不进。”付宝荣把最近遇到的问题,全部向李毅华倾诉道。
“这个事情呀,你就不用担心了,院线的方面我来解决,宣传我想采用一种新型的宣传方式,具体事还需要你来谈。”李毅华看着付宝荣认真说道。
“什么宣传方式?”对于商人出身的付宝荣,宣传有特别的爱好;可以说一个好的宣传能够救活一个企业。
“车体广告。”后世这个广告创意已经被运用的烂了,但现在还是很新鲜的,一切都透出着新奇。
第48章车体广告
“车体广告?什么车体广告?”付宝荣好奇宝宝般问道,对于新鲜事物他特别感兴趣。
“车身广告又称车体广告,近10年的高速发展,巴士车是城市里最重要的文通工具。巴士车是城市里最重要的文通工具与人们曰常生活息息相关,这就使巴士车身,成为一种渗透力极强的户外广告媒体,同时巴士车身广告又是固定户外广告的延伸,它具有固定户外广告的优点——广告画面冲击力大,广告影响持续不断,能有效地向特定地区特定阶层进行广告诉求的特点。同时,巴士身广告流动姓使车身广告的受众层面更为广泛广告到达率更高,凭借自身的特点巴士车身媒体曰益成为众多品牌投放广告的媒体形式之一。”李毅华把后世车体广告的概念,讲给付宝荣听,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一点。
户外媒体广告的业务,这个时候的香港也是停留在了广告灯、路站牌之类的上面,对在年夜型广场、年夜型公司这些人流密集的处所设置年夜屏幕进行播放广告的业务,同样是没有人在继续,完全的空白一片。
“这个靠谱吗?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从事这项业务。”付宝荣一脸疑惑看着李毅华,对于这个满脑子新意的李毅华点子很怀疑。
“我想的是在巴士车身上打广告,你想想看,巴士车每天都处处跑,而在巴士车上印有我们公司的标识,那我们公司将上映的《夜店》不就很快便能让整个香港都知道了。”李毅华肯定道,没有谁能抗拒潜移默化的影响。
李毅华这几天发现了一个特另外事情,巴士车身上居然没有任何的广告喷涂,而是空白一片。他不知道是车体广告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还是怎么回事,归正就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绝好创意闯到了他的面前。
如此一想之下,却是让李毅华心中不成抑制的狂喜,生出了一个宣传《夜店》的好想法。
却是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最少的收入,获得最大的效益。付宝荣认真想了想李毅华的创意,认同了他的想法。
“不过要我说,虽然你个创意好,但还不是照样要花钱,公交公司怎么会让你在他们的车身上喷广告?”不过付宝荣转念一想,却是再次想到了其中的关键之处。
“这件事要你去谈,对于这样的事我可不擅长。”李毅华又做起了甩手掌柜,把大把小把的事都交给了付宝荣。
|
|
“华仔,我怎么发现自己像卖身给你了似的。”付宝荣摸着越来越瘦的身体,对于现在的生活他还是很满意的,但偶尔还会十分感慨道。
“卖身我就好了,这样就不用付给你工资了,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