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智愚配 >

第26章

智愚配-第26章

小说: 智愚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徒刑。”说完,一甩袖子走了。
  梅友仁知道这是县官在有意为难自己。可又上哪里说理去?只好闷闷不乐地转回家来。
  自梅友仁一被传唤进城,一家人就提心吊胆起来。尤其是梅兰花,心想一定是自己给父亲惹了祸,担心中还多了一层愧疚。见梅友仁愁眉不展进了家,便主动问起情况来。梅友仁将县官叫办的三件事说了一遍。梅兰花一听,说:“这有何难?您明天带着斗、尺、秤到县衙,把这三样东西交给县官,教他用斗量量乌由县境内所有江河里的水有几斗,咱就给他造几斗酒;教他用尺量量乌由县境内所有路有多长,咱就给他织多长的布。你再教他用秤称称泰山有多重,咱就给他养多重的猪”。
  亚县官一见斗、尺、秤三样东西。也难住了。就说:“这三件先免了吧。眼下有一件十分重要地事。你把这件办成了再说。”说着用小老鼠眼贼溜溜地看着梅友仁。一付幸灾乐祸地表情:“今年适逢皇上六十大寿。传令本县摘颗北斗星给他献寿礼。这事也是三日为期。办不成两罪并罚。”
  梅友仁听了。心想:这无中生有地东西。叫我怎么办?无可奈何地回到家里。茶饭不思。唉声叹气。
  梅兰花见了问道:“难道县官还不放过那三件事情?”
  “暂时是放过了。不过。这次要得更离谱。”梅友仁叹息道。
  “这次又叫爹办什么?”
  梅友仁只得把县官刁难的事说了一遍。
  “爹爹莫愁,您马上去告诉县官,北斗星可以摘,因我家没有上天的梯子,求县老爷借用一下他的‘天梯’”。
  梅友仁听完梅兰花的话,立即叫屈凤来套马车一起去了县衙。
  回来的时候,脑袋低的比去的时候还低十分。
  梅兰花见状赶忙过来探问。
  梅友仁哭丧着脸说:“这回完了。条件是一次比一次刻薄。像这样纠缠下去,多会儿是个完!”
  梅兰花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先说出来,咱想想办法,看能搪过去吗?”
  “这回要了三样东西”。梅友仁生气地说:“一要大公牛生的小牛;二要一块遮天的黑布。三要一根撑天的柱子。三天以后,亲自上家来取。要是这三种东西有一样拿不出来,就判我个‘欺官之罪’!你说说,这还有天理没有?”
  梅兰花安慰说:“爹,别着急,只要叫我抓住机会,我定叫他再也不敢为难您了!”
  到了第三天,亚县官带着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果真来了。庄稼户里来了县老爷,这在当时来说可是件大事。全梅家庄的人们都来看热闹,梅友仁的门前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梅兰花闻声后,不紧不慢地走上前恭顺地说:“禀告县老爷,我爹爹不在家。”
  亚县官瞪着小老鼠眼说:“他敢逃跑!他还有官司在身呐!”
  梅兰花机警地说:“他没有逃跑,是去生孩子了。”
  亚县官感到蹊跷,便“哈哈哈”的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说:“世上只有女人生孩子,哪有男人生孩子的?”
  梅兰花将计就计地反问:“你既然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为什么又要大公牛生的小牛呢?”
  亚县官一时被反问得不知如何回答,丑态百出,尴尬地讷讷道:“呐……呐……这一件就不要他办了,呐——呐——还有遮天的黑布呢?”
  梅兰花胸有成竹,趁机逼问“请问县官老爷,天有多宽?”
  亚县官被问得瞠目结舌,随口说道:“谁也没有量过……”
  “那叫我们按什么尺寸去扯布呢?”
  梅兰花这么一问,亚县官的脸红一阵青一阵,为了强自镇定,赶紧说:“这一件也不要他办了。那撑天柱呢?找到没有?”
  “找到了。”梅兰花痛痛快快地说,“但不知你要的尺寸是多长,请县老爷马上给个尺寸,以便叫爹爹量材取木”。
  这时的亚县官已经是狼狈至极。尴尬中一下子又想起了乌二瘪子给他出的另一个馊主意,便皮笑肉不笑地说:“这一件也就免了吧。不过,这件事还不算完。三天后,也就是十五的晚上,你和你父亲一块儿到县衙去一趟。你父亲要骑着一匹双头马,还要带着纸包人、纸包火和纸包风三样东西;你则要骑马又不骑马,带礼物又不带礼物,到县衙后进门又不进门。还要带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来。这些事如果有一样办不到,数罪并罚,判梅友仁死刑。”
  梅兰花不急不慌,神态自若地反问道:“如果我样样都办到了呢?”
  亚县官没有考虑到梅兰花会如此反问,一时没了主意。眨巴眨巴小眼儿说:“如果这些都办到了,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找你们父女俩的麻烦!”
  梅兰花要的就是他这一句。立马说道:“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众乡亲和众位公差爷见证,县官老爷你可说话算数啊!”
  “算数,算数!”不知是使坏心虚还是胜券在握,亚县官说完,急忙钻进轿里走了。
  到了第三天,梅兰花找来一匹即将产驹的马,让梅友仁骑。还给他准备了一张人像画、一个纸灯笼和一把纸折扇。自己则骑着一匹骡子,端着一盆清水,带着一面镜子。在月亮升起来以后,父女俩一同来到县衙门口。梅友仁正要进门的时候,所骑的母马产驹刚好露头。当他把所带的三样东西交给亚县官时,亚县官无奈地点点头,算是通过了。
  接下来,梅兰花牵着骡子站在门坎儿上,不进也不退。亚县官会意。忙问道:“我要你带的东西呢?”
  梅兰花微微笑着说:“那个‘带礼物又不带礼物’的在门外头呢!请县老爷亲自去看吧!”
  亚县官只好走下官椅,来到院中一看,一盆清水里映着一轮清晰的圆月。
  亚县官见这一个答对了,心里有些不甘。想想还有一道题,就怀着侥幸的心理儿问道:“还有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带来了没有?”
  梅兰花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面镜子,举在自己面前,说:“县老爷你过来看,和我一摸一样的人在这里头呢!”
  亚县官过去一看,傻了眼,因为乌二瘪子有答案在先,而且各项都正确。又有在梅家庄大庭广众下的许诺,也只好作罢。垂头丧气得一甩袖子,说:“恕你们无罪,回吧!”
  梅友仁和梅兰花一回到梅家庄,人们就把这父女俩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打听起情况来。梅友仁心里高兴,滔滔不绝地向人们说起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些大闺女小媳妇把梅兰花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问这问那。
  张大嫂说:“兰花,可把我吓坏了。你说这个糟老头子县官,怎么想起这么多弯弯道道来,要的东西都没影子。你是怎么回答他的?”
  梅兰花说:“对付这样的人,也只能用‘巧’了。不过,他要的那些东西,仔细想想,也还是有的。像他要的纸包人,把一张人像画卷起来,不就是纸包人了嘛。还有纸包火,把纸糊的灯笼点着了,看起来不就是纸包着那火苗嘛。把纸折扇打开一扇,那风就来了,岂不就像从纸扇里出来的一样。虽然不像纸包人和纸包火那么明显,但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
  “那你的呢?骡子像马不是马,这个我们也明白。什么又叫‘带礼物又不带礼物’和‘带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
  “把一盆清水放在月亮地里,月亮就映在了盆中的清水里。说盆里有东西吧,捞不出来;说没东西吧,月亮又明明在盆里的水里。他叫我带礼物又不带礼物,所以,我就端盆清水放在院里的月亮地里来应付他。他叫我带和我一模一样的人,上哪里去找?我就带个镜子,放在面前让他看,镜子里的人和我一模一样。他也就没得说了。”
  “你是怎样进门又不进门的呢?”田桂芳问道。
  “我站在门槛上回答他的问话,这岂不是进门又不进门。”
  “真有你的。”田桂芳笑着说。人们也都笑了起来。
  “那马到了县衙门口刚好下驹,你是怎么掌握得这么准?”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看出来:母马到了产驹的时候,会有一些征兆的。我找的这匹马已经出现了产驹的征兆。在我们去县衙时,父亲按要求得骑着进门,这无疑促进了母马的产程。我们是在看到将要露头不露头的时候向县衙门口走的,一边走一边观察。走的速度按小马驹露头的多少来掌握。当进县衙门口时,小马驹的头刚好全露出来。这都是自己安排的,没有什么神秘。好在他只是叫这天的晚上去,没有说时辰。如果规定了时辰,那难度还会大一些。”
  “规定了时辰我们的兰花也能办得到。”梅三嫂不无奉承地说。

 



第二卷 智慧彰显 第十五章 替姐陪灵 字数:2180
  自娃娃亲退了以后,王仕峰的线索就算彻底断了。虽然经过轰轰烈烈的选女婿和机智勇敢的与县官周旋,因为没有王仕峰的信息,梅兰花心里一直空落落的。现在静了下来无事可做,更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时针每动一下,就如同扎她心一样痛。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千百遍地回忆在县衙公堂上见王长道和假王仕峰的那一幕:假王仕峰长的瘦脸猴腮,这也罢了,偏偏王长道说真假王仕峰长得一模一样,如同双生。果真如此的话,那么真正的王仕峰也不是自己要找的阿峰。可话再说回来:假如王长道为了躲避责任而故意这么说的呢?重压之下,凡有思维能力的人都会为自己辨别理由,寻找保护的。还有,他那一直伸着的两个手指头,一定是在暗示什么。说不定预先使了钱,才敢这样明目张胆地让三儿子来当替身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如同双生”就是一句借词了。又想起梅贾氏说过的一句话:“牌子长的还倒可以,谁知脑子却是一盆浆糊。”就凭这一句话,那个娃娃亲王仕峰绝不可以是个瘦脸猴腮之人!
  自从县衙公堂退了娃娃亲以后,虽然经过了一些波折,但总算给家里人去了一块心病。一家人都如释重负,谁也不愿意再提这件事情。梅兰花想问都无从谈起。忽然想起二姐的婆婆是王仕峰的叔伯姑母,何不到二姐家暂住几日,也好向其婆婆打听一下王仕峰的相貌。和梅贾氏一说,梅贾氏同意得很干脆。于是,便由长工屈凤来套着马车把她送到了二姐梅兰枝的婆家。
  二姐梅兰枝的婆家距离娘家其实很近,坐着马车也就少半个时辰就到了。中间除了要跨过大清河以外,其余全是平坦的乡间小路。好记得很。
  不巧的是,二姐梅兰枝的公公正在弥留之际。一家人都沉浸在即将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梅兰花见自己来的不是时候,就想回去。
  二姐说:“你既然来了,就多待天吧!我公公也就今儿明儿的事了,你走了,也还得叫咱娘来。”
  “按着风俗习惯,女儿家有丧事,娘家人是要来给女儿坐福的。就是坐在女儿的房里不动。名为坐福。其实说白了,就是来给自己的女儿看家。”二姐说着笑了笑,“你想,家有丧事,亲戚朋友们都来吊唁,人来客去的,家里乱得很。而丧家的儿女,光顾了陪灵,那还顾了看家?所以就叫娘家的人来帮忙。娘家的人来了,丧事上没有他们的事,就光坐在自己女儿的屋里给女儿看护着东西,别叫多手的亲戚朋友们拿了去。说看东西又不好听,就叫成了坐福。”
  “原来如此。要这么说,我就不回去了。我的事把咱爹娘折腾苦了,让他们老人家好好歇歇吧!”梅兰花知趣地说。
  也就在这天夜里,梅兰枝的公公去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