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鬼才-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的!因为,我觉得这次合作,绝对不仅仅是为了《蔷薇少女》这部作品!而是为了天才导演王启年这个人,亚城木梦叶两人组里面,核心灵魂人物是王启年!”阎大姐说道,“他这么有才华的人,我们与他交好,有百利而无一害!说不定,将来能与他合作,把我们杂志上的漫画进行影视化改编呢!”
总编闻言笑道:“你还是在维护那个作者吧!”
“可能吧!但也是在维护我社的利益!”阎大姐理直气壮的说道。
“好吧!”总编其实早就被说服了。如果,仅是一个混漫画行业的“亚城木梦叶”组合,他想要打压太容易了。
关键是,王启年更显赫的身份是电影导演!一部《命运之门》让他一夜成名,成为国内最知名的青年导演!
而影视行业现在再落魄,影响力也是超过漫画行业的!
……
PS:感谢眼阅心明慷慨打赏!
;
正文 第九十章 合作卖书?
1998年12月31日,王启年接到了《北卡》编辑阎大姐的电话,询问杂志社与他们单行本合作的可能性。
《蔷薇少女》漫画的单行本王启年已经自己出了,这本书的积攒的名气已经不小了,自己投资能赚的利润,肯定比从出版社拿版税更赚钱,所以,他不太可能把简体出版的版权转让出去!
但阎大姐提出了一点变通,《北卡》杂志社不要版权,而是帮忙卖书!
这个建议,倒是非常的新鲜!
现在,小伙伴化公司办公室,王启年和编辑阎大姐,谈的就是这桩生意!
“最低八块钱,这是定价的五折!再低的话,就没意义了!”王启年说道,“我们正常的批发价,都10块钱一本的。”
“不行,八块还是贵了一点,最多七块一本!”阎大姐砍价说道。
“不能低于五折!”王启年坚持说道。
“我也是搞出版的,知道印刷成本。即使把稿费算进去,平均一本书的成本,应该不超过5块钱吧?按照七块钱一本批发,你们几乎是无风险赚40%的毛利!”阎大姐苦口婆心的劝说说道,“况且,这个优惠价又不是不给好处的,我们能在杂志上帮忙宣传!《蔷薇少女》的粉丝,大多数都是通过我们杂志知道的!我们给你宣传,比别的媒体给你宣传,效果要强百倍!”
“书,最值钱的是创意、知识或趣味性!”王启年却笑了笑说道,“不是我自夸,国内出版界能跟我比创意的,大约只有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只不过,郑渊洁先生不混漫画界,而是混童话小说行业!我们不是买纸,不是卖普通的劳动力,是卖创意的!所以,至少应该是八块,因为这是创意!”
“这个,你也得有点良心好吧!没有《北卡》连载积攒的人气,《蔷薇少女》能红吗?”阎大姐闻言不禁有点生气,自己在总编面前那么卖力的维护他们,结果,王启年这小子,钻金钱眼里面去了,一点也不考虑她的处境。
王启年闻言,深吸一口气,原本想要拒绝,但最终想了想,还是说道:“七块,行,但是我有几个条件!”
阎大姐一愣,道:“什么条件?”
“第一,进货量低于1万本,概不退货!”王启年说道。
“可以!”阎大姐心知道,以《蔷薇少女》的人气,一旦宣传开来,单行本发行量可能是数以万计,供不应求的。即使有少量退货,《北卡》杂志社也可以承担的起,整体上,多半能够实现盈利。
“第二,你们不准在BJ市卖。”王启年说道。
“什么?!”阎大姐显得很吃惊。
不准在BJ市卖?
此时,国内很多地方的娱乐化消费市场,还未培育起来之前。BJ一个城市的市场,往往超过五个省!
《BJ卡通》的点者,至少有三分之一,集在BJ市,可以说,这座城市是国内漫画行业最重要的重镇。
王启年解释道:“因为,我们小伙伴公司与BJ地区的一些书摊和书店,建立了供货关系。他们是10块一本找我们进货,如果你们7块一本进货的书,在BJ市销售,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我不能做出卸磨杀驴,坑这些合作伙伴的事情!”
阎大姐闻言后,勉强接受道:“好吧!不过,如果我们不准在BJ市销售,那么,你们可不可以答应一个条件,小伙伴公司的《蔷薇少女》单行本,只准在BJ市一个地区直接对零售渠道批发!”
“可以!”王启年自然是知道,小伙伴公司实力有限,在BJ一个城市搞发行销售,已经是公司自身实力极限。
在全国市场搞销售,那需要的成本,绝非小伙伴公司现在所能负担得起的。
“第三个条件,我们要先收款,后给货!”王启年微笑说道。
“什么?!”阎大姐有点震怒,先款后货。
这往往是一些强势的出版社,发行一些抢手货的畅销书时,才会对一些弱势的下游合作伙伴提出的不平等协议!
即使是《北卡》对于一些长期的合作伙伴,往往也会采取,先供货,等对方销售了之后,再收款。
王启年居然……提出了这么一个霸气的条款?!
简单阎大姐反应这么激烈,王启年装可怜的说道:“阎大姐,这不是我不仗义,因为,我们小公司刚刚成立,明年更要投资新的电影,资金流崩的比较紧,不得不这么做啊!”
阎大姐闻言冷静下来,说道:“我先把你的的条款记下来,回去和编辑部开会讨论一下!明天给答复!”
“行!”王启年微微一笑,似乎吃定了《北卡》杂志社。
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蔷薇少女》非常红!
即使,不算全国最红的一本漫画,也绝对是排在前三甲。
而这部漫画,单行本出版还未充分的宣传和铺货!
一旦更多的点者知道《蔷薇少女》出版了单行本,并且,随处能够买到的话,以这部漫画积攒的人气,销量绝对会井喷的!
要知道,后来国内漫画市场销量最多的一个单行本《乌龙院》!这部漫画,原本在80年代就在台湾连载过,单行本销量也才只有百万出头。
在21世纪初这部漫画重整旗鼓,在大陆的《漫画》杂志上连载,在内地吸引大量的点者之后,出版单行本,单册销量破百万,总销量破了两千万!
而捧红《乌龙院》的《漫友》杂志,发行量其实也才10多万本,与此时的《北卡》杂志是一个数量级。
即使,此时《北卡》杂志上的热门漫画单行本出版,没有单册大卖几十万上百万本的信心,但无论如此,几万本应该是没问题的。
假设《蔷薇少女》单册卖几万本的话,整个系列以五本来算,总销量保守估计十多万!这笔钱,在电影行业不算什么,但对一个漫画杂志而言,还是相当不俗的的一笔收入了!
;
正文 第九十一章 一版再版
随着新年的钟声响起,1998年已经成为历史。
“祝我们这笔合作能够双赢!”
“合作愉快!”
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王启年代表小伙伴文化公司与《北卡》杂志社,成功的签署了一份公司之间平等的商业合作协议!
小伙伴公司库存的4000本《蔷薇少女》单行本库存,按照每本批发价7块钱,尽数被《北卡》杂志给提走,而《北卡》杂志社,也是预付了2。8万元的现金。
为了这次合作,《bj卡通》的阎编辑可是煞费苦心,甚至赌上了自己的前途。所以,这笔合作签约之后,阎编辑对《蔷薇少女》的重视程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其职权范围内,尽可能的给《蔷薇少女》增加宣传力度!
《北卡》去销售《蔷薇少女》单行本,也显得更专业一些。
比如,光是在杂志上刊登《蔷薇少女》单行本的邮寄购买的广告,就足以吸引很多点者踊跃的发来订单。因为,《蔷薇少女》的粉丝,大多数是通过《北卡》杂志,了解这部漫画的最新动态。
目前很多点者愿意购买单行本,但他们未必知道《蔷薇少女》的单行本出版了。
此外,《北卡》作为国内漫画杂志的龙头,销售网络基本上可以覆盖国内绝大多数的城市。一旦渠道优势彻底发挥出来,几乎可以让任何想要买这本书的点者,都能够买到!
至今,《蔷薇少女》漫画单行本首印的一万本,已经全部销售一空。除去各种成本之外,公司净赚了1。3万元。
而在《蔷薇少女》首印的1万本全部销售完成后,王启年继续通过与接力出版社合作,又下了1万本的订单。
第二次加印的一万本,成本比之前要降低不少,单本书成本约为4块钱。同样,第二次加印,卖的也是非常迅猛!
8000本刚刚出厂就被《北卡》杂志社提走了,而小伙伴公司自己在bj市销售的2000本,也被尝到甜头的很多书店、书摊抢购一空。
因为,这个项目非常有搞头,所以,王启年决定挖了一个内行的编辑,专门负责运营《蔷薇少女》项目。
“这个出版业务呢,暂时就这样。”王启年说道,“目前,专注于做《蔷薇少女》系列,经营好这个系列的品牌,让其版权的价值在增值。其他的作品,我们暂时没有资金和精力去做,没必要冒这个风险。若是《蔷薇少女》项目赚了更多的钱,今后可以考虑运作其他的图书!”
“王总,您说的很对。”公司唯一的编辑陈三强连连点头。
“还有,就是每次加印定量一万本!再看好销售行情,也必须是一批一批印,每批一万本!库存不卖完,是不会再加印的!”王启年微笑说道,“我们的企业的文化,就要要先生存后发展!要生存,就要让风险可控的!即使亏了,也是把亏损控制在一万本以内。”
陈三强闻言露出恍然有所悟的表情,其实,却是有点不以为然。
畅销书的运作,经常的取决于资深编辑对市场和对作家市场号召力的认知。以及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宣传实力,很多畅销书首印几十万本的那种,有这么大的印量,就必须要匹配强大的宣传!
而一批批的印刷,怎么看起来就是添油战术!
虽然,控制了风险,但其实也降低了效率和综合成本。若对作品有信心的话,就应该全力以赴!
但没办法,小伙伴公司是王启年开的,老板最大,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没必要像以前那样固执,搞什么据理力争!
这个陈三强,原本就是在一个老牌的出版企业工作,但是因为98年国企大下岗,全国范围内裁员数以千万计。
陈三强所在的出版单位,就是大规模砍掉了八成的员工,他虽然没有被裁掉,但工资却拖欠了半年。
正是因此,在小伙伴公司的800元底薪加上绩效奖金的招揽之下,让他很容易就下定决心,下海跳槽到私企。
当然了,陈三强作为小伙伴公司唯一专门做图书出版的编辑,图书的销量也与他的个人奖金息息相关。
公司专门给他签了一个绩效奖金合同,每多卖一本书,可以奖励他五毛钱。别人看五毛钱不多,但每销售一万本书,至少可以给他带来五千块的奖金。若是运营成本一批畅销书,那么,他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