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荣归 >

第25章

荣归-第25章

小说: 荣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医官的意思,茹娘明后日可痊愈,又能生龙活虎的在外闹腾了。
三房五娘子身子能如此快恢复,多亏了大伯母卖面子请来了太医署医官,温荣心下无奈一笑。
……
吃了药尚局的清滞丸,当日晚上茹娘的烧就全退了,见茹娘无事,温荣才开始考虑去遗风苑探望伯祖母一事。
若是没猜错,伯祖母应该已知晓自己如今是左右为难的。前次伯祖母送了祖母的对症禅香,祖母非但未领情,反而弃之如敝屣。温荣想后才明白,这里面有另一层意思。
伯祖母已然奉佛以求精神寄托,但不忘告诉祖母,她是与世无争,而非又聋又哑,国公府里的事,她是知晓的,只不插手罢了……
温荣看透了一层,却无法知晓里面的深意。
单论德光寺一事,在旁人看来,无论亲疏远近,温荣都应随祖母一起,而非陪了伯祖母。
温荣还有一事不明白。伯祖母几近闭户不出,这些年几乎推去所有请帖与拜帖,时至今日,送往遗风苑的帖子已是屈指可数。此次德光寺落成,虽说是宫里下的帖子,但伯祖母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大可如往常一般推去,必不会有人为难,可为何又接下了?
温茹烧退了,林氏总算松了口气,轻松的在园里与珩郎一道吃茶纳凉。
温荣陪茹娘玩了一会,见茹娘困了,命文茜好生照顾茹娘歇息后,才去庭院找阿娘。
“阿爷,阿娘。”温荣向二人走来。
温荣的笑容明媚纯净,如冬阳化雪般令人舒畅。
林氏心疼的将温荣拉进怀里,“这几日辛苦你了。”
温荣还是在长身子的年龄,与先前在杭州郡相比,不过几月功夫,又出落得愈发端丽可人,可令林氏担忧的是,盛京的吃食日日上佳,可温荣却清瘦了不少。
温荣笑着回道,“儿不过是在阿娘身边帮忙照顾茹娘而已,阿娘才是要注意了休息。”
温荣殷切地望着温世珩又说道,“茹娘病好了,儿也放心了许多,明日儿想去遗风苑看望伯祖母行么。”
温世珩与林氏相视一望,虽说为了帖子一事迟早要去,可不曾想荣娘如此焦急,故颇有些为难。温世珩白日要去公衙,而茹娘身子还未完全恢复,林氏不放心将茹娘一人留在府里。
温荣明白阿娘的顾虑,笑得很是自信,“阿娘在府里照顾茹娘,儿一人去遗风苑便可,毕竟伯祖母的帖子是单叫了荣娘陪伴去德光寺。”
“可是……”林氏并不担心温荣,温荣年纪虽轻,却处处知礼事事得体,倒是她这作侄媳的,还不如荣娘知孝。
“伯祖母不会怪阿娘的,待茹娘身子好全了,我们可以再一块去遗风苑。”清朗的声音轻缓悦耳,温荣总能令林氏心安。
林氏终于放心点头。
知阿娘无法一同前往,温荣心里是窃喜的,明日若阿娘在场,有些话并不好问。温荣对大伯父袭爵一事早已疑惑重重,总觉得多多少少与日后国公府被夺爵和查抄有关。
……
第二日一早,温荣换一身秋香色半臂襦裙,只带了绿佩一人,乘肩舆前往遗风苑。
进了遗风苑,如前次一般,一路穿廊过院向西处山丘行去,本以为伯祖母依旧在山顶殿外等自己,不想才绕过竹林,走上曲径,远远就见着伯祖母了,不变的檀色宽袍,轻拈念珠,立于山脚处茂密葱茏的槐树下。
一串串橙黄蝶形金枝槐花缀于枝头,幽幽甜香随着微风而至,沁入心脾,似乎能唤醒人沉睡的心……
温荣见到伯祖母,慌忙令放下肩舆,起身捻裙急急向伯祖母走去。
(有亲问麦子,文里的争储情节是不是某段历史,介个麦子真不好说,毕竟架空文,和历史必然不可能一致,所以亲先表猜啦,趁机打滚求支持~~)


第四十五章 日夕怀空意
更新时间2014…1…16 22:56:39  字数:2059

 谢氏捻着十八菩提子念珠的手微微收紧,如今这局面,说的好听了,是她心性淡薄,不争不抢,说的不好听,不过是逃避。
珩郎是有了更广阔的天空,可温荣终究只是女娘,再出色也成了他人手中的提线木偶,她这亲祖母却给不了庇护。
不多时,温荣走至谢氏跟前,福身与谢氏问安,柔声说道,“伯祖母,外头暑气重,儿扶你回殿。”
温荣知道伯祖母是特意在这等自己的,故不必再虚情假意的多问了。
听言哑婆婆慌忙让至一旁,激动地瞧着温荣小心翼翼扶过谢氏,一步步慢慢向山顶走去。
石阶两旁也种满了槐树,风吹时枝叶相抚,窸窸窣窣响得热闹,时不时落下蝴蝶花瓣雨,洋洋洒洒散满一地。
温荣想起了历朝的一首关于槐树的诗,‘旖旎随风动,柔色纷陆离’,嘉树吐出的翠叶娇花,在落与不落间,已是双阙天涯。
温荣为伯祖母轻轻扫去肩头粉瓣。
谢氏浅笑不言语,可温荣能看见伯祖母双眸深处的真情与希翼……
到了后殿禅房,哑婆婆在食案上摆了数样精致点心吃食,又捧一只三彩复瓣莲花纹碗于温荣,咿咿呀呀地说着。
虽然听不明白,但温荣能感觉到善意。
接过瓷碗,就见碗中盛着清透碧莹的汤品,汤水上飘着数十金银两色桂花瓣,十分诱人。
温荣好奇地端起吃了一口,清甜中带着浓浓的花果香,味道很是别致,是重未尝过的美味。温荣抬眼欣喜地瞧了瞧伯祖母与哑婆婆,一脸馋样,连连吃了好几口。
谢氏欣慰地说道,“与你阿爷一样,爱喝这百朝露。”
百朝露的做法费心思,必须是寅时中刻凝于花瓣上的露水,金银二色桂花也只能取桂树首冠上的寥寥数枝,如此百朝露的味道才能纯粹。
谢氏与温荣目光相对时,温荣嘴角上扬,眯起的双眸如月牙一般,明辉涌动。
谢氏有一霎时的愣神,温荣的神情与夫郎、珩郎如出一辙,夫郎还在世时,自己每日都会备好百朝露等待夫郎下衙,因夫郎公衙里事务繁忙心火重,故夏日里自己会特意在百朝露里加些含蕊未放的杭白菊……
没有了可以等的人,自也没心思再做百朝露了。数十年时光看似一成不变的匆匆而过,直到前几日知晓温荣会过来,谢氏心里才升起期盼,这才想起百朝露,好在荣娘也是喜欢的。
温荣突然皱眉,精致小脸挤做一团,“原以为夏日里酸梅汤是最好的,可今日尝了伯祖母的百朝露后才知道,酸梅汤在百朝露面前是小巫见大巫了。”
谢氏先见温荣皱眉,心里一紧,再听到温荣孩子气的说法,被逗乐了,“你这孩子,说的话真真讨人喜欢。”
温荣轻靠在伯祖母身上,顽笑道,“才吃了一次伯祖母的百朝露,嘴便给惯刁了,往后还有什么汤水能入得了口,看来要时时到伯祖母这讨吃了。”
谢氏笑道,“喜欢常来便是。”
又顽笑了会,温荣说起茹娘生病一事,知晓茹娘烧已退,谢氏蹙紧的眉头才舒展开。不一会,温荣又开心地说道,“阿娘今日还得照顾茹娘,故无法一道过来,但阿娘说了,等过几日茹娘身子好全,会再带我们来看望伯祖母的。”
“难得你们还记得我这老人家。”谢氏苦笑。
虽然荣娘知孝也亲近,可谢氏明白,温荣今日来是为了德光寺一事,有些事如莲子心一般,不碰不尝,好似与己无关,可一旦吃了,苦不苦,有多苦,只有自己知晓。
温荣并不扭捏,照实将那日的事情告知了伯祖母,“……伯祖母,那日我恰巧去了祥安堂……”
温荣垂首不言,看似自责。
谢氏慈祥地说道,“不怪你与阿娴,有些事偏生就是那么凑巧的。”
与林氏母女而言,此事是凑巧了,只是与另一些人而言,却是算计得准准的,如珩郎出生那日一般,两房孩子凑巧的有缘分。
谢氏不在意温老夫人的那些小伎俩,她只在乎荣娘究竟如何打算,遂温和地说道,“是我的帖子令你们为难了,既已如此,只当没送过去便是,别内疚了,荣娘苦着脸没有笑着好看。”
谢氏将温荣轻揽在怀里,轻轻拍抚,莲子心再苦又何妨,孙女开心了才好。
温荣听言抬头诚挚地望着谢氏,“伯祖母千万别这么说,其实祖母还叫了三姐陪同,所以,儿觉得和伯祖母一起,也是无妨的。”
温荣双眸期冀里还带了一丝狡黠,像是孩童偷吃了糕,却碰巧没被大人发觉的神情一样。谢氏不禁好笑,荣娘知道自己有办法。
“我会与你祖母说的。”谢氏想起温老夫人傲慢的神情,眼里闪过一道凌厉目光,温老夫人是尊贵的郡主,自小只有她想不到的,而没有她得不到的,年轻时恣意妄为,不知礼法,伦常宗法何曾放在过眼里。
温荣故作不见伯祖母的异样,眼里笑意更浓。
温荣也是在试探,虽然自己更喜欢与伯祖母亲近,却把不准伯祖母的心意,若陪伴去德光寺一事只是随口一说,便算了,可若伯祖母与自己是一样的期许,那必会亲自出面。
长辈之间纵然有恩怨,可毕竟是勋贵之家,为了做给外人看,也必须维持表面的和睦,温荣自乐得两边都不得罪。
“伯祖母,荣娘一直有件事不明白,不知当不当问。”温荣笑意褪去,颦眉面带疑惑。
谢氏笑着颌首。
“当年大伯父过继到了长房,为何不与伯祖母住在一起?”
遗风苑的庭院里,不止有槐树,还有许多茂密葱茏的石榴树,每一株石榴树的枯死横生小枝都被细心修剪了,倒是槐树,任由其肆意生长。石榴寓意开枝散叶,多子多孙,伯祖母对石榴树的细心照料,又何尝不是伯祖母对小辈的祝福,既然有此心,为何不留了人在身边陪伴。
谢氏一愣,温荣心思灵透不错,可却没猜到温荣会如此相问,本以为温荣只是想知道自己为何要接下帖子的……


第四十六章 荏苒几盈虚
更新时间2014…1…17 23:05:44  字数:2174

 谢氏心口有几分涩酸,故交好友也曾问过一样的问题,当年自己的回答令好友非常不满,可出于尊重与信任,也未再追问了。相隔数十年孙辈再问起,答案理当相同,只信念不如当初那般坚定。
谢氏不在意的轻笑道,“人多了闹。”
伯祖母回答得敷衍,可温荣能明白话里的深意,人与人之间,心意不同,自然嫌闹。
谢氏抬头望着禅房窗棂外张牙舞爪的枝影,略微说了关于温氏一族的事,“……温氏在前朝并非大族,不过是一般的庄上人家,是你们曾祖父,在高祖打江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才有了今日的富贵。富贵来之不易,理当珍惜,只是我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富贵来之不易,理当珍惜。
如今黎国公府里,大房与二房都珍惜这看似长盛的富贵,只是他们的珍惜,扭曲了本该相安的人性。
前世国公府被查抄,府内男丁于市坊口处决,女眷没入贱籍,温荣心下自嘲一笑,不知她的自缢,是否令韩皇后心情好了,留下温六娘和温七娘做良籍……
真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么?温荣不可能将前世之事说出,毕竟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的,故终究是福还是祸,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见温荣沉默不语,谢氏笑着问道,“荣娘可善画。”
温荣点点头,如实回道,“擅长花草静景。”
谢氏颌首道,“离德光寺落成礼尚有近一月时日,能否画出春江景?”
“是伯祖母要么?”
伯祖母禅房里供奉了一幅成道像,佛祖掌心向内,手指指地,敦厚祥和,神情不怒自威,拜望之不禁肃然起敬。
谢氏摇了摇头,“德光寺落成礼之日,我要带你去见一位故交好友,是送她的。”
德光寺落成礼,宫里下到遗风苑的帖子有两份,一份是德阳公主请参礼的,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