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北侯 >

第24章

北侯-第24章

小说: 北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城门外,穿着一身盔甲的李从年来永城城门口来回巡视着,周围的街道早已被城里的人们清扫了一遍。

人来人往的永城城门处,李从年带着手下准备迎接一个贵客。自从永城多了八九万人人口之后,到处一片百废待兴,热火朝天的景象。

整洁的界面上逐渐多出了许多的小饭馆,茶楼等设施,原本荒芜的永城现在已经慢慢有了生气。

只见福生和王彪等人,个个穿着整洁,挺拔着身子,满脸精神集结在李从年身后,等来着吴三桂的到来。

作为辽东都指挥使,吴三桂是李从年的直属上司,当那日听到李从年单身收编上万土匪的时候,吴三桂就想来永城看看的。

只是由于事务缠身,吴三桂一直没有机会来永城看看,作为吴家保举的卫所千户,他想看看李从年这几月来到底有什么成就。

☆、第三十四章 吴三桂出巡(2)

〃大人,吴三桂这次来到底想干什么?〃旁边的徐明山对于吴三桂的来意,感到有些疑惑:〃咱们忠义军超编这么多,恐怕惹人非议啊!〃

听见徐明山的话,李从年面上沈吟了下,嘴里笑道:〃徐老放放心吧!在怎么说我也是从吴家出来的,而且,现在这个世道,谁还嫌自己手下的兵多啊!〃

吴三桂这次的来意,李从年心里有数,吴三桂不过想来检验一下自己的成果,而且吴家乃世代军将,自然知道手里的势力越强,越能在这个乱世活下去。

而且忠义军是李从收编的,吴三桂如果贸然想要夺取兵权,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忠义军哗变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一会,只见永城官道上奔来五十几骑,率先开道。随后出现的吴三桂在手下的拥戴下,骑马走到了李从年身边,那些骑兵一个个都是身体剽悍,满脸横肉,身上散发着傲气,一副天下第一的摸样。

看到这些骑士的这般摸样,李从年心里一惊,顿时在心里叹息道:〃这些关宁铁骑,果然不同反响。〃

关宁铁骑,是由大明孙承宗训练,交给当时的督师袁崇焕带领的,当年努尔哈赤在关宁受挫,就是因为袁崇焕手里的关宁铁骑和守城的大炮,间接照成努尔哈赤的死亡,后金汗位接替。

而关宁铁骑可以说说功不可没,从那以后关宁铁骑就名扬天下,后来袁崇焕死后,剩余的关宁铁骑落在了祖大寿的手里。

临别前,祖大寿给吴三桂留下了一百多关宁铁骑,作为为吴三桂的防护亲兵。

〃哈哈哈!小四这么久不见。想到你穿着这声盔甲本将都认不出你来了。〃翻身下马的吴三桂,连忙拉着李从年的,套着近乎道。

眼下李从年在也不是当初在吴家的小四了,他也算一个小军头了,手底下掌握着上万的人马,为了完全起见在吴襄的要求下,吴三桂来到永城,他想看看李从年收编的都是什么家伙。小说下载|WRsHu。CoM》

〃少爷的威风依旧,小的那能和少爷你比啊!〃望着吴三桂的下马,旁边的李从年满脸恭敬的迎着吴三桂走进永城,在他们时候李从年的手下和吴三桂桂带来的关宁铁骑,拥护着两人朝城里走去,一时威风不限。

对于出身吴家的李从年,一声少爷让吴三桂倍感亲切,而李从年他恭敬友好的态度,却让吴三桂相起了李从年在吴家的一切,还有战场上李从年的舍命相救。

而一路上望着人来人往的永城,吴三桂却是感慨良多,想当初永城荒芜一片,被鞑子的几次掠夺,早已平破败下来,却没想到李从年来到永城还没有半年的时间。

却让永城又恢复了以前般的热闹,虽然现在还看出虎具体的效果,可是吴三桂相信不久之后,永城就会恢复到以前的繁华。

〃少爷,小的在县衙给你准备了一桌酒席,为你接风洗尘。〃李从年在吴三桂身边低声说道,在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掌握上万大军那得意的摸样,相反李从年对自己的态度和以往一杨,都是那么的谦虚恭敬。

〃不急,怎么先去看大军操练吧!〃吴三桂对吃不是那么讲究的人,而且他今天来永城一不是为了吃饭。

听见吴三桂的话,李从年面上一愣,可是对于吴三桂的决定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嘴里弯腰道:〃那少爷这边请。〃

李从年嘴里恭敬的招呼吴三桂朝忠义军驻扎地走去。一路行来,吴三桂看到永城早已变成另一个摸样的永城,心里对李从年的聪明才智感到由衷的佩服,在才短短的几个月,永城仿佛就变另一个摸样。

〃小四啊!没想到你治理地方也颇有手段啊!〃吴三桂拍着李从年的笑嘻嘻问道。

〃哪里,这都是平日少爷和老爷教导有方而已,再加上徐主簿的辅佐,我这一个粗人才真正恢复了永城的繁华,这一点,徐大人那可是功不可没啊。〃

对于吴三桂的夸奖,李从年满是谦虚的陪伴在吴三桂身边低声回敬道。

来到忠义军驻地的校场上,李从年让人擂起了木台上的大鼓,一时间震耳欲聋的某汉杀舌根,冲云霄。

鼓声响起之后,原本空荡荡得校场内突然传来一阵脚步撞击地面的声音,这种声响是吴三桂从来没有听过的。

只见穿着黑衣,头裹红巾的忠义军分成四排踏着整齐的步伐,慢慢的来到校场内。如林的刀剑,锋利的长枪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队形,犹如一个黑色的钢铁怪兽朝吴三桂□□。

望着这些士兵的出现,吴三桂瞳孔突然放大,嘴里满是惊异:〃这怎么可能。〃空气中散发的杀气,让吴三桂知道底下这支军队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之战力非凡的队伍。

而他身边的那些关宁铁骑们,原本高昂头颅上露着的不屑于故,在忠义军出现之后,面上的骄傲之情荡然无存,人人面上满是惊异,这永城哪里来的强军。

〃杀杀……〃钢铁丛林,猛士如虎,只见校场之上排着方阵的忠义军,一排排整整齐齐显露在吴三桂眼前,每个人面上那沈默的表情,让在场的人多少有些胆战心惊。

只见这些忠义军排成一个个方方阵,整整齐齐的站在吴三桂眼前,手里的长枪成为了一道道锋利的枪林,让吴三桂心里一真兴奋,有如此坚毅之军,何愁吴家地位不稳。

面对这种情形,除了永城一干干将之外,和吴三桂来的那些关宁铁骑个个面露惊恐。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浑厚的鼓点声敲击吴三桂和关宁铁骑的心头,这时候吴三桂才回过身来,望着旁边的李从年,眼中复杂道:〃没想到小四竟然有如此大才,才短短几个月。忠义军就被你刮练得如此杀气腾腾,真是天生的将才啊!〃

☆、第三十五章 精锐之士

第三十五章 精锐之士

如果他知道李从年有如此大才,当初就不会让李从年来到永城当一个小小的卫所千户,这或许是吴三桂最为后悔的决定吧。

〃少爷谬赞了,这不过是当初家父传下来的一点练兵之法。小的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对于手下雄伟的气势,滔天的杀气,李从年心里满是自豪之色,忠义军终于能当大任了。

对于吴三桂的夸奖,李从年面上满是谦虚,他知道锋芒毕露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都是一条通用法则。

〃哦?〃想到这里,吴三桂眼睛一亮,嘴里有些迟疑道:〃哪练兵之法,能否告诉本将……〃

吴三桂的话刚说完,就忍不住收口道,这毕竟是人家的隐私和依仗,如果贸然就说出来,那根本就不值钱了。

〃少爷想要,小的怎么敢藏拙呢!〃听到这里,李从年面上一笑:〃练兵之法说来简单,不外乎,驱勇,赏罚严明,知耻三个条件而已〃

现场的人对于李从年轻易就把练兵之法给说了出来,面上不禁一愣。对李从年这种无私的表现,谁都没有说是什么,可是眼中对于李从年,却是多了几分佩服。

李从年说完,吴三桂心里一动,嘴里问道:〃这三个条件如何实行。〃

〃驱勇,就是让士兵没有平怕死之心,敢于杀人。赏罚严明让士兵明白战死有抚恤,立功有奖赏。公正严明的军法能让士兵们心生好战之心,而无后退之心。〃李从年嘴里徐徐说道。

这些在现代十分浅显的道理,却让吴三桂等人为之眼前一亮,就是徐明山河和李福生也是满目沉思道。

吴三桂心里满是思索着李从年的话,这些东西虽然直白,却是没人告诉吴三桂,。听到李从年的话,以前想不通的东西忽然都明朗开来。

却见李从年走下木台,拉着最前面的一个士兵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千户大人,属下钱忠国。〃那是个士兵双手抱拳,虎目声声答道。

〃那么你为什么当兵。〃李从年又问道。

〃为了杀鞑子,保卫家乡,报效国家。〃被李从年点到名的那个士兵,面上却十分好不怯生,满目豪情的述说着心里的理想。

〃少爷,你觉得如何。〃李从年的这番一问一答顿时让吴三桂有些明白过来。

〃从年真是聪明绝顶啊!〃吴三桂面上叹息道。

听见吴三桂的夸奖,李从年笑而不语,旁边的徐明山却是上前对吴三桂道:〃我们千户大人,在县衙摆吓了一桌酒席,请指挥使大人赏光。〃

〃好!今天我要和从年喝个痛快。〃听见徐明山的话,吴三桂脸上大笑着;虽然旁边的人听见他们的谈话,面上满是茫然不明白,但是吴三桂也是个聪明人,这练兵之法到底如何,吴三桂心里是最有数的。

李从年的练兵之法是直接,却是又最实用的,通过今天的观察,吴三桂也对李从年改变了态度,对他重视起来。

☆、第三十五章 精锐之士(2)

〃哈哈哈!少爷兴致高昂属下定当舍命陪君子。〃李从年跟着豪气干云道。一时间,两人的笑声在校场中间飘散开来。

富丽堂皇,工艺华丽的紫禁城随着初生的朝阳,慢慢露出了它宏伟的雄姿,在这座集合当时明朝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建造的华丽宫殿,在永乐皇帝立下天子守国门的誓言后,这里一直是大明的政治文化中心。

如果是历史上那个朝代最让人尊敬,那么莫过于大明王朝了。纵观历史,大明朝从建立到灭亡,从未对外族妥协过,是历史上唯一不和外族和亲,不裂土得朝代。

不管后世的满清如何抹黑大明王朝,可是崇祯皇帝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千古绝响,却是久久不会消散的。

皇宫里,两鬓白丝的的崇祯皇帝望着初生的朝阳,心里满是黯然之色。

这个天下,自从崇祯登基之后,战战兢兢,在除掉魏忠贤以后,崇祯雷厉风行进行改革,本以为大明的局势会在他的手里中兴,祖先传下来的基业在他手里得道稳固。

那时的崇祯意气风发,豪气万千他有着宏大的理想,本想挽救大明破败的局势,可是后来的发生的事情却慢慢的让重整感到了绝望,四省督师袁崇焕被处死,后金铁骑长驱直入,越过长城到关内掠夺人口财富,方眼望去一荒芜,大明百年来的发展积蓄,被鞑子的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千里聊无人烟。

流民内乱,攻打官府掠夺村庄,内外的两方力量不断牵制,不断循环,把原本不太坏的局势,慢慢越发拖向了灭亡的深渊。

〃李从年?〃崇祯面上皱着眉头,旁边的高起潜满脸谄媚站在崇祯后面把他在辽东的遭遇,向崇祯皇帝说了出来。

当然吴三桂忠君爱国的表现,那可是被高起潜大大的渲染了一把,说得兴起的高起潜,不仅把李从年在独自闯入龙崖山,收编上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