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极品侦探 >

第89章

都市极品侦探-第89章

小说: 都市极品侦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作品,教廷无疑都见过。听上去好险。”

    “确实如此。不过那个记号都散发出去了。”

    “但没有人真正找到过吗?”

    “没有。但奇怪的是,任何影射这个记号的地方——像坑娘会的日志,古代科学刊物,坑爹派书信——都由一个数字提及此记号。”

    “是六六六吗?”

    知秋笑了。“实际上是五零三。”

    “那是什么意思?”

    “我们谁也想不出来它的意思。我对五零三这个数字着了魔,试过一切办法想找出这个数字的含义——包括数字命理学、参考地图,维度,全部顶用。”知秋说着,走到了过道尽头,他转个弯又忙着扫视下一排指示牌。“很多年来这个惟一的线索似乎就是五零三以数字五打头……这是坑爹派的一个神圣的数字。”他停了下来。

    “我感觉你最近想出来它的意思来了,而这就是我们来这儿的原因。”

    “不错。”知秋说着,让自己在骄傲中陶醉了珍贵的片刻。“那家伙写的一本书你熟悉吗?”

    “当然熟悉了。在科学家中名气很响,最终脱销了的科学读物。”

    脱销并不是知秋要用的那个词,但他知道秘密的意思。在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早期,那家伙想出版一本书,该书支持日心说,但教廷禁止此书的发行。除非在书中加入同样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教会的地心说——此种学说那家伙知道是绝对错误的。然而。他别无选择,只得遵从教会的要求,出版了一本书,让正确的观点和错误的观点平分秋色。

    “你可能知道的,”知秋说,“虽然那家伙妥协了,但书依旧被视为异端,并且教廷将他软禁起来了。”

    “没有好事不受罚的。”

    知秋笑了笑。“太对了。然而那家伙还是坚持不懈,在软禁期间,他偷偷写了一本不太有名的书。学者们常常把这两本混淆起来。”

    莫莫点点头。“我听说过。”

    知秋顿时打住。大为惊愕,她居然听说这本关于行星运动与其对潮汐影响的没名气的书。

    “嗨,”她说,“你现在是在跟一个意大利的海洋物理学家说话呢,她的父亲就崇拜那家伙。”

    知秋笑起来了。然而这本书并不是他们寻找的目标。知秋解释道。这本书并不是他在家软禁期间所写的惟一著作。历史学家相信他还写了一本不引人注目的小册子。

    “是本图解。”知秋说。

    “我从没听说过。”

    “你没听说过,我一点儿也不惊讶。图解是他最隐秘的作品——大概他对一些科学现象的论述是正确的,但却被禁止公开。就像他以前写的一些手稿一样,图解也被他的一个朋友偷偷带出万城之城在荷兰悄悄出版了。这本小册子在欧洲科学地下组织中间广为流传。后来,教廷听到风声,便展开了一场焚书运动。”

    莫莫现在看上去被迷住了。“你认为图解里有线索?那个记号,关于光明之路的信息?”

    “那家伙的‘记号’这个词就是从图解里来的。我敢肯定这一点。”知秋走到储藏间的第三排,继续查看指示牌。“档案保管员找一本图解找了好多年,但由于教廷的焚书运动。再加上这本册子的耐久性较差,这本书早就没再世上露面了。”

    “耐久性?”

    “是持久性。档案保管员按照完整性把资料从一到十排列。图解是印在莎草纸上的,这种纸就像棉纸一样,寿命不超过一百年。”

    “为什么不用更牢一点的纸?”

    “是他吩咐的,为了保护他的追随者。这样,任何携带此书的科学家被抓住了只要把书扔到水里就会融化。这对销毁证据极其有效。对档案保管员来说却太糟糕了。大家都认为十八世纪之后,世界上只有一本图解留了下来。”

    “一本?”莫莫一时间看上去像着迷了一样,她环视房间,“就在这儿?”

    “那家伙死后教廷就从荷兰没收了这本书。好多年来我一直请求看这本书,自从我意识到书里有什么之后就没停过。”

    莫莫好像看出了知秋的心思似的,她挪到过道对面开始游览相邻的一排书架,把他们之间的距离拉大了一倍。

    “谢谢,”他说,“找跟那家伙、科学、科学家相关的指示牌。你看到就知道了。”

    “没问题,不过你还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出来图解里包含这个线索的。这跟你在坑爹派的书信中频繁看到的数字有关吗?跟五零三有关吗?”

    知秋笑了。“是的。我花了些时间,不过最终想出来了,五零三是一个简单的代码,它就是指的图解。”

    一时间知秋记起那个意外发现发生的时刻:那是八月十六日,两年前的事了。那天,他参加一个朋友儿子的婚礼,他站在湖边,风笛的低音在水面飘荡,婚礼的队伍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进场……他们乘坐在游艇上横穿湖面。小艇装饰着鲜花和花环,船身写着一个神气的数字——dcⅡ。

    知秋被这个记号弄糊涂了,他问新娘的父亲:“六零二是什么意思?”

    “六零二?”

    知秋指了指游艇。“dcⅡ是数字六零二的数字写法。”

    这人笑了笑。“这不是数字。这是这个游艇的名字。”

    “名字叫dcⅡ?”

    这人点点头。“是迪克和辛迪二号。”

    知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迪克和辛迪是那一对新人,游艇显然是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那dci怎么了?”

    这人叹着气答道:“那天预演午餐的时候沉没了。”

    知秋笑了。“真遗憾。”他回头看看那个游艇。dcⅡ,他想,就像微型的qeⅡ一样。刹那间他想到了那个数字。

    此时,知秋转身面对着莫莫。“五零三。”他所,“我提起过。这是一个代码。这是坑爹派玩的把戏,把它实际代表的数字掩饰起来了。数字五零三按照数字的写法是——”

    “是。”

    知秋扬眉一看。“反应太快了,可别告诉我你是坑爹派的成员。”

    她哈哈笑起来。“我用数字给远洋地层编号。”

    当然了,知秋想,我们不都这样吗。

    莫莫仔细看了看。“那dⅢ是什么意思呢?”

    “这都是非常奇怪的缩写,古代科学家用它们来区分那家伙的三本经常引起混淆的书。”

    莫莫马上打断他的话。“……”

    “d1,d2,d3全是科学类的,全是备受争议的。五零三是dⅢ,图解。他的第三本书。”

    莫莫看上去一脸焦虑。“但有个问题还是不明辨。如果这个记号。这条线索,对光明之路的说明真的再那家伙的图解中,那为什么教廷把全部书都收回时没有看到呢?”

    “他们可能看到了,但没注意。还记得坑爹派的标识吗?还记得他们把标识都隐匿在显眼的地方吗?那个记号肯定也是以同样的方式隐藏起来的——隐匿在显眼的地方。那些不寻找它的人看不起它,那些不懂它的人也看不见它。”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那家伙把它藏得很好。根据古代记录。这个记号是用一种坑爹派成为纯语言的形式表现的。”

    “纯语言?”

    “没错。”

    “是数学吗?”

    “我是这么猜想的。这似乎很明显,那家伙毕竟是一个科学家,而且他的书也是为科学家写的。数学是一种逻辑语言,可以设置这条线索。这本小册子叫图解,所以数学图解可能也构成了这条线索的一部分。”

    莫莫的声音听起来更充满希望了。“我想那家伙应该是创造了某种数学密码,它能逃过神职人员的眼睛。”

    “这么说你是不会上当的。”知秋沿着这一排边走边说。

    “我不会,主要是因为你不会。但如果你这么肯定你对dⅢ的判断,为什么不写文章发表呢?这样的话,老早以前那些真的获许进入先知之地档案馆的人肯定会来这儿核查图解这本书了。”

    “我不想发表。”知秋说。“我费了好大工夫才发现这个信息。而且——”他停下来,有点儿窘了。

    “你声明显赫。”

    知秋觉得自己有点脸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样,这只是——”

    “别那么不好意思,你是跟一个科学家谈话呢。不出版就出局。在研究所,我们称之为‘不证明就挣命’。”

    “我并非只是想当第一。我还担心如果坏人发现了图解中的这个信息,那这个线索很可能就会不复存在。”

    “这个坏人指的是教廷吗?”

    “并不是说他们本质上就坏,但教会总是低估了坑爹派对他们的威胁。二十世纪初叶,教廷居然说坑爹拍纯属无稽之谈。神职人员认为,或者也正是如此,宗教最不愿知道的就是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反宗教组织已渗入了他们的银行、政界和大学。”该用一般现在时,知秋,他提醒自己,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反宗教组织正渗入他们的银行、政界和大学。

    “所以你就认为教廷会毁掉所有证明坑爹派威胁的证据?”

    “非常有可能。任何威胁,不管是真是假,都会减弱人们对教会权威的信仰。”

    “还有一个问题,”莫莫突然停下来看看他,好像他是外星人似的,“你不是开玩笑吧?”

    知秋站住了。“你什么意思?”

    “我是说,这就是你要扭转局面的计划吗?”

    知秋不太确定自己从她眼里看到的是怜悯的取笑还是纯粹的恐惧。“你是指找图解这本书吗?”

    “不是,我指的是找图解,查一个有四百年历史的记号,破解某个数学代码。然后走上一条古老的艺术之路,而这条路只有历史上最睿智的科学家曾找到过……这一切都要在接下来的四个小时内完成。”

    知秋耸耸肩。“要是有其他办法当然也行。”

    知秋在九号档案室外看看书架上的标签。

    ……

    他把这些名字又年了一遍。突然感到忐忑不安。这里都是科学家……但那家伙在哪儿呢?

    他对正在检查旁边档案室的藏书的秘密说:“我找到了那个主题,但没有那家伙的东西。”

    “他不在那儿。”她说着,皱着眉头指了指旁边的档案室。“他在这儿呢。不过我但愿你带了放大镜来,这整间档案室都是他的东西。”

    知秋跑过去一看,莫莫说得不错,十号档案馆里每一个指示牌上面都写着同样的关键词。

    诉讼案知秋低低地吹了一声口哨,此刻他意识到了为什么那家伙有一间专门的档案室。“事件”,他透过玻璃墙费劲地看着黑乎乎的书架,大为惊愕,“教廷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耗资最多的法律诉讼案。长达十四年。花费六亿里拉,全在这儿了。”

    “有一些法律文献。”

    “我猜那几百年里就没出几个律师。”

    “懂行的人也没几个。”

    知秋迈开步子走到档案室侧面一个黄色的大按钮前,他按下按钮,档案室里一连串顶灯“嗡嗡”地亮了。灯光深红深红的,把档案室变成了一个红光闪闪的房间……一个充满高大书架的迷宫。

    “我的天。”莫莫说道,像受到惊吓似的,“我们是在挨晒还是在干活啊?”

    “羊皮纸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