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秦-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半月,臣使细作锦秀谋划了一场苦肉计,以得燕国太子的信任好伺机盗图。偏又遇上小宫女小素,臣等已将她挟持,准备带回秦国的,难料她与锦绣交好,她心系锦秀的伤势,不愿离开,只答应日后会来投奔。
后来,细作锦秀盗图失手被擒,小素运用智慧不顾性命说服燕国太子救出了锦秀。这点金阳公主可以作证。待攻下蓟城后,小素扮成寺人来投奔臣。对于这样一个义救锦秀的人,臣无法将她作为俘虏对待。
也确实是臣的私心,臣见她有情有义,一心想送她到离儿的身边去,想她能引导离儿去去他暴烈的性子。碰巧离儿手臂受伤,臣就留下寺人装扮的小素照料。并谎称她是臣手下的细作。这些父亲和离儿并不知情。都是臣一人的罪过。”
细作的事是绝对瞒不过的,因为皇帝那儿有细作的名单,一查便知。是以王贲对此事也不敢隐瞒,
“哼!这分明就是胆大妄为,胆敢欺上瞒下,藐视皇帝。”丞相王绾说完离座走到堂前朝秦始皇掑手“陛下当按律惩治。”
“丞相此话差矣,侯爷纵然有错,也不必扣这么大的帽子。相爷养尊处优,没去过沙场,自是看不到侯爷一家为陛下出生入死。看不到侯爷的忠心,才会有如此定论。听方才侯爷所言,想必这小宫女有倾国之貌,让侯爷一时犯了糊涂罢了。”已被封为国尉的蒙武也起身走到堂前“侯爷虽是有错,也是事出有因,恐是情不自禁。还望陛下明鉴。”
“你——陛下,如今侯爷已经认罪,还请陛下按律处置,以振朝纲。”王绾哪里肯轻易放过这个机会。方才皇帝一句‘前面所言不必理会都是误会’,让他分外沮丧,这都是他们呕了几两鲜血好不容易找到的罪证,被皇帝轻描淡写的一句通通白费了。好不容易逮到王贲亲口承认了的罪证,他哪肯轻易放过。
秦始皇抬手制止了堂下的争论,他起先问王翦:“将军所言可属实?老将军是否知晓此事?”
“臣也是今日第一次听说。”王翦心道这可不能胡乱承认,这事他若是承认了,这就是和王贲串通一气欺君,那问题就会无限扩大,王绾的帽子会愈发扣得大了。
“陛下——臣有话说。”这时小素突然出声,跪着爬到前面来。她不得不出来了,当时王翦曾在众位军官的面前问过她,她也承认了自己是细作,这是赖不掉的。不如主动说出来,也可替王翦洗脱罪名,保住王翦。也就可以保住希望。
“臣就是那个宫女小素。老将军确实不知情,小将军也不知情。之前老将军曾问过臣,到底是宫女还是将军麾下的细作。因臣当时已对王校尉暗生情愫,故坚持之前的谎言,对老将军说臣就是细作。而且,当时王贲将军说臣是细作也是事出有因。因为臣当日化作寺人从燕宫逃出来,结果被抓,当时甲兵的刀已经架在臣的脖子上,臣一时情急,为了保命才说自己是将军的细作。将军看在臣曾经救过金阳公主的份上,才没有戳穿。臣以为,虽然没有正式的任命,但臣为秦国也有所贡献,就算说是细作也不为过啊。还望陛下明鉴。”小素心想,既然自己跑不脱了,干脆一股脑都端下来。
王离一面忧心小素,一面又为她那句‘当时已对王校尉暗生情愫’而暗自窃喜。此刻见小素都出面来扛此事,自己岂可龟缩一旁,他正待开口,却听王绾又在一旁怒道:
“狡辩,纯粹狡辩。他们眼中哪有国法,哪有皇帝……”
“你休要胡说,你分明是因为我教训了你那胡作非为的丞相公子而公报私仇。你纵容他在外为非作歹才是眼里没有国法没有皇帝!”王离不待王绾说完,立即反驳道。
秦始皇没想到还有这出,他心道,我就说这丞相和将军一贯井水不犯河水的,为何突然发难。原来是这么回事。他抬手让大家稍安勿躁,遂说道:“此事还需彻查,交与廷尉府一并办理。怎么说来三位将军还是有错,是以暂且留在静心殿,待事情查清后在做处理,先下去吧。”
这静心殿是软禁皇亲贵戚的场所,说也算是个拘禁的场所,但比真正的监牢要好太多了,而且防守的极为严格,劫狱之类的是绝不可能。对于像武侯府这等大功臣,所犯又不是啥通敌谋反的大罪,关在这里待事情查清最好不过。
“那小素呢?请皇帝开恩,她并非有意欺瞒,实属无奈啊,她不过是个啥也不懂的女子,臣愿替她受罚……”见皇帝独留下小素,王离急了,忙跪爬上前求情。
第三卷 沧海桑田 第四十三章 免罪
第四十三章 免罪
秦始皇面色一沉。王贲忙拉起王离,将他拖出大殿。“爹,怎么能让小素一人担罪……”
“按博士所说,确实也为我大秦有所贡献。只是博士要如何证明自己救出了金阳公主?”秦始皇又看了看一旁的寺人雎。
寺人雎于是立马命人找出了当年的记录,秦始皇看过之后,又传下去递给了丞相和廷尉。“这上面只是记载了燕使带回了大秦的细作一个,作为献礼。却如何能证明是博士救的公主呢?”
小素觉得这是秦始皇在给她机会,只要她能证明是她救了锦秀,就可以堵住丞相的嘴。但是要如何证明呢?她又不能说当年是答应了荆轲刺秦,这才救下了锦秀。甚至还不能说出是因为太子丹对她的宠爱。
“臣当年确实哀求燕国太子以求能免锦秀一死,而且后来也献策让他们把锦秀送回秦国,好表明诚意。只是现在燕国太子的骨头早已化作泥土,没人能为臣证明了。”
“诚意?当年荆轲假意献图实则为了谋害大王,就算博士说的是实情,又怎知不是博士为了那燕国的太子在献计献策呢?而且臣还听说,当年燕宫的人都知道,博士可是很受那燕国太子的宠爱。”丞相王绾的眼睛已经眯成了危险地弧度,带着煽动性的话语像一柄利剑直指小素的心窝。
“哼!博士要作何解释。”秦始皇重重地哼了一声,当年荆轲之事让他一直耿耿于怀,如今听到小素提及此事,再经丞相提醒,他的态度瞬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空气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丞相大人所言差矣,就算燕国太子对臣有心,臣却是无意。这点大家并不了解,其实那燕国太子和臣之间并无男女之事,臣在和王将军成亲之前都是处子之身,不然王将军又怎会对臣死心塌地。而且臣之前还被那太子关押过,这点金阳公主和当年在燕宫的人都可以作证。”
“王离是你的夫君,当然会为你说话。金阳公主认为你是她的恩人,也当然会为你作证。现在又到哪里去寻当年燕国的宫人?你这分明是狡辩。”王绾冷哼一声,现在皇帝已经动怒,他愈发的肆无忌惮,一心想置小素于死地。
但是秦始皇却觉得小素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特别是听到太子有情宫女无意的话,他心里觉得分外畅快,面色也缓和了许多。
“丞相大人好糊涂,燕国的宫人,贵府不是就有一位吗?还有前几日为陛下挡死的嬉竹夫人啊。”小素不得不赌了,她要赌往日和尚央的情分,赌嬉竹夫人不会看着她死。
秦始皇果然传尚央和嬉竹夫人上殿。
嬉竹夫人首先被人扶着进来,她的面色还是很苍白。秦始皇忙让她坐到他的身边来,问了问她的伤口情况,而后才将小素的话重复了一遍,问她可还记得当年在燕宫时的事情。
小素垂着头,紧张地不敢抬头看。却是等了半晌都没有听到嬉竹夫人的回答。
“夫人怎么呢?是不是伤口又疼了,让夏御医看看吧”秦始皇见嬉竹夫人蹙着眉,遂让一旁伺候的御医夏无且过来。
“不用了,妾身只是想起了以前的事。记得当年博士的确是妾身宫里的宫女,后来被燕国太子讨要了去。确实听宫人们说太子对她很是宠爱,后来却不知怎么激怒了燕国太子,不久被被关进了大牢。好像关了很久,宫女们都觉着大快人心了。都说那丫头是个很讨厌的人。后来听说她又被放了出来,不过听说燕国太子对她很冷落了。”
小素被荆轲关在梅园学习刺秦的事是秘密,是以她们都不知道,还当是她一直被关在牢里。
这段话总的来说对小素还是有利的,看秦始皇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不一会儿,尚央也被带到了。
“你可认识博士?”
“是,奴家认识。当年奴家和博士都是晟日宫的宫人。”
“就算只是宫人,也是被燕国太子宠幸过的宫人。你可要想清楚了”王绾瞪着跪在小素身边的尚央。
“嗯,太子确实宠幸过她几次。后来太子要送她一个金簪,她不但不要,而且说了很多让太子生气的话。太子一怒之下将她打入大牢。这一关就是一年多,后来太子也没怎么搭理她了。”
尚央倒是两边说的都证明了,摆明了谁也不想得罪。
可小素一听急了,忙叩首:“陛下明鉴,臣那时只有十一岁,谈男女之事实在太早。燕国太子只是来了臣屋里,其实并没有和臣做过什么。臣从来就只是王离将军的女人。”
“那么博士坐牢是在救了金阳公主之后的事吗?”秦始皇突然歪着脑袋问小素。
“不是,是在臣坐牢之后。臣是在狱中救的锦秀”小素明白秦始皇的疑惑,她灵机一动,终于想到该怎么解释这件事了。“其实,臣是告诉了那燕国太子臣的一个梦卦,但是只说了一半,以此作为交换条件,让他饶了锦秀一命。”
“一派胡言,那燕国太子怎么会亲信你的梦,怎会因为一个梦就轻易绕了敌国的细作。陛下休听她胡言”王绾又怒斥道。
“诶——丞相稍安勿躁,若是平常人的梦当然不值一文,可博士的梦却是都灵的很啊,朕从未对人提过‘始皇帝’的称号,博士却梦到了,且一字不差。还有……”秦始皇突然打住,转而对小素饶有兴致的问道 “博士请继续,是何种梦卦。”
“是,其实那燕国太子本来是不愿放过锦秀的,只答应若是梦卦灵验就放了臣。然臣想,臣所犯之罪罪不至死,而锦秀当时却很危急,燕国太子亲口说了要将她炮烙。于是臣坚持说‘不必放我出去,只有放了锦秀我才会说’。”小素决定临时添加些自己大义凛然舍身救锦秀的狗血剧情。
“那到底是怎样的梦卦会让那燕国太子答应?”如此厚脸皮让李斯都觉得有些听不下去了,忙替秦始皇催促道。
“是。接着臣又告诉燕国太子,臣所做的梦是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有一男一女像河边跑去,后面还有急促的马蹄声,有很多追兵。记得那夜的风很大……”
小素看到秦始皇的注意力完全被她吸引了,他的面上看似很紧张。也不知道他听到这些的心情,不管了,不这么说秦始皇定然不会相信。只有让他充分理解当时燕国太子迫切的心情才会相信他会为了一个梦而放了锦秀。对不起了,太子丹。就借你的故事用用,千万不要生气啊……
小素在心里默念了一番,又接着讲道:“那夜的风很大,吹倒了大片的芦苇,也吹残大片的芦花。一个女人握着匕首抵住了她的胸口……臣说到这里的时候,那太子居然泪流满面,很是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