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穿经历-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一般不敢小看我,甚至于还偶尔送些个零食水果来联络感情。
不过,放眼望去,我确实是地位提高不少,俗话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句话到我身上就是四人之下,万人之上。原因么,则是我乐观地以为,乾清宫的老大是康熙,接下来便是李德全,再下来平起平坐的是静琪和檀雅两位姐姐。最后便轮到我。
哈达纳拉静琪,比我大两岁,就是四十三年塞外行围时害羞的女官。
富察氏檀雅,与静琪同龄,圆脸。
由于我识字;静琪和檀雅便经常找我来念信;有时候还让我代笔回复。看着我写得歪歪扭扭;我老是感觉不好意思;便想推辞。静琪说: “妹妹识字且能代笔;比我强百倍;哪里还能嫌妹妹字写得不好呢!”
檀雅也笑说: “你想我们和娘家的私房话被太监们听了去吗?妹妹代笔最是妥贴不过的了”她们这么一说;我便放下心来;逐渐的我的字倒也进步神速;开始能入目了。
通过每日共事和相互帮忙;静琪;檀雅和我也渐渐熟悉起来;长短之处也相互弥补;其乐融融。看着我们三个安份守己的忙碌;李德全也称赞道: “我们乾清宫恐怕是整个宫里勾心斗角最少的宫殿了;看你们三个和睦相处;我倒也是省了不少心思。 ”
南书房位于乾清宫西侧;是康熙赋诗撰文;写字作画;起草诏令的核心机要处。 “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内。 ”此机要重地需要的宫女则是既要嘴紧,又要识字,李德全便依着康熙的意思,摆我在那里试探着当值。
我一直对自己放在南书房供职充满了疑问,连众阿哥们都反应各异:
四爷:“ 御前供职,你好自为之。”一副大家长的味道。
八爷:“你要小心谨慎,尽力伺候。不明白的,就来找我。”话语温柔,感觉窝心。
九爷:“真的?”接着他只是拿眼睛上下打量了我几下,不可置信的样子。
十爷:“南书房可是要职地方,机警可是最重要的!”虽然不熟,其言也善。
十三爷:“非礼勿事,非里勿听。除了侍奉其他事你一概别管。切记。”坦坦白白,真心真意确实是朋友。
十四爷:“皇阿玛最恨御前传话,你千万记得。对了,在乾清宫有什么委屈尽管告诉我。”十四爷依旧仗义。
此后我遇到的一件事才让我知道这些阿哥们说的字字确切,也算是充满友善,待我不薄。
那是刚用完午膳的晌午;我像往常一样朝书房走去。估摸着康熙快睡醒了;我想该先把墨研起来;这样习惯下午在南书房磨上两个时辰的康熙提笔的时候才不至于仓促。
刚想推门而入;只听李德全在背后叫道: “茜凝;赶紧把桌上昨日兵部呈来的密折送给万岁爷;万岁爷急等着。”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急冲冲地跑远了。
凝望着他焦急的步伐;我不禁有些狐疑: 怎么会突然让我去送折子呢?虽说我在南书房服侍康熙;可仅限于笔墨纸砚;最多端个茶;点个蜡烛;清点下书册。可奏折;尤其是密折向来都是李德全亲自(。kanshuba。org)看书吧归置的。刚才是不是他太忙以至于都顾不上平日的规矩;连我这个编外人员都急着上场了?
要知道我不久前可听过一个小太监的传言;几年前有个宫女不懂得避嫌;好心的把奏折按照兵部;礼部;吏部等分门别类;结果被康熙斥责别有用心;杖责了五十大板魂归故里去了。有了这个先例;我可更不敢自作聪明地擅自翻阅奏章了。
想想又不对;李德全好歹也侍奉了康熙几十年;更是后宫太监之首;平日小心谨慎的举止堪称奴才的楷模;刚才他说的话都点明了兵部和密折这两个重要信息;即使是一般人都知道这两个定语的厉害;更何况是经过了大风大浪的他;怎么会忽略了这等细节?
思索着这个问题;我一手推开屋门;只见里面空无一人;寂静如往常。突然我有种不好的预感;难道李德全是在刻意试探我?甚至于是康熙的指使?
可是我总不见得现在跑出去询问他们究竟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或者向他们双手一摊;表示任务没法完成?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两条路都是万万不能走的。
这可怎么办才好?我两只手交叉在胸前;来来回回地在书房里踱步。忽然脑中灵光一现;我走到书桌边;仔细观察这一堆堆高高耸起的折子。几分钟后;一个得意的笑容在我脸上绽开;我坚定地伸手朝着一本土色织锦面的奏折摸去。
当我捧起折子转身想出门时;只见屋外已站立了几人:康熙;李德全,四爷,八爷,十四爷。
李德全一低头;将康熙和阿哥们请进了屋子。康熙侧面瞥了我手里的奏折一眼;冷呵一声走到桌边入座。
李德全则表情复杂地望了我一眼;闭口不言。
入座的阿哥们也意识到什么似的,一起收敛了轻松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没等我来得及反应,康熙的声音似乎有些严厉了:“密折找到了?”
“回万岁爷的话,奴婢猜是这本。”我低头上前一小步,将手里的折子恭恭敬敬的双手递给一旁的李德全。
“猜?”康熙疑惑地接过折子:“难道你没有打开看?”
“回万岁爷的话,奴婢记得书房规矩,并没有翻开。”我坦坦荡荡地回答。
“大胆奴婢。”康熙随意地翻开折子,查阅了几眼,便立刻把折子重重的甩在了桌上:“你既没有打开看,如何知道这是兵部八百里加急的密折?”
“快跪下。”李德全在一旁急忙朝我训斥道。
我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奴婢指天发誓,真没有打开看。”青石板的地面真硬啊,我的膝盖一定撞出了瘀伤。
“真的?”康熙的表情还是那么严肃,只是略带了点探究的目光。
“请万岁爷容奴婢解释。”我抬起头,镇定的望向康熙,努力不让自己惊慌失措的情绪影响思路。
“那你倒是说说看。”康熙把身体靠在了椅子上,端起了茶杯,眯眼打探我。
“奴婢在书房外听得李安达的吩咐,说是要赶紧把今日兵部呈来的密折送给万岁爷。李安达说完这些便匆匆走远了。”
康熙点点头,表示知道这些情况。
“奴婢谨记第一次到书房当差时李安达的教诲,知道折子不是奴婢的身份可以翻阅的。更何况是兵部的密折。”我说着偷望了下李德全,只见他满意地点点头。
“可是时间紧迫,奴婢无法回复李安达,怕是误了万岁爷的正事。于是奴婢想了法子,便从桌上近百本折子里面挑了这本。”
“什么办法?”一旁的十四爷忍不住好奇地探头问。
我抬眼扫了他一下继续说道:“奴婢用的是排除法。”
我用手指了指桌上三个不同颜色的浅色托盘说道:“奴婢最近在书房伺候时发现,万岁爷日理万机,勤政为民。只要是各部呈上的奏折都是不会超过两天批阅的。而且依着万岁爷平日里的习惯是放成三堆。一堆是还未批阅的,一堆是暂缓的,剩下的则是批完未送出的。”
“每次万岁爷离开书房休息时,我便将这三堆折子放在各自不同颜色的浅盘里。红色的是未批的,黄色的是暂缓的,绿色的是已批的。”顺着我的目光,康熙朝着桌上看去,看他惊讶的表情还真不曾留意我特意制作的木盘。
“李安达刚才说的折子是昨日才呈上的。那么说明万岁爷已看过但没有批示过,我估计着就放在了黄色的盘中。这样桌上的一百来本的折子就一下子去掉了三分之二。再加上昨日下暴雨,黄色盘中三十来本折子中外观有被雨水打湿的痕迹的又只剩下不到十本。”
我说着又朝康熙望去,只见他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笑容,我便继续下去。
“在书房这段时间,我留意到各部使用的折子规格不尽相同。虽然都是黄色,但有的深,有的浅,兵部一般最常用的是这种土色织锦缎包面的。于是这十本折子里面最终就只看到两本符合条件。”
“那最后你是如何得知就是这本了。”康熙向前伸起了脖子,问道。
“回万岁爷的话,这二选一,奴婢只是闭着眼睛摸到哪本算哪本了!”我说完便低下头,继续跪着,听着康熙对我的最终审判。
几秒钟过去了,屋子里一片寂静。我小心地控制着自己的呼吸,生怕惹恼了面前掌握生死的大佛。
“啪啪啪。”只听书桌前传来三下鼓掌声。我抬头一看,只见康熙笑容可掬的伸出了双手在空中。原来鼓掌的是他。
“好一个心思缜密,又恪守本份的丫头。”康熙站起来,向我抬了下手示意起身。
“谢万岁爷夸奖。”我不喜不忧的回答,只觉得背后冷汗直冒,“奴婢也只是猜测罢了。”,
“可乐的是,最后竟然还是闭着眼随便猜的。哈哈……”康熙不禁笑了起来,仿佛还在想象我当时站在桌边猜测时的窘样。
“哈哈哈……”一旁的阿哥们都放松的笑起来。
李德全更是悄悄地擦了下额头的汗,朝我微微的点头。
“你可别怨李德全。”康熙笑道:“是朕想要试探下你。”
“奴婢不敢。”我连忙回复。心想,这样的试探还真要人命。
“回万岁爷的话,奴才早已打听过茜凝的为人。”李德全在一旁补充道; “各宫中的管事和奴才都是毫不吝啬的齐口称赞。”
“好。这下朕就放心了。”康熙满意地摸了把胡子,接着便翻开那本要命的密折看了起来。
我退在一旁站在李德全身边,朝阿哥们望去。只见三位阿哥都形态迥异地朝我会心地点头。八爷的笑容充满着鼓励,十四爷的充满赞赏,而四爷则是难得地微微扯了扯嘴角,仿佛也在表扬我。这个冰块脸,终于难得放晴了,想到这里,我故意嗔了四爷一眼,又见他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心里直乐,再乘胜追击一个白眼,接着便低头视而不见。
在乾清宫的第一年;日子过得飞快。由于这密折的前车之鉴;我一直蒙头做事;小心翼翼;能不说的话;尽量不说;不能说的话;打死不说。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康熙看了颇为赏识;他当着我的面对李德全说道: “丫头年纪虽小;却分寸很好;识文断字的;放在南书房可是对了。 ”
第15章 秘密—康熙四十四年
转眼是四十四年的春天;御花园里面繁华盛开;好不热闹。俗话说;闻香识人;想起去年塞外八爷身上好闻的味道;得了空闲时;我便挑了心仪的花瓣来做成独树一帜的香囊。
我按照记忆里百合、木兰与玫瑰组成的花香型香水的味道,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杏、檀香、肉桂、琥珀与香子兰;于是;就地取材;找了个七七八八;一番捣鼓;竟试验成了八九分。拉了静琪和檀雅来闻;她们说能否再增减几味。如此便符合了两人各自的性子。我则每日臭美的带点在身上,所幸味道不浓,似有似无,康熙倒也不介意。李德全见康熙熟视无睹,便由得我去。于是我和静琪檀雅之间的共同语言又多了关于香囊香气香粉,如此一来,虽然交谈不深,但总算是亲近了不少。
一直到夏天的时候;我无意发现了十三爷一个甜蜜的小秘密。
那天我正当值完穿过花园回自己小院。只见前面长廊拐角处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十三爷!这家伙,怎么不像往常到我院子喝杯茶呢?我随即好事地跟上去,跑到假山旁空地处,居然不见了人影。
“这是我上次随皇阿玛南巡回来带得的江南胭脂,着色清雅,气味淡薄,适合你性子。还有这个是我见到新出的簪子,是最新式样,便替你买来了。”十三爷的声音特别温柔,这种感觉我可从来没体会过。
“静琪有何德何能,受到十三爷恩赐……”听到这里,我不禁捂住了嘴,原来静琪和十三爷……
“你还不懂我的心吗?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