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妖演义-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辉醒过神来,对凤燕说道:“没怎么样,我看见神仙了,真的看见神仙了。”
凤燕听了一片心疑:神仙?神仙能在这山川野岭被你看见,怕是在说梦话吧!
李辉明明站在那里,并未睡觉,哪里来的梦话?
李辉说的还真的没差太多,那老者不是什么神,但在这山川野岭之地也是说一不二的大仙。
他本是一只雄性白狐,名唤白如雪,已是千年多的修炼从妖变仙,是女蛙娘娘神教,在这山川野岭占有统领地位。凡是在修炼中的妖类都在他管辖之内,无一敢反抗与他,他受女蛙娘娘之托在此给李辉指出生路,女蛙娘娘也是受女娲娘娘之托,为了天意,女娲娘娘将造泥人时的泥神水装入一瓶,让女蛙娘娘赐与李辉,还有助于李辉在世间行走谋求生路,遇到困难时好有助于他,让他顺畅,以达天意,这瓶水对李辉今后的生计起了很大的助力。
凤燕听李辉解说后仍是半信半疑。
李辉也不再给她做深入解说,说道:“天已放亮,我们要赶紧赶路,前面有一个小村庄,我们要赶到那里去安歇。”
凤燕说:“肚中饥渴难忍,又无食物,又无滴水,可让我还怎能向前赶路,不如看附近哪能找点水,不解饥饿,倒也能解渴提精神,助些脚力。”
李辉听了从怀中取出一瓶水来。
凤燕见了,笑说道:“你倒挺有心计,还从家里装来一瓶水藏在怀中,到万分饥渴时才拿出来。”
李辉说道:“哪里话来,这不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水,是方才那神仙所赐。”
凤燕哪还有细问水来路的心思,上前接过那瓶水就要喝。
李辉忙说道:“这水不是一般的水,是神仙所赐的神水,得我拿瓶来你饮,但你可不要贪喝,只要喝上一小口便可,喝多了你承受不起,要是把这瓶水喝干,那就失去了这瓶水的神用。”
凤燕点头应允,这还倒是真挺听话,在瓶中饮了半口水,含在口中,慢慢下肚。这半口水下肚片刻功夫,就见凤燕精神提了数倍,肚中再不饥饿,也不口渴。
二人上路,李辉后来都跟不上她,是凤燕在前领着他在行走,这时凤燕成了向导,做了领路人,边走边喊让李辉紧紧跟上,看落得太远,赶不上她。
李辉现在倒被凤燕觉得有些堕脚,不断的喊他,叫他要快些跟上。
李辉也觉得肚中饥饿,口中干苦,便从怀中取出那瓶来,他用眼看那瓶里的水,被凤燕饮了一口,仍未见少,心中欢喜,便也将那瓶盖打开饮了一口,一口水咽下后,肚内再不感饥饿,口也不再干苦,身体轻便了许多,没费多大力气就赶上了凤燕。
凤燕对李辉说道:“看来你遇到了神仙,不是在说梦话,这水还真是神水,就饮那半口水就觉得身体这般轻便,要把那一瓶水全都饮下,准能飞上天去,到玉皇大帝云屋天宫逛上一圈,过回当神仙的日子。”
李辉笑道:“凤燕想的倒是很高,凡间的苦还没吃光,便要当神仙,你若是真能上天,那咱的老乡牛郎非得拉着那头大牛在通天路口迎接你,让你骑在牛背上,围着天河走上一圈,再与织女会面,坐在银河边岸,那样凤燕才有仙女般的享受。”
凤燕笑道:“真要是那样,我就陪着织女在银河边岸过上一生,永不下来世间。”
李辉说道:“那我可就真的苦了,向天喊叫凤燕,凤燕不理我,我也就不在世间活了,我就去找八仙中的张果老把他那驴借来到天上银河边去找你,再和牛郎理论一番,说他太不够世间乡亲的义气,干嘛将我爱妻接来天河岸边,让我苦犯酸,让织女听到不和他吵上一架那才怪呢。”
凤燕说道:“我以为你说的还是好话,原来都是鬼话,让我骑牛,你骑驴,只有女人死后才有牛,男人死后才能有驴,难道你真想让我们两人都死去变鬼上天是不是?”
李辉忙道:“哪里的话,我们在凡世间的夫妻恩爱甜似如蜜,干嘛要化鬼上天,还是在凡世间好生恩爱一世才是幸福。”
二人喝了那瓶中水精神轻松,心情愉快,一边行路,一边斗嘴,不知不觉在中午时刻就到了猴屯村庄,村庄不大只十几户人家,看那房舍建筑和穿戴,便知生活不太富裕,是个很贫穷的山庄。
李辉看了风土人情,对凤燕说:“穷庄穷人多,咱们人地两生,还是穷人好交,好处,咱不如找一穷贫人家先落下脚来,再做计教如何?”
凤燕说道:“出门在外我一切随你,我对世情不尚了解”。
李辉和凤燕正在计较不知如何落脚,见眼前走来一人,四十上下年岁,那人走到近前,李辉迎了上去,同那人打了一声招呼:“大叔此庄可是猴屯村庄?”
那人看了看李辉,又看了一眼刘凤燕。说道:“这正是猴屯村,你们不是本屯人是来走亲访友的吧。”
李辉说道:“我一不访亲二不访友,只是路过,因行程路远,想在本庄歇脚一宿,再讨口饭吃”。
那人听了说道:“歇脚住宿都是可以,就是这饭实在难讨,现在本屯人都很少有饭吃。去年因为天旱,收成无几,现在本屯人都以野菜野果混饭渡命,连本屯人都没有饭吃,你们怎能讨得到饭,如若不嫌,可到我家安歇一宿。”
刘凤燕和李辉听了心中欢喜,欢喜的说道:“多谢大叔!”
------题外话------
人的惰性一起,真是太可怕了,自制怎么这么难呢……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二百零五章 落脚于家屯
那人把他二人领带家中,二人一进家门,那屋哪是人呆得地方?一进屋门异味扑鼻,都要让人晕倒,凤燕险些吐了出来,人家好意让来家中怎好说别的。
李辉进到屋中,帮着打扫一番,屋内方看得过眼,原来这人只是光棍一根,没有任何亲人,生活很是贫苦,哪里还有饭吃,吃是现吃现找,找来什么吃什么,找不来吃的便得饿上一顿。
好在这人的人品倒还算是不错,今天家里来了客人,自己独身一人,从未有过客人,客人又是自己请到家中,怎能让客人饿着肚子。
想了半天对二人说道:“你们二人在屋中稍候,待我找些米来。”
说罢,转身走了出去,到了本屯最富有人家去借米,到了那家门口,主人迎了出来,说道:“广才兄弟定是有事前来我家。”
那广财说道:“广有大哥,我有事相求于你。”
那叫广有的人说道:“广财兄弟从未求过我,不知有何事相求,尽管说来。”
广财说道:“我家今天有两位客人到来,家中无米做饭,想向大哥借些米面好招待客人。”
广有说道:“你我乃是侯氏一族血脉,你的客人便是我的客人,这点小事还有办不到的道理?何必还说相求二字,待随我进屋。”
进到屋中,又是拿米又是拿面,却是拿了不少,足是有四十斤左右。因没有上称称上斗量,究其多少,谁也不知准确数字。
广财将米面拿到家中,对李辉说道:“我已找到米面,做饭来充饥总算可以。”
广财刷锅引火做饭,李辉在旁帮忙。
小米粥将要做好,这菜又成了难题。
广财对李辉说道:“这个猴地方实在是穷,一年到头不用说我,就是好户人家,只要有米粥喝就算不错,一年到头,连个盐粒都别想吃到,因地方太偏僻,从来没有人运盐到这里卖。”
李辉说道:“我也是贫苦人,什么样的苦我都吃过,只有粥喝就行,还用什么菜。”
广财还是感到不好意思,那又有什么办法,不好意思又不能生出菜来生出盐来,也只能是说说算了。
喝完粥饭,晌午已过,三人坐在一起谈些世事,谈得也很投机。
第二天一早李辉谢过广财,便同凤燕离开广财家而去。
李辉让凤燕给广财扔些银两,广财说什么也不要,他说:“留你们路上好用,这地方银两一点用处都没有,银两再多也换不来米面。我也不好意思相留你们,怎能让你们在我这作客还饿着肚子。”
二人离开猴屯向西南方向奔去,这回他们心中已是有底。
到了中午,二人感到肚中饥饿,李辉从怀中拿出那瓶水,二人各喝上一口便又赶路。
到了傍晚总算看到前面有一村庄,村庄要比猴屯大得多,足有五十户上下人家。二人进得庄去,寻找夜宿,这庄已是进了平原地区,虽然土是黄土但很肥沃,住房建筑也比猴屯要好上许多。
二人在村头进得一户人家,一个老年人迎了出来,见是两个陌生男女少年,便说道:“二位怕是找错门了吧。”
李辉说道:“大伯,我们是行路人,路过此村,天已尚晚,想向老伯借宿一宿,不知老伯可否接纳我们,我们先行谢过了。”
老人听了,心想小小年纪便会这般有礼节的说话,看来这少年教养甚好,不知该不该接纳,这一步沾亲二不带故的,老人正在思绪,只见从屋中走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口里喊着:“爷爷,是哪方亲亲客人这么晚还来串门?”
话到人到,一看李辉是个英俊少年,只是一眼便觉脸红心热,从心中生起好感,一股热流在全身窜动。
世间的事是凡事,但是美丽的少女见了英俊的少男也会生成一种好感。
这少女见了李辉便像过电一样,全身都觉有麻酥的热流流动不止,她有些害羞,将头低下,眼睛却偷偷在看着李辉。
老人看着李辉身后的凤燕,凤燕虽是不语,但老人也看得出来她是个有涵养的大家闺秀,就是脸上有点异变,不知何故。
老人也有些为难起来,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只听那少女说道:“爷爷干嘛还不把这位哥哥和姐姐请到屋中说话,让人站在院中,哪还有礼貌。”
老者听了小孙女的话,也只好因势利导,将二位请到屋中说话。在谈话中老人听了李辉的身世后说道:“你也是个命苦人,可人生在世谁没有苦难之时,苦尽方得甜到来,年纪还小,要立足于世还要大志向,意志是能改变人命运的。你以后会好的,有凤燕陪伴你,你会活得很幸福。”
老人说:“这村叫于屯,五十二户人家,姓于的占了三十多户,家家都以务农为主,吃喝住还算是不错,谁都不算是太富裕但也没有一户缺少吃穿。农户人家能吃饱肚子就是满足,没有过多的需求,村里没有经商做买卖的,时而外地会来些人,用驴驮些这里没有的东西,同这里的人互换,这里的人多数都是拿粮食换自己需要的物品,从于屯向南走十里外便是大村庄,越往南村庄越大,屯落也越多。你们要是以演杂技为生,就应找大村庄,人多的地方比较适宜,能有发展。因为那里村多人密,人的脑子也灵活,经济发达。像我们于屯能讲什么经济,只管吃饭,连银两在这个地方都有些不通用,因为这里的人就认粮食,就知种地,不管其他。”
第二天一早李辉和凤燕离开了于村,向南而去。中午时刻到了一个很大的村庄,有一百多户人家,街头巷尾都聚集着很多人。
在村屯中街还有许多相互买卖的人群,他们走到中街便停了下来,那里有许多小店铺,卖小吃的。
二人走进一家小吃部,买了两碗米饭,一盘炒菜,坐下来吃了个饱。
从离家出走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