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水红蕖 >

第32章

清水红蕖-第32章

小说: 清水红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时辰之后,我和那个男人坐在一个名叫“李记酒楼”的雅间里,一边喝着茶,一边说着我们久别重逢的惊奇和欢喜来。

    没错儿,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李家的大公子李慕文。离家六年的他,并没有与李家断了联系,他只是在京城里另又开辟了许多的市场而已。我们此刻所在的酒楼,就是李家的产业。

    六年时间已过,李大公子俊朗依旧,不过言谈举止之间却多了一份说不上来的沧桑。我们两个只字不提蓝灵,不提我们为何会离开李家村。

    “红红,希文一直在找你。”李慕文笑眯眯地对我道。

    “哦,”我略感惊讶,那个胖胖的儿时玩伴自从几年前的惊人蜕变之后,我就与他甚少联系了:“希文少爷现在还好吧!”

    李慕文抿了一口茶,淡淡地将大宝这几年的境况说给了我听。

    少年老成的大宝同学,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将李家的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如今,李字号的铺业已经是后秦国的一大招牌了。他们的生意涉及了许多方面,酒店,当铺,绸庄,米号、、、想不到当初那个调皮捣蛋的家伙,竟然是一个经商奇才。而这个,又更加印证了“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那一句话。

    “红红,你现下住在哪儿,为何会作了男人打扮?”李慕文在打量了我无数遍之后,终于忍不住提出了他的疑问。

    该怎么说呢,我迟疑了一会儿,才道:“我娘亲、、、已在三年前过世了!”

    “当”地一声,茶杯落在地上,碎了。

    紧接着,有人跑进了房间,将地上的碎片收拾干净,然后又悄悄地跑了出去。

    我笑了笑,这么多年,我已经能平静面对这件事情了:“一个女孩儿家,出门在外有许多的不便,所以,我便换了男装。”

    李慕文看着我,脸色有点沉重:“红红,你是个女孩儿,有什么事情,你、、、可以来找我们的。”

    我张了张嘴,半响才道:“李大哥,我现在不是挺好的。”

    “那,红红现在到底住在哪里?”李慕文再一次问道。

    “万翠园。”我简略的回答。

    与我预想的一样,李大公子又一次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你在那里做什么?”显然,他知道万翠园是农官们的办公场所。

    “我在那里打打杂,帮帮大人们收拾收拾东西。”我倒也不是在撒谎,修书的工作便是帮助农官们收集资料编写书籍。

    李慕文沉吟了一会儿:“你一个女孩儿家,在那里做事多有不便,这样吧,明儿你就辞了那里的活儿,搬到我那儿去住吧。希文过一段时间也会来上京,到时候再让他陪着你四处去玩一玩,散散心,好不好?”

    李大公子的提议实在是太诱人,这几年,我一直东飘西荡,居无定所。为了不让旁人发现我的女孩儿身份,我也不敢与人太过亲近。眼下,有一个相熟的人愿意给我提供住所,在他的面前,我也不需太顾忌,这可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可是,我的那半本《农学杂著》还没有编订成书。再说,如果我能找到蓝池,我、、、更愿意同自己的心上人住在一块儿呀!

    想到这里,我忙摇了摇头:“李大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眼下我还不能离开万翠园、、、”

    话未落音,隔壁“咣当”一声,似乎有人摔破了杯子。

    李慕文皱了皱眉头,将手中的茶杯轻轻放在桌子上。

    “小松,进来一下!”李慕文沉声道。

    隔壁“啪啦啪啦”一阵响声,这会儿倒像是有人推翻了桌子。

    有人轻手轻脚进了屋,正是开始为李慕文收拾杯子的那个年轻的跑堂。

    “怎么回事?”李慕文问道。

    叫小松的跑堂瞟了我一眼,低下了头:“回大少爷,是于家的、、、在骂我们菜没做好。”

    “于家的,于文进?”李慕文再一次追问。

    小松摇了摇头:“是、、、于家二公子。”

    李慕文冷哼一声:“狗仗人势的东西,以为找到靠山啦!”转过头,他缓声对我道:“红红,你且在这儿略坐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原本我是想告辞回去的,可是听到小松提到于家二公子,我的心头一动,便点了点头。

    李慕文离开房间后,脚步声便径直往隔壁而去。

    待到他和小松的脚步声不再的时候,我将耳朵悄悄贴近了墙壁,想要听听隔壁到底在说些什么。让我失望的是,我只隐隐约约听见了两个人说话的声音。一个声音低沉稳重的,显而易见是李家大公子;而另一个声音略显稚嫩,却极是盛气凌人的,想必就是那个于家二公子于斓了。

    我听不清楚两个人说话的内容,却能从语气中发现,那个于斓渐渐缓和了下来。

    没过多久,隔壁响起了开门的声音。我连忙跑到门边,将门拉开了一条小缝。从那条小缝中,我看见一个身着湖绿袍子的年轻公子正在往楼下走。从背后的身形来看,他应当是年岁尚浅。而紧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的随从模样的年轻男人。

    他们下楼才一会儿,李慕文也从隔壁房里走出来了。我连忙掩上了门,蹑手蹑脚地走回桌旁坐下了。

    门开了,李慕文走了进来。

    我举起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小口茶:“李大哥,怎么啦?”

    李慕文云淡风轻地笑笑:“没事儿,开酒楼的,难免会有些寻衅挑事的。李大哥见的多了,自然有办法应付。”

    “可是,于家、、、在京城的势力——”在上京城,谁不知道于青山于大宰相。他是当今天子的亲姑丈,又是权倾一时的大宰相,在他的府里,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小人,在外面也没几个人敢惹。如今李慕文如果与于家结下梁子,以后可怎么在上京城立足。

    慢着,六年前,我在私塾里曾听到李员外同义父说起李慕文在京城惹上的一起命案。而那起命案似乎也是同宰相府有关,难道从那个时候开始,李慕文就与宰相府有了牵葛。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脱口问道:“李大哥,六年前你无意中撞上的,是谁?”

    李慕文看了我一眼,沉默了一会儿,他才答道:“就是小松口中那个于文进的爹爹,当年,他是于府厨房的管事。”
31。…第三十一章 不期而遇
    日已西斜,站在庭院里,听见风吹树叶沙沙摇动的声音,不疾不徐,不紧不慢。

    园子里的农官们都已离去,我打算先出去吃点东西,然后再一次到前门大街去碰一碰运气。

    踏出万翠园的大门,发现外面的天空已成青碧一色。靠近西面的皇城上空,明星荧荧,似在昭示着,明天又将是一片晴朗。

    我慢慢地走着,沿途人声嘈杂。

    这两天《农学杂著》的编纂工作已近尾声,我在高兴之余,也有一些忧心。因为从那些农官们的口中,我又得知了另一个关于蓝池的消息:似乎当朝宰相于青山有意纳他为婿。

    那些农官们在谈到蓝翰林时,不无艳羡。因为蓝翰林是当今天子最得宠幸的蓝妃的亲弟弟,又是两年前的状元郎,除此之外,他性情温和,样貌俊美,据说京城里许多家有千金的官员都有意招他为婿。不过当朝宰相曾向外扬言,他的女儿非状元不嫁,而放眼后秦国,如今最为春风得意的状元郎,当然是蓝翰林了。所以京城许多的家有千金的官员们在听到宰相的扬言之后,也不敢向蓝翰林提起结亲这类事情了。

    不过,让人奇http://。怪的是,蓝翰林在听到宰相的暗示之后,似乎也并没有任何表示。

    朝堂之上,蓝翰林与于相之间,也仍是不温不火。既不是特别的亲近,也没有刻意的疏远。也许百官们都在猜测,这个蓝翰林到底在打什么主意。要知道,于相在京城,那可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啊!即便是当今天子,在有些时候,也对这个亲姑丈礼让有加。再说那于家大小姐,可也是个数一数二的美人儿。若是蓝翰林能攀上这样的一门亲事,他以后的仕途,当会更加的顺利。

    那些农官们谈及这些的时候,也曾问过我:“曲修书,你与蓝翰林既是旧识,可也猜猜,蓝翰林究竟会不会向于府提亲呢?”

    会吗?我想起在觅月农庄的那会儿,我无意中偷听到的于家大小姐于倩与她贴身丫鬟的一段话。性情坦率的于大小姐,在她的贴身丫鬟面前,毫不避讳地谈起她对蓝池的爱恋和倾慕。从那段对话中,我也发现,这位宰相府的千金并不是那种骄纵成性的女孩儿。相反,她坦诚聪慧,这样的女孩儿是很受男人喜http://。欢的。我又想起了娘亲临终前跟我说过的话,不禁踌躇了。

    十五岁少年的誓言能当真么!那样青涩的爱,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么!

    我不禁幽幽叹息了。

    一条黑色的人影拦在了我的面前,我抬起头,看见一个身着青色袍子的中年男人正立在我的面前。见我注意到了他,他冲我微一点头:“曲宏曲修书么?”

    我点点头。

    “我家主人请曲修书前去一聚!”男人不容置疑的语气。

    我微微皱起了眉头:“敢问尊下的主人是谁?”

    男人睨了我一眼:“去了便知道了。”

    这样居高临下的口吻,这样毫无转圜的语气,我强忍住心头的不快,微一施礼:“对不起,在下尚有要事在身,恕不能奉陪。”

    男人既惊且讶地看着我,见我就要转身离开,他忙道:“哎,等一等——”伸手紧握住了我的手臂。

    我挣了一下,没有挣开。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我张嘴便欲大叫。男人见状,急忙松开了手,末了还轻声对我道:“于相请你一聚。”

    于相!我身形一震,果然来了。

    跟在那个中年男人的身后,我来到了东市街上一个名叫“满庭香”的茶楼。

    推开三楼雅间的大门,一股清新细腻的茶香味扑鼻而来。接下来,袅袅茶雾中,我看见了后秦国位高权重的于青山于大宰相。

    他此刻正坐在一张靠窗的椅子上,他身旁的小几上,摆放着一些精致的茶点和两杯正在冒热气的茶。

    手轻轻一挥,引我而来的中年男人便退了出去。临去前,他小心地将门掩上了。

    “坐吧。”于大宰相的声音柔缓,似乎我是他一个相熟已久的好友。

    我略一点头,便依言在小几的另一边坐下了。

    “曲修书在万翠园可还习惯?”于大宰相端起茶杯,貌似关心地问。

    我是不是该表现得受宠若惊呢!我有点失笑了。

    接下来,就如普通朋友一般,他问起我在万翠园的一些事情来。他的语气随意而又和缓,这让我产生一种幻觉,似乎他今晚找到我,确实只是偶然中的一聚。

    茶是好茶,香气浓郁,甘醇爽口。我小小地抿上一口,就听于大宰相随口问道:“曲修书家中高堂可还在?”

    嗯,终于问到正题上来了。想到娘亲此刻已经久眠于地下,我的心头一酸,却又不得不强作笑颜:“家父在曲宏年幼时便已辞世,家母、、、三年前亦因重病、、、离开了曲宏。”

    于大宰相握茶杯的手僵了一僵,好一会儿,他才道:“本相、、、太唐突了。”

    我勉强笑笑:“生老病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