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嫡女风云录 >

第200章

嫡女风云录-第200章

小说: 嫡女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颖国公观察了一阵子,这二十余人有些力竭,突厥人缩小了包围圈,二十余人怕是要被碾成肉饼了,突厥人开始有效的反击,失去了先机,这个时候派兵出去讨不着好处了。

    颖国公是三军主帅,他得以大局为重,心里为二十余人惋惜起来。

    领头的小将忽然间抖擞了精神,即使隔了那么远,颖国公也永远记得那一瞬间。小将胯下的战马忽然间人立起来,手中的大刀挥舞,就见突厥人又乱了,离得太远看不真切,方奎凭着感觉知道突厥重要的人物伤亡了。

    再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了,颖国公派了一对人马出城应战。

    监军怒目而视了,一颗玻璃心受了伤害。深觉颖国公瞧不起他。

    颖国公忙着兵马调度。顾不得安慰监军太监的情绪,一场厮杀开始了,这二十余人见到大军出动了精神一震。拼了命一般,都是血染征袍,突厥人乱了阵脚,相互践踏四散奔逃了。

    商队的二十余人得到了救助。战死了三人,领头的更是伤势严重。累得脱了力,颖国公下令让军医救治,这边忙着打扫战场,统计伤亡。战后安抚工作有序的展开,监军太监刘前过来了,“颖国公可知商队是什么人假扮的?”

    颖国公笑道。“战后事务繁多,还未及过问。”

    监军刘前冷笑一声。“这个人是朝廷要犯,博望侯的大公子,逃跑的赵弘毅。”

    方奎吃了一惊,这人竟然是失踪的赵弘毅,颖国公笑道,“赵弘毅是朝廷要犯,待老夫上奏朝廷,派人押解他进京也就是了。”

    刘前笑呵呵的,言语之间的意思是,赵家是皇帝心头大患,擒获了赵弘毅又是一件天大的功劳,这回边关大获全胜,为太子的大婚增添了喜庆,颖国公劳苦功高了,赵弘毅带着突厥人厮杀过来,赵家早就与突厥人勾结了。

    刘前说完看着颖国公得意的笑起来。

    皇帝已经拿赵家人开刀了,赵弘毅逃跑,他这番好心提点,颖国公想必不会拒绝的,皇帝收拾赵家的理由更充分了,战后论功行赏颖国公的功劳更大,监军太监的功劳也是跑不了的,是以刘前心情大好。

    真是颠倒黑白啊。

    颖国公还是一如既往的威严,看不出情绪,“老夫心中自有定夺,多谢公公提点。”

    刘前告辞回去,颖国公看着他的背影面无表情,神态间颇为严肃。

    征战多年,颖国公见多了两军阵前畏缩不前的将领,如赵弘毅这般勇猛的又有几个,尤其难得的是有这些人肯追随他,肯跟着他拼命,颖国公下令好生救治,赵弘毅的功过有朝廷定夺,颖国公还不屑吞没了别人的功劳。

    朝廷接到了大捷的奏报,突厥右贤王受了重伤不治而亡,突厥伤亡惨重,大夏乘胜追击。

    只不过颖国公的奏章与监军太监的有所不同。

    颖国公肯定了赵弘毅的功劳,有了赵弘毅的一番袭击,大夏的军队得了机会,这才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方奎不敢居功,已经派人押送赵弘毅一行人进京了。

    时任陕西暗云卫分部指挥敛事尤大忠意外的发现案头多了两封书信,其中一封是上书朝廷的,封的严实,还有一封是赵弘毅留给他的,让他把这封书信上交皇帝。

    尤大忠急忙派人捉拿赵弘毅,先拿住了再说,赵弘毅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没把他的府衙放在眼里,没两天听了边关大捷,尤大忠再不敢拖延了,连忙上报。

    赵弘毅在上书中慷慨陈词,为赵家人的罪孽深感不安,他自幼饱读诗书,宁愿光明正大的死去,他不想苟延残喘的活着,眼见突厥的大兵压境,赵弘毅愿意血战而死,为国尽忠,也为家人赎罪。

    这封上书却是四日前的,赵弘毅立了决心方才有一番血战。

    皇帝看了心里惊疑不定。

    颖国公肯定赵弘毅的功劳,军中又有文职官员全程记录战况,是非对错能查明白,监军太监刘前想要揽功劳,说他是陷害赵弘毅吧,分明是体会圣心,御前又有一番辩论,监军太监刘前颠倒黑白按律当诛,赵家人的案子尘埃落定了,又被翻腾出来。

    皇帝头都疼了,心情复杂极了,命暗云卫审理此案,抛开了大理寺,直接对皇帝负责。

    皇帝退朝回了龙德殿,“蕴儿你为何一言不发?”

    太子一撩袍子跪了下来,抬眼看着皇帝还是一言不发。

    皇帝在宫殿里转来转去的,越走越快,忽然站住了握着太子的肩膀,“你以为朕是那小肚鸡肠的?你以为朕容不下赵弘毅?朕是为了这江山!这是朕的江山,将来也是你的江山!蕴儿,赵弘毅必须去死,朕饶得过赵家老小,朕不能姑息了赵弘毅。”

    皇帝缓缓地收回手,一瞬间似乎苍老了十年,“朕只能让他去死。”

    周蕴明亮的双眼黯淡了一下,“爹爹你的儿子难道就不如赵弘毅了?”

    皇帝愕然,“蕴儿为什么会这么想?”

    周蕴自嘲的一笑,“爹爹听说赵弘毅的所作所为,觉得他威胁了爹爹的江山,那赵弘毅有些勇猛罢了,他依靠的赵家都倒了,他又能做什么了,爹爹把他看得太重,把蕴儿看得太轻了,蕴儿心里不服气。”

    皇帝打量着太子,目光瞬也不瞬,“蕴儿你故意这么说,你是想给他讲情?那赵弘毅博得虚名要挟朝廷,他其心可诛,朕绝不会饶了他!”

    “赵弘毅暗自潜逃自该万死,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天大地大,哪里寻不着安身之地?就像他在奏本里说的那样,赵弘毅他不想苟延残喘的活着,他那样的人就该轰轰烈烈,爹爹您杀了他,反而成全了他的忠烈之名,孝义之心。”

    皇帝烦躁的来回的踱步。

    “赵弘毅他是赵家人!蕴儿你还想重用他不成。”皇帝喘着粗气,“赵家人这十几年把持朝政,天下都快变成赵家的了,你,蕴儿你也看见了,赵弘毅的小厮都肯为他卖命,这个人善于笼络人心,朕若是容他活着,早晚祸乱天下。”

    “爹爹担心的无非是赵家的门人趁机兴风作浪。”周蕴深吸了一口气,“爹爹若是杀了赵弘毅,难免叫天下人齿冷,蕴儿心里有计较,爹爹莫若重用赵弘毅的小厮,都厚加封赏,再派到各地的卫所,单个人翻不起风浪,赵弘毅也失去了追随他的人。”

    周蕴笑道,“赵弘毅他再有本事又能做什么了,先困顿他几年再说,他不是想做孝子吗?爹爹您就成全了他,让他在家里侍奉他的娘,过几年谁还记得落魄的赵家了,爹爹也不用担了那枉杀无辜的名声。”

    皇帝脸上的皱纹更深了,“爹爹也舍不得杀了他,他是赵家人,也难为你所用,蕴儿你可要想明白了,你给他高官厚禄他不会放在眼里。”

    “蕴儿明白这些,蕴儿只是舍不得他死了。”

    “你让暗云卫严密监视赵家,还有追随他的那些人你先斟酌着安排地方,拿给朕过目,这些人也得派人看着,不能给他们兵权。”

    太子一一的答应了。

    皇帝翻过这页说起其他的事情,又过问太子大婚的诸项安排,这里没有太子什么事了,他还得回去读书,陈执中教授完功课不忘了恭贺太子,太子大婚之后就算成人了,太子笑着寒暄几句,亲自送太师出去。

    傍晚的时候皇帝赏了十个宫女,郎官也过来教导人事了。

    周蕴无可奈何的笑了,拿着*秘戏图随意的翻了翻,太子妃那边也有人教导,五姐姐见了这些还不得羞死了,太子嘴角微弯笑道,“这些都收起来吧。”

    郎官看太子的表情太过淡定,忙含笑说道,“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老身为太子讲述人伦之道,还望太子用心揣摩体悟。”(未完待续)

    ps:好容易告一段落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婚

    转眼就是太子大婚的吉日,这也是盛况空前的一桩喜事,边关捷报频传,又为太子的大婚增添了喜庆,押解人犯的军士到了都城,把赵弘毅一干人交给暗云卫,太子这时候没工夫管着这几个人犯了,倒是传下话来,让善待这些人。

    赵弘毅重伤未愈,一天天的只管发起楞来。

    连一句话都不肯说,身边的小厮想尽了办法也不能让大公子开怀,赵弘毅一心求死,他没死成,反倒折损了三个弟兄,都是跟他一起长大的小厮,这些年处下来,早有了兄弟般的情谊,肯跟着他赴汤蹈火。

    要说赵弘毅还有什么牵挂,除了他的父母,他心里最惦记的不是心心念念的李玉沁,反倒是欺骗了他的慎哥儿,让他成了笑话的慎哥儿,他一心想要帮着的慎哥儿。

    “周蕴、慎哥儿,慎哥儿、周蕴。”

    赵弘毅冷笑一声,悔恨噬咬着心肝,都怪他识人不明。

    赵弘毅在心里把这两个名字念了几万遍,还是禁不住咬牙切齿,真要说起来,慎哥儿从来也没给过他好脸色,不是敷衍就是翻脸,那小子把他玩弄在股掌之间,他反倒掏心掏肺的对他好,那小子心里指不定怎样窃笑呢。

    他还惦记着人家的太子妃,他还傻乎乎的想要为国尽忠。

    赵家暗中做了许多事,赵弘毅有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父亲、母亲做什么都是为了家族的利益,赵家养育了他,赵家的族人想要活下去,他的家族为了生存和皇族不共戴天,这些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古成王败寇,赵家棋差一招满盘皆输。

    赵弘毅又一次想起来见了明发的邸报时候的震惊,他那时候什么都明白了,他再也没脸回都城了,他只能在县衙里混下去了,没多久父亲派人送信,父亲没怪他逃婚。父亲不许他回去。皇帝要对赵家动手了。

    赵弘毅和传信的仆人吃着酒晕过去了,醒过来的时候他才发现,身边的这些小厮带着他离开了县衙。他们乔装成商队,赵家被查抄了,爹爹怕他回去送死,下令让小厮把他带走。走的越远越好。

    要不是走的及时他也得被抓回去。

    父亲深陷囹圄,母亲忍气吞声。他是长房长子,有香火传承的责任,流浪了三个来月,他们去了突厥。也打听出来家人还算平安。

    赵弘毅心里略微有些安慰,皇家没把事情做得太绝。

    他不是热血冲动,也不像他在上书里说的那样慷慨激昂。他只是不想活着了,赵弘毅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些小厮情愿跟他同生死。要是没有这些人,他早死了吧。

    皇太子大婚,赵弘毅也分到一杯薄酒,太子派人送来了梨花白。

    赵弘毅看着托盘中的一杯酒,忽然间想要笑了,太子不能容忍他活下去了?赵弘毅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些小厮痛哭失声。

    人生微凉,回忆仍暖,那只不过是一杯普通的水酒,他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到了大婚这天,太子妃一早就在礼官引领下忙碌起来,在父母面前拜了四拜,李鸣唯少不得说了几句教诲之言,再往后父女之间就得行君臣之礼了,鼓乐声中皇太子前来迎亲,内官跪请太子妃升轿,在赞者的引领下仪仗队由承天门进了皇宫。

    皇太子的大婚庄严隆重,太子妃礼仪娴熟,忙了一天的繁文缛节终于结束了,此刻淡月笼纱,香飘兰麝,摇曳的烛光下太子妃极尽妍态,比平日更是美了十分,皇太子与太子妃并肩而坐,吃了交杯酒,宫女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