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沉憩怡生 >

第3章

沉憩怡生-第3章

小说: 沉憩怡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故意把头向左歪着回答他:“因为我和你额娘一样疼昌儿啊。”
  “可潇姨娘和铃姨娘也很疼我!”明显他对我的回答不满意。
  “既然两位姨娘也疼你,昌儿在心里就要像孝敬额娘一样孝敬她们,嘴上叫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说完拧了一下他的小鼻子。
  “是,儿子知道了。”给了我一个“向日葵”牌的笑容。
  其实心里想说,那个内奸一辈子别理她,可万一就是弘昌的额娘呢?
  “儿子知道了,额娘,姨娘,儿子一样孝敬。”
  “给福晋请安。”说曹操曹操到。
  眼线放的真长啊,我我这还没出门呢。
  “额娘怎么来了?”唉……看来我长进的真快,已经从“被动得知”升级到“主动推理”了,而且还挺准的。
  弘昌,又一个要谨慎对待的人了。
  “天刚亮,福晋这是……”
  “快中秋了,我出去看看府上有什么缺的。”谎言成功率:她没睡醒的话,勉强达到20%。
  “这种事福晋也亲力亲为啊?往年不都是齐管家去办的吗?”
  “今年的中秋想过的特别点,家里犯小人,煞气太重。往年都是齐管家办,今年我才要亲自去才能显得有诚意,保府里上下平安吗。”
  “福晋真是贤惠啊。”我也不确定现在和她真么公开不对付是否合适,但一见她那张脸,大脑就自动切换到“攻击”程序了。
  不想再跟她废话。
  “昌儿知道自己真正该做的是什么吗?”我不想让他从小就太自在,这些阿哥的成长过程我太清楚了,没有一天是自己想过的日子,将来和现在的反差越大,心里就越是难过吧。林黛玉“早知花落不如花不开”的理论我一向认可。
  “我知道,阿玛说过的,要好好上书房念书,还有跟安达学骑射。我要做让阿玛喜http://。345wx。欢的儿子。”
  “昌儿,记住你今天说过这句话,千万记住,跟额娘拉钩。”我挺严肃的看着他,但嘴角依然带笑。小家伙明显是有点不明所以,但看我要拉钩还是爽快的应了。
  “儿子答应额娘。”很多年后才知道,跟这三个孩子的初遇都是这么的戏剧,但老天都给了我暗示,是我没好好珍惜,那么就只能承受。但依然庆幸,他们都曾经那么信任我,亲近我,依赖我。无论结局是怎样的,我都应该记住今天,我们都应该,希望我们都记得。
  马车真是坐不惯啊,幸亏我晕车是因为受不了汽油味,颠两下还勉强能忍吧。本来康熙为救他的儿子已经布局很完美了,因为我,才莫名其妙的蹦出三张纸,它们藏的那么隐秘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纸上有秘密。可能害了胤祥已经让我没脸见四阿哥了,真不知纸上的东西会不会再牵连他。可除了见他,我现在还能做什么?既来之则安之,跟性命相比,脸面值多少钱一斤?你甚至没有说你还要面子的立场与底气。更何况,那个人的性命比我的更重要,尽管我现在还不知道他的脸……
  雍和宫。当然,现在还不这么叫。想想《古代汉语》课本解释“宫”字的古今含义变化时,把“雍和宫”作为唯一的典例不是没有原因啊。贵而不奢,肃而不庸。这里的空气都跟胤祥府里的不一样啊,胤祥府里是的空气四溢的,这里却很重,你无法融入。这里的下人是不说话的,只有盯着地面的双眼和急促的脚步。
  他知道我要来。
  “若娴见过四哥,四哥吉祥。”
  背影。
  “他说什么都不让我问你,我就什么都不问。我信你和十三弟这么些年的情义。”我老实听着吧,他不会没有怨言的,只是很艺术。
  “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来意,我会保住十三弟的,再说皇阿玛也没拿他怎样,只是训斥了一顿,让他闭门思过而已。”今早胤祥回来的事他也不知道?如此的保密程度反倒提高了康熙用意的单纯性。
  “那些东西,记住:无论谁问起,三个字:不知道!”没有你延后回应的权利,更不可能反对或质疑。
  “是,若娴谨记四哥教诲。”起身要走。
  “弟妹……”重点来了。
  “十三弟那么做的苦心,你不要辜负了。”这次,很恳切,不再是命令。
  “若娴明白,有四哥,才有胤祥,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样的。”放心了?我不笨。知道胤祥反太子是为你,不会坏你好事的,而且胤祥的确需要你这棵大树。
  “去吧。”让他说出这样的话真的不易啊,尤其在一个小女子面前。但既然你选择了其它,这又算什么呢?
  “舍得定律”一视同仁,但只要你认定了,就什么都值得。

  静观其变待后生 以静制动待佳机

  回府。
  虽然这里也是一片陌生,但有了和四爷府的对比,我已经很满足了。
  不是我不想做,是我什么都做不了。本来还想试着干点什么,胤禛的态度仿佛是让我别添乱,那就老实点吧,毕竟我底儿也不干净,也是个“内奸”,还好开始动摇了。那就开始应对府里的人与事吧。老天帮忙,再过几日就中秋了,“乱”可以掩盖很多。
  帮手是不可少的。“彤儿,马上就中秋了,虽然爷可能不在府里过,我还是想办的和以往不太一样,但以前又没自己办过,还要你多费心啊,再找些有分寸的老人儿,别坏了规矩给爷惹祸。”
  彤儿一边帮我更衣,一边笑道:“自己办才好,往年总是那几样,哪有过节的样子啊。那些人就知道省事,多干一点都叨扰半天的,暗地里扣银子时可不嫌麻烦呢!”
  “还有,最近府上事多,我实在累心,有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什么呢,好像脑袋不是自己的,要是说错什么,做错什么还要靠姑娘提点。”先给她打预防针吧,别等我指着自己的孩子问他是谁时,吓晕过去。
  仗着自己脑袋够灵光,和三寸不烂之舌,总算哄着彤儿把府里情况摸了个大概,其实主要是因为她信任我,准确的说,是信任兆佳若娴。
  岚愁,潇潇是胤祥的两个侧福晋,铃珑是他的庶福晋。岚愁就是那个我的同党内奸,她为胤祥生了一个儿子弘昌,潇潇为他生了一个女儿沁薇,铃珑是唯一一个比我晚进府的,至今没产下一儿半女。但听彤儿说“也就庶福晋能说上两句话。”看来兆佳氏真是贤淑啊,能善待后进门的小老婆不是哪个嫡福晋都能做到的。当然,不排除她根本不爱胤祥。老实说,我顶不喜http://。345wx。欢那两个侧福晋的破名字了,咱很客观啊,对名不对人。又“愁”又“潇”的,能嫁给皇子,应该都是选出的秀女吧,论出身论条件应该都没问题啊,干啥名字起得一副阶级斗争的惨样啊。
  偌大一个阿哥府,加上下人,有个几百口不稀奇,估计胤祥二十几个兄弟的“眼线”,早就隐藏的很完美了。一来可能只是些“全职眼线”,没什么太要紧;二来,我也没那么多经历一一甄别啊。所以,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爱盯什么,爱向谁汇报悉听尊便。但有一个人就是例外了。岚愁。她可是一个能完全接近胤祥的人啊,虽然胤祥开始防着她,她也应该没有搞什么暗杀的本事与胆量,但毕竟夺嫡之争是胜者为王败者寇啊,再说,狗急还跳墙呢。最让我担心的是,她知道若娴的真实身份,而且好像俩人还是一伙的。就算胤祥宠若娴,到时候她把我给卖了,再把证据列的一二三四的,我死是小,胤祥颜面何存?他对若娴情真意切,到时又岂是“伤心”二字?另外,那个岚愁所谓的她和若娴的“上头”是谁呢?其实我不是心里完全没底的。夺嫡进行到这个阶段,各方势力早就分清了。一废太子,大千岁因为“魇镇”算是永无出头之日了,看岚愁那副傍大款的嘴脸应该不是大阿哥党。太子党就更不会了,且不说现在完蛋的就是他,胤礽其实是一直很信任他的四弟和十三弟的,再说,以他的能耐真不一定想得出这招儿,挑的出这么剔透的人儿。三阿哥胤祉虽然一直是无心大位,一心学问,但为了毁了他大哥,算是在康熙和兄弟们面前现了一大眼,这招“韬光养晦”玩儿的不漂亮。但好歹老三也算是在圣贤书堆里爬出来的吧,安个女人做眼线的勾当虽说有效,但也实在是低俗。而且胤祉虽然筹划的久,但起势应该没几年,从岚愁进府的年份儿算,也不会是三爷党。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胤祉是个搞传销的天才,岚愁被中途洗脑。
  剩下的就只有他们四个了。我实在是不愿用“狼狈为奸”这个词来形容他们。从管理学角度,人家四位:一个董事长,一个总经理,一个后勤部主管,一个营销部主管。从教育学角度:一个校长,一个教授,一个讲师,一个助教。从医学角度:一个院长,一个主任医师,一个主治医师,一个护士。总之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当然,这和干的什么勾当无关。所以日后除了老十仗着娘家势力,其余无一善终是也不应太怪四哥不讲情义,一报还一报。按实力,的确只有他们能做得如此未雨绸缪,天衣无缝了。按条件,忘了是谁说过:若娴和岚愁选入秀女后都曾在宜妃身边伺候。天时地利人和啊。其实那个让康熙为保胤祥费足了功夫,做足了场面的难道还会是那些已经失了势的?哎……这些个阿哥们都爱玩儿暗的,也学学李二玄武门前光明磊落啊?现在对于岚愁,我实在说不出什么“安抚”话。先稳住她吧,打了她这棵烂草是小,惊了那四条蛇就不值当了。但一定要干掉她,不如这个中秋先摸摸水深。低头看到帕子上的蝴蝶,不禁想到弘昌。孩子,我跟你额娘是势不两立了,到时候别怪我,你只要知道那个在花园跟你拉钩的也被你称作“额娘”的人是爱你的就行。希望你知道。
  是啊,“舍得定律”吗!
  “彤儿,请侧福晋来。”
  “‘厌恶’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我自己改着歌词,心里暗唱。真不想看见她,发自肺腑的,已上升到本能的层次了。
  “岚愁给福晋请安,福晋吉祥。”
  “起来坐吧。其实是想找妹妹帮忙的,这不快过中秋了吗,爷不在,府里上上下下人心惶惶的。咱们这么大一家子,乱了套可怎么得了,我是想啊,咱们好好准备,好好过节,给大家定定心,孩子们也一定高兴的。”
  “还是福晋想的周到,爷不在,您真是附上的主心骨儿啊。那您叫奴婢来……”算你懂事,说了句人话,你以后就这样多好,听话,哪怕心里不这么想呢?为了弘昌那孩子我也不会怎么着你啊。
  “是这样,头些年听你说你家乡是广州的,那儿的点心小菜可是出了名的,万岁爷都夸好呢。京城里的几家都不是很正宗,过两天中秋,麻烦你给孩子们做点你家乡的点心,也让他们高兴高兴,真怕他们阿玛不在,孩子们心里难受,还烦你多费心了。”
  “福晋这话就见外了,份内的事,都是他的孩子吗,还能疏了谁远了谁的。奴婢谨记了。”
  “那就好。”我显然已经没事了,她还坐在那儿不走,我就知道她有“正事”等着我啊。
  “妹妹还有事?是弘昌学堂上的事?妹妹直接找齐管家就行,短了什么马上补。”我尽量往弘昌身上扯,让你念着儿子还小,别把事做绝。
  “福晋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我就知道事与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