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鬼才-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大杀手锏使出之后,《西游之大圣篇》的收入,会进一步的降低。但是,小伙伴公司高调宣传自己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让小伙伴公司的游戏,比其他公司的游戏更安全一些。
如果,小伙伴公司的游戏业务都遭到取缔了。那说明,整个游戏产业都完蛋了。
此外。小伙伴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公益广告。
“教育,不仅仅是分数高低,更重要的是爱。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温暖,也许,可以挽救孩子的人生。关爱孩子。用爱,来改变世界。——小伙伴公益广告”
小伙伴公司掏出血本,1000万元公益广告费砸出。
公益的名义,在央视等等电视媒体长期轰炸,提高了公司的公众形象。这个公众形象。一方面让小伙伴公司形象阳光。另外,则是小伙伴公司进军教育产业的号角。
这也是王启年的阳谋!
在公益广告播出不久,小伙伴公司宣布要搞教育,建设一个充满正能量,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学校。即使的差生,成绩不好,也学会做人,不会走上极端犯罪的道路。
这种学校提出之后,获得了一部分教育专家的叫好。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是以分数为中心,除了分数排名之外,容不下其他。
很多的悲剧,都是教育工作者,只关注好学生,而忽视了差生,不能给他们尊严,不能给他们温暖,不能带给他们希望。所以,才迫使这部分学生,被边缘化,最终,可能走上不归路。
简单说,就是教育太浮躁,太功利,缺乏爱,缺乏温暖。
小伙伴公司搞的“小伙伴实验中学”,未必能让学生考试分数更高,但是,更重视爱和感化,不会忽视任何一个学生,避免学生走上歧途。
当然了,小伙伴公司搞教育,并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而是实实在在的搞教育,基于自己理念,搞出的实验学。
学校除了收取书本费、餐费之外,其他的学费、住宿费全免。当然了,学校更鼓励学生在家居住,并且,学生家长与学校互动,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为了搞这所学校,小伙伴公司计划每年要投资2000万元,不惜血本的搞好这所学校。
当然了,为了搞好这所学校,肯定是要有高素质人才。为了让学校具备吸引力,小伙伴实验中学,对于教职工开出的工资,也是非常诱人的。拥有小伙伴公司编制,入门级的月薪,就达到5000元。并且,还享受每个季度涨一次薪水的待遇。
因此;bj市不少的教师,以及高学历者,纷纷前来面试。
在一系列的组合拳打出去之后,小伙伴公司从蓝极速引发的泥潭中挣脱出来。
但是,蓝极速事件,还在继续发酵。
很多反感网吧的媒体、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攻击的靶子,已经不限于网吧、网游等等。甚至,包括了qq、电子邮件和各种和互联网相关的事物。简单来说,一部分极端保守教育工作者,直接是呼吁禁止互联网。
在此期间,互联网行业都感觉到寒风瑟瑟,网游行业更是人人自危,行业内很多人都担心,网游会像当年的游戏机一般被取缔。
当然了,王启年知道,这种担忧的多余的。
实际上,网游行业不仅仅不会被取缔,而且还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即使在2002年,网游也会迎来大发展。
2002年的网游行业,将会超过10亿元的收入规模,比2001年增长了将近2倍。
由此可见,蓝极速后,天塌不下来。
当然了,网吧整顿对于网游行业,在短期内,还是有巨大的冲击的。
对小伙伴公司而言,也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比如,网游业务原本的推广重点是以网吧渠道为主。
但现如今,王启年下达指使,以线上的推广为主。为了增加在线上营销推广的能力,王启年让小伙伴公司连续收购一些游戏门户网站。
比如,后来被搜狐以上千万美元资本并购的17173游戏网,被小伙伴公司提前一年多兼并,斥资1800万人民币,买下了17173游戏网。
之所以收购价比搜狐低廉的多,这也是因为,蓝极速事件的冲击下,让业内人士感觉到担忧。再加上,17173的投资方网龙公司,仅是花费不到200万元,仅仅经营一年多,既以9倍高价卖出,获利不菲。因此,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网龙公司还是欣然的卖掉了17173!
除了17173游戏网之外,单机游戏的门户网站游侠网,也被小伙伴公司以8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
两大游戏门户网站被小伙伴公司兼并之后,再加上小伙伴游戏公司已经拥有的vs游戏网。
小伙伴公司俨然成为游戏门户网站市场的垄断者,线上的游戏资讯、下载、充值、虚拟道具教育等等市场份额,小伙伴公司至少垄断了七成。
每天小伙伴公司的游戏门户pv超过5000万,另外,游戏客户端平均每天的下载量也超过80万次以上,每天线上游戏充值,也超过百万元。
所以说,蓝极速事件后,小伙伴公司反而乘机转型,强化了互联网平台。而不像很多同行,在此期间观望、盲动的居多。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虎》发布会
时光匆匆,六月份转瞬既逝。对于小伙伴公司而言,六月份依然保持盈利。虽然,大手笔的收购,降低了公司的现金流。但这些兼并收购的项目,实质上,都胡增强小伙伴公司的战略优势。
况且,小伙伴公司目前账面上最多的就是现金,即使兼并收购了两个网站,小伙伴公司财务上,依然还保持7000万元的现金。此外,几乎是每一天,现金规模都有所增长,由此可见,小伙伴公司财力之雄厚。
2002年7月,小伙伴公司与嘉禾娱乐公司在bj举办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海虎》大电影项目,正式启动。
这部电影确实是一个超级大手笔,预计不低于1亿港元总投资。其中,嘉禾电影公司出资3500万元,小伙伴公司出资3000万。剩下3500万投资,则是拉上了华纳、华谊、中影等等各家巨头。
可以说,这部电影集合了大陆、香港和好莱坞三地资本,打造出来的面向全球市场的大片。
《海虎》的漫画是分为三部,甚至,后续的《武神》系列也是《海虎》的延续。
也就说,一旦《海虎》首部电影红了,可以顺势拍成三部曲。这是保守估计,反正,嘉禾已经买下了《海虎》的所有改编权。整个系列火了,甚至可以继续拍《海虎前传》、《海虎后传》和《海虎外传》。
王启年执导首部《海虎》电影,这也是嘉禾电影公司对于他的信任。
而关于这部电影的分成方面,王启年仅仅要了100万元的保底片酬,另外,电影盈利之后,王启年可以获得10%的票房分账作为分红。
这样的分成比例。也确保了开拍的时候,电影的资金多是用户电影制作,而不是用于导演和明星的高价片酬方面。
等到电影上映之后,根据电影盈利状况拿片酬。没有赚到钱,王启年不拿分红,电影盈利之后。王启年可以获得高价分成,这也是与投资方分摊风险。
这部电影也是王启年中断了零片酬拍戏的历史,从小伙伴公司创立以来,王启年拍戏一直是零片酬,以此来给小伙伴公司省钱。
但现在小伙伴公司发展到这个地步,王启年要不要片酬,都不太会影响公司的发展态势了。
再加上,《海虎》电影的多家电影公司联合投资,王启年也没必要0片酬。亏待自己了。即使这样,王启年拿100万的片酬,也是偏低的。但如果,电影大卖盈利了之后,就不一样了。一旦盈利了,王启年可以获得收回成本,盈利之后的净利润的10%。这就有点像赌博了,一旦赌赢了。他可以拿到比天价片酬还要高的分红!
“王导,据说《海虎》是您建议嘉禾公司邹老板买下版权。启动的项目,是什么因素,让您有意要把《海虎》从漫画,改编为大电影,而且,还是1亿元大制作?”记者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王启年想了想说道:“好莱坞已经提前这么做了。《神奇四侠》、《x战警》、《蝙蝠侠》、《蜘蛛侠》等等一系列的美国漫画,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好莱坞可以改编美国超级英雄漫画。然后,我发现香港也有类似的漫画,跟美国超级英雄漫画极其相似。改编动画片的话,可能不太适合小孩子看,但改编成电影,却是不错的选择。我们之前看的几部作品,《古惑仔》很有争议,我是不建议看的,但这是港漫改编电影成功的第一炮。之后,就是《风云雄霸天下》和《中华英雄》,两部电影效果非常不错,剧情精彩,且采用了电脑特效,如果能顺着这条路发展下去,非常有前途的。
改编《海虎》,可能是因为这部漫画很有意思吧。《海虎》是反映一部,理想主义者给世界和人类造成的破坏。这个故事里面,最大的反派组织蓝梦,是一个理想化的组织。其创始人蓝道天武,领悟了一种神奇的力量,电流推动,开始从普通人的层次,变成了超人。之后,他有在电流推动的力量基础上,领悟出了更强大的力量磁场转动。这两种力量到了后来有多么可怕呢,比原子弹还要可怕,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毁灭城市,甚至毁灭星球。
蓝道天武领悟力量之后,想要把人类世界变得更美好。他看到了工业污染、战争、天灾、瘟疫、**、唯利是图等等一堆的人类现代社会丑陋的一面。所以,他培养很多跟他一样拥有超能力的人类,创立一个组织,来改变世界。也就是蓝梦组织,这个组织呢,为了达成自己的理想,不择手段的毁灭被他们视为挡道的人。
蓝梦组织初衷是要把人类社会变的更美好,但是最终把人类社会,变成了一片废墟,生活水准呈现大大的倒退。普通人沦为那些掌握超强武力的强者的奴隶,也就是说,最终世界不是变得更美好,而是变得更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超级讽刺。
《海虎》里面的主角白军浪,原本是一个小商人之子。但是,因为他的父亲不愿意跟蓝梦合作,而被暗杀。所以,白军浪苦练武功,向蓝梦组织复仇。当然了,由于蓝梦组织已经非常强大了,是地球上幕后的统治者,比美国政府还要厉害。所以,白军浪复仇时,经常是戴着面具化名为‘海虎’,攻击蓝梦组织的一些分部。
主要的看点,还是电影的大场面吧。过去的武侠片,破坏力属于‘低武’和‘中武’。像《海虎》一般的程度,则是属于高武层次。跟《x战警》里面的场面差不多!
选择拍《海虎》,应该是我想要挑战!拍出不逊色《x战警》、《蜘蛛侠》的大片!”
随着新闻发布会之后,媒体纷纷感觉到满意。
各种新闻纷纷出炉!
“《海虎》来袭,王启年执导亿元大片!”
“王启年称《江湖》是中国版的超级英雄电影,能够跟《蜘蛛侠》、《x战警》媲美。”
“漫画改编电影,是电影未来的趋势?”
成千上万的新闻里面,都是免费给《海虎》吸引眼球。不得不说,大片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