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弃嫡 >

第114章

弃嫡-第114章

小说: 弃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太子爷为了她可以放弃皇位,自己为了太子爷的前途,可以放弃这段凄美缠绵的爱情,最终连上天都会被感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一起,从此约定永世相随。

所以哪天见了,一定要掀开他的面具,告诉他,无论他是什么样子,她都爱他,直到永远。

至于其他的,二皇子三皇子年龄倒还勉强可以接受,三皇子相貌比二皇子要俊俏,母妃家族又是经商的,富可敌国,就算以后他不当王爷,她也能跟他一起走遍天下,开连锁店,将好多好多这里没有的东西都融合在里面,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食物,漂亮的包包和鞋子,一定能赚个盆满钵满,一辈子都要愁钱该怎么花。

那二皇子呢,是出了名的才子,为人亲和,温润如玉,与自己这才女倒也算的上是登对,等长大些,也就是王爷,自己再给他生下几个乖巧懂事的漂亮孩子,倒也不错。

至于剩下的,她也都见过,对自己也都很是倾慕,只是年龄太小了,便不做考虑。

就在熙妍姑娘在为这等事儿在心底长吁短叹,哀叹自己这般专一,一定会伤了很多人,所以自己一定要好好的给那些没与自己的在一起的人扯红线,以免那些人终老一生的时候。

那宁妃娘娘慵懒的眼儿微微张开了些,又眯了起来,开口说道:“早就听闻熙妍姑娘诗词歌赋了得,不知道今日能否有幸一睹其风采。”

“没错没错,若能有幸一睹,也是咱们的福气。”接话的是她身边的贞妃娘娘,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宁妃娘娘忽然这么说,但还是顺口附和了句。

贞妃娘娘开口后,其他人也都跟着附和了起来。

“说的没错,既然这熙妍姑娘都在这了,若是不让其作诗一首,诸位怕要说本宫糟践了这好事儿。”皇后娘娘这才如恍然想起此事一般,笑着说道。

听皇后娘娘一说,众人连忙开口说岂敢,皇后娘娘又道了几句面上话,那早早就摩拳擦掌的熙妍姑娘便兴奋的走到了皇后娘娘面前,有模有样的沉思了起来。

最终敲定了《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我取名为《长相思》。”

“长安迴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嗯,这首就叫做《过清华宫》吧。”

就在熙妍姑娘将整首《长相思》背完后,瞧着那些人眼儿都痴了,便心中得意起来,意犹未尽地又背了首《过清华宫》。

这时候,那姜妃娘娘忽然眼儿一亮,瞥了眉妃娘娘一眼,笑的有些意味不明。

……

…………………………………………………非鱼《。)#)))≦……………………………………………………

(^o^)/~首先,非鱼要鞠躬致歉,因为这章节字数看着很多,其实是加了非鱼小啰嗦的缘故,文文其实还是3K,抱歉抱歉,一定浪费了亲的小小期待。

关于本章字数很多,其实是因为本章中出现诗词原句,当然,非鱼可以在此保证,这些字是不算在付费的3000字中的,而为余出的数百字。

这一点,非鱼尝试将章节中所出现的诗词与这写在下面的话全部去掉,余下字数为3052字(去掉下面的话是3200,去掉诗词3052上下浮动。)

亲要是无聊的话,可以验证的,呃,当然,不是让亲一个个数,咳咳,这个方法嘛,其实亲应该都已经猜到了,非鱼是不能在这说的。

而且非鱼是很值得信任的哦(^o^)/~。

这多出的字数并不到一千字,所以并不需另付费,亲可不能算非鱼是在凑字数哦。(章节感言限字500,非鱼有点话唠,这个字数好像有点……)

非鱼特别发这一段话,一是为了解释一下章节里的诗词不算字数。

二是因为这章出来之后,《弃嫡》里的人物已经出了大半,后面会有后续出现,但是都属于个体出现,文文的铺垫也足了,情节也展开了,希望亲能多多留言给非鱼,敲敲书评,给非鱼指出错误,以方便非鱼改正,讨论情节,吐槽,聊些趣事什么的都可以。

最后,谢谢亲一路陪非鱼走来,如果不是亲的支持,非鱼这一路真不知道会怎么样,非鱼在这里,谢谢亲的不离不弃,还是那句话,读不离,作不弃。

O(∩_∩)O~~手帕甩甩,美人莫怕,非鱼不是什么好

========================《。)#)))≦==================

☆、第一百六十八章 败絮

瞧着姜妃娘娘的那般神情,眉妃娘娘的心中便有些慌乱,她与姜妃娘娘素来不和已经不是这一日两日的事儿,所以一瞧她那眼神,便知道这是是想着什么法子给自己难堪,但此时此地,却不容她开口去阻止,心中岂能不着急?

姜妃娘娘看着她变脸,便轻轻嗤笑了下,道:“恕咱们才疏学浅,实在是不知熙妍姑娘口中的那长安是个什么。”

“长安是个地名,是帝王定居的地方。”熙妍姑娘一听姜妃娘娘问起,便乐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是吗?”姜妃娘娘闻言,又是一声嗤笑,“敢问熙妍姑娘说的帝王定居之处,是哪位帝王?”

稍微明些的都清楚,这下熙妍姑娘算是摊上了**烦,姜妃娘娘这询问无疑是在问,这都城元都何时改了长安,也就是再质疑熙妍姑娘到底是效忠与哪位帝王,若是有一点差池,传到了那上位者耳中,便是杀无赦的大罪,甚至可能会株连九族。

“呵,妹妹这是说的哪里话,闻家对圣上忠心岂能是他人能诋毁的,想来圣上也是明的。”眉妃娘娘抢先在熙妍姑娘开口前开口,又一直在对熙妍姑娘使眼色,示意她顺着自己给她搭的台阶下来,莫要再出事端。

但那熙妍姑娘却全然没有注意到她的眼色,而是炫耀起自己的所知。

“长安嘛,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二十一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总计建都时间超过一千两百年。先后有二十一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长安的诸多朝代中,汉朝、隋朝和唐朝都是华夏历史上的强盛时代……”熙妍姑娘将自己所指的的全部抖搂了出来,却未有人对她报以喝彩,反而一个个疑惑的看着她,这让她不禁有些心慌,思索起自己到底错在了哪儿。

“哦,熙妍姑娘口中的那二十一个王朝,咱们可是连听都没听过,那汉朝,隋朝,唐朝,都是在何处?那长安,到底是哪位君王的都城,熙妍姑娘又是哪国人 ?'…'”姜妃娘娘伶牙俐齿,几个问题将那熙妍姑娘问的哑口无言。

熙妍姑娘懵住了,她这才猛然想起,这里没有长安,也没有她所说的各个朝代,自己若是说自己来自未来,没准会被这些不开化的古人给烧了,毕竟有这般先例。

有户商人家的女儿死后,有人借尸还魂,那户商人本以为是好事,却不想那借尸还魂的人说出自己非那户的小姐,而是其他人,结果被活活钉死在棺材里活埋掉,为此还成了桩丑闻,那户商人也变卖家田,去了别出谋生。

若是自己此时当真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会不会也被一向对自己便不喜的闻家老将军借机给杀掉?这般想着,她便有些犹豫了。

姜妃娘娘见熙妍姑娘反应,便立刻明白,那短简上所告知自己的事儿没错,这熙妍姑娘的确是个金玉在其表,败絮其中中的人,这诗词根本不是她所做。

“熙妍姑娘还未曾给咱们个准话儿呢。”

“妹妹,你何必这般苦苦逼迫。”眉妃娘娘心中更是慌乱,声音也便提高了些。

“姐姐说的哪儿话。”姜妃娘娘悠闲的捧起茶盏,与眉妃娘娘的急躁相对,轻抿了一口后,又开口说道:“姐姐这般说,便是伤了咱们姐妹的和气,妹妹也并无恶意,只是因为熙妍姑娘两首诗词中都提到了这个叫做长安的地方,实在是生疏的紧,这才劳烦熙妍姑娘为妹妹解惑罢了。”

“连姜妃姐姐这般博学之人也都不知道的地儿,咱们还真是得见识见识。”宁妃娘娘也笑着说道。

她这话儿也没假,姜妃娘娘是姜老太傅的嫡亲孙女,姜老太傅博学多才,这姜妃娘娘耳濡目染,自然也是有些见地,连她都不知道的地名,其他人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还有还有,那关山又是何处,莫非是那城阳绍关峡的小关山?”

“荔枝呢?又是何物,咱们还没见过呢,还有金陵,莫非是金家的陵墓,瞧着怎么也不是呢。”

“那清华宫不是……”

“……”

本来大家都不知道,听着熙妍姑娘说,又见熙妍姑娘倍受追捧,想着如果自己开口问,必然会被言无知,被旁人奚笑,所以一个个不懂也装懂。

此时被姜妃娘娘一开头,众人便不再忌讳,你一言,我一语,算是自己从前的疑惑都问了出来。

那熙妍姑娘干瞪着眼,不知道怎么解释,便是解释了,也是磕磕巴巴,词不达意,看的小舟在下面都捏了把汗。

轻轻叹了口气,这熙妍姑娘来到了这里后,带了很多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但她万万没想到,这熙妍姑娘会将诗词照搬过来,平时大家都没去计较,也就蒙混过去了,此时被人深究,可不就成了哑巴。

其实她完全可以把长安、金陵什么的换成大元朝有的东西,荔枝什么的更是可以换作其他珍贵的瓜果,这般解释的话,也是行得通的。

这下倒好,当如何跟这些人解释呢。

就在小舟想着的时候,忽然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劲起来,那一直悠悠的琴瑟低鸣渐渐消散,换上的是大片衣衫布料摩擦的声响,连那上座的皇后娘娘也站了起来,这一反应让小舟心知不对劲,便转身往后看去。

整罄石铺展吉祥图腾的,为首的是盛帝的明黄御辇,御辇边跟着的是太子爷元恒,走在两侧的是行列极整齐而严肃的带刀侍卫,走在其中的是许多穿着盛装的人,他们衣着各异,有轻绸软缎,有的却戴着有貂尾做装饰的卷帽,珠涟铃玉,肃静步履,身上配饰在光照下,蔚成云锦。

在他们之后十数步,有一乘华丽的绛色鸾舆。鸾舆的两边,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飞凤,仿佛要随之振翅欲飞一般。

抬御辇的六名宫奴装束统一,在这凤翔鸾舆的里面,透过那珠帘,一面容慈祥的老夫人端然不动。

能有这般排场,想来就只有当今太后了。

小舟这般想着,但待她看清楚了那人的面容后,眼睛不敢置信地瞪大,嘴唇微动喃喃着,一时间好像双耳失聪一般,整个世界都只余下了那凤翔鸾舆。

“快些跪下来。”见小舟还站着,史抱琴吓了一跳,连忙用力扯拽了小舟一把,这才让小舟跪下来。

“不得仰面视君,也不得盯着太后瞧,知道了吗?”史抱琴轻声对小舟说道。

小舟趴伏垂地,放置在地上的双手慢慢收拢成拳,眼睛也狠狠地闭上,再睁开眼睛,一片清明。

凤翔鸾舆后女官宫奴们一个个垂着头,或执靡靡琴瑟,或手提镂空雕凤香炉,碎步跟上,整齐肃静。

唯一有发出声音的,除了那御辇辕与肩胛摩擦的声音外,怕就只余下连海公公了不时在前后走动着,小声地跟众人说着什么。

从红妆后园入门起到首座,其实并无多远,却无人敢僚望,一直到太后落座,旁边宫奴机灵,早早的在首座边添上了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