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弃妇快跑 >

第213章

重生弃妇快跑-第213章

小说: 重生弃妇快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小宝说:

“母亲从福利院出来有很多年了,而且她也去世了,所以你要找什么人。我真还不能帮你的忙,因为福利院里的孩子多,我对那里并不熟悉……”

说完,有些抱歉的样子。安之远看得出来,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不过因为这事真不好办。所以有些无能为力的歉意。

“你母亲还有遗物保存着吗?”安之远不死心。他想着很多人在父母去世后,将父母生前最重要的东西都还留着一部分,说不定郑小宝也也会这样做的呢。他家的房子大,应该有这样的空间来做这样孝顺的事情。

“哦,这个倒真是还有一些。母亲去世后,她生前住的房间我还没有拆掉,里面的东西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摆放着,只是定期进去擦擦灰啥的,母亲这一辈子辛苦,而且能干,父亲去世得早,全靠母亲将我们几个孩子拉扯大,她是功臣,她生前的东西我们都还保留着。”

“哦,太好了!说不定在她的屋子里能够找得到一些信息呢。”

安之远几乎就要跳起来了。郑院长一辈子都在福利院工作,她的东西里,肯定会有关于福利院孩子的东西的。

郑小宝拿出钥匙,打开了她母亲的房间。

打开了灯,安之远进去一看,一股尘封的味道扑面而来,里面的东西一看就是老了,有架缝纫机,桌子上还摆着一瓶塑料鲜花,那个年代的女人,都喜欢这些东西。写字台上,还有一个眼镜盒,里面应该装着郑院长生前戴的老花镜呢。

“这样,你慢慢看吧,只要不将东西弄乱了就成。还有一些箱子,里面有一些笔记本,我要做饭了,一便将你的饭做上吧。”

安之远连连摇头,撒谎道:

“我马上就要下去,我的朋友还等着我呢,中午饭你就不要管了。”

郑小宝也不强求,便自己到厨房里去做饭去了。

安之远感觉到这里是一个宝库,珍藏着那个年代福利院的很多秘密。

他看到书桌上方有一个原来常见的那种镜框,里面放着一些郑院长与一些孩子的照片,有集体照,也有她和孩子俩人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吸引了安之远的注意力,因为郑院长旁边的那个女孩子,特别地漂亮,一点儿都不像是很落魄的乡下孩子,她的眼睛里闪动着灵动的光芒。

罢了,还是赶紧找一些文字资料吧。不是说还有很多笔记本吗?说不定郑院长也是爱写日记的人,记下了收留每个孩子的情况呢。

他轻轻地打开郑小宝说的一个陈旧的藤编箱子,果然里面装了满满一箱子的笔记本,各式各样的笔记本,塑料封面的,纸封面的,花花绿绿。他随手拿起了一本,然后翻开其中一页,只见上面写着“1985年6月27日 星期天 晴”

安之远的心又跳了起来:

果然是日记,既然有八五年的,那八二年的也应该有的吧!

☆、283、震惊

安之远抑制住乱跳的心,重新拿起一本日记本,翻看了起来。他略一扫这里面的内容,发现全部是郑院长记下的当天福利院里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非常详实。

他不禁感叹,郑院长真是一位好院长啊,如果干工作都是这样干的话,那真是没有什么工作干不好的。再者,这些笔记本现在被尘封在这里,人们并不知道它的价值所在。其实,这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呢!

如果要修志书的话,这绝对是第一手的资料,如果要查什么东西的话,这也是最可靠的资料。人的记忆总是会渐渐淡去,而这些鲜活的文字,却永远忠诚地记录着当时发生的事情。每个孩子是什么时候来的,为什么来的,在这里的饮食起居怎么样,里面都写得非常全面。虽然文笔并不好,而且也没有房间地渲染,甚至可以说是全白描的方式在记录,便这更显得真实和难得。

安之远怀着对逝去的郑院长的崇敬之情,慢慢地翻看着。因为要找的是大约一九八二年发生的事情,他便每本看了一下记录的日期便放下,又开始看下一本。

张于,在拿起来又放下十余本日记本后,终于在一个蓝皮塑料面的日记本里面,看到了“一九八二年”的字样!

他的心跳得更起劲了!

郑小宝煮了一碗面条来,然后端过来,问他找到了没有。他说快了。郑小宝见他没有乱动东西,摇摇头过去吃饭去了。

安之远一页一页地看着,粗略而快乐地浏览着里面的内容。每一天都没有错过。

但是关于八二年的内容都看完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相关的内容。倒是写了接收几个孩子的事情,不过这些孩子送来的时候都七八岁了,而且都是男孩子。难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他站在那里,茫然,然后又想了想老村长讲的故事。一九八二年村子里的老俩口捡到了一个孩子,一年以后,那孩子便被送到了福利院。

对了。一年之后,那就是八三年了。八二年的内容里怎么可能找得到呢?

他恍然大悟,挠挠头,恨自己太粗心了,居然犯了这样大的错误。看来只是牢记了那八二年几个字,没想到却被绕了进来!

于是,他赶紧调整思路,又开始找起八三年的内容来。

终于。在“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四日”的那一天,里,他看到了这样的内容:

“今天一早,葛底村和村长送来了一个女孩子,大约一岁多,据说是被人丢在他们村子一夫妇门前的,一年以后,这夫妇俩相继去世,他便作了主张,将她送到了这里。我一看。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孩子。这孩子长得太可爱了,皮肤白净,眼睛大大的,她是我所有孩子里长得最爱的吧。只是不太好动。我想着。一定让她在这里吃得饱,穿得暖,因为一看到她的眼睛,你的心就一下子软了,啊,天使般的孩子……”

在这段日记里,郑院长难得地使用了“啊”这个感叹词。从这个词语足可以看出她对这个孩子的喜欢。

后面,她接着写道:

“后来,我听村长讲起,这孩子只有小名春儿,却还没有取大名呢。于是,我想了想,给她取了一个‘柳依晴’的名字,希望她长得像柳枝那么蔓妙多姿,同时,更希望她今后的人生永远都是晴天,再也不要受人生的种种折磨了……”

当看到文字里有“柳依晴”三个字的时候,安之远只觉得天眩地转,脑袋轰轰作响,半晌回不过神来。

柳依晴?谁,柳依晴?哪个柳依晴?难道天底下还有另外一个柳依晴吗?

难道生活真是这么巧?难道我所认识的柳依晴就是日记里写的这个女孩子?难道我爱的那个叫柳依晴的女人,其实是一个孤儿?先是被人收养?然后被送进了福利院?

天啦!

安之远觉得太震惊了,脸色都变了。

难道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

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然后掐了掐自己,再看看本子上的那些文字,发现这不是假的,不是梦境,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他爱着的那个柳依晴,他正准备回去向她道歉的柳依晴,就是文字里的这个苦命的女孩子!

有可能,极有可能。她说过她是八二年出生的,名字也是一样,肯定是!

他缓缓地放下本子,然后目光移向了墙上镜框里的黑白照片。

他有一种预感,郑院长既然这么喜欢柳依晴这个小姑娘,那么,这照片里一定会有她俩的合照!

他一个张张地看着,最后,目光锁定在了开始就曾经注意过的那张照片。照片里,五十多岁的郑院长亲切地搂着一个小姑娘,那小姑娘长得像天使一样,天真活泼,眼睛清澈,他志注地看着,然后渐渐将这个小姑娘的样子和现在他生活里所知道的柳依晴的样子合上了,是的,虽然她长大了许多,快三十岁的人了,但是那眼神,那神态里的很多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他敢肯定,这张照片里的小姑娘就是现在的柳依晴的小时候!

一张难得的合影照!

好啦,好啦,辛苦没有白费,终于找到了,找到了史校长让他一定打听的人儿!不但知道了二十几年前的那个可怜的女儿的是谁,而且知道了她现在是谁,她现在住在哪里。天啦,这个任务完成得是多么地完美啊!

他的心乱乱的,激动不已,赶紧走出去,拉了正在洗碗的郑小宝进来,语无伦次地说:

“郑同志,你看,你看这样好不好,这张照片我借一下好吗?借一下,我会还的……真的,我找到我要找的人了,而且这张照片里的女孩子就是我要找的人……”

郑小宝看了看那张照片,若有所思,说:

“母亲生前最喜欢这个小姑娘了,有时候还带到我们家里来玩呢,但是我忘记她的名字了……”然后又看了看焦急不已的安之远,想了想说,“好吧,既然你这么需要它,那便借给你好了。你也不是坏人,帮着找人也是好事,你先拿去用,等到用完了,还回来就是了,我母亲的东西我不希望丢失,你应该懂我的心思的。”

安之远兴奋地连连点头,感激不尽,拉了郑小宝的手,一连声地道谢!

然后,他俩小心翼翼地将那玻璃相框摘下来,拆开来,将里面的那张珍贵的照片取出来,然后又将相框回复原样,重新规规整整地挂在墙上。

安之远将照片放到了自己随身的包里,然后对郑小宝说:

“这本子我就不借了,我知道他的重要性,我也不强求,但是,我可不可以将这页文字拍下来?我有用的。”

郑小宝看了看那段文字,说:

“好吧,里面又没什么机密,我看你拍走就是了。这个本子我真是不会外借的,这东西太难得了。反正我是没有这个耐心写这些的。借出去了,怕再也收不回来了,我还想着要一代一代地留下去,传给子孙后代呢。”

“对对对,你的想法太多了,这些资料你一定要保存好,全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以后肯定还会有大用场的。”

安之远赶紧拿出了手机,将那本子翻开,放到光线好的窗户前,全部拍了下来。拍完后又整整齐齐地放进了箱子。

现在要的文字资料也有了,照片也有了,再加上老村长的那些记述,他可都录了下来的,这样的东西拿回去,史校长什么话都不会说的。

而且,他有一种直觉,这个柳依晴应该就是史校长的女儿,几乎没人知道的一个女儿!

怪不得,当初柳依晴到江城的时候,史校长在并不认识她的情况下,总是盯着她看呢。怪不得,史校长非得要将分校的校址先到这随城,原来这里有他的女儿,有他难以忘记的一段经历。

看来,这里面真的是大有故事啊!

安之远从屋子出来后,对大度的郑小宝是谢了又谢,然后“咚咚咚”地跑下了楼,快活得简直就要跳起来了!

他觉得此行真是收获太大了,太有意思了,简直有一种福尔摩斯的感觉,这感觉真是太棒了!

他走出小区,来到外面,看那司机,居然还等着他的。

他钻进了出租车,然后将钱慷慨地甩了三百块钱给他。司机老实,说说好了的两百块钱,怎么变三百了?还要往哪里去吗?

安之远说:

“今天事情办得太顺利了,师傅你真是有福之人,那多余的一百,算是小费吧,烦你等了这么久,我高兴!现在就去‘兰韵’茶店!马上去!”

司机脸上笑开了花。要是天天都碰上这样慷慨的客人,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这才好大一会儿功夫?就挣了三百块钱呢!

他乐呵呵地调转车头,往安之远所说的兰韵茶店而去了。

到了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